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打败仗为什么不承认 这个锅为什么要臣子来背呢

李世民打败仗为什么不承认 这个锅为什么要臣子来背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46 更新时间:2024/1/17 5:29:20

古代的帝王,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决策人,所以他们的安危是头等大事,而据说紫禁城的三大殿外之所以一棵树都没有,不仅是因为五行风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刺客潜伏。可以说,为了皇帝的安危,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可是总有皇帝喜欢御驾亲征,比如李世民,他亲征高丽却打了败仗,最后装糊涂不认账,背锅的臣子很受伤!

高丽,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家,在这片地界上,原本是三国并立,可是隋唐之际,高丽趁着战乱时期,占领了辽河西岸的一大块地界,成为了三国里面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他们不仅占领了土地,并且在和唐朝的两国边界上建立了一条防线,公元642年,高丽政变,泉盖苏文上位,此人对华态度极为强硬,于是两国的关系进入冷淡期,他不仅想要摆脱藩属国的身份,更像统一朝鲜半岛。

此时李世民开始意识到这个国家的威胁,一度想要出兵亲征高丽,可是却被朝臣阻止。晚年时期,新罗再次向唐朝求援的时候,李世民再次决定亲征,这一次朝臣的反对也阻挡不了他的决定。步入晚年的李世民愈发觉得力不从心,可是对这个国家他依然放心不下,太子又生性懦弱,所以他担心日后面对高丽的威胁,大唐无力应对。于是执意要亲征,可是,这个时候的李世民,早已不复当初的盛年。

毕竟是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的朝气和锐气,而一路上众人也以他的安危为主,根本就不敢放开手脚打仗。远征本就人困马乏,又要处处小心皇帝的安危,因此当时采取的是稳妥的战略,再加上轻敌,最后稳妥过头,散失了最佳良机,最后这一战以失败告终。回到长安的老皇帝,心中郁闷,自己亲征为什么连个小小的高句丽都征服不了?于是找来了老将军李靖,可是李靖毕竟只是一个臣子。

很多话,他不敢说也不能说,所以他对皇帝道:“这个问题您可以去问李道宗。”此人是李家宗室,在老皇帝面前有一定的分量,面对老皇帝的疑惑,他缓缓的陪皇帝回忆当初制定作战方案的情况。制定方案的时候,大臣们都极力劝阻皇帝亲征,可是最后还是没能劝服,最后只能采取稳妥的战略,最后这个战就打烂了...所以,之所以战败,不仅是因为要以皇帝的安危为主,也是因为老皇帝雄心不再。

这个方案是他自己首肯的,但是李道宗说到后来,老皇帝只给了他一句:当时情况复杂,你说的我已不太记得了。对此李道宗很受伤,皇帝自己做了糊涂事还不认账;当然最受伤的是那些参与制定方案的臣子,因为这一场败仗的原因,只能出在他们身上,他们就是老皇帝的最佳背锅侠。而这个高句丽也顽强地坚持了二十多年,最后被唐高宗征服。对于李世民打败仗却不认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法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秀清,清朝

    1856年9月4日凌晨,北王韦昌辉率3000精兵突袭了东王府,将来不及逃走的东王杨秀清杀死,之后又把东王府上千人诛杀殆尽。那么韦昌辉为何要杀杨秀清呢?杨秀清掌控了军政大权,韦昌辉为何杀得了他?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后,为何又要大开杀戒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要搞清楚韦昌辉和杨秀清有什么过节。太平天国建立

  • 杀人狂魔查尔斯·曼森为什么这么多女粉丝 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国,杀手

    美国人查尔斯·曼森曾经被形容为“现世最危险的男人”,这是因为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领导着一个臭名昭著的犯罪团伙杀人组织——曼森家族,曼森带领着一些年轻的女性(多数为年轻富有的中产女性)追随者,相继谋杀了七人,作案手段极其残暴,被封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杀人魔王,今天的消息报道称他已经死

  • 查尔斯·曼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杀手

    2017年11月19日,美国连环杀手查尔斯·曼森在医院自然死亡,终年83岁,曼森不但是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魔鬼的化身。不过,有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虽然曼森被称为“最危险的杀手”,但他却拥有众多的崇拜者,有不少年轻的女粉丝甚至哭着喊着要嫁给他,直到

  • 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

    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拯救人类

  • 南宋文学家:刘过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过,宋朝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墓尚在 。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

  • 蜀汉后期这六位猛将独当一面!不知廖化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对于这句俗语,想必很多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都听过了。在很多人看来,蜀汉后期名将匮乏,所以才有“蜀中无大将”的说法。但是,在正史中,即便诸葛亮病逝后,蜀汉依然涌现出诸多的名将。正是因为这些名将的存在,促使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依然可以在三国时期坚持30多年。在笔者看来,就以下六

  • 李鸿章的成就为什么远远不及大久保利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李鸿章

    早在十九世纪的东方,有两个人同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他们就是中国的李鸿章,和日本的大久保利通。两个大人同样身负着国家复兴和崛起的重担,不过虽然两人的称号相同,但是最终,李鸿章的成就却远远不及大久保利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我们国家和小日本其实都遭遇了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都遭遇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

  • 完颜亶在位期间的为证举措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金朝

    为政举措政治金朝对女真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勃极烈制度,改行辽、宋的汉官制度,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天眷元年(1138年),正式颁行官制及换官格(即将原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并确定封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史称“天眷新制”,同时任命卢彦伦营

  • 完颜亶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金朝第三位皇帝完颜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朝,女真

    金熙宗完颜亶(1119年2月28日-1150年1月9日),字合剌,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金朝第三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之子,母为蒲察氏。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时常到皇家图书馆稽古殿研读中原典籍,汉化程度很深,他还常常同韩昉等人“执射赋诗”。天会十年(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