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到底是什么样的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到底是什么样的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46 更新时间:2024/1/15 17:21:00

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意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明朝我们就会想到那句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刚明的最好诠释。其实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既悲壮又无奈。之所以会出现天子守国门这个情况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

众所周知是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朱棣将大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这是朱棣的主动之举。其实原因很简单,朱棣是个造反的亲王,北京就是他的根据地,他的一切都在北京。而当时的首都南京是他造反成功后从子侄子手里抢来的,抢来的东西总是让人没有太大的安全感。

朱棣待在南京他每天都得提心吊胆,生怕朱允炆的死党起来反叛,好不容易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只有他的第二故乡北京才会给他带来安全感。所以自从他登基称帝后,朱棣就开始积极经营北京,为最终的迁都做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南京和北京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已经习惯北方生活的朱棣乍然来到了江南水乡的南京,在生活上很不习惯。其实这种情况到现在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北方的朋友来到江南,很不习惯,尤其是江南冬天那种湿冷气候。

而且南北方的饮食差异也很大,北方的饮食,受元朝的影响以牛羊肉为主,而在江南水乡的南京,则会有很多的鱼虾,朱棣对于南方的饮食可能会很不习惯。所以朱棣非常渴望能够回到北京生活。

另外一方面,大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在草原上苟延残喘的残元势力依然是明朝的心腹大患。如果首都仍然建在南京的话,北方的两大强势亲王朱棣和宁王朱权都已经南下,那么大明朝对于北方的控制力将变得相当薄弱,这种局面对于大明朝北方的国土安全将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一个战略家,朱棣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同时他又不愿意在北方重新建立一个亲藩,实力太弱,不能起到拱卫北方的作用,实力太强,岂不是又一个朱棣?所以朱棣决定索性自己去守卫国门,弥补不足。

还有一点那就是历史上在南京建立的各个政权基本上都是割据政权,从三国的东吴,到后来的东晋,以及后世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王朝,基本都是短命王朝。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南京的各方面条件实在太好,容易让君主以及各位大臣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考虑过,但是由于种种问题的掣肘没有付诸实施。如今朱元璋未竟之事业由他的儿子朱棣完成了。

在朱棣的这个时代,那明朝的国力正处于高位,别说残元政权来攻打大明,大明朝不出塞痛揍一顿蒙古人,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代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可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天子守国门,本上没有太大的危险。

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大明朝的国力蒸蒸日下,北京城多次遭到满清骑兵的威胁。到了崇祯帝时期,北京城甚至还被李自成攻破了。可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明朝的崇祯皇帝依然没有选择离开北京,其实崇祯也很矛盾,他也怕死,但是他不能离开北京城。

因为他面临很大的阻力,此时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刚刚建立时的活力,各个阶层已经相当固化,各个利益阶级都已经盘根错节。让他们放弃北京,这就意味着他们得放弃很大的利益,这是这些短视的守财奴们最不能接受的,北京城破,无非就是换易朝天子。

他们积极出去投降,自己再放点血贿赂一下当朝新贵们,非但可保性命无,而且依然能够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所以当崇祯帝试探性的提出要南迁的时候,看到了这批人义正言辞的回绝,而崇祯皇帝恰恰是一个特别好名的人,见事不可为,他只能坐困愁城,最终吊死在煤山,万一脖子树上。所以崇祯的天子守国门是被迫的,因为他走不了。

那些阻挠崇祯的贵族们也没有一个好下场,李自成进城后,大肆搜刮他们的财富,稍微有些迟疑的,大顺军的老爷们可不像崇祯皇帝那么好说话,他们会用手中的砍刀来以后这些财主们的全家老小。

经过李自成的大搜刮之后,这批不顾国家安危的蛀虫,几乎个个都变成了穷瘪三,也算是变相的为崇祯皇帝报了仇吧。

标签: 明朝祖训

更多文章

  • “陶朱公”是什么人?此人富甲天下为何却救不了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范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陶朱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在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又毫不恋栈,果断地抽身离去,退隐江湖。然后一个华丽转身,投身于商界,三次经商均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被后人

  • 秦国第一猛将,王翦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翦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王翦实属最大功臣,凭借他超强军事才能,除了韩国以外,灭了其他五国,是个超级牛人。他最出名的一场战役,就是率领六十万人的军队攻灭楚国,这也是他人生中打的最后一次仗。在这战役之前,发生了一些趣事。在当时,秦国想要攻打楚

  • 汉景帝明明知道杀晁错并不能解决问题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恩师晁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活化石刘濞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曾爆发由七个诸侯国挑起的叛乱,其中,为首的诸侯王是吴王刘濞。刘濞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堪称大汉朝的活化石。刘濞的父亲是刘仲,既刘太公的二儿子。刘仲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刘仲,

  • 乾隆留下三大隐患,嘉庆想努力也无法挽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嘉庆。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不幸的是,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不过,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至少在他亲政以后,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一是吏治腐败

  • 明代宗是怎么上位的?他在位时有何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祁钰,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祁钰。大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代宗被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30岁。景帝死因不明,一说景帝是被谋杀而死,终年3

  • 刘盆子靠抓阄当上皇帝,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盆子,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盆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5年,弘农县(河南灵宝北)举行了一场隆重盛大的抓阄仪式,目的是为了选出大汉天子。抓阄选天子,古往今来,前所未有!这场抓阄仪式就有山东的赤眉军举行的,皇帝的人选全部都是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人。当时候选人有70多位,唯有刘盆子

  • 姜维是个怎么样的人?刘禅都投降了他还在谋划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禅,姜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乎,一些勇猛之人起兵造反,想要追求一个新的未来,天下陷入了大乱之中。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涌现出了不少的豪杰,后来在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努力下,三国鼎立的局势

  • 刘备如果关羽和魏延互换位置的话 结局会不会两全其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魏延

    还不知道:如果荆州由魏延镇守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一直被世人认为是蜀汉仅次于五虎上将的最强大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刘备攻下益州和汉中地之后,进位汉中王时,直接封他做了汉中太守。汉中太守,意味着什么?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丝毫不夸张地说,汉中稳

  • 司马曜的皇后王法慧,一个大家闺秀为何嗜酒如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法慧,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法慧,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法慧,太原晋阳人。父亲王蕴豁达大度,但嗜酒。女儿随爹,法慧性情直率,但很贪杯。她的弟弟王恭。却文质彬彬,很有才华。宁康三年(375),孝武帝到了成婚年龄,恰好此时尚未成年的王恭去拜见仆射谢安,谢安见他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很赏识他,更认为是

  • 姜太公是怎么跟周文王相遇的?吕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姜子牙,周文王

    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现在我们知道“姜太公”吕尚出于商末吕国,吕国的具体位置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不会超过今天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在商国以东。因为周代吕国为姜姓,而姜姓所出的商代羌方,就活动在这片区域。不过,按照我们熟悉的说法,吕尚不应该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