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真的寻找建文帝吗 是谁确实如此吗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真的寻找建文帝吗 是谁确实如此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4/1/3 9:02:28

还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从公元1405年开始,到公元1433年结束,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在28年中先后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洋以及东部非洲数十个国家。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难道郑和真是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吗?我认为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依据。

(朱棣与郑和剧照)

首先,建文帝究竟是烧死了,还是失踪了尚无定论。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陷南京城时,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就此杳无音信。有人说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留下的铁匣密计,外逃做了和尚;有人说朱允炆被人接应,远遁海外;还有人说朱允炆葬身大火。

《明实录·太宗实录》中载,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曾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因此,后人多赞成朱允炆已经葬身火灾中。

不管是哪种结果,朱棣不会为了一个毫无根据的推论而劳师动众,资费浩繁。据估计,郑和船队的大型宝船,其造价“须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来,方才够用”。如此大规模的倾全国之力,去寻找一个虚幻的人物,英明神武的朱棣会接受吗?

其次,郑和每次下西洋,动辄船只上百条,人数上万人。如此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朱允炆岂不望风而逃,还会乖乖地等着郑和去抓?

(郑和的船队)

第三,朱允炆失踪是在1403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这两年的时间,足以让朱棣巩固皇权,清除异己。这时的朱棣,早已大权在握,他又岂会忌惮无兵无权、亡命天涯的朱允炆?

第四,《明史》为清人所编撰,不排除清朝为抹黑前朝皇帝(特别是朱棣是发动政变取得了皇位)的可能。

那么,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何目的呢?

第一,政治目的。

正因为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变”夺取的皇位,所以,朱棣为了显示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依然可以繁盛富强。希望通过宣扬强大的大明朝,向外邦彰显他的才干,改变自己“篡位”的形象,为自己正名,他是朱家天下的合法继承人。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也是一个政治目的。朱棣认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皆朕赤字。”郑和每抵达一个国家,都要向国王宣读大明天子的诏书:“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郑和的宝船画像)

尽管郑和的船队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但他从来不轻易用兵。

郑和七下西洋中,一共只有2次动用武力,第一次用兵是出于自卫。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企图“负固不恭,谋害舟师”,抢劫郑和的船队,郑和设计生擒了亚烈苦柰儿及其家人;第二次用兵是为了剿灭海盗陈祖义

第一次下西洋时,恰逢爪哇岛国内乱,占领军西王误杀了郑和的一百多位船员,郑和接受了西王的道歉,用和平的方式平息了一场战事,体现了郑和船队传递和平的目的。

因此,郑和每次回朝,都会有大量的各国使节随船来到大明,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营造了以大明为中心“四海一家”的和平盛况。

第二,经济目的。

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将大明的丝绸、瓷器等带出国门,换来黄金等贵重物品;采购了众多的香料补药、奇珍异宝等物资。

由于海上贸易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国内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增加了朝廷的税收。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大明海上贸易最为繁盛的时期。

综上所述,郑和远航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强大,传递大明希望和平的信息。

正是有了郑和的七下西洋,才书写了中国航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世界航海的奇迹。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明朝郑和下西洋

更多文章

  • 清朝末期为何会国库空虚?看慈禧一天的消费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慈禧

    清朝末期为何会国库空虚?看慈禧一天的消费就明白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因为慈禧的腐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每天只顾着自己的贪图享受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除了饮食之外,慈禧所使用的东西都是最为好的,他的床垫什么的每天都需要进行更换,那么如果是将他每

  • 李广当众羞辱卫青,最后导致自己的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广,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武帝和程不识唱双簧,以斡旋之名行出兵之实,调动会稽驻军逼退了闽越国。东瓯国感念汉朝的厚恩大德,举族内迁,大大振奋了汉朝的国威。在这次擅自调用会稽驻军的行动中,严助的功劳自不待言,他的副手卫青更是表现出色。之前,卫青一直跟随汉武帝训练

  • 贺知章的生平怎么样?人格健全的人,一生能有多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贺知章,唐朝

    戏说贺知章:人格健全的人,一生能有多顺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贺知章,初唐诗人,与陈子昂大致同年而生,可两人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陈子昂壮志不酬,命丧冤狱,知章则耄耋致仕、百官相送,要说到善始善终,贺知章绝对称得上是个中翘楚。贺知章少以诗文知名,兼善书法,三十多

  • 刘备早年是靠卖草鞋生活的 为什么还敢自称皇室族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坐上了至尊无上的皇位,拥有着最高权力,享受这荣华富贵。可谁又曾想到,他的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备尝艰辛,靠着卖草鞋所赚取的微弱盈利为生。这次,我们不谈论刘备作为皇帝的功过是非,只是来聊一聊刘备的出身。

  • 杨瓒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瓒,隋朝

    杨坚多次死里逃生,只出手一次就毒死自己的弟弟,藤穆王杨瓒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隋唐的时候有一位叫做杨瓒,称号为穆王,这个人和杨坚两个人是兄弟,杨瓒相貌十分英俊,非常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当时有着杨三郎的称呼,一般古代称为朗的都是青年军杰,相貌和能力并存的人。杨三郎娶的

  • 吕苦桃出身低贱,她为什么会嫁给杨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苦桃,隋朝

    对村姑救下躺在路边的男人,不久后二人成亲,却生下了1个开国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英雄救美都是一种佳话,娇弱美人被英勇的公子救下来,从此姬一见倾心,但是反过来的时候,也有很多美人救英雄的故事,一朝英雄落难,遇到心地善良的美丽姑娘,也极有可能成就一段佳话

  • 雍正留下的大量遗产去哪里了?论乾隆的败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

    雍正留下的大量遗产去哪里了?论乾隆的败家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封建王朝时期的最后一个盛世是出现在清朝,被称作康乾盛世,很多人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不断歌颂,却不知道雍正皇帝才是最会赚钱的皇帝,也可以说他替清朝打下了经济基础。但也是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康熙是

  • 历史上真实使用空城计的三个人,司马懿用得最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司马懿

    历史上真实使用空城计的三个人,司马懿用得最精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卧龙诸葛的传奇事迹,其中最经典的一幕就是诸葛亮空城计那一战。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想到当年那场对决:刘备去世托孤诸葛亮,诸葛亮大权在握,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转移蜀国内的“集团斗争”,开启

  • 完美将领公孙贺是谁?为何最后落得凄惨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公孙贺

    完美将领公孙贺是谁?为何最后落得凄惨被杀?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将领,叫做公孙贺,也是汉武帝盛世的一块重要拼盘,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虽然曾经身居高位,但是后来在别人的陷害之下还是凄惨的被杀,最后全家都被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孙贺和卫青都是当时汉武盛世

  • 杨暕是怎么丢掉太子的位置的?和皇帝老子抢女人,堪堪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暕,隋朝

    本来能顺利当上太子,他胆大到和皇帝老子抢女人,堪堪保住了性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的皇家父子之情很淡薄,皇帝为了皇位,杀了自己儿子,儿子为了当皇帝,暗杀自己的父亲,这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有些皇子们,自以为当上了太子,没有看清楚自己的身份,连父亲的女人都敢抢,最后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