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提出的3条改革思想,影响了清朝200年

雍正提出的3条改革思想,影响了清朝2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06 更新时间:2024/3/20 19:52:50

嗨又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章,希望你们喜欢。

雍正继位以后,便开始对国家的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因为他看见了康熙时期存在的很多弊病,例如国库亏空,吏治腐败等等。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少得可怜,但是那些各省督抚们却一个个富得流油,面对这样的情况,雍正在继位时便提出三条改革思想。准备对整个大清帝国进行全面改革!

雍正元年,正值元旦节,雍正在这一天给全国的各级文武官员发布了一道上谕,这是讲述古代时候的“纯臣”的,实际上就是要:

“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政”

这很明显是一道为了发展国计民生进行兴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号召。其目的,就是要求各级文武官员要开始行动起来,开始响应自己的改革号召。

他的主要改革思想包括如下三点:

第一,反对因循苟且

雍正帝是一个当了四十多年哥的皇帝,他经历过太多的沧桑岁月,看了很多的物是人非。继位以后,他决心要为天下苍生为念,做一些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

雍正认为自己在继位之前,大清朝已经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要想真正改变这一局面,只有推行新政,实行改革。

康熙时期的“仁政”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有力的法律制衡,只是单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去对待国家,那么其危害性无疑是非大的。所以,雍正的改革第一步就是从思想上着手。他极力反对遵循旧制,而是要选择好的方进行发展。

第二,整饬吏治,以利民生

雍正元年,也即是上述所说之时间,雍正帝在给总督的上谕中说:

“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谓也”。

这也就是对这些总督们发布一个“整饬吏治”的公告,似乎就是在表明,自己就要开始整饬吏治了,你们做好准备,千万别被我抓到小辫子哦!

果不其然,这阵风并非虚言,雍正二年初的时候他又说:“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

实际上就是想对臣工们表明自己想的目的,想要通过整顿吏治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而最后在实际推行时,我们也看到雍正的手段之强硬。看来所言非虚,并非是做表面文章的!从这里也看出,雍正确实是一个务实的皇帝。

第三,反对朋党

其实这主要还是由雍正自身的体验而来的,因为自己本身就经历了所谓的朋党之争。最典型的就是自己在登基时和登基后所遭遇的所谓的“八爷党”。也就是雍正的弟弟八阿哥和其朋党对雍正皇权的窥视和干扰。

所以雍正在继位之后,便说:“朋党最为恶习”。因为朋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皇权的实施,也许还会造成皇权的旁落。当然了,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雍正也对此做出了应对办法。

朋党的危害:朋党各行其是,破坏朝政统一,损害君主权威。朋党之间互相攻击,任用私人,不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则,也干扰了君主行使用人去人的权柄;朋党各抒政见,自我标榜,批评朝政,扰乱君主视听,妨碍坚持既定的政策。

以上就是雍正提出的三条改革策略,不得不说雍正本身就是一个务实的皇帝,而且我们也在他后面的执政生涯中发现,他却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改革家”。他不仅将康熙朝留下的亏空补齐了,并且还丰裕了国库。这也使得乾隆继位以后,才能更好的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

最终开创了“乾隆盛世”。但这也是跟雍正所提出的三条改革思想分不开的!可以说,雍正的这三条改革策略,影响了大清两百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决定了清朝命运的走向!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陈祗:蜀国后期执掌蜀汉大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祗,三国

    蜀国后期执掌蜀汉大权的不是姜维而是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经常在古代历史文献中看到“谥号”这个名词,那么什么是谥号呢?大致来说谥号是古代朝廷对去世的君王或者大臣的一个简单的评价,所以并不是什么人去世后都会有谥号的。一个人死后被朝廷追赠谥号是对这个人生前

  • 严嵩是明朝第一奸臣 那么他被抄家时到底有多少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严嵩

    还不知道:严嵩的家产有多少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段时间倪大红老师主演的苏大强走红网络,而他早年在《大明王朝1566》中扮演的严嵩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起严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人是个大奸臣,就如同乾隆身边的和珅,一辈子被贴上“贪官”这个标签。可我们要明

  • 刘备匡扶汉室是假的吗 为何在汉献帝没死就称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刘备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在汉献帝没死就称帝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而大将军何进想要扳倒十常侍居然想要依靠董卓的凉州军团,但是到最后董卓控制了朝廷的大权,而此时经过黄巾的动乱,整个汉朝已经是军阀林立。而汉献帝也是在各个军阀的掌控之下,勉

  • 马谡的是非功过是什么样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谡,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上真实的马谡究竟是什么样的?如何评价马谡的是非功过?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马谡这个名字,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陌生吧,就算你没读过三国演义,相信你也听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下面小编就讲一讲历史上真实的马谡是什么样的,他的功过是非又是怎样的?三国演义中蜀汉昭

  • 刘备落魄时期先后投奔过七人 他是怎么拿下大汉的半壁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都投靠过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意思是讽刺吕布投奔很多人,认了丁原、董卓和王允等人为义父过,这也令天下人对他的行为不耻。但是相比于吕布,曾经是他义兄的刘备却是投奔过更多的主子,可谓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最,算下来刘备前前后后投奔过了七个

  • 杨仪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仪,三国

    杨仪劳苦功高,为什么会自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杨仪字威公,襄阳人,蜀国政治家中军师,起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建安十二年(216年),杨仪背弃傅群,投靠关羽,被任命为功曹,于是关羽就派他做信使,去见刘备。杨仪因独到的政治主张和观点,滔滔不绝的言论,深受刘

  • 李严是什么结局?他最后为什么会含恨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严,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他才智堪比诸葛,武力比肩黄忠,为何最后含恨而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蜀汉在刚建立的时候是很强的,但是却因为一场夷陵之战而受到沉重的打击。那一场战役可以说将蜀汉的老底都弄没了。虽然说蜀汉有诸葛亮这样有智谋的人在,不过对于刘备这样挥霍,就算是诸

  • 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是个怎么样的人?古公亶父生平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古公亶父

    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是个怎么样的人?古公亶父生平做了些什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亶父是上古周部落的领袖人物,周文王的祖父,也是周朝的奠基人之一。因为公亶父距离现在实在太久远,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负责记录的史官,所以关于公亶父的事迹多为后人杜撰。据说公亶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

  • 揭秘司马懿为何命不该绝 诸葛亮火攻之下为何会被大雨所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还不知道:为何司马懿命不该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中,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差一点就烧死了司马懿老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最后的希望,令我们这些看官们惋惜不已!难道真的是司马懿命不该绝,还是其中有什么隐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奥

  • 诸葛瑾为什么不出名?他跟诸葛亮相比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瑾,三国

    三国的奇才诸葛瑾,能力不在诸葛亮之下,为何却不出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中人人都知道诸葛亮,但是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有人会说诸葛瑾的才能比不上诸葛亮,所以也就没有诸葛亮有名了,其实非也。诸葛瑾的才华其实并不在诸葛亮之下,他和弟弟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