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人口损失从6000万降至2000多万

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人口损失从6000万降至2000多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1 更新时间:2023/12/8 7:45:33

东汉末年的动乱始于北方瘟疫流行。黄巾起义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张角等人宣称能用“符水、咒语”为穷人治病,进而传授太平道,抓住了穷人的心理,于184年3月在河北地区掀起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让东汉政府焦头烂额,汉灵帝派皇甫嵩朱儁卢植分兵三路讨伐,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将起义军主力镇压。下曲阳(河北晋州)一战,皇甫嵩将10多万黄巾军斩首,筑成“京观塔”。

起义虽然被镇压,但瘟疫并未制止。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不少北方人流入江东、荆州、益州和交州等地,将瘟疫扩散至南方地区。整个建安年间,瘟疫有数次大规模爆发,不少我们熟知的人物因为感染瘟疫而亡。

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冲、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东吴大将甘宁、吕蒙、刘表之子刘琦、曹魏大将张辽等人。

曹植在《说疫气》中描绘了当时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丕也感叹道“昔年疾疫,亲故多受其灾。疫疠多起,士人掉落。”

医学家张仲景对此有更为直接的感受,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一大家子二百多人,在不到十年间因瘟疫损失了三分之二。东汉末年瘟疫之流行可见一斑。

除瘟疫外,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造成大规模饥荒。193年,曹操和吕布大战于濮阳,却因蝗灾过境、粮草不继而被迫休战“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关中地区的饥荒尤为严重。李傕郭汜在长安击败吕布、王允后发生火并,当地“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曹魏将领王忠是当时的亲历者,他为了活命不得不吃人“三辅乱,忠饥乏噉人。”后来曹丕把路边的骷髅挂在王忠的马鞍上,以此讥笑王忠在关中吃人求生的经历“五官将知忠尝噉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頉间髑髅系着忠马鞍,以为欢笑。”

更甚者,关中地区还出现了专门吃人的贼寇,挨家挨户抓人充饥。《魏略·勇侠传》中记载了鲍出救母的故事,当时“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鲍出悲愤地说“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然后独自追击,砍杀十多名贼寇,将母亲解救。

为解决军粮问题,当时的军阀是想尽了办法。程昱不得不在粮食中夹杂人肉干作为补充。而河北袁绍则“仰食桑椹”,淮南袁术则“取给蒲蠃”,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都拿来吃了。鉴于饥荒的影响,曹操于196年兴办屯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也是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

瘟疫、饥荒和无休止的战乱造成了东汉末年人口的大量损失,从6000万降至2000多万。面对累累白骨,曹操写下了《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标签: 东汉黄巾起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跟李莲英有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慈禧,野史秘闻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相传慈禧太后有男宠,若武则天之与薛怀义、张昌宗那样。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云

  • 孙膑被剔去膝盖骨受尽折磨,他后来是怎么报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战国,风云人物

    嫉妒是一剂毒药,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做错误的事,即使是“苟富贵,无相忘”的同门师兄弟,也可能因为嫉妒,反目成仇,做出伤害对方之事。孙膑和庞涓这对同门师兄弟,就是因为嫉妒,做出了伤害对方之事。庞涓害怕孙膑取代自己,所以诬陷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事后孙膑如何报复庞涓的?一、庞涓陷害孙膑孙膑和

  • 冠笄是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古代《礼记·乐记》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冠笄,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女子已届婚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乐记》记载:“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 松锦之战的失败,导致明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松锦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松锦之战的故事。中国古代从两汉以来,就没有产生国运超过300年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于1368年创建的明朝,本来很有希望打破这一“魔咒”,但事与愿违,最终倒在1644年的春天。明朝灭于1644年,可在1640年

  • 北魏孝武帝西迁简介,标志着东西两魏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孝武帝西迁,历史解密

    北魏孝武帝西迁是指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迫于权臣高欢方面的压力,亲总京师宗室股肱播迁长安的事件。孝武帝西迁关中之后不仅没有达到亲揽朝政的目的,反而陷入宇文泰关陇集团的控制之中。高欢立北魏皇族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孝武帝元修不久被宇文泰毒杀。北魏孝武帝西迁标志着东西两魏的形成 。历史背景

  • 他是平阳公主的贴身男仆,凭一张嘴打下千里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平阳公主,唐朝,平阳公主,野史秘闻

    唐代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长大后,李渊做主,将她嫁给青年军官柴绍为妻。大业年间,天下大乱。公元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志在匡定天下,而在远在江都的隋炀帝看来,自己表弟的行为就是背叛。当时柴绍与平阳公主生活于长安,听闻李渊起兵,柴绍便对妻子说:“岳父将要起兵扫平乱世

  • 奕詝跟奕訢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明争暗斗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奕詝,清朝,风云人物

    在道光皇帝之后皇子角逐皇位的时候,从年龄上讲,有三个人是合适的,老四,老五,老六。老五过继给了道光皇帝的兄弟,于是当时只有老四和老六_即咸丰皇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訢。他们没有像雍正皇帝那样在继承之前兄弟间就互相残杀,拉帮结派,而是明争暗斗。而且,这两个人在表现自己的同时,背后都有高人指点。背后的军师是谁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三征百越的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三征百越,文史百科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开始了对百越的征伐,三征百越状况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征百越的惨胜公元前219年,就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秦始皇下令调动五十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正式对百越发动了第一次战争。“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

  • 项羽在巨鹿之战采用破釜沉舟,到底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策略?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巨鹿之战是决定秦朝命运的关键一役,虽然在初期秦军占到了一些优势,但随着项羽带领各路联军带头进攻秦军,并且以非常冒险的战法完成了一次逆袭,秦军也只能接受失败的事实。不得不说在这场战事中,幸运的女神站在了项羽这边。此役后,秦朝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那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项羽采用破釜沉舟之势,到底是不是一个

  • 咸丰为什么会是被低估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咸丰,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满心态,让清朝从鼎盛开始走上下坡路,而嘉庆皇帝的宽纵,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不过由于基础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数十年间,许多社会问题还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隐患积累而集中爆发之时,大清的接力棒,刚好交到了咸丰皇帝手上。道光选择咸丰继统的过程,也颇有一番波折,我们后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