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灭亡和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为何说北宋灭亡王安石要负主要责任

北宋灭亡和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为何说北宋灭亡王安石要负主要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01 更新时间:2024/1/19 20:02:57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灭亡和王安石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其实自北宋末以来一直是被基本否定的,直到近现代才开始出现转机。按照宋高宗时期《神宗实录》的定性,,王安石变法不仅被称为“急政”或“苛政”,认为变法本身就有问题,且直接引发了激烈的“党争”,进而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王安石影视形象

北宋末以来一直持否定观点,直到近现代才出现转机

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晚期时,其实已经很难持续下去,而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之后,司马光等守旧派被重新用,新法几乎被完全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变法就此彻底以失败告终。

司马光便对王安石变法呈全面否定

随着变法派的失败,王安石新法不仅被“划革殆尽”,他们更是通过修《神宗实录》的方式对新法进行全面否定,即墨本《神宗实录》。而在宋哲宗亲政之后,又重新启用变法派,并通过重修《神宗实录》的方式对变法进行正名,即朱本《神宗实录》。

到了南宋高宗时期,再度对《神宗实录》进行重修,而此时宋高宗的态度已经极为明确,他曾于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对担任《神宗实录》修撰官的范冲说,“至今犹有说(王)安石是者,近日有人要行安石法度,不知人情世故直至如此?”范冲立即领会圣意,表态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害天下人心术”。

宋高宗的态度影响了后世的评价

至此,“王安石”变法就此被定性。此后历朝历代直至清朝均以此作为依据,以至于在宋元话本中甚至有文章专门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讽刺,虽然也曾有陆九渊等人进行争辩,但总体呈否定态度。而其中的批判意见主要有三点:

1、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大儒朱熹,对王安石变法的后果有一个评价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南宋文人罗大经,写了一本著名的文学史料著作,叫《鹤林玉露》,评价王安石变法说“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是“流毒四海”

2、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

3、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梁启超的《王荆公》为王安石正名

直到民国时期,面对当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的氛围下,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才开始出现转机,梁启超、胡适等人均将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尤其是梁启超的《王荆公》成为了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

“王安石变法”有优有劣,不该完全否定也不该完全肯定

毫无疑问,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为的就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而从持续十几年的变法成效来看,虽然均能起到一些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但同样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

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不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而且杜绝了官僚和大地主的漏税行为,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大幅度增长,宋神宗年间的国库积蓄一度足以供应朝廷二十年支出,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一定程度改变了朝廷积贫积弱的局面。

通过保甲法、裁兵法、保马法等一系列“强兵之法”的推行,极大提升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使得北宋国力有所增强。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指挥军队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取得了北宋军事上的一次空前大捷。

不过,虽然变法成效显著,但变法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少弊端和不足,例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但却造成了国富民贫的不利局面。又如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

同时,由于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用人不当,不仅使得变法无法持续进行,而且激起了激烈的党争,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北宋中后期的政局。也正是由于变法有优有劣,导致直至现在,关于“王安石变法”仍然是褒贬不一。

个人认为,对于“王安石变法”不该完全否定,但也不该完全肯定。当然,王安石变法虽然对北宋末期的政局产生了影响,但如果将北宋灭亡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王安石变法”,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标签: 北宋王安石

更多文章

  • 王平:曹操曾遗弃的一小将,投靠刘备后吊打魏国20万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平,三国

    你真的了解王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成就一番大业,统一北方,威震华夏,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张绣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第一次攻打南阳,张绣被迫投降了曹操,不久张绣又反叛。在宛城之战中,曹操中了张绣的计谋,

  • 武则天要杀袁天罡,他是怎么逃过一劫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立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立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今天咱们来说一下发生在武则天和袁立罡身上的一件事,袁立罡到底是有怎样的本事,他说怎样的一句话就免去了武则天对它的杀身之祸呢?现在小编来给大家解密一下。袁立罡能是一个很出名的算卦风水卜卦的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我国在古代的时候,不管他们做

  • 她16岁进宫与皇帝恩爱无比,最后却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乙弗皇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乙弗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历史中,记载了很多的皇后妃子中,有一个女子,在年龄刚16岁就进了宫当了妃子,家族里也是挺有地位的。进宫后不久她就当上了皇后,在这期间她给皇上连着生下来十二个孩子,可是就在她年满31岁那年,竟是为了朝廷上的事,被赐死。可朝廷上的,

  • 揭秘:正史上的曹真真的能“吊打”诸葛亮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真,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真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很多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出来的,诸葛亮军事水平就是垃圾,魏国郭淮,曹真,曹休,司马懿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吊打诸葛亮。特别是曹真被三国演义黑的太悲催了,正史曹真军事能力甩诸葛亮几条街,多次吊打诸葛亮呀。可是

  • 刘备一生中错过的三位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而作为君王的刘备,在早年也只能靠卖草鞋维持生计。因此这种出身的刘备创业争天下就比较难,虽然有关、张、赵等天下名将,但依然人才不足,特别是后期。其实,刘备在四处征战的时候错过不少人才,尤其是错失这三大虎将,可谓非常遗憾。如有他们在

  • 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他是如何从暴君变明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甲,商朝

    太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有了电视剧的出现,让我们对整个的历史是有了更多的认识的,这其中有很多我们不曾知晓的事情和人物是进入了我们的视眼当中。然而电视剧往往是一个相当令人难以相信的东西,如果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观看世界的话,那么这整个的世界就是一个不真实的

  • 于谦:明朝的大救星,皇帝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于谦,明朝

    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的时候,有个官员非常出名,为什么呢?因为他特别的清廉,老百姓都把他叫做于青天,并且都是对他很恭敬的。在朱祁钰当皇帝的时候,他是非常受重用的,皇帝基本上对他说的话没有不听的。他还带着军队指挥进行了北京保卫战争。明朝那个时候,基本

  • 秦朝二世而亡,如果扶苏继位结局会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扶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朝如果扶苏继位结局会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法家为秦朝打造的体系下,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对政治的稳定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秦朝之所以迅速崩溃,正是由于胡亥才、德均不足,被赵高、李斯糊弄导致。因此,如果改由子婴或扶苏继位,历史肯定会被改写。但改成什么

  • 梁师都有什么能耐?曾一度危及大唐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梁师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师都有什么能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隋末时期隋炀帝经过一些列“操作”,令强盛一时的隋朝国内动荡不安,各方势力开始趁机割据自立,最终李氏集团成为了乱局的获胜者,而在众多割据势力中,梁师都几乎和李唐同时起事,但是他成为大唐统一战争中最后才消灭的对手,而且梁师都联合突厥

  • 萧何风光的表面下暗藏凶险,萧何经历过哪些凶险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经历过哪些凶险事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史记.萧相国世家》:“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後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然后灭暴秦,败项羽,得天下,然后创立了西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