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皇帝心计有多厉害?大臣本想将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

嘉靖皇帝心计有多厉害?大臣本想将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7 23:07:45

嘉靖皇帝的手腕不亚于朱元璋,大臣本想将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是历史上君主专制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开始,朱姓统治者们实行的就是皇权专制化,他们将朝中大权完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但皇权专制确实一柄“双刃剑”,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可以专制皇权,那一定可以大展拳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但如果昏君实行君主专制,那也会加深他们的独断专行、肆意妄为。

可惜的是,我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并不多,而昏庸无道的皇帝却是不少。尤其是明朝,除了前期出现两个明君以外,剩下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昏庸之辈,这也使得明朝皇权专制的弊端彻底展现在世人眼前。

今天我们要讲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cōng)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昏君,在朱厚熜登基之初就曾与内阁进行过一场关于礼仪的权力争斗。最终,朱厚熜使用暴力、血腥的手段彻底巩固了自己的皇位,将权力彻底抓在了手中,又一次加强了君主专制。

公元1521年4月20日,朱厚照驾崩于寝宫,由于,朱厚照生前没有子嗣传世,所以谁是大明下一任皇帝就成了明朝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提议,应该按照“兄终弟及”的祖制,由先皇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就这样,朱厚熜就成了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皇宫之中多位礼仪官前去宣旨迎接新皇上,朱厚熜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大明的新皇帝。但却未曾想到,朱厚熜刚要当皇帝,就与一众礼仪官员发生了冲突。

由于所有礼仪官都坚持用迎接太子的礼仪来迎接朱厚熜,但这种做法使朱厚熜非常的不满。朱厚熜表示,连遗诏都说我是继承兄长的帝位,你们却用迎接太子的礼仪迎接我,这不是乱了辈分吗?就这样朱厚熜和礼部官员僵持起来了,朱厚熜坚持让礼部换一种方式迎接他,而礼部官员则坚持用迎接太子的方式迎接他。

为了让朱厚熜顺利登基,还是皇太后张氏带着满朝文武三次请求,这才使得朱厚熜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所以才决定进宫登基,定国号为嘉靖。

可是这个朱厚熜刚当上皇帝才五天就又起幺蛾子了,他想为自己已故的父亲追谥一个皇号。这种想法直接遭到了礼部尚书的反对,而且当庭直接表示,绝对不能给朱厚熜的父亲皇号,而且日后只能按照藩王的礼仪对其父亲进行祭拜。

由于嘉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所以给父亲追封的事情就这么放下来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嘉靖的生母又出来耍脾气了,她在来京城的路上听说朝中大臣对嘉靖不恭敬的态度后,大为恼怒。于是,她开始原地休息起来,不再向京城前进,并一直闹着要回以前的封地。

嘉靖听说母亲不再赶路以后,十分地伤心,于是他对张太后说:“你们还是另挑个皇帝吧,我要跟母亲一起回去了。”张太后无奈之下,只能一边安抚嘉靖皇帝,一边让朝中大臣妥协。

杨廷和等一干明朝老臣彻底没招了,嘉靖已经当了皇帝,所以不可能真的就让他再一次回到之前的封地,迫于无奈他们只好同意追封嘉靖的父亲为“兴献帝”,这样嘉靖的母亲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

经过追封一事后,杨廷和决定要架空嘉靖皇帝,将明朝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他不断的排除异己、扶持党羽。面对这种情况,没有选择与杨延和针锋相对,而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在等待一个可以将这批不听话的老臣们一网打尽的机会。所以在很多不明事理的人看来,那时的嘉靖已经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是随时都可能被更换的。

嘉靖皇帝登基三年以后,羽翼已然丰满,于是他决定再一次提议为自己的父亲追加封号。面对嘉靖的提议,杨廷和自然是反对的,甚至他还不惜要以辞职来威胁嘉靖帝。但此时的嘉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刚刚登基的毛头小子,他以强硬的手段直接将杨延和贬官。

在扳倒杨廷和以后,朝中还有很多老臣不服嘉靖帝,但嘉靖用铁血手段直接清理了这些不服管的老臣,近百余大臣被逮捕入狱,还有八十多人听候判决。经嘉靖一系列铁腕处理后,朝中再没有反对声音,嘉靖的皇权逐渐稳固。

嘉靖作为一个只有15岁的年轻藩王,一步登天成为皇帝,最初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皇权会与臣权形成对抗,在他心里臣子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听话,可明朝的臣子又有几个事听话的呢?随着嘉靖逐渐成长,他对没有彻底掌控朝中权力愈发不满,所以他要扫清朝中所有反对势力,大权独揽。

好在嘉靖皇帝手腕够强,他成功将朝中大权紧紧握在手中。随着其权力的集中,嘉靖治理国家越发有动力起来,他立志效仿朱元璋、朱棣二人,推行新政,对明朝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经过他的治理使明朝短暂的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但也并不能说这场权力之争嘉靖赢了,只能说是他保住了自己的皇位,维护了自己的统治。但是,嘉靖铁血的做法,却难以使满朝文武心服口服,这使得嘉靖与众大臣间的关系愈发僵化。最终,嘉靖躲在宫中沉迷于求仙问道,不问政事,最终导致朝廷被奸佞小人掌控,使明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标签: 嘉靖明朝

更多文章

  • 宋江到底有什么厉害的能笼住梁山好汉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江,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何德何能:宋江凭什么能笼住梁山好汉的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行事以义,是中国民间社会尊崇的基本人际交往原则,这一点在江湖好汉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可以说,讲义气就成为江湖人士的基本行事要求。《水浒传》中的梁上英雄之间,义不仅是他们人格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们共同的行事准则

  • 张居正的改革真的是把明朝推向了地狱的大门,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居正,明朝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张居正的改革,是把明朝推向了地狱的大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帝国财政的基础就是把人口、土地搞清楚,再加上点盐茶专卖,税收就有了。但是被张居正一把改革让大明王朝的税收基础彻底崩溃掉。这是为什么呢?图源来自网络有人说怎么可能?他死后推行的改革不都被废止了吗?还有些人都很吹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为何此人能够稳居太子之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标能够稳居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家一直让皇帝比较头痛的,就是皇子之间的皇位争夺。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册封了他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根据书上记载,朱元璋有很多儿子,但是朱标当了太子,为什么却没人和他争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古

  • 雍正继位后,他为什么没有打击多次反对他的十阿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继位后,十阿哥多次反对雍正,为何雍正却没怎么打击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帝一生有皇子35人,其中活到成年的有24人,虽说都贵为天子之后,但由于他们的生母出身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除了长幼之分外,还受生母的影响,有尊卑之分。那么除了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太子胤礽外,谁的

  • 白起跟项羽都坑杀赵军20万,为什么结局会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起,秦朝

    白起坑杀20万赵军被骂,为何项羽坑杀20万秦军却没被人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每一国家的建立,靠的都是无数人的努力,其中付出最大的当属将领。一个优秀的将领,可以攻下许多的城池,给新国建立打下土地的基础。因此,倘若一个人的军事能力突出的话,大多都是会为人们所追捧的。不过,

  • 中国第一个女将军是谁?为国家打下大片领土却因难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妇好

    中国第一个女将军是谁?为国家打下大片领土却因难产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举世闻名的,只是受古代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所致,很多她们的英雄事迹不被后世知晓!在国难当头时,她们也能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 赵匡胤:大宋王朝的创立者,对待敌人竟这般仁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宋朝

    大宋王朝的创立者,对待敌人竟这般仁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五代之君主,不论是出身“贼营”的朱全忠,还是在漠南跑马的李克用,都是乱世之军阀,难脱莽夫习气,终究是用厉法驭臣、兵革治民。国家能得暂时之定,长远来看却尽是短命王朝。然而,纵观宋太祖登极前

  •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句解《三国志》,是笔者于2019年开始推出的图文系列。本系列初衷是为了方便深入自学。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一字一句去直译法去解释,而是将裴注《三国志》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点记录分享出来,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裨补

  • 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是谁?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是谁?他们的结局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最后成功复辟李唐。只不过,虽然李显顺利复位,但帮助李显的这五位功臣却没能得到善终的下场,这究竟是为何呢?唐中宗没过多久便开始打击这五位功臣,先封郡王

  • 揭秘:魏明帝曹叡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明帝曹叡,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明帝曹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曹魏帝国第二任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曾改革刑律,兴利除弊;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当时司马家族尚无法左右朝政。《三国志》记载:曹叡是魏文帝曹丕长子,生母为甄皇后。甄皇后,又称作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