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卫青的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卫青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

历史上卫青的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卫青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22 4:06:4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到卫青,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都非常好吧,在很多人看来,卫青是一个和霍去病齐名的汉朝大将,他们都是抗击匈奴的非常厉害的将军。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还有在汉朝时期,人们对于卫青的评价其实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对卫青是一种根本看不起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对卫青的评价这么低?

1.卫青简介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卫青才干绝人,对士大夫们有礼,对将士们有恩,战场上也能与之同甘共苦,即使常有人评价卫青过于“和柔”,但作为七战七捷,自立汉以来始破匈奴的将军,亦或出入禁中掌议论的侍中、太中大夫和参决政事、秉掌枢机的内朝大司马大将军,都需过人的能力和魄力。对外辱强敌有力回击;而对待同仁,则谦和仁让,气度宽广。

《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和皇后为日渐宠衰后常常担忧,汉武帝主动找到卫青表示太子温厚好静能安天下,是最合适的守城贤主,并让卫青转告。卫青在世的时候,从无人敢构陷卫太子,直到他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武帝后期许多为祸之人,如李广利、巫蛊之祸时的江充等也均是在卫青去世几年或十几年之后,才开始担任职务。

2.汉朝人真的对卫青评价很高吗

首先,汉朝有很多人都曾高度称赞过卫青,最简单而言,汉武帝本人对卫青都非常认可,他在卫青死后,特意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并赐他谥号“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还有,淮南王“八公”中的伍被曾评价卫青说:“大将军材干绝人,对待士大夫有礼貌,对将士有恩德,众人都乐意为他效劳。大将军骑马上下山冈疾驶如飞,才能出众过人。”

不仅如此,淮南王刘安打算谋反时,曾派谒者曹梁出使长安,他在归来时也说:“大将军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敢,常身先士卒,即使古代名将也无人比得过!”

从这层意义上说,和卫青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之高,至于西汉之后,人们对卫青的评价,就更是以称赞居多,甚至而言,卫青直接成为绝世名将的代言人。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在翻开历史时,会觉得汉朝人们对卫青的评价普遍都不高呢?

3.为什么历史上对卫青评价很低

其实,这主要是大家的一种错觉,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最主要是因为一本书,它叫做《史记》。因为,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家所了解到的卫青,大都是来源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而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卫青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还带有某些贬义。

最简单而言,司马迁把卫青记录在《佞幸列传》中,说他是以外戚的身份才得到皇帝宠幸,相当于是“汉武帝的男宠”,只不过因为他才华横溢,又不愿自甘堕落,这才取得伟大的功绩。

并且,在司马迁《史记》中的《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总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因为,但《史记》这篇著作中,几乎所有的列传或者合传,在文章的结尾处,司马迁都会对文章中的人物做个非常深刻的评价,但唯独没有对卫青和霍去病做评价。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卫将军骠骑列传》这篇文章,在文章的结尾处,司马迁只是引用苏建(苏武的父亲)的说过的这样一段话:“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翻译一下就是,苏建曾让卫青养贤纳士,以增加声誉,但卫青却认为臣子应当奉公守法,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就好,何必招士!最后司马迁自己只点评了一句话:“霍去病也是这么认为的,而这应该就是他们为将之道!”

反观同时代的李广,司马迁那是不惜花费重墨,在《李将军列传》结尾处用了近百字对李广进行高度评价:其身正,不令而行;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可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也正因为类似的评价和对比,才让后世人在读史时,才会出现类似“汉朝几乎没有人称赞卫青”的错觉。对此,肯定很多人会好奇,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卫青呢?其实,只要我们翻开司马迁写《卫将军骠骑列传》的时间,就会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据史书记载,司马迁完成《史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91年,这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提到,在这一年,司马迁完成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有三篇文章,分别是《孝武本纪》、《三王世家》和《卫将军骠骑列传》。也就是说,司马迁评价卫青的文章,是在公元前91年时写的。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这一年初,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巫蛊之祸”,这个事件直接导致太子刘据起兵造反,而卫青的长子卫伉则选择跟随太子一起。最终,太子刘据造反失败被杀,皇后卫子夫被迫自杀,卫青的长子卫伉被处死,卫、霍两家都遭到重创。

虽然,这个事件后来被证实是太子遭人陷害,但在公元前91年,这个事件那可标准的谋反,所以卫、霍两家那都是标准的乱臣贼子。只不过,汉武帝念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惜日之功,没有扩大打击面,只是将参与者处死,但卫、霍两家终究因此走向末落。更可怕的是,站在汉武帝皇权的角度,他们两家都还必须做淡化处理。

也正因为此,司马迁在这一年末写《卫将军骠骑列传》时,就无法公开去称赞卫青和霍去病,也不好对他们做任何点评,因为一个搞不好,可能就是杀头之祸。要知道当年司马迁只是替李陵说了两句好话,结果就因为不和汉武帝的意,就被活活阉割成太监。

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又哪里敢称赞卫青这种敏感人物呢?直等到后来汉宣帝刘病已继位后,巫蛊之祸得以全面平反,卫青和霍去病的形象,又才因此变得“高光伟正”。但此时,《史记》早已经完稿多年,司马迁已早已经去世多年,所以也就无法再修改。

标签: 汉朝卫青

更多文章

  • 王莽是怎么架空西汉的?王莽的血腥篡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莽的血腥篡位之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莽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觉得王莽的篡汉行为是“巨奸”,但也有人觉得王莽是历史上首位社会改革家,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人,所以才会有声音称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不过王莽的篡位之路充满了血腥,他牺牲了很多

  • 雍正登基后对胤禩打压,为何又放过胤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雍正的兄弟里面,十四阿哥胤禵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康熙晚年夺嫡之争的“大热门”,熬过了雍正,最后在乾隆朝安享晚年。相比“九子夺嫡”的其他对手,比如胤禩、胤禟,雍正虽然也打击胤禵,但终究还是刀下留人。一、在胜利

  • 北宋灭亡和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为何说北宋灭亡王安石要负主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王安石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灭亡和王安石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其实自北宋末以来一直是被基本否定的,直到近现代才开始出现转机。按照宋高宗时期《神宗实录》的定性,,王安石变法不仅被称为“急政”或“苛政”,认为变法本身就有问题,且直接引发了激烈的“党争”,进而导致了

  • 王平:曹操曾遗弃的一小将,投靠刘备后吊打魏国20万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平,三国

    你真的了解王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成就一番大业,统一北方,威震华夏,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张绣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第一次攻打南阳,张绣被迫投降了曹操,不久张绣又反叛。在宛城之战中,曹操中了张绣的计谋,

  • 武则天要杀袁天罡,他是怎么逃过一劫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立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立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今天咱们来说一下发生在武则天和袁立罡身上的一件事,袁立罡到底是有怎样的本事,他说怎样的一句话就免去了武则天对它的杀身之祸呢?现在小编来给大家解密一下。袁立罡能是一个很出名的算卦风水卜卦的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我国在古代的时候,不管他们做

  • 她16岁进宫与皇帝恩爱无比,最后却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乙弗皇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乙弗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历史中,记载了很多的皇后妃子中,有一个女子,在年龄刚16岁就进了宫当了妃子,家族里也是挺有地位的。进宫后不久她就当上了皇后,在这期间她给皇上连着生下来十二个孩子,可是就在她年满31岁那年,竟是为了朝廷上的事,被赐死。可朝廷上的,

  • 揭秘:正史上的曹真真的能“吊打”诸葛亮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真,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真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很多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出来的,诸葛亮军事水平就是垃圾,魏国郭淮,曹真,曹休,司马懿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吊打诸葛亮。特别是曹真被三国演义黑的太悲催了,正史曹真军事能力甩诸葛亮几条街,多次吊打诸葛亮呀。可是

  • 刘备一生中错过的三位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而作为君王的刘备,在早年也只能靠卖草鞋维持生计。因此这种出身的刘备创业争天下就比较难,虽然有关、张、赵等天下名将,但依然人才不足,特别是后期。其实,刘备在四处征战的时候错过不少人才,尤其是错失这三大虎将,可谓非常遗憾。如有他们在

  • 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他是如何从暴君变明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甲,商朝

    太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有了电视剧的出现,让我们对整个的历史是有了更多的认识的,这其中有很多我们不曾知晓的事情和人物是进入了我们的视眼当中。然而电视剧往往是一个相当令人难以相信的东西,如果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观看世界的话,那么这整个的世界就是一个不真实的

  • 于谦:明朝的大救星,皇帝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于谦,明朝

    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的时候,有个官员非常出名,为什么呢?因为他特别的清廉,老百姓都把他叫做于青天,并且都是对他很恭敬的。在朱祁钰当皇帝的时候,他是非常受重用的,皇帝基本上对他说的话没有不听的。他还带着军队指挥进行了北京保卫战争。明朝那个时候,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