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最悲催的嫡子,死后仅以普通宗室规格下葬

乾隆帝最悲催的嫡子,死后仅以普通宗室规格下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26 更新时间:2024/3/18 3:28: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永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要说清朝哪位皇帝最出名,恐怕非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莫属。在大量小说及影视作品中,乾隆皇帝都是一位风流皇帝,嫔妃子嗣众多。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共有17个儿子,其中现代人最熟知的莫过于五阿哥永琪与十五阿哥永琰(即嘉庆帝)。除二人外,其实还有三人曾得到乾隆皇帝青睐并成为皇位候选继承人,而且都是嫡子,分别是二阿哥永琏(孝贤纯皇后长子,曾为皇太子)、七阿哥永琮(孝贤纯皇后次子)和十二阿哥永璂(继皇后乌喇那拉氏长子)。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命运悲惨的十二阿哥永璂。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为何年纪最小的十五阿哥永琰最终赢得皇位。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这四位哥哥都夭折或者早逝,没有熬过高寿的乾隆皇帝,只能让永琰得了便宜。二阿哥永琏,是乾隆皇帝与发妻富察皇后嫡长子,乾隆皇帝称赞他“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继位当年就曾将其秘密立储。不幸的是,永琏九岁时染病早夭,乾隆帝悲痛不已,赠谥号“端慧皇太子”。

此后,乾隆皇帝便将富察皇后次子永琮当做继承人培养,虽未秘密立储,不过乾隆皇帝曾多次在朝臣面前提及永琮的嫡子地位,其中含义不言而喻。然而永琮未及两岁,就与兄长一样夭折,富察皇后无法接受爱子接连夭折的事实,不久也郁郁而逝。悲伤过度的乾隆皇帝,直接违背《大清会典》中皇后丧仪的规定,要求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他本人也为爱妻服缟十二日,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在富察皇后的葬礼上,乾隆皇帝看到大阿哥永璜与三阿哥永璋二人虽然痛哭却眼中无泪,极为恼怒,认为二人“不孝”,继而剥夺其皇位继承权,二人此后因终日惶恐相继而亡。

四阿哥永珹被过继给和硕履懿亲胤裪为子后,失去皇位继承权,五阿哥永琪也就成为乾隆皇帝事实上的长子。永琪文武兼备,博学多才,工书善画,仁孝敦厚,备受朝臣赞誉,是当时一致认可的皇位继承人,乾隆皇帝本人也对其寄予厚望。让人意外的是,永琪与兄长一样无缘皇位,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冬季患附骨疮,久病未愈,乾隆皇帝为冲喜去疾,下诏加封其为荣亲王,永琪也因此成为乾隆朝首位获封亲王爵位的皇子。然而王位并没有给永琪的病症带来丝毫帮助,次年三月,永琪病逝,年仅25岁。

在永琪去世后,还有一人最有希望成为储君,那就是继皇后辉发那拉氏(《清史稿》中误记为乌喇那拉氏)之子十二阿哥永璂,其才能虽不及兄长,但心地善良、努力上进,颇受父皇关注。再加上永璂是当时众多阿哥中唯一的嫡子,乾隆皇帝在永琪死后,没理由不册封他为继承人。为稳定人心,以大学士钱大昕为首的朝臣纷纷上书,希望乾隆皇帝下诏加封永璂爵位,不求亲王高爵位,哪怕是郡王或者贝勒也行,然而乾隆皇帝顾及此前废后一事,并未同意封爵,反而因此开始疏远永璂。

同样是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继后辉发那拉氏在南巡途中与乾隆皇帝彻底决裂,“断发”举动更是令得皇室颜面荡然无存,乾隆帝一怒之下将其打入冷宫。为控制事态,乾隆皇帝虽未明令废黜,只是收回册封金册和印章,但此举与废除无异。次年夏天,辉发那拉氏薨,乾隆皇帝命令内务府以皇贵妃礼(实际仅相当于嫔)葬裕陵,由令妃(永琰之母)代管后宫诸事。13岁的永璂因此事受到乾隆冷落,乾隆皇帝外出狩猎时,所有皇子都获准随行,只有永璂一人被留在南书房读书。在父皇的刻意冷落之下,昔日活波可爱、讨人喜欢的十二阿哥,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因为失宠而性情大变的永璂,除出席必要宴会与祭祀外,从此不出宫门半步,常常整日在院中静坐,不说一言,这种沉默不语保持了整整十二年。他的尴尬身份,也让许多服侍他的太监宫女肆意妄为,对其十分不敬,至于内务府对永璂住所的日常供给,也时常予以吃拿卡要。永璂为图清静,干脆上奏申请编书,不问世事。永璂直到二十岁时,乾隆皇帝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才出面给他赐婚。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正月,永璂与永琰同时生病。乾隆皇帝前后看望永琰三次,但却始终没有探望过永璂。不久,永璂病逝,年仅二十五岁。乾隆皇帝得知后神情淡然,未追封任何爵位,仅仅命人以宗室成员身份将其安葬。永璂身为嫡子,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只因母亲失宠而落得如此凄凉寒酸下场,着实令人唏嘘同情。

标签: 永璂清朝

更多文章

  • 李成梁生前是民族英雄,为什么死了之后会成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成梁,明朝

    对李成梁生前是民族英雄,死后却成千古罪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中后期,辽东一直是困扰明政府的一块心病,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建文一朝的旧势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敌人。两百多年后,东北这颗肿瘤已经出现癌变的趋势,明政府应对辽东问题的措

  • 晋文公一生为什么都坚决不与秦国为敌 不为敌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国,晋文公

    对晋文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文公,是一代雄主郑庄公的孙子。这龟孙子是个极品,特别能忍耐,在各大国之间装孙子,但对自己家里的人却特别残忍,“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这冷血程度,直追晋文公的老爹晋献公。当年晋文公在外流亡,路过郑国,郑文公极其无礼,

  • 朱祁镇被俘之后说了什么?证明他无耻至极并且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祁镇,明朝

    你们知道朱祁镇被俘后的三句话 证明他无耻至极并且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一提起明英宗朱祁镇,就会听到一个奇怪的论调:“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个好人。”听到这样的怪论,真应该老大一个耳刮子扇过去:杀了于谦的昏君还能是好人?带着瓦剌大军来攻打大明边关的汉奸还能是好人?给

  • 他是唐朝最狡猾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说中国古代风险最高的职业,我想肯定是皇帝,平均寿命不到39岁。所以皇子想要成为皇帝,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拿九子夺嫡来说,雍正皇帝虽然笑到了最后,但是很多皇子因此丧命。在唐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被世人称作“小太宗”,开

  • 姚广孝怂恿朱棣造反后,为什么会不要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姚广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姚广孝怂恿朱棣造反,可自己不要封赏,临终前只提了一个请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乐16年(公元1418年),朱棣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了庆寿寺。3月的北京城还非常冷,寒风吹来,让人总是忍不住打个冷颤,朱棣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是为了见他的良师益友最后一面,人称“

  • 明朝大才子刘启曾写诗讽刺朱元璋,最后被腰斩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启,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史书中曾用恩威难测四个字来评价朱元璋。在朱元璋手下当官绝对是一件提心吊胆的事,保不齐哪天平白无故就被杀了。在空印案中,只是少部分官员为了办事方便携带了盖了骑缝印章的文书,朱元璋就将国

  • 古代亲王的地位有多高?他们一年俸禄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熟读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清朝时期,皇帝的儿子们除了皇储,剩余的人都会被封为王爷。而在明朝时期,皇储以外的人则会被封为藩王,并发配藩地。后再在历史的发展中,皇帝的子嗣越来越多,藩王也就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对国家毫无贡献,甚

  •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谁?活得风光,死得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薛仁贵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谁?活得风光,死得憋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出现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场呲碴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被大众成为战神,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或者打败敌人安享晚年。今天我们来介绍下面这四位战神,他们的死法却是相当不符

  • 万贞儿是什么人?她跟朱见深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贞儿,明朝

    万贞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万贞儿堪称历史上的奇迹,大明历史上唯一承认的贵妃,也是一个比皇帝大17的女人。在皇帝登基的时候已经年老色衰了,然而皇帝依然对其宠爱有加,为了她不惜得罪满朝文武和皇太后。万贞儿四岁时便进宫为奴,因为懂事乖巧,得到了孝恭孙皇后的喜

  • 历史上的太史慈到底有多厉害 箭不虚发,威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太史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史慈有多厉害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太史慈用的笔墨颇多,作为东吴的大将,太史慈确实有其厉害之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处变不惊,忠勇有谋,威震华夏。在《三国志》中,对于太史慈有如下记载:不辱使命,能言善辩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