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帝王莽简介:因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而被称为“王莽改制”?

新帝王莽简介:因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而被称为“王莽改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35 更新时间:2024/1/9 5:40:06

历史上王莽是怎么样的人,王莽是怎么做上的皇帝?王莽新政又是指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莽历史简介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生平故事

早年经历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亲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王莽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同时,与民休息。从此,国泰民安。

由于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

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

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

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动挑起了无谓的争端,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

始建国次年(公元10年),王莽接受表弟王舜的建议,集天下贤能之士皆来常安,开始编汇《汉语典》《医典》《婚丧典》《文学典》等重要典籍。地凤元年春三月乃成。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匈奴、高句丽、老窝、浦涯等小国,先后臣服新朝。

王莽怎么做的皇帝

公元5年12月,王莽以祝贺生日为名,用药酒毒死了平帝。不久,有个叫孟通的人声称他在武功掏井时发现了一块上圆下万的白石,土面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大字。

王莽的亲信报告给太皇太后,说这是天意。王政君不相信,没同意。太保王舜又说,为皇帝不是真皇帝,是摄行(代理)皇帝之事的意思,应该同意。王政君感到情况不对,但已无法制止。于是,王莽当上了摄皇帝,立了个两岁的孩子刘婴做皇帝,历史上称之为孺子婴。

公元8年,又有人报告,说有一个亭长梦见"天公使者",天公传话给他,摄皇帝应当做真皇帝。如果不信,明天起身可见亭中有一口新井。据说,第二天亭长果然看到一口新井。

更有趣的是一个叫哀章的人,穿着黄衣,趁着暮色跑进汉高祖庙,交给守庙人一个铜匣子,匣子里装有一卷图、一卷书,内容是汉高祖刘邦吩咐王莽做真皇帝。

守庙人将此向王莽报告,于是,王莽宣布接受"大命。,废小皇帝为定安公,自己正式做起皇帝来。临做皇帝时,王莽还握着孺子婴的手流着泪说,他是迫于"皇天成命",不能像周公那样将大权还给成王,他感到非常遗憾。王莽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王莽怎么死的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问杜吴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王莽新政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王莽的子女

儿子

长子:隐太子王宇

次子:戾太子王获

第三子:新迁王王安

第四子:统义阳缪王王临

第五子:功脩公王兴

第六子:功建公王匡

女儿

长女:孝平皇后王嬿,孝睦皇后所生,是汉平帝的皇后。

次女:建宁公主王嬅

第三女:遂宁公主王婕

第四女:安康公主王妧

第五女:太康公主王妌

第六女:平昌公主王姵

孙子

功隆公王正:王获长子

功明公王锦:王获次子

功成公王康:王获第三子

功崇公王方:王获第四子

功昭公王世:王获第五子

功著公王利:王获第六子

孙女

金城郡主:王妨,王宇长女

渭城郡主:王妁,王宇次女

怎么评价王莽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标签: 新帝王莽

更多文章

  • 东吴重臣顾雍生平简介:顾雍死后为何能让孙权身着孝服前往祭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顾雍

    三国人物顾雍生平简介:顾雍的故事是怎样的?顾雍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顾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雍生平简介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

  • 三国人物张任生平简介:清代的《汉州志》对张任是怎样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张任

    三国人物张任生平简介:张任的故事是怎样的?张任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张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任生平简介张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官至益州从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刘备进攻刘璋的战争中,张任率军迎

  • 杨秀清嚣张跋扈连洪秀全都敢欺负 杨秀清为什么不敢打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秀清,石达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秀清和石达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前期,权倾朝野的一代枭雄,其行事之嚣张跋扈,可以说是近乎疯狂。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网友都知道,定都天京后,虽然洪秀全贵为天王,却处处受制于天父的代言人——杨秀清,即便他小心翼翼,仍时不时被杨秀清敲打一下,

  • 吕不韦作为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吕不韦

    还不知道:秦朝吕不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不韦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 ?吕不韦功成名就之后只想着青史留名了,不愿意再往自己身上抹黑了。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巨贾,家中财富富可敌国,光童仆就有上万人之多,钱财和权势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此时的他脑子里想的是

  •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了大将魏延 这事对蜀汉的损失大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北伐,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北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成功拖死。在诸葛亮去世前,他为了避免蜀汉的军队在撤退时受到伤害

  • 同样都是扶持娘家人 吕雉家族和武则天家族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雉,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雉和武则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吕雉和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曾执掌大权的女性,两人都是野心极大的人,通过打压皇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她们想方设法扶植娘家人,使娘家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家族。虽然武则天和吕雉的经历很相似,但二人死后,她们娘家

  • 他是明朝内阁首辅,夏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言,明朝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朱棣统治时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机构,这就是内阁!此后,内阁首辅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百官之首,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实。内阁首辅堪比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要尊称“先生”。明朝的内阁首辅绝大多数都是善终,然而有一位却受尽侮辱而死

  • 周瑜的气量真的那么小吗?他为什么想要谋杀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瑜,东吴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瑜故事,欢迎关注哦。周瑜一生把诸葛亮视为宿敌,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最后还被诸葛亮给气死,说出了“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名句,不过在正史中周瑜真的是一位心胸狭窄的人么?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周瑜要比诸葛亮有名气的多,而且周瑜各方面和诸葛亮相比也都不落下风。要不是

  • 吕师囊是什么人?手持丈八蛇矛,射杀三位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师囊,宋朝

    吕师囊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与波澜不惊的三大战争首战相比,梁山大军征讨方腊的首战——润州之战不仅惊险刺激、意外频发,而且成为了自招安以来首次出现好汉阵亡的战事。在此战中,梁山面对的对手是方腊集团枢密使吕师囊。吕师囊,歙州富户,因为参与作乱有功,得到方腊的垂青,官拜

  • 十六国战神慕容垂,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慕容垂,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引发动乱,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在十六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厉害人物,其中有一位堪称是战神!因为此人一生打过许多场战争,但从来没有失败过,直到六十岁时,他才起兵称帝,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那么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