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读刘彻究竟爱不爱卫子夫

解读刘彻究竟爱不爱卫子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3/12/14 12:45:31

无论是史书的记载还是电视剧情的演绎,都能看出刘彻是一个性情薄凉和杀伐决断的人。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一个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汉王朝。作为一个权力顶端的男人,他的身边围绕了“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大汉贤妃”卫子夫、“倾国倾城”李夫人等一众美人,那么,刘彻对卫子夫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谁才是这位大汉天子最爱的女人呢?

卫子夫貌美,却并不妖媚,她的美属于温婉并不盛气凌人,豆蔻年华、娇清音渺。这让备受陈阿娇骄横及其家族所累的刘彻有了一种新颖的认知。陈氏自幼荣华富贵且生在权势之家,养成了娇惯傲慢的性子,其母是刘彻的姑姑,两人自幼相识,且有恩于武帝,所以在日常相处中难免会拿着性子,因其无子,善妒,刘彻在她身上找不到儿女温情。

乍见卫子夫,那种处于位卑者小心翼翼的姿态让刘彻感受到了上位者尊严,他在见了两拨舞女之后对卫子夫也算是一见钟情,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宠幸了卫子夫,将其带入宫中,毫无疑问,他对卫子夫是有情的。但是这种情分太薄,单在平阳公主府见到卫子夫的惊艳,在艳帜高照的后宫根本不能让刘彻把其放在心上。

一年之后,再见卫子夫,看见即将被放出宫的卫子夫一脸梨花带雨,又勾起了刘彻的大男子主义,他享受这种女人为他心碎的感觉。在此之后,卫子夫生下的那个孩子,绝对可以让半生无子的刘彻对卫子夫产生感激。有陈阿娇的骄横对比,卫子夫在后宫表现的“静”就尤其入得了他的眼。对刘据的喜欢,对卫长公主的疼爱,给卫子夫足够的自主权,证明了他对卫子夫的感情。

但是自古帝王多薄情,况且刘彻这样的专爱幼女,李夫人的出现,让他年过五旬的心又起了波澜,他贪婪的享受着李夫人给他带来的活力,但是后宫依然交给了卫子夫。在他心里,将感情划分的特别明确,给了地位就不能给恩宠,给了恩宠就必需防着出现第二个陈氏家族,在权力的这场游戏中,他的爱,只是平衡天平的筹码,他敬重卫子夫,喜欢李夫人,但是最爱的,是他的权利。

汉朝皇后卫子夫简介

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年间,原为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因其明眸皓齿、技艺出众被武帝垂幸,选入宫中,初为夫人,而后成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在位三十八年,是历代皇后在位时间第二长者;谥号为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出身寒微,自小在平阳府中成长,见惯了勾心斗角,但她恬淡安静,智慧聪颖,在三千美人,万般心计之中,能保持宠辱不惊、贤良淑德。也因此打败武帝青梅竹马的陈阿娇,获封为卫皇后。子夫尊宠并行,为武帝降下一男三女,分别为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卫皇后的弟弟卫青是西汉著名的司马大将军,帮助朝廷反击匈奴、收复失地,开拓疆域。另外,卫皇后的外甥霍去病,也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骁勇善战,大破匈奴。两人都为国土稳定做出极大贡献。

也许是卫皇后在后宫的功宠相加,卫氏家族部分成员在朝廷之外持宠而娇,不守法纪,被汉武帝知晓,不仅被处以死刑,还连累戾太子、公主,卫子夫也受巫蛊之祸,致其含冤自缢。

卫子夫一生曲折传奇。虽为寒门歌女,但凭借出众的姿容,仍被皇上赏识垂青,成为小小的夫人;虽没有显赫的身家背景,但倚仗自身聪颖淡定,仍大受皇上恩宠,受封为皇后。从卑微歌女到一代贤后,卫子夫步步惊心,创造出属于她的成功,正所谓“生子无喜,得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称霸天下”

卫子夫的生平介绍

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名为卫子夫,卫子夫在平阳出生,就是山西省临汾市。她的父亲的名字没有在史书上记载,她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子夫生年不详,死于前91年。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来是平阳公主家的讴者,何谓讴者,就是唱歌的人,这样一位平凡无奇的歌女,谁又能想到她以后会有如此大的作为呢?卫子夫在建元二年入宫之后,时隔一年后就被封为夫人。这“夫人”是何等概念,在汉代,妃嫔分五等,以“夫人“为最高,您想一下,这对于古代的女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十年后,也就是元朔二年,卫子夫成为了皇后,因本身身世寒微,所以卫子夫一生都恭勤克己,为汉武帝将后宫治理的风调雨顺,使得汉武帝不像现在电视剧里的那些皇帝,成天为宫斗琐事烦心。正因如此,汉武帝不被省中之事打扰,一心开创出了汉武盛世。

不仅卫子夫聪明贤惠,她的弟弟卫青也是大名鼎鼎。常看历史剧的人们肯定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卫子夫还有一名外甥,也是大有名气,他就是霍去病!在汉匈战争中,这两个人做出来了伟大的贡献。

卫子夫当了37年的皇后,征和二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而亡,令人唏嘘。卫子夫进宫49年,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但是只有卫长公主和卫太子刘据因为姓卫,所以能确认是卫子夫的孩子,还有一个则不详。卫子夫的一生可谓传奇,现葬在思后园,以便后人怀念。

标签: 刘彻卫子夫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墓在哪里 刘伯温的碑文上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怎么死的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功臣,甚至有点功高盖主。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以功劳自称,一再的自谦,只是被授予了伯爵,封为诚意伯,年俸禄比同等级别的爵位低很多。但就是如此,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依旧惹恼了当权的宰相李善长,甚至胡惟庸等人,他也逐渐不受朱元璋信任,心灰意冷般的

  • 关羽为什么是蜀国第一的大罪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本来三分天下,蜀国国力尚可跟魏国的一半抗衡 但是由于关羽丢了荆州,导致蜀国从此无还手之力 只能靠着诸葛亮北伐苟延残喘 而且关羽自己挂了就算了,还连带把刘备也带着犯浑 大好局面,诸葛亮的大计,全都是被关羽一个大意失荆州给毁了,于是关羽成了蜀国…本来三分天下,蜀国国力尚可跟魏国的一半抗衡 但是由于关羽丢

  • 如果在白门楼张辽归降刘备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辽归降刘备,张辽

    如果在白门楼关羽多句嘴什么的,曹操心又一软,让张辽跟了刘备的话。。。假设是跟了刘备劝降关羽:我估计没有张辽也一样,因为关羽那个时候并不想那样死去。。兵败江夏:这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结果,有刘琮没打招呼就降了曹操,刘备带着是几万老百姓逃命等,就算有张良乐毅我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果。赤壁之战:张辽不会有太

  • 打不死的皇后:五次被废 六次复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羊献容,晋惠帝,刘曜

    母仪天下的皇后,历来是后宫三千佳丽宫斗的主角,是不甘久居人下的众嫔妃必欲处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皇后一旦被废,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打入冷宫、孤老终身那是福气;一碗毒酒、一把匕首、三尺白绫,是废后的标配。可历史上偏偏有这么一个打不死的皇后,她五次从皇后的位置上被赶下来,竟然又六次被扶上去,彷如如过

  • 清朝大臣牛树梅为何能有“牛青天”的美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牛树梅,青天

    素来听闻过“包青天”包拯、“海青天”海瑞,但是对于“牛青天”牛树梅我们就显得十分陌生。牛树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牛树梅也被称为“愚山先生”,他出生在乾隆三十八年间,是道光21年间的进士,逝于咸丰元年。牛树梅因“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案无留牍,讼无冤狱。”而被民间百

  • 诸葛亮与黄月英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相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黄月英,王朗

    诸葛亮与黄月英什么关系诸葛亮年轻时外表倜傥,才华横溢。一路游学,所过之处桃花泛滥,但其醉心于学问,可谓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时间诸葛才子之名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城武饰演的诸葛亮诸葛亮游走至襄阳黄家湾结识一忘年交好友黄承彦,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继而每日相约酒楼、茶馆谈尽天下事,甚是畅快。一日,

  • 三国名将风云之夺命书生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

    陆逊,字伯言,出身江南仕族,是“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他刻苦好学、为人正直、广有谋略。21岁就担任了孙权的幕府,孙权曾多次征求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睿智的言谈证明了陆逊并非迂腐的书生,而几次小规模的讨贼行动更证明了他不是“一般”的文士。历史上又称其为“夺命书生”所以本文讲的是三国名将风云之夺命书生陆逊。

  • 敢于直言的东吴重臣张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吴重臣张昭,三国演义

    张昭在东吴群臣中,言辞亢直且有威仪,又是声望素著。早年,在家乡彭城(今江苏徐州),博览群书,精于《左氏春秋》,曾被州中陈琳称奇,陶谦曾举他为茂才(秀才),因不仕被拘禁,后被好友营救,时值战乱迭起,避难江东。当时正值孙策江东作战,发现张昭是人才,聘用他为长史(幕僚级官员,又称别驾)、抚军中郎将,文

  • 张士诚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

    总评: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

  • 史上最冤李鸿章:生前背黑锅 死后被拖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鸿章

    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地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如果没有赵构的授意与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与胆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