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镇被俘之后说了什么?证明他无耻至极并且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

朱祁镇被俘之后说了什么?证明他无耻至极并且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18 更新时间:2024/1/8 4:25:43

你们知道朱祁镇被俘后的三句话 证明他无耻至极并且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一提起明英宗朱祁镇,就会听到一个奇怪的论调:“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个好人。”听到这样的怪论,真应该老大一个耳刮子扇过去:杀了于谦的昏君还能是好人?带着瓦剌大军来攻打大明边关的汉奸还能是好人?给死太监王振平反并树碑建庙的家伙还能是好人?

持“朱祁镇是好人”论调的人,最拿得出手的依据就是“他废除了殉葬制度”,可那是朱祁镇跟他老婆自己家的事情,跟被大明江山社稷和亿万百姓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当然,说“朱祁镇是好人”还有一个“证据”:他感动了他的看守,身边的人对他都钦敬有加。这话就简直荒谬得不能再荒谬了,那个汉奸太监喜宁不是他身边的人吗?当初喜宁跟朝臣争地,朱祁镇可是无条件地支持喜宁,可是一到瓦剌大营,喜宁马上就叛变了。

其实朱祁镇是没有“朋友”的,他关心的只是自己权力是否受到威胁。他成功复辟之后,不但杀害了于谦、王文,并且“籍其家”,“榜于谦党人示天下,杀昌平侯杨俊,杀都督范广,下御史杨瑄、张鹏狱,下右都御史耿九畴、副都御史罗绮锦衣卫狱,巡抚贵州副都御史蒋琳坐于谦党弃市。”“陈循、江渊、俞士悦谪戍,萧鎡、商辂除名。”

一桩桩血案就在这个“好人皇帝”近乎歇斯底里的报复中酿成,朝中正直大臣和北京保卫战的功臣几乎被他一扫而空,然后就忙着给那个死太监建庙,还赐名“精忠”。等到朱祁镇皇位坐稳了,又把帮助他夺门复辟的徐有贞流放、石亨叔侄斩首,那个他最信任的太监曹吉祥干脆造了他的反。有人说这些“夺门功臣”罪有应得,可是大家别忘了一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且朱祁镇收拾那些投机分子,未尝没有“郑伯克段于鄢”的意思——我让你作,然后说你作死。

这样看来,朱祁镇就是个孤家寡人,于是他就把全部感情都放在了后宫老婆们的身上,废除殉葬制度,说明他眼里也就那几个女人,至于满朝文武和大明江山,都不如他的龙椅和老婆重要。

朱祁镇这么折腾,其实是寒了满朝文武的心——有功的杀,有罪的赏,反正大明江山是你们老朱家的,你愿意咋糟蹋就咋糟蹋,我们也跟着扣砖头挖墙脚,赚一点是一点。大明朝的官场风气,就是从明英宗开始堕落的。

朱祁镇土木堡一役,不但把大明朝数十年积累的文武人才、数十万精锐、数不清的战略物资一朝断送,还让周边蠢蠢欲动的岛国和部落看出了大明王朝的外强中干,从明英宗开了个头,后来瓦剌、后金、倭寇纷纷叩关攻门烧杀抢掠,而大明军队在土木堡之后,就一直没缓过元气来。所以说明英宗是大明王朝走向衰亡的第一罪人,一点也不为过。朱祁镇的罪孽,甚至要远超严嵩魏忠贤——大臣再坏,皇帝一句话就能抄家灭族,而皇帝作恶,那就是整个帝国都在作死了。

说朱祁镇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我们从他被俘之后的三句话里就能看得出来。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大明“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这句话用在包括嘉靖万历崇祯在内的所有明代皇帝身上都合适,只有用在朱祁镇身上不合适,因为到了朱祁镇这里,就变成了“天子攻国门,君王卖社稷”,确实是不割地,他是要把整个大明土地都送给瓦剌的太师也先

朱祁镇土木堡失败,数十万大明将士饮恨疆场,但是朱祁镇却苟活了下来,而且还受到了不错的待遇——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朱祁镇也“知恩图报”,亲自当了“带路党”,大有要跟喜宁在也先面前争宠的意思。要问朱祁镇“天子攻国门,君王卖社稷”做得有多彻底,我们从他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郭登跟我是姻亲,为什么拒绝我进城呀?”郭登是明朝开国名将武定侯郭英的孙子,郭英的妹妹就是朱元璋的宁妃。说这话的时候,朱祁镇可不是一个人,他身后站着瓦剌的十万铁骑,朱祁镇要进的城池,名字叫大同,那是北疆门户,一旦洞开,瓦剌铁骑将奔向一马平川,大明也就完蛋了。幸亏郭登用一句话怼了回去:“我是奉命守城的,别的事情都不知道!”

而在找自己的姻亲郭登之前,朱祁镇已经带着也先去过宣府了,但是吃了守将杨洪的闭门羹,任凭朱祁镇在城下喊破嗓子,城上先说“天太晚了,等明天吧。”结果第二天的回答是:“杨洪出差了,等他回来就给你们开门。”宣府和大同这两处重镇的战略意义,熟读史书的读者诸君都很清楚,朱祁镇也清楚,所以他才会这么卖力地要求带着瓦剌大军“进城”。最后我们要说一下这两个拒绝开门的守将的下场:虽然朱祁镇复辟之后,郭登紧着示好表忠心,但还是被判了死刑,最后“开恩免死”,发配到甘肃去了。杨洪在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就去世了,逃过了朱祁镇的报复。但是他的儿子杨俊,却获罪下狱被杀,昌平候爵也被废除了。

为了“天子攻国门”能够成功,朱祁镇能够拉出祖奶奶来跟守将攀亲戚,可见其无耻程度已经登峰造极,连严嵩和魏忠贤也要甘拜下风。但是读者诸君切莫着急,朱祁镇这厮无耻的事情还在后面呢:眼见得“天子攻国门”没有成功,去北京又被于谦打了回来,朱祁镇也从“王牌”变成了“烂牌”,待遇自然下降,于是朱祁镇跟大明派来的使臣诉苦:“这里吃的都是牛羊肉,穿的都是阳皮袄,你给我带吃穿的来了吗?”他咋就没问问土木堡数十万将士的遗体是否已经入土为安?咋就不问问被瓦剌劫掠之后的百姓生活是否困难?咋就不问问大明江山还稳固吗?

看着这个只知道要吃要穿的窝囊皇帝,使臣李实冷冷地问:“太上皇,你到了今天才记得以往的锦衣玉食吗?你当初为什么要崇信王振这个小人?”这时候朱祁镇说出了他第三句,也是最无耻的一句话:“我用错了王振是事实,但是你们当时咋不劝我?现在出事了,却皆归罪于我!”事到如今,朱祁镇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委过于人——王振得宠的时候,谁说王振不好你就杀谁:侍读刘球上疏指责王振,结果是“入狱,肢解”,宦官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写匿名信揭发王振,结果全部被被押到市场肢解(磔于市)——不但杀人,而且肢解,这个“好人皇帝”原来还有这个爱好!

朱祁镇说完那无耻的三句话,自己又打了自己的脸:在当俘虏的时候承认用错了王振,可是史书明明白白记载:天顺元年五月,英宗复辟。思振,讳为忠所杀。诏复振官,刻木为振形,招魂葬之。祀智化寺,赐额曰“旌忠”……

标签: 朱祁镇明朝

更多文章

  • 他是唐朝最狡猾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说中国古代风险最高的职业,我想肯定是皇帝,平均寿命不到39岁。所以皇子想要成为皇帝,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拿九子夺嫡来说,雍正皇帝虽然笑到了最后,但是很多皇子因此丧命。在唐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被世人称作“小太宗”,开

  • 姚广孝怂恿朱棣造反后,为什么会不要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姚广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姚广孝怂恿朱棣造反,可自己不要封赏,临终前只提了一个请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乐16年(公元1418年),朱棣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了庆寿寺。3月的北京城还非常冷,寒风吹来,让人总是忍不住打个冷颤,朱棣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是为了见他的良师益友最后一面,人称“

  • 明朝大才子刘启曾写诗讽刺朱元璋,最后被腰斩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启,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史书中曾用恩威难测四个字来评价朱元璋。在朱元璋手下当官绝对是一件提心吊胆的事,保不齐哪天平白无故就被杀了。在空印案中,只是少部分官员为了办事方便携带了盖了骑缝印章的文书,朱元璋就将国

  • 古代亲王的地位有多高?他们一年俸禄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熟读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清朝时期,皇帝的儿子们除了皇储,剩余的人都会被封为王爷。而在明朝时期,皇储以外的人则会被封为藩王,并发配藩地。后再在历史的发展中,皇帝的子嗣越来越多,藩王也就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对国家毫无贡献,甚

  •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谁?活得风光,死得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薛仁贵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谁?活得风光,死得憋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出现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场呲碴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被大众成为战神,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或者打败敌人安享晚年。今天我们来介绍下面这四位战神,他们的死法却是相当不符

  • 万贞儿是什么人?她跟朱见深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贞儿,明朝

    万贞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万贞儿堪称历史上的奇迹,大明历史上唯一承认的贵妃,也是一个比皇帝大17的女人。在皇帝登基的时候已经年老色衰了,然而皇帝依然对其宠爱有加,为了她不惜得罪满朝文武和皇太后。万贞儿四岁时便进宫为奴,因为懂事乖巧,得到了孝恭孙皇后的喜

  • 历史上的太史慈到底有多厉害 箭不虚发,威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太史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史慈有多厉害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太史慈用的笔墨颇多,作为东吴的大将,太史慈确实有其厉害之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处变不惊,忠勇有谋,威震华夏。在《三国志》中,对于太史慈有如下记载:不辱使命,能言善辩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

  • 胡惟庸的为人到底如何 看看刘伯温给出的评价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胡惟庸

    胡惟庸的为人如何,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基,字伯温,堪称百年不遇的奇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兵法谋略了然于胸,与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齐名。在识人用人方面,他有着极为犀利的眼光,这一点连明太祖朱元璋都自愧不如。刘伯温一眼就看透胡惟庸的为人,死前对他做出8个字的评价

  • 兰陵王是长得太美才带面具的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齐,兰陵王

    很多人都不了解兰陵王为什么戴面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得美从来就不是女生的专利,男生也可以长得俊,而有这么一个男人啊,他不仅长相美,而且十分的高大威猛,上战场那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他在历史书中的描写并不多,仅仅只有400来500字,但是一个长得颜值可以而且战功赫赫的人,

  • 古代嫔妃受宠规矩是什么样的 除了不能出声外还要忍受3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后宫

    还不知道:嫔妃受宠规矩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女子身份卑微,因此能过到的皇帝的青睐,基本已经成了大多数女子的毕生梦想,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后宫的生活并不想她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皇宫规矩森严,每个人都生活在条条框框中,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