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懂得示弱是生存下去的高级谋略!刘备的隐忍成长奋斗史!

懂得示弱是生存下去的高级谋略!刘备的隐忍成长奋斗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2/13 2:44: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隐忍成长奋斗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英雄有很多种,能忍会哭、懂得适时示弱的刘备,也是其中一种。

年少时看三国,觉得不是跑、就是哭的玄德公太窝囊;年长后再看三国,才明白:从卖草鞋的小子到蜀汉的开国皇帝,无家世、无资源、无人脉的刘备,好厉害。

01、示弱图存、隐忍坚持

三国之中,刘备的起点最低,难度最大,比他祖先刘邦倒霉多了。

刘邦的主要对手项羽,虽是万人敌,却有勇无谋,众叛亲离,尚好对付。

而刘备的主要对手曹操,本人就文武双全,谋略超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归心;身边文武皆为当世英杰,统兵百万,战将如云,地大物博,兵强马壮。

所以刘备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部示弱图存、隐忍坚持的奋斗史。

光寄人篱下的滋味,50岁之前,他就品尝了6次!

从投靠同学公孙瓒,到被让梨的孔融引荐给陶谦;从收留吕布到被吕布端了老巢、不得已又投靠吕布;从被吕布赶跑去投奔曹操;从被曹操吓跑去投靠袁绍;从袁绍被曹操打败再去投靠刘表……

“皇叔”刘备的前半生,也真是忒惨了点。像个没娘的孩子,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孤儿寡母,连个亲兄弟也没有,就靠卖个草鞋维持生计。

直到23岁,趁着黄巾之乱投军,结识了关张,才算领略到了人世间的温暖,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然而,天将降大任与他,真的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从23岁投军开始,到48岁赤壁之战,终于咸鱼翻身为止,经历大小战役几十场,小战或胜,大战皆败,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不停地转换“房东”,真是靠谁谁倒,靠山会跑。

唉,在这样的环境里,普通人能活着都已属不易。

然,皇叔不是普通人,他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越来越好,最终活成了“昭烈帝”。

他能逐渐成长壮大,得天下三分之一,实则得益于他的三国一绝:示弱图存,隐忍坚持。

02、适时示弱,是刘备的保护色

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后,刘备的利用价值也就结束了。

曹操大封功臣,却独“留玄德在相府左近宅院歇定”,就近看管。

玄德公也是心知肚明,于是发挥他的绝技,表演。

在宅子后院翻土、种菜、浇水、施肥,貌似乐天安命地当起了菜农大叔。

可是早已看透刘备“终非池中物”的曹操,还是不放心。

一日,派数十人入园中“请”刘备喝酒。

刘备去了。

他表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步腾挪,终于挪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那里,已经放好了两个青铜的小鼎,一个装满了青梅,一个煮好了酒。

俗话说“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先祖刘邦,也曾历此一劫,还创造了一个传奇故事,鸿门宴。

果然,刚一坐定,曹操就看着远方的龙卷风,借“龙”发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龙呢,就好比这世上的英雄。来来,玄德,你说说看,谁可以称为当世英雄?”

袁术、袁绍、刘表、孙策,一个个当世英豪,都在曹操的鄙视中一语带过的时候,刘备被曹操盯得心里发毛,后背冷汗阵阵。

“不不不,玄德,你说的这些人都算不上英雄。在我看来,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曹操虎目圆睁,手指刘备,面露杀机。

刘备怕极,手中的筷子,当啷掉在地上。

幸好一枚天雷适时炸响,把曹操逗得哈哈大笑:“男子汉大丈夫,还怕打雷么?”

曹操此时好生瞧刘备不起,戒备刘备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连带着对后来的关张二人,也鄙夷地称为只会舞剑的樊哙

刘备的这场演出,堪称教科书般的完美,连乱世枭雄曹操,都被他骗了。

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还专门为他赋诗称赞:“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皇叔”刘备素有鸿鹄之志,但苦于基础太差,根基太弱,在群雄逐鹿、你死我活的乱世,惟有以一副“人畜无害”的仁德怂样示人,才能避免被人像蝼蚁一般踩死。

当己太弱、敌太强时,不装傻充楞,示弱图存,还能怎么样呢?

昔日的韩信,忍胯下之辱,不也是为了活着么?

毕竟,活着才是硬道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03、示弱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示弱

就像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却最终成就了千秋功业一样,刘备的示弱,也只是图存而已,而且,他还会借机发展壮大呢。

吕布被曹操打得无处可去,到徐州投奔刘备,刘备引狼入室,收留了吕布以后,不是又被吕布端了老巢,占了徐州了么?

换做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气得暴跳如雷,拿起刀枪冲将上去,拼个你死我活;

再不济,也得像陈琳写给曹操的《讨贼檄文》那般,洋洋洒洒千余言,历数吕布的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恶疾劣行,让天下人唾弃他,吐尽胸中块垒。

刘备,不是热血男儿。

他有更大的目标,他要匡扶汉室。

他忍,他就地易帜,向吕布示弱,喊吕布大哥,求吕布收留。

于是,玄德公凭借“示弱认怂”这一绝技,又得以在吕布手下求得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刘备仍可以留在徐州。

徐州,是刘备的发祥地,就是在这里,刘备受让于陶谦,才拥有了他人生第一块地盘;

徐州,更是刘备的根据地。他在这里经营多年,深受百姓爱戴。招兵买马,易于反掌。

于是,当吕布反应过来的时候,刘备的队伍已经壮大了很多。

当吕布再一次把刘备赶跑的时候,刘备是带着万余子弟兵,浩浩荡荡,踏上争夺天下的征程的。

当吕布被曹操生擒,差点说动曹操放他一条生路的时候,“大耳贼”刘备,用一句话,让曹操下定了杀吕布的决心。

他,终于做回了强者。

04、智慧的示弱,是一种高级的谋略

示弱不是妥协。

妥协是为了避免冲突,舍弃自己的利益,忍痛割爱,被迫退让;

示弱是一种高级谋略,是技不如人时的自保之道,隐藏锋芒,韬光养晦,以期逆境翻盘。

示弱,是理智,是务实,就像曹操约刘备青梅煮酒,看似闲论天下英雄,实质上不过是曹操对刘备的戒备与试探而已。

以刘备当时的实力,又被曹操软禁的处境,如果不夹起尾巴,恐怕会被曹操当场格杀。此情此景,只能装傻充愣,既憨又怂,战战兢兢,连雷都怕,降低曹操对他的戒备,寻机逃出生天。

果然,曹操看到刘备连打雷都能被吓掉筷子的怂样,对他彻底打消了疑虑,顺带着漠视起来,以至于后来他看到关张二人,都是身子后仰,斜着眼看,鄙夷地让人“给这两个樊哙斟酒”。

当时的刘备,无家世、无资源、无人脉;少地盘、少兵将、少智囊,示弱认怂、韬光养晦、蓄势待发,是最好的策略。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示弱,增加对手的成就感,为自己谋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也是为成就更好的自己,做准备。

懂得示弱,才能最终强大。

标签: 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左宗棠少磕一个头被扣一年工资,最惨的却是告状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左宗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左宗棠的一个小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代人被扣工资的原因,丰富多样。可能是请假少了全勤,可能是在工位上打了瞌睡,可能是迟到、没按时完成工作等等。古代也有职场,朝堂就是大型职场心计聚集所,翻看一些历史名臣被扣工资的情况,也能总结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场真

  • 历史上被群臣暴打的皇帝 群臣将皇帝从皇位里“请”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朝,完颜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金太宗完颜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帝作为存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最高统治者,其尊贵地位不用我多说,皇帝的身体也贵为龙体,更是要细心保护。但历史上就有一位被群臣暴打的皇帝,他就是---金太宗完颜晟。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金朝建立者完颜阿骨打的四弟,从小便展

  • 和珅厉害,但他还有一个弟弟也很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琳,清朝

    还不知道和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有一个弟弟叫和琳,当年的清朝,和琳的地位也不小,不过和琳刚进官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人员,后来被安排到工部郎中,接着就被提拔为为湖广道御史,最后成为了四川总督,太子太保的人物,是乾隆后期最得力的官员。当年和琳担任道御

  • 明朝传首九边指的是什么惩罚 传首九边的九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传首九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传首九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传首九边”是明王朝所特有的一种惩罚,专用于边塞统兵大将身上。“传首九边”可以泛指:将有罪之人处死后取下首级,朝廷专门派出一支类似钦差的队伍,拿着这首级到北方九边示众,对边关将士起到言传身教的警示作用。这样的惩罚不仅十

  • 三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瓘,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此次伐蜀之战中,钟会和邓艾功不可没。而姜维听说皇帝阿斗那么快就投降了,自己差点气吐血,为恢复蜀汉之政权,姜维就假意投降于钟会。客观来说,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是此时不可获得的人才,可谓是

  • 曾国藩的36条家训是什么?有名的是哪四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曾国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国藩的36条家训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他是晚清时期的朝廷的重臣,年幼的时候就修身自立了,在成年之后就封侯拜相,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当我们后在咋仰视这一位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

  • 此人谋略胜过司马懿,曹丕想用却被曹操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不疑,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不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其实他就是周不疑。至于他父亲是谁?也许是不太出名,所以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唯独说了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就是刘先,也是这个刘表的别驾,官职也是挺高的。有这样的一个舅舅,所以能够给他提供的条

  • 清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皇子,费扬果犯了什么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费扬果,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是清朝历史上唯一被凌迟的皇子,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六子费扬果。史料记载,费扬果,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六子(最小的儿子),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详。关于费扬果的生母,《清皇室四谱》记载为努尔哈赤继任大福晋衮代,费扬果本人实在天聪九年(1635年)因莽古尔泰、德

  • 宋明帝刘彧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膝下的孩子都不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宋明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明帝刘彧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天下正处于混乱的时期,当然要是提到混乱时期的话,南北朝这个时间段里面必定有占一席之地。同时在这个慌乱的时代里面也除了许许多多奇奇葩葩的事情。我相信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为人父母肯定最爱

  • 活人殉葬是哪个皇帝废除?此人为何被骂“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英宗,明朝

    对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汉唐文明中并没有让活人殉葬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陪葬制度,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即便死后也需要享受天下人的奉承,处以最中心的地位,即以皇陵为中心,周围的陵墓皆是陪衬,皇亲国戚和达官贵族死后都是陪葬的。可是在宋朝以后,中原不仅仅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