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彦谦: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因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

房彦谦: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因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86 更新时间:2023/12/18 14:27:45

唐代宰相房玄龄,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称其为天下第一功臣,任为中书令,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唐代史官柳芳称房玄龄“天下号为贤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今天想谈谈其父房彦谦。透过《隋书·房彦谦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贤相的出现是与严格的家教和纯朴的家风密不可分的。

房彦谦在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后在全国官员考核中,因其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房彦谦传》载,“其后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

“彦谦居家,每子侄定省,常为讲说督勉之,亹癖不倦。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隋朝后期,朝政渐渐混沌,朝中官员没有几人不改变节操的,而房彦谦却坚守正道,不移其志,介然独立,被贬为泾阳县令。《房彦谦传》重点介绍了房彦谦的美德及其家风:

一是从不谋求私利。房彦谦自幼到老,无论是做高官或被贬斥,平素里的言行,未尝涉及过谋取私利。

二是务求朴素节俭。房彦谦将所得俸禄,都拿来接济亲友,家里一直没有多余的钱财。所用的车子、衣服及器皿,都相当俭朴。

三是乐观对待贫穷。由于贫困,家中经常入不敷出,然而房彦谦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妙手著文,博大闲雅,还擅长草书隶书,写得一手好字。当时的人们都以能得到他的墨迹为宝。

四是精于教育子侄。每当子侄来省亲,房彦谦都不厌其烦地督导勉励他们。尤其是仅有十九字的教子书,更是令人叫绝:“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即人家都因官俸而富,我偏偏以做官而贫。

留给子孙的财产,就只有清白了。

房彦谦的教子书道出了古代官场上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那就是当官便能发财。本来当官与发财是两股不相交的路,当了官就发不了财,官员们却把它合为一体了,无非是贪污受贿攫取不义之财。房彦谦表示自己绝不这样做,既然当官就甘于贫困,且泰然处之。他最后声明能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自己为官的清白了。

《旧唐书·房玄龄传》里,没有直接记载房玄龄对父亲上述教诲的感受,但却写了其父患病时,房玄龄不离左右,衣不解带,竭尽孝道;从小就写得一手好文好字,擅长草书隶书,字如其父,也很是叫人喜爱;公而忘私,不治家产,勤俭持家,廉洁为官等故事。

从这些细节来看,房玄龄定是接过了那沉甸甸的遗产——“清白”,并加以发扬光大。“清白”,看似无形胜有形,无财胜有财;“清白”,看似只讲了为官就不能致富,宁可贫穷也不能贪占之理,其实它还囊括了房氏家风中的诸多美德。把这样的精神遗产留给后辈子孙,是多么的丰厚啊!

房彦谦把“清白”留给后人,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做人要清白,子女在成学成长成人的漫长进程中,要善向上,扎扎实实,站稳脚跟,堂堂正正。

二是持家要清白,崇尚勤俭之风,分清楚公私两条线,哪怕是再穷再困难,也不占公家丁点便宜。

三是从政更要清白,对自己所担任的公职,所具有的公权力,以及公职、公权力是用来干什么的,要向子女宣示清楚。

既然身为人民公仆,就不许利用手中权力经营任何产业,不许收受他人的任何财物,一句话就是不在薪水之外再捞取不义之财。这样的“清白”遗产,可不像金银财宝那样,到时候交给子女就成了,它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经过反复灌输不断强化,才能入心入脑形成定见,最终使子女们得以继承下来的。

房彦谦教子书的字里行间,对子侄们的耳提面命,浸透着他的良苦用心。

标签: 房彦谦隋朝

更多文章

  • 姜维原是曹魏将军,他又是如何成为蜀汉政权的名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维,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姜维的文章。三国的历史,应该是中国历史当中最有趣的一段历史。割据江东地区的孙吴政权,打出匡扶汉室旗号的蜀汉政权,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政权,在近百年的时间跨度当中彼此争斗不断。历史的精彩也被罗贯中的笔改编,变成了《三国演义》当中的传奇故事。无数的枭雄都在历史

  • 历史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对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大火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和纪晓岚斗智斗勇,一个贪,一个清。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但其实,和珅这一生,真正的对手并不是纪晓岚。首先,和珅出生于公元1750年,这年纪晓岚都26岁了,等着和珅在官场纵横,纪晓岚已经是老头了,并且和珅官

  • 水浒中李逵的母亲是什么来历?她的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逵,宋朝

    你真的了解李逵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水浒传》中的母亲形象不多,但却非常有特色。小说第二回中出现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母亲就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母亲形象。正是因为她的当机立断,才使得母子二人及时逃脱了高俅的迫害,自己也得到安享余生。在小说第四十三回中,也出现了一位母亲。她辛辛

  • 曹丕痛恨曹植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痛恨曹植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的历史上,我们都知道魏文帝曹丕是继承大统,结束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一统中原,建立了曹魏政权,基本解决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可是在曹丕登上皇位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下旨要杀了他的兄弟曹植,那么曹

  • 李斯被“腰斩”时,就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当过管理文书的小吏。小吏地位卑微,做事稍有不慎,便会被上级责骂。加上楚国屈、景、昭等贵族揽权,下层人士很难升迁。于是,不甘现状的李斯遂辞了职,选择了一条镀金路,即跟随名师学习帝王之术。他拜的师傅,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学家荀况,著名论点“人性本恶”的发起人。据说,荀子早年

  • 刘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只在位27天就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贺,汉朝

    对刘贺被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欲速则不达。昌邑王刘贺的心太急了,如果他想和当年的代王刘恒一样,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也许最后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不汲取教训,不吸收经验。导致刘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如果做个纵向对比,刘贺相当于刘恒的话那么霍光就相当于平定了

  • 李自成侄子丢失延安后,怎么不找李自成汇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明朝

    公元1644年,对于李自成来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这一年正月,他在西安登基称;这一年三月,他攻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人生可谓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四月,他率领十余万大顺军在山海关惨败给清军八旗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能黯然从北京撤离;而这一年底,他更是连根据地陕西都丢了,再一次成了一个流动作战的“流寇”

  •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张清为什么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清,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董平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善使双枪,外号双枪将。宋江打东平府时,被宋江用计生擒,后看宋江义气深重便投降宋江,转而与宋江一起打下东平府,成为梁山头领。张清是东昌府守将,最厉害的武器是石子,打得又狠又准,没羽箭就是这么来的。卢俊

  • 崇祯在位期间杀了7个总督,他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明朝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却留给后世一种假象——很多人都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为了挽救积重难返的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无力回天,又以身殉国,亲身实践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明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大臣的罪过,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崇祯皇帝真的毫无责任吗?答案是否定的,崇祯皇

  • 曹芳登基后做了什么?他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芳,曹魏

    曹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想要有一个稳定的王朝,对于皇帝来说立好太子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曹魏之所以能被司马懿架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曹睿没有孩子自己死的又太早,所以只能让一个小孩继承皇位,自然是斗不过司马懿。当时曹芳也有想过办法除掉司马懿,只是最后都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