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太公是怎么跟周文王相遇的?吕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姜太公是怎么跟周文王相遇的?吕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52 更新时间:2024/1/23 16:58:32

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现在我们知道“姜太公”吕尚出于商末吕国,吕国的具体位置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不会超过今天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在商国以东。因为周代吕国为姜姓,而姜姓所出的商代羌方,就活动在这片区域。不过,按照我们熟悉的说法,吕尚不应该是山东人吗?比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就说“东海上人”,《封神演义》也说“东海许州人氏”,那么吕尚作为籍贯在西方的人氏,为什么却又被称作东方的人氏呢?

《齐太公世家》接下来给了一种解释,说吕尚的祖先曾经号称“四岳”,辅佐过大禹治水,在虞夏之际被封在吕国,也有的封在申国,他们都姓姜。到夏商之际,申、吕两国的庶子庶孙有的被分封,但也有的沦落成为了庶人,吕尚就是吕国的旁系后裔。换句话说,按照《齐太公世家》的说法,吕尚祖上虽然出于吕国,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支吕氏旁系就流落到了东方,所以吕尚也就被称为“东海上人”。

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可靠呢?我们不急着揭晓答案,先看古籍中是如何说吕尚遇见周文王的。

《齐太公世家》里,其实就给出了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吕尚非常穷困年老,所以凭借钓鱼来进见周文王;周文王当时准备游猎,占卜的结果是“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文王出行后果然在渭水之阳见到吕尚,一番交谈后文王非常开心,说我先君太公曾经说:会有圣人到周国,周国从此兴盛。您就是这个圣人吗?我们太公盼望您好久了!于是就给吕尚取名“太公望”,带回朝堂尊为师。

这种说法因为戏剧性最强,所以成为最流行的说法,在《史记》之前,就有《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这些书纷纷提到过;《战国策》还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在齐国时就被悍妻赶出门;然后又跑到商朝都城朝歌做屠户,但生意也根本做不好;后来只能投奔子良氏,但也被人嫌弃而驱逐;最后只能到棘津卖身,不料这都没人要。

在《史记》之后,又有《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也是这样说。我们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最早就是出自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姜尚自叹曰:吾今鬓发苍苍,未遇明主!”对《史记》又进行了一些增饰。《武王伐纣平话》又称《吕望兴周》,是元代说书人的底本,也可以视为《封神演义》的前身之一,后文我们会详细介绍。

《齐太公世家》第二种说法是,太公博闻多识,曾经侍奉过纣王。因为纣王无道所以离去,之后游说诸侯,但都不被任用,最后才往西投奔周文王。按照这种说法,吕尚应该又是主动投奔文王的。这种说法其实比第一种说法来源更悠久,在《孟子·离娄上》里,就说吕尚和伯夷一样,是天下极有声望的长者(“大老”),听说文王善待长者才投奔。这样看来,吕尚似乎并不太穷困潦倒。

《齐太公世家》第三种说法是,吕尚是隐居在海滨的隐士,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散宜生、闳夭等人久仰吕尚大名,于是招揽吕尚一起议事。而吕尚也认为文王贤能,又善待长者,于是就加入了周朝阵营。于是三人就寻找美女奇珍,送给商纣王,从而赎回来周文王,周文王出来后马上造反。如果前两种说法还能勉强杂糅,那么这种说法则明显格格不入,所以《封神演义》也没有采纳此说。

其实还有第四种说法,在《楚辞》的《离骚》《天问》里,均提到吕尚在市场贩牛,因为操刀吆喝引起文王注意。根据汉人王逸的注释,吕尚自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由此被文王所征用。在这种说法中,吕尚与文王相遇的场景,与《史记》三种说法又不同;但关于吕尚的出身,与第一种说法以及《战国策》中“朝歌之废屠”有相似之处,强调的都是吕尚的卑贱出身;而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的吕尚,则更像是一位知名的隐士。

那么,吕尚到底是如何加入周营的,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大家对前文伊尹身份解析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吕尚与伊尹的早期经历非常相似。《孟子》说伊尹是有莘氏处士,商汤主动聘请他的;《墨子》说伊尹是有莘氏小臣;《史记·殷本纪》同样列举了以上两种说法,并接着有莘氏小臣说伊尹为投奔商汤主动担任陪嫁的媵臣;但《吕氏春秋》又说商汤主动通过联姻索要伊尹;《鹖冠子》则说伊尹是酒保出身。这样的众说纷纭其实都没有确切依据,都不过是战国诸子根据自己学说制造的政治主张。

我们在前文以及后文都会多次强调,三代春秋社会是氏族(严格说在文献是“氏”“族”,而非民族学对译的“氏族”)社会,社会的主体是氏族,那么吕尚当然不可能离开吕氏成为独立家庭或个人。在铁犁牛耕没有普及的年代,农业活动要氏族协作进行,商业活动也没有个体私营,完全来自氏族之间的交换。那么吕尚既不可能作为隐士务农,也不可能作为商贩经商。后来的管仲百里奚、孙叔敖等贤相也都有这样大致的传说。

那么,历史上的吕尚既不是隐士,也不是商贩,更没有与周文王渭水相遇的传奇经历。吕尚的真实身份大概与伊尹一样,本身就是氏族贵族甚至很可能就是族长。三代与后世不同,后世专制社会中,个人权力往往来源于上级;而三代氏族社会中,个人权力往往来源于下级。吕尚之所以能在周朝担任太师,很关键一点就是他身份高贵。如果周文王重视联盟吕氏,那么吕氏族长当然有机会参与周朝政事;再加上吕尚本人能力超群,那么担任太师才不算意外。

所以,吕尚在商朝灭亡前根本没有去过山东,一直都生活在商国以西;至于为什么后世传说是山东人,当然是后来封国于齐,后世齐地才盛传他的传说。

标签: 周朝姜子牙周文王

更多文章

  • 唯一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刘询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询,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生母为王翁须,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刘询生不逢时,出生才几个月时间,祖父母、父母便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而遇害,无一人幸免。不仅如此,刘询按律也应当被杀

  • 康熙玄烨即位后,他和他的8个兄弟们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和他的兄弟们关系处的很和谐,对他的兄弟们也都很好,他的兄弟们过的都很滋润。康熙的父亲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大部分都夭折没活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的结局是怎么样的?皇长子爱新觉罗·钮钮,生母为庶妃巴氏,

  • 傅燮:汉朝最后的大将,数千敌军向他磕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傅燮,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傅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傅燮,灵州(今宁夏吴忠)人,西汉开国功臣傅宽之后,汉宣帝时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也是其先祖,出生于将门之后的傅燮也同样智勇双全。傅燮年少时曾在洛阳求学,拜当时的太尉刘宽为师。后受太守范津赏识,被举孝廉,步入仕途。没过多久,傅

  • 周培公帮助康熙平定三藩,历史上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培公,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培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先贤诗佩》记载他幼年丧父,母亲也在李闯动乱中死亡,周培公落魄无依,做了“州卒小吏”,后来的到贵人相助,入了京城,做了内阁供奉。这一记载有很大的误导性,仿佛周培公只是个身世悲惨的落魄书生,寄人篱下,

  • 懂得示弱是生存下去的高级谋略!刘备的隐忍成长奋斗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隐忍成长奋斗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有很多种,能忍会哭、懂得适时示弱的刘备,也是其中一种。年少时看三国,觉得不是跑、就是哭的玄德公太窝囊;年长后再看三国,才明白:从卖草鞋的小子到蜀汉的开国皇帝,无家世、无资源、无人脉的刘备,

  • 左宗棠少磕一个头被扣一年工资,最惨的却是告状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左宗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左宗棠的一个小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代人被扣工资的原因,丰富多样。可能是请假少了全勤,可能是在工位上打了瞌睡,可能是迟到、没按时完成工作等等。古代也有职场,朝堂就是大型职场心计聚集所,翻看一些历史名臣被扣工资的情况,也能总结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场真

  • 历史上被群臣暴打的皇帝 群臣将皇帝从皇位里“请”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朝,完颜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金太宗完颜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帝作为存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最高统治者,其尊贵地位不用我多说,皇帝的身体也贵为龙体,更是要细心保护。但历史上就有一位被群臣暴打的皇帝,他就是---金太宗完颜晟。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金朝建立者完颜阿骨打的四弟,从小便展

  • 和珅厉害,但他还有一个弟弟也很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琳,清朝

    还不知道和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有一个弟弟叫和琳,当年的清朝,和琳的地位也不小,不过和琳刚进官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人员,后来被安排到工部郎中,接着就被提拔为为湖广道御史,最后成为了四川总督,太子太保的人物,是乾隆后期最得力的官员。当年和琳担任道御

  • 明朝传首九边指的是什么惩罚 传首九边的九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传首九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传首九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传首九边”是明王朝所特有的一种惩罚,专用于边塞统兵大将身上。“传首九边”可以泛指:将有罪之人处死后取下首级,朝廷专门派出一支类似钦差的队伍,拿着这首级到北方九边示众,对边关将士起到言传身教的警示作用。这样的惩罚不仅十

  • 三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瓘,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此次伐蜀之战中,钟会和邓艾功不可没。而姜维听说皇帝阿斗那么快就投降了,自己差点气吐血,为恢复蜀汉之政权,姜维就假意投降于钟会。客观来说,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是此时不可获得的人才,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