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句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为什么李世民征讨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

高句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为什么李世民征讨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4/1/13 12:42:38

还不知道:唐太宗为什么打不过高句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唐朝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周边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已经征服了,不过辽东地区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位置却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唐朝边境地区的稳定。所以李世民在进行调和失败之后,就开始主动的向高句丽进行进攻,但是实力强大的唐朝加上作战经验丰富的李世民,在征讨高句丽时却是以失败告终,而造成唐朝失败的原因也是很多方面的。

粮草的供应缺乏。

唐朝距离高句丽较远,因此唐朝对于高句丽的战争属于远距离作战,进行远距离作战的前提是要保证粮草的供给充足,但是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当时“辽东道远,粮运艰阻”。隋炀帝时期,也是因为粮食运输不方便,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不得已班师回朝。

虽然当时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的教训,提前将粮草存储起来,并且还专门派人在国内制造了四百艘船用来从水路运输粮食,陆路上也设置了专门供应粮食的地点,处理粮食之外,唐太宗还派人饲养大量的牛羊来供应士兵的粮草。唐太宗本人经过常年的作战,其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在对高句丽的作战过程中,他明白大量的粮草消耗是不利于自己的,所以想要采取存积粮食的方式速战速决。

但是事实并不如唐太宗所愿,在唐太宗向高句丽发起进攻之后,遇到了高句丽的顽强抵抗,虽然最后唐太宗的军队占领了白崖等地区,但是却并没有抵达高句丽的都城,唐太宗就下令班师回朝了。仅仅在半年的作战时间中,唐朝军队的粮草就已经供应不足了,再加上此时的高句丽地区正值天气十分寒冷,因此唐太宗只能放弃继续进攻高句丽。由此可见,粮草的供应缺乏是造成唐太宗进攻高句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高句丽地区天气较为恶劣。

高句丽的位置在今天我国的东北部地区,由于纬度较高,高句丽的气候是十分寒冷的,冬季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也开始的较早,王钦若在《册府元龟》中也记载高句丽地区“季秋草枯,辽塞寒烈”。高句丽的军队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已经能够适应这种天气状况,但是唐朝的军队士兵大都是中原人,他们很难适应如此恶劣的天气,承受不住如此寒冷的状况,因此其军队的作战实力大大降低。

后来唐太宗也曾多次对于高句丽进行攻占,但是每次都是进攻到七八月份的时候,就率兵撤退,所以说,天气状况对于唐朝的军队作战还是影响还是很大的,高句丽也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得以长期的躲避唐朝对其的进攻。

高句丽地势易守难攻。

高句丽的地理位置从军事战略角度来说,十分具有优势,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高句丽地区“多大山深谷,无原泽”,因此高句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区。高句丽人民依山谷而居,周边多为山脉,因此高句丽城内的许多建筑也都是建在山上,很少有平原地区。高句丽在进行城池的建设时,也是按照地势而建,这样的建设既能够方便驻扎大量的军队士兵,并且十分坚固,不易被攻破。

高句丽自古以来就是战火频繁的地区,高句丽的统治者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方面,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坚固的防御体系的建设,依山而建的城池也成为高句丽最有力的防御措施的存在。在唐太宗出兵高句丽的时候,就有大臣因为高句丽的城池太过坚固而劝阻他,这也可以表明当时高句丽城池防御的有效性和难以攻占性。唐朝的军队即使实力强悍,也很难攻破高句丽的天然地理优势。

唐朝的交通运输不便。

唐朝时期,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活动的范围也逐渐变大,辽河以及支流被泥沙不断冲击,三角洲地区不断地向外延伸,由此造成这一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沼泽,在河水泛滥的季节,这一地区的泥沙沉淀更为严重,下游地区十分的泥泞,河流的运输也更加不通畅。

唐朝的军队在路过这一地区时,都因为道路不通畅而耽误了很多的行军时间,粮草在通过这一段地区运输时也受到了十分严重的阻碍,这就造成本就因为天气而缩短的作战时间更加紧迫。如此短时间的远距离作战,对于唐朝军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自然就减少了唐朝战胜高句丽的可能性。

军队指挥者的指挥不当。

唐朝军队在进攻高句丽的过程中,凭借唐朝军队的实力,加上正确的指挥,是有可能战胜高句丽的,但是在进攻过程中,由于指挥者的错误指挥,使得唐朝军队错过了两次有利的战机。第一次就是李道宗向李世民建议,在趁着高延寿率兵援助安市的时候,平壤空虚,一举进攻平壤,这个建议是十分明智的,但是统治者却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最终失去了攻占平壤的大好时机。

第二次是在高延寿失败之后,要向安市进攻,但是就有大臣建议应该先攻打乌骨城,因为乌骨城是高句丽在平壤与辽东地区之间的重要城镇,攻取这里,就能够直接进攻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但是这一正确的军事策略却又在其他大臣以容易腹背受敌的理由驳回,唐朝的军队也又一次失去攻取平壤的大好时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当中,任何一次的战机对于军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够把握住战机,军队是很大可能能够取胜的,而唐朝的军队失去了两次重要的战机,自然也就很难获得胜利。

高句丽作为我国北方长期存在的一个少数游牧民族,由于经常骚扰中原的边境地区,因此很长时间内都被中原的统治者所敌视,中原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也是经常发生。高句丽也在频繁的战争中不断发展自己,具备了很强的军事作战实力,因此高句丽能够抵抗住实力强盛的唐朝的进攻。

标签: 唐朝高句丽

更多文章

  • 死在曹操手下最冤的六人,其中一人让他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一名枭雄,曹操的做事秉行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个“的风格,因为曹操的雄心抱负,有多人曾冤死在曹操的手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被曹操杀的最冤的几人。六、吕伯奢吕伯奢原本是想帮助曹操的,哪成想因为曹操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曹操不

  • 董卓一死东汉为什么还是走向灭亡了 董卓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董卓

    还不知道:董卓和东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允设计刺杀董卓,而董卓死后所有受到过董卓压迫的人们都欢呼庆祝,可见董卓当时该是多恶劣,不得人心。虽然历史上王允杀董卓与《三国演义》中的情况很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既然董卓已经死了,为什么最终东汉还是走

  • 19岁当皇后,3次垂帘听政,褚蒜子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褚蒜子,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褚蒜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褚蒜子自小长在尊贵富裕的家庭之中,知书达礼,性格宽厚通达,虽为一介女流却本性刚韧,性子如水。优越的家世和出众的外形冥冥之中就已经暗示了她的人生之路,她在十多岁时就顺利地嫁入了皇家,丈夫是才华横溢的琅琊王司马岳。年少相知相守,这

  • 佟佳氏管理后宫八年,当了一天皇后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诚仁皇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诚仁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与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当时权臣鳌拜权倾朝野,不将年少的康熙放在眼中,孝庄为了拉拢辅政大臣索尼制衡鳌拜,便让12岁的康熙迎娶了索尼的孙女,并立她为皇后,而这场政治联姻也让索尼家族成为了康熙帝扳倒鳌拜的

  • 王莽在位15年有什么贡献?王莽为何会被后世骂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莽在位15年有什么贡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那时,代汉建新,开启新时代,春风得意。谁知恍惚15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68岁的老王,始料未及。王莽不会想到,自己

  • 明宣宗在位十年创造了“仁宣之治”,却留下了一个差点毁灭大明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瞻基

    对明宣宗朱瞻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皇帝朱高炽病重,快不行了。一个太监奉命离开北京,全速奔赴南京,去把皇太子朱瞻基召回来。这一天是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初十。仅仅两天后,离京的太监还要七八天才能到南京,但朱高炽已经驾崩了。事态紧急,朝中大臣夏原吉等人决

  • 乾隆不是风流成性吗?他有什么长寿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注重饮食。乾隆十分精通饮食的补益之道。据《膳食档》记载,乾隆对豆制食品有着特殊的嗜好,基本上每天的膳桌上都会有不少豆制食品,而且还有很多的花样。据记载,乾隆喜欢的豆制食品有很多,其中包括:红白豆腐、厢子豆

  • 魏延的能力已经超过张飞了吗 刘备为什么让魏延防守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张飞

    还不知道:汉中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里面有许多让人喜欢的将领,他们个性分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很多朋友都对三国的故事感兴趣,我也最喜欢给朋友们讲述那些三国里面那些有意思的故事,那么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这个,刘备在汉中一战胜利后就奠定

  • 长平公主:明朝最惨公主,15岁被砍断手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平公主,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她是长平公主,父亲是大明的亡国之帝崇祯。明朝末年,在朱由校不务正业之下,明朝江山岌岌可危,朱由校驾崩,这时崇祯临危受命,登基称帝。在她的后宫中,有一位女子叫王顺妃,她得宠后有幸怀孕生下一女,即长平公主。可惜在生下公主后不久,就因血崩病逝,可怜的公主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点49盏灯 看似续命实则暗藏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点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问到三国时期谁最具有智慧,想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会说是诸葛亮。诸葛亮年轻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接着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军队,使得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然后乘着胜利的余威,让刘备空手就拿下了荆州,进而攻占益州,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