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平步青云到跌落谷底,田文镜经历了什么?

从平步青云到跌落谷底,田文镜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4/1/11 12:14:49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不少的盛世时期,诸如唐玄宗年间的开元盛世,又如清朝的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快速发展。提到康乾盛世,很多人想到的便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不过在这中间还有一位皇帝亦是开创盛世的贡献者。

此人便是雍正皇帝,雍正时期无疑是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雍正朝亦是出了不少的名臣,历来有三大宠臣之说,他们为雍正朝做出了不小的功绩。

今日所要说的这位重臣,便是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他还被雍正皇帝称为模范大臣“巡抚之中第一人”,被作为百官模范。

此人便是镜,清朝的一代重臣,雍正称其“模范疆吏”。

《清史稿》:“(李)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李卫与田文镜一同都是雍正的宠臣,最受皇帝的信任,两人各有各的优势,而他们二人在职期间,清朝的政治清廉,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田文镜的官自然是当得很高,多次担任地方重职,最后至太子太保。可见雍正对他的宠信之极。

然而晚年的他官场之路却是不畅,可谓是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那么为何雍正为何要丢弃这位“模范疆吏”,宠信之臣呢?

先来说一说,为何雍正会重用不是科举出身的田文镜?与他的为官特点有关。

田文镜做官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偏心百姓,偏心穷苦人。这一点固然无错,是清官的必备。

他“清理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之一新”,不过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就先后参奏了22人,收回了拖欠的款项40万两。

此外他还革除陋规,不许官员送礼,违者都会受到他的严惩,他如此清廉节俭,严酷执法,因此雍正才会称他为“模范疆臣”。

而雍正让田文镜做的事情也是完全不用他操心,事情办的很是合他心意。所以田文镜才能够在雍正初期就很是受信任,后来官也是越做越大。

那么为何后来田文镜就突然不受重用了呢?这个也是与他为官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的。

前面已经说了他为官做事十分严苛,他为了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对下属和百姓十分刻薄。因为每年都有的皇考,也就是官员的施政情况考核。

他为了表现出众,因此常常匿灾不报,让百姓流离失所。而雍正喜欢祥瑞之事,他就常常写奏折说一些好话给雍正听,博得他的欢心。

到了晚年,他更加变本加厉,甚至还妄自揣测皇上的旨意,经常迎合皇帝的地步。

雍正八年时,河南出现水患,导致了境内一片荒凉,有一些官员就雍正上报了此次河南的灾情。于是雍正就去询问了田文镜是不是如此。

而而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田文镜却为了不让皇帝怪罪于他,就上奏折道:“士民踊 跃输将,所有特恩免之钱粮, 请仍照额完兑。”

意思是虽然河南有灾患,但其影响不大。雍正是放心了,但是就苦了河南的百姓们。

在收缴钱粮的同时,他严禁灾区的百姓卖儿鬻女,以免导致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家只能是被活活饿死。

除了严苛百姓,一味迎合皇帝心意之外,他还瞧不起读书人,刁钻刻薄,树敌无数。

前面已经说过了,他不是科举出身的,而是还是通过捐纳税进来的监生。这也到导致了他瞧不起读书人,也不尊孔孟之道,没事的时候就随意鞭挞读书人。

在黄河治理水患期间,他提出乡绅地主都要为治理水患出力,但是在康熙一朝时,清朝奉行的是乡绅不纳粮,不应工役的政策。

因此他这一举动导致了县的绅衿、武生等到衙门控诉,反对一律当差完粮,随后又赴学臣衙门控告知县。

闹到最后,诸生员们还发起了罢考,雍正得知后就下令田文镜严肃处理事,而他却施展铁腕手段,将一些生员处斩,可以说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最后,田文镜的所作所为被雍正知道了以后,牛逐渐疏远了这位曾经的重臣。还曾当面说他年事已高,做事欠佳,不识大体。

因此田文镜就请求辞官回,雍正皇帝没有强加挽留。可以说,他的为官之路成也在他,败也在他自己身上了。

标签: 田文镜清朝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后为何没把孙策追为皇帝呢?他有哪些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时期的政坛上涌现出了不少的兄弟组合,或是称霸一方,或是权倾朝野。但是,兄弟组合也会存在诸多矛盾,特别是权力的分配和宗庙的祭祀问题。孙策和孙权兄弟二人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创业阶段可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旦到了孙权功成名就、登基称帝时,在面对兄长时就往往心态复杂,欲言又止。东吴的几任都督都和孙权离

  • 古代皇后掌管皇帝的后院 皇后一年的俸禄有多少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后

    对皇后的俸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言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古代时中国的皇后被嫔妃、侍女等称为娘娘(殿下)。在西方称呼为陛下。在宫廷戏之中大家常常能看到皇后这个人物,皇后作为后宫一宫之主,不但地

  •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 刘邦第一个收拾的人为何是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韩信

    还不知道:刘邦和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人都是会变的,这话一点也不错,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前,为了给自己增加击败项羽的筹码,可以说毫无节操,可以满足诸侯王们提出的任何条件,要多分一点土地,可以给,要一个更高的爵位,也可以满足你,只要答应和他齐心协力消灭项

  • 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相比 谁的实力更加强大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建成,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建成和李世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王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取了皇位。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谁的实力更强大呢?或者说谁的团队更厉害呢?太子李建成身边的人才,首当齐王李元吉。此人

  • 奠定了东吴基业的霸王孙策,为什么封为长沙桓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的政坛上涌现出了不少的兄弟组合,或是称霸一方,或是权倾朝野。但是,兄弟组合也会存在诸多矛盾,特别是权力的分配和宗庙的祭祀问题。孙策和孙权兄弟二人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创业阶段可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旦到了孙权功成名就、登基称帝

  • 《三国演义》中,张昭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昭,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是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如果我们抵抗,就是违背了朝廷的意愿,在大义上不占有名分。曹操占据了荆州以后,有水军20多万,虽然可以依靠长江天险抵挡,但曹操坐拥人数优势,可以说于东吴是共享长江天险。曹操是虎狼之师,如果抵抗一旦战败,

  • 为曹家尽心尽力的贾诩,为什么名声不及郭嘉和荀彧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贾诩,曹魏

    说到贾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到曹操身边的谋士,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会是郭嘉和荀彧,其实曹操早期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能臣就是贾诩。实际上贾诩才是从头至尾一直效力曹家,建立了很多汗马功劳的人,但是为什么贾诩的名声不及郭嘉和荀彧呢?可能就是因为贾诩的品

  • 海瑞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空有本事却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瑞,明朝

    说到海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到海瑞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有点悲情的,因为他好像空有一身的本身,却怎么也得不到重用这样的,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的样的呢?其实还是比较的有故事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历史上海瑞到底最后是什么下场吧,感兴趣的

  •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公开向天下检讨?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发布“罪己诏”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文帝,汉朝

    大家好,说起汉文帝刘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恒即位后,连续几年天灾不断,收成很差。对此,他忧心如焚,写下检讨:“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欤?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欤?何其民食之寡乏也!”这连续几年作物歉收、水害疾疫成灾是

  • 庄妃王佳氏是什么封号?死后皇后亲自参加其葬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庄妃王佳氏,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庄妃王佳氏是什么封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妃子的葬礼,皇后是不会参加的,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却有这样一名妃子,在她死后,中宫皇后竟然亲自参加了葬礼,有清一代,仅此一例。究竟是怎样的一名女子会获得如此的厚待呢?一起来看一下。乾隆皇帝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