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第一大才子纪晓岚讲的鬼故事

清朝第一大才子纪晓岚讲的鬼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7 更新时间:2024/1/6 21:22:18

纪晓岚阅历广博,性情诙谐,博学多才已经是众人所熟知的了。他所著的笔记体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在当时享有盛名。书中记载了很多鬼怪的故事,但也大多是开化教导、托物言志的主题,很有些值得一读:

《滦阳消夏录》中有这样一则:有一个老学究半夜喝酒回家,竟然遇上了刚刚过世的老朋友。因为两个人原先非常熟悉,所以并不太害怕,就闲聊起来。过世的这人说人们晚上睡着以后心神都安静下来,这时候所读过的书的每一个字都会发出光芒,只是平常人看不见。像孔子屈原这类的大豪,胸中的文字所散发的光芒直冲霄汉,可以和星月争辉;次一点的,光芒有几丈高,再次的有几尺高的,最次也有像灯烛那样的光亮。老学究听了很好奇,就问这人说:"我读了几十年的书了,不知道有多高的光芒呢?"过世的这人笑笑说:"有一次我正好半夜路过你家,见你正在熟睡,胸中有大部头的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可不知道为什么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在屋顶上。在浓云密雾中,我实在没看见什么光芒!"

沧州城南有一个无赖叫吕四,这人打家劫舍、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有一天他带了几个小混混在河边溜达,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顷刻间就看不清东西了,眼看就要落雨的样子。这时吕四看到有一个女子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个破庙里躲雨,于是心生歹念。他们偷偷摸摸地钻进庙里,猛地把那女子扑倒在地,有人捂住嘴巴,有人开始扒衣服,等扒光了衣服的时候忽然亮起了一道闪电,在余光之下吕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妇女竟然是他的妻子!吕妻一边哭一边号叫:"你想奸淫别人的妻子,却被别人奸淫了你的妻子,真是天理报应啊!"

吕四赶紧给妻子找她的衣服,谁知衣服已经被大风吹走了。无奈他只好背着赤身裸体的妻子趁天色昏黑偷偷往家跑。没想到,刚一进村,天色忽然一下子晴了,四周明明亮亮的!一见他们夫妻俩的样子,顿时满村哗笑。人们都围过来问怎么回事,吕四无言以对,丢下妻子跑到河边跳水自尽了。

沧州孝廉刘士玉的书屋被一个狐仙占据,当他去读书的时候,狐仙就和他说话,如果他不理会,狐仙就用小石头掷他。知州董思任听说后自告奋勇去驱鬼。董思任是个好官,爱惜百姓又不贪钱财。他到了书斋以后,对狐仙讲了一大堆关于仁义、情理的道理。狐仙开始不答应,后来慢慢地说:"知州大人,你不要说了。因为你是个好官,所以我没有捉弄你,但是你心里应该明白,我也明白,你爱民其实是心里想要好名声;不贪财是害怕败露呀!所以我不会听你的。"知州弄了个没趣,悻悻地走了。这时候刘士玉的一个相貌丑陋、衣着简朴的女佣人看不过眼,就过来喝斥他,狐仙低声小气地说:"你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孝敬老人、忠于主家又勤恳能干的人。既然你开口了,那我走了!"说完化作一道白光腾空而去。

相传有私塾老师,夏夜的一天月光明亮,就领着门人们到孔庙的边上边纳凉边讲。这位先生讲的是诗三百,声音朗朗,像钟鼓一样,讲完就让学生们读,读完了又讲。讲着讲着猛一抬头看见孔庙门口的古柏下,隐隐约约地像是有人,心里知道一定是神鬼。想到在孔庙面前应该没有什么恶鬼,就大着胆子问它的姓名,回答说"我是颜回"。老师大喜,再问为什么出来相见呢?颜回回答说:"是为了老先生的讲学呀!"先生更是高兴,说:"谢谢圣人的器重。"颜回说:"先生搞错了!我老师在里面告诉我说,去看看外面是谁,讲得漏落颠倒,好像醉汉说胡话一样。还在这里吵了这么半天,快去把他们赶走!"

束城有一个姓李的商贩,往来于附近各县之间贩卖枣子。后来偷偷地拐带了旅店老板的妻子回来。等到家里一看,他自己的妻子早已经和别人私奔了。这人惊诧之余又很庆幸,说:"幸亏带了个老婆回来,要不然岂不成了光棍了!"后来一问,他妻子出逃的日期,居然正是他拐带着那人往回跑的日子。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少妇跟他过厌了平平常常的生活,又偷偷地和一个风流少年私奔了。正当这商贩茫然若失的时候,旅店老板也追查到束城,要告他拐带人口。当时少妇早不在了,李某就以他没有证据为由,坚决不肯承认。两人吵闹的时候,有个老者出来调停,告诉他们说有一处的菩萨非常地灵验,不妨请神明来判断谁对谁错。两人听了以后,就去到神前对质。等到了菩萨的神像前面,突然从天上飘下来一页纸,上面写着:"分明依样画葫芦"几个字。旅店老板见了,默不作声地走了。在两县交界的地方有知道这事的,解释说:"神灵有知,其实那个少妇开始也是受这旅店老板诱惑私奔到他那里的呀。"

有个满姓的老太太是纪晓岚弟弟的乳母,她讲过一个故事。她有一个女儿,叫荔姐,嫁给了附近村子的一户人家。有一天满老太太生病了,荔姐听说以后来不及等丈夫回来一块探望,自己就急匆匆地赶过来。当时是个晚上,月缺微明,走着走着看到后面有个人正在追自己,心想一定是不怀好意,而当时正走到旷野无人的地方,想了想就蹲在了路边的一个古墓下,用披肩系在脖子上,披头散发,吐着舌头瞪着眼睛。等那人靠近了,就他招手示意让他过来坐。那人靠近一看,顿时吓得扑倒在地。荔姐趁机一路狂奔,跑到了娘家。家里人一看她的样子都吓了一大跳,后来知道情况后不禁笑骂她。

标签: 纪晓岚鬼故事

更多文章

  • 张良:唯一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良,三杰

    “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张良是刘邦钦定的

  • 揭秘最成功的三国时代人生赢家:绝非曹操与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不着急

  • 中国历史上唯一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宇文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中国,皇帝,宇文护

    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还有更厉害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三个皇帝,真够牛的!宇文护(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一

  • 北燕冯弘:为斩草除根杀死大哥100多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冯弘

    北燕是拓跋焘铁骑之下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事本身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绵羊伏在猛虎旁边迟早要被一口吃掉。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只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有的极为罕见。第一、最另类的君主燕国的生命力顽强,在“五胡十六国”中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春风一吹,死灰复燃,所以《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天天做

  • 玩转权力控制游戏: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权力,游戏,唐太宗,李世民

    有人曾经把管理学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此言可谓确论。作为大唐贞观朝的CEO,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20年间打造出一个彪炳千秋的皇皇盛世,成就冠绝百代的一世伟业,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拥有一套极其高明的管理手段。也就是说,李世民在权力控制的过程中,非常善于

  • 三国赵云墓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墓在什么地方?赵云墓,现如今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赵云字子龙,他的出生地是现如今的河北正定县,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从赵云的墓的外观来看,家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四周围有用石头砌成的女墙,古柏僧僧。在他墓前有清静优雅的木头结构成的四合院。正中间竖有高 2.5米宽1米的墓碑。上面刻

  • 儿爱书童女爱和尚:揭秘李世民一家怪异性取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尚,李世民

    我们分析过,李世民的一家,都有点精神不正常。现代病理分析学告诉我们说:举凡一个人心理不正常,百分百会在性取向上反应出来。正是因为一个人的性取向出了问题,才导致他的脑子不正常,同样的,正因为他的脑子不正常,才导致了他的性取向怪异。总而言之,心理的变态与性取向的偏差,构成了人类精神生命最恐怖的障碍。就拿

  • 公元前204年 韩信背水一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始,刘邦拜韩信为帅,率兵东进魏,代,赵,燕等国.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军数万越过太行山,向东攻击赵地,赵王歇与赵统帅陈馀二十万重兵屯结在井陉口(险要的关口),欲与韩信决战.韩信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采用背水列阵战术,于是率兵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地处驻扎。韩信和

  • 解读刘彻究竟爱不爱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彻,卫子夫

    无论是史书的记载还是电视剧情的演绎,都能看出刘彻是一个性情薄凉和杀伐决断的人。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一个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汉王朝。作为一个权力顶端的男人,他的身边围绕了“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大汉贤妃”卫子夫、“倾国倾城”李夫人等一众美人,那么,刘彻对卫子夫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谁才是这

  • 刘伯温的墓在哪里 刘伯温的碑文上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怎么死的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功臣,甚至有点功高盖主。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以功劳自称,一再的自谦,只是被授予了伯爵,封为诚意伯,年俸禄比同等级别的爵位低很多。但就是如此,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依旧惹恼了当权的宰相李善长,甚至胡惟庸等人,他也逐渐不受朱元璋信任,心灰意冷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