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愬是什么人?中唐斩首淮西大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

李愬是什么人?中唐斩首淮西大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8 7:53:52

李愬是什么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公元814年,淮西大雪纷飞,在淮西称霸一方近四十年的藩镇势力吴元济仍在蔡州城的被窝里做着千秋大梦。唐朝将军李愬带着一支几千人的特种部队,乘着大雪的掩护,连夜奔袭,成功抓获吴元济,为安史之乱后被藩镇压制已久的中唐朝廷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这是中唐第三次征伐淮西,前两次都无功而返。甚至在李愬攻下之前,已经进行了近三年的淮西战役,只有郾城一座县城落入唐军之手。李愬的“斩首行动”可以说出乎所有的意料,一举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一场经典的突袭战。

李愬出生于将门之家,但在淮西战役前,他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大家都只知道他是平定四镇之乱的李晟将军的儿子,另一个身份是皇帝唐德宗的外孙女婿,魏国夫人韦氏的丈夫。一个妥妥的贵二代加小外戚。

甚至在他刚上前线时,还以自己没打过仗的履历来安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的士兵。“天子知愬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至于战攻进取,非吾事也。”我性格柔弱,不擅长打仗,所以皇上派我来是来安抚大家的,别担心。

而恰恰是柔懦的李愬,上疏自荐,主动请缨上前线,一举打开了战争的僵局。

公元817年,李愬中途加入淮西战役,这时距离唐朝正式发动征伐战役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他面临的是一个棘手的局面。

这是中唐第三次征伐淮西,前两次发生在780年和799年,均以失败告终。815年,朝廷第三次征讨淮西,从北、东北、东、南、西分五路布置了兵马,可是两年过去了,依旧没有获得任何战果。与此同时,朝廷却又另行发动了另一场对成德藩镇的讨伐战役。

打仗打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当时紧张的朝廷财政已经无法支撑起旷日持久的战争了,整个朝廷信心低落,前线将领承担着极大的压力。

李愬接手的是西路军,在他接手前,接连换了两任主帅,可不是久战无功,就是大败而归,甚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他到达治所唐州后,发现麾下的部队简直是一团乱麻。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更糟糕的是,士兵之间由于均是远调而来,由各路人马拼凑所成,队伍极度缺乏团结。如韩愈所说,“待之既薄,使之又苦,或被分割队伍,隶属诸头,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面对这支士气低落的队伍,李愬假装告诉麾下的士兵们,咱不打仗了,别担心,好好休息,然后去看望受伤的士兵。“愬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

第二步,是最关键的一步,李愬补充了一支支人数不多、却骁勇善战的特别行动部队,有两千名西北“沙阤”骑兵,有从当地招募、精心调教的“山河子弟”,还有敢死冲锋队“突将”,组成了一支由他直接指挥的精锐中的精锐,“六院兵马”。

补充了骁勇善战的士兵,仗也就好打了。李愬靠着新组建起的这些军队,打赢了几场胜仗,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大提振了他所在的西路军的士气,更对淮西军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加上817年淮西发生饥荒,淮西军在朝廷军连续两年多的征伐下,很多地方的物资已经十分紧缺,

李愬凭着几场小规模战役的胜利,抛出了他的杀手锏“策反”。

在一次侦察中,李愬捉到了吴元济手下骁将丁士良,丁士良经常危害唐州、邓州等地,“常为东边患”,李愬这边的部队都对丁恨得咬牙切齿,请求将丁士良剜心处死,李愬反而亲自帮他松绑。丁士良感激涕零,“请尽死以报德”。

丁士良成为了倒下去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他献计抓住了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陈关洽又劝服了吴秀琳投降。吴秀琳投降后,又告诉李愬,“公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秀琳无能为也。”

而李祐,正是奇袭蔡州最关键的人物。

李祐,当时是吴元济的一名猛将,经常把朝廷军打得落花流水,“常陵暴官军”。因此,当李愬设计抓住李祐后,和丁士良被抓时面对的局面一样,“将士以祐向日多杀官军,争请杀之。”

李祐的境遇比丁士良更糟糕,因为李愬经常单独跟李祐密谋军机,“他人莫得预闻”,官军都很担心李祐趁着独处的机会谋害李愬,“诸将恐祐为变”。

由此,“诸军日有牒称祐为贼内应,且言得贼谋者具言其事。”每天都有潜伏在淮西军的朝廷情报人员发来的密报,说李祐是假降。

迫不得已,李愬暗度陈仓,假装把李祐押送到京城,让皇帝处决,“乃械祐送京师”,又暗地里秘表其状,告诉唐宪宗,“若杀祐,则无以成功。”

结果可想而知,唐宪宗把李祐放回来了,相当于经过了皇家检验,告诉大家此人没问题,你们收到的都是假情报。

李祐回来后,李愬十分高兴,任命他为散兵马使,让他带着佩刀,巡视警戒,在自己的帐中往来,甚至一起睡觉,妥妥的好基友。

后来,又任命李祐为六院兵马使,让他直接指挥精锐部队。如此信任,李祐自然是感激涕零,乃至有人半夜在帐外想偷听他们的对话,听到的也只是李祐的哭声。

有了一支得心应手的军队,又招降了熟悉敌情的降将,李愬欠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机会。

“欲以袭蔡。会久雨,所在积水,未果。”多雨的天气持续了三个月,他没选,他最终选定突袭的这一天,是817年十月十五日午后,正下着漫天大雪。

奇袭的队伍分为三部,各三千人,李祐率领三千“突将”作先锋,中军是李愬的三千“六部兵马”,后军是步兵三千。三军将士,除了带路的李祐和主帅李愬,其他人都不知道目标是什么。

在黑夜的掩护下,他们强行军六十里达到吴元济控制的底盘张柴,突袭得手,尽杀士卒。李愬让士卒吃饭休息,整理兵刃器械,之后再度出发。这时,士兵们才知道他们要向蔡州去,都大惊失色。

此时,距离蔡州还有七十里的距离,在风雪交加的极端天气中行军,是风险很大的事情。一夜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

风雪增添了官军的困难,但也保证了战斗的突然性,黎明时分,官军进至蔡州,破城而入,守军毫无知觉,仅仅花了一天,就生擒了吴元济,结束了战争。

在突袭蔡州之前,经过近三年的战争,只有郾城一座县城落入朝廷军之手,不管围困也好,突袭也罢,没能拿下一处深沟高垒的据点,只有蔡州是个例外。

可以说,奇袭成功,除了李愬的将才,李祐的情报至关重要,他让朝廷军知道淮西内部空虚,而且选了一条防御最弱、最出乎淮西军队的路线,并亲自带路。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一支一流的军队,正如后世蔡东藩评价说“出奇方能制胜,但非平日拊循有道,纪律素严,则当风雪交下,宵深奇冷之时,孰肯冒死急进?恐文城未出,乱几已先发矣。”

从刚接手部队时的示弱安抚、苦心经营的招降纳士,到严管厚爱的日常训练,一次突袭的成功,少了哪一个因素都是无法完成的。

世上有突然的胜利,但不会有无准备的成功。

标签: 李愬唐朝

更多文章

  • 张丽华10岁时就嫁给了陈叔宝?陈叔宝有多好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叔宝,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陈叔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总体而言,陈叔宝还是有纨绔子弟的根子,所以只能开出奢侈的花,结出荒唐的果。纵观陈叔宝一生鲜有建树,倒是把三样事情做到了极致:一、醉生梦死;二、沉缅声色;三、穷奢极欲。其实,陈叔宝幼年也曾有过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他虽出身帝王贵胄

  • 出身卑微的清朝皇后,一生育有六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妃,清朝

    在古代历史中的女人大多都比较苍白无力,在那样一个男权封建的社会,女人的地位十分低下,连自己的婚姻根本就无法做主,只能听从别人的安排。甚至穷苦人家为了生计,还可能会被卖到烟花之地,受人冷眼和侮辱,然后过完他们悲惨的一生。当然在历史中也有一些女子10分的突出,他们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历史中也起到了非

  • 历史上一共出现559个皇帝,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在位

    古代人的寿命相比现代人来说是比较短的,其原因不在乎年年战争、疾病爆发、医疗卫生等,就连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也难以幸免。在历史上一共出现了559个皇帝,那么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皇帝是哪位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皇帝1、康熙(61年)清朝康熙

  • 卫青为汉武帝首立攻打匈奴大功,看看他是如何逆袭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汉朝

    卫青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卫青这个人,出身极其低贱。他的母亲,年青时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为丈夫姓卫,所以被称为“卫媪”。(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原来的封号是“阳信长公主”,后来嫁给了曹参曾孙平阳侯曹某,所以就改称“平阳公主”。)卫家生活艰苦,卫青的母亲

  • 宋理宗死后,头颅为什么会被做成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理宗,宋朝

    宋理宗赵昀(yún),是南宋的第五任皇帝。本来他并非皇子,不该有机会当上皇帝。但是谁也没想到,机缘巧合下,他不但当上了皇帝,而且还熬死了权臣,得到了亲政的机会。后来他死后,南宋又先后经历了三四任皇帝的统治。所以算起来,他应该属于南宋中偏后期这段时间的一位统治者。按理来说,宋理宗算不上是南宋的亡国之君

  • 汉朝这么强盛,为什么还需要王昭君去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昭君,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匈奴,这个从秦朝到汉朝,和中原政权打了几百年的游牧民族,一直是汉朝军队的主要防御对象。想当初刘邦面对项羽都不曾胆怯,而在白登之围后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又有卫青、霍去病等人,也无法将匈奴消失殆尽,可见匈奴确实非常强大,但是作为游牧民

  • 顺治不是非董鄂妃不爱吗 顺治死的时候为什么还有十四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董鄂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都曾被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感情所震撼和折服,甚至认为在皇家之中,能有这样一段真挚的感情,是十分令人感动的。可大家也发现了,尽管顺治帝深爱董鄂妃,可除了两人所生的皇四子之外,顺治帝仍有十多位皇嗣。继

  • 董鄂妃到底有多受宠 孝庄为什么不喜欢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董鄂妃

    对孝庄和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献皇后,即为清朝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乃系清朝唯一一位不附帝谥,拥有单独谥号的皇后。就像自己的父亲皇太极专宠海兰珠一样,18岁的董鄂氏刚一入宫就深得顺治皇帝恩宠。在董鄂氏入宫仅一月有余,而且中宫皇后尚能正常行使职权的前提下

  • 康熙六下江南,五次居住在曹家,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提起清朝的康熙,我们总能想到平三藩,征准噶尔等英雄事迹,但同时我们也能想到文字狱,禁科技等昏庸事件。对于康熙本人,一些喜欢他的清朝历史爱好者,会敬称他为“千古一帝”般的明君圣主。可同样的,一些不喜欢他的其他朝代历史爱好者,会蔑称为“康麻子”般的懦弱无能之辈。今天我们先不说这两种称呼谁对谁错,只是聊聊

  • 长孙皇后病逝后,为何长孙一家却惨遭灭族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长孙皇后被称为千古贤后,是李世民心中挚爱,为何死后却被灭全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经有这么一位作者说过,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心中的白月光,那么长孙皇后便是李世民心中的朱砂痣。长孙皇后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她辅佐李世民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