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和卫青两个“私生子” 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霍去病和卫青两个“私生子” 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17 更新时间:2024/1/6 18:58:09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两句气壮山河、威风凛凛的话语,充满了尊严和斗志,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可你知道吗,说这两句话的人,都是来自汉朝,前者是霍去病,后者是陈汤。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军,陈汤则是汉元帝时的大将军,俩人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不世功勋。

但我今天要说的,并不是陈汤,而是霍去病和卫青。和霍去病一样,卫青也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军,而且这俩人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而且这俩人都有一个不太好的出身——私生子。但是,正是卫青和霍去病这舅甥俩,把一直压在大汉朝身上的匈奴,赶到了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为汉朝赢得了尊严,也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事实上,在汉朝的初期,大汉朝可谓受尽了匈奴的羞辱。当初,高祖刘邦亲自出征,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差点挂了。后来,刘邦驾崩后,匈奴单于居然给吕后发来了一封信,信中语气轻佻,充满调戏的话语,居然要让吕后嫁给他。面对如此大辱,吕后也只能忍气吞声,客气地回信,自称年老色衰,婉拒了匈奴单于的“求婚”。

到文帝、景帝时,大汉朝依然不敢招惹匈奴,只得用财物和美女,讨好匈奴单于,换来暂时的安宁。即便这样,匈奴仍然不满足,时不时就侵扰一下汉朝的北部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住在那里的大汉子民,受尽了苦难。

但是,历史行进到汉武帝时,匈奴人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由于文帝、景帝积累下了足够的钱粮兵马,汉朝的国力日益强大,汉武帝决定转变战略,再也不受匈奴的窝囊气,要与匈奴决一死战,一雪前耻。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马夫出身的卫青脱颖而出,七击匈奴,斩杀匈奴五万多人,大长了汉朝的威风。说起来,这卫青与汉武帝还是亲戚关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正是汉武帝的皇后。可是,卫青能够从马夫变成大将军,完成屌丝逆袭,靠的可不是裙带关系,而是实实在在的本事。因为,在战场上,战功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卫青能够获得晋升,正是源自不断积累的战功。

卫青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少年英雄——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姐姐的儿子。和卫青一样,霍去病也是个私生子。但比卫青更牛的是,霍去病更具军事天才,他在17岁的时候,就跟随卫青出征,立下战功,崭露头角。

不久之后,霍去病就独当一面,与卫青合力,把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清除了匈奴对于汉朝边境的威胁。著名的“封狼居胥”,正是霍去病的杰作。

可惜,天怒英才,霍去病在年纪轻轻的23岁就因病去世了。但就在17~23岁这短短的6年间,霍去病立下了比卫青更大的战功。而且,在军事造诣上,霍去病也比舅舅卫青更加高明。卫青开创的大兵团长途奔袭、快速穿插、迂回包围的“闪击战”,被霍去病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连卫青都大为叹服。

最后再补充个花絮:卫青建功后,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为妻。而在发迹之前,卫青正是平阳公主的马夫。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诚哉斯言。

标签: 霍去病卫青

更多文章

  • 索额图之父是三朝重臣 他助皇帝斗鳌拜位极人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索尼,鳌拜,康熙,清朝

    康熙初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被影视剧演绎得较多的鳌拜,其实当初位列第一的是老臣索尼。索尼,不是日本家电的牌子吗?这位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努尔哈赤时代,索尼之父硕色和叔父希福由女真哈达部投奔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太祖时代,索尼当过一等侍卫,太宗皇太极时代,索尼“日值内院”,

  • 东汉湖阳长公主的飞扬跋扈无意间成就了两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湖阳长公主,刘秀

    今日要说的这位女子,乃是东汉湖阳长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写正史的历史学家们,并没有在史书上给刘黄留下多少位置。《后汉书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里,关于刘黄的记载,只有如下几句话——……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建武二年,封黄为湖阳长公主”。若非在董宣和宋弘两个男人的传记里,

  • 中国古代柏拉图式恋爱的典范,皇帝刘盈和皇后张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盈,张嫣,吕后,西汉

    当初《美人心计》里那个淡雅如菊的张嫣深入人心,那个淡雅的女子,她悲凉的一生让所有人心疼。在剧中编导还很好心的给她一个算是美丽的结局让她出宫和周亚夫度过余生,而历史上的她却并不这样好运。在历史上,因为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皇帝的爱情和婚姻几乎都是牺牲品。西汉皇帝汉惠帝刘盈也不能避免,他的爱情

  • 明世宗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还被称明朝第一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明世宗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给勒死,此后,他就开始隐居西苑。朝廷之中严嵩主政,嘉靖皇帝这一隐居就隐了整整二十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将自己的国家放心的交给一个大臣呢?一是嘉靖皇帝心计过人,他在位期间,所有的大臣见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种从心里流露出的畏惧。当

  • 杨嗣昌是谁?杨嗣昌是因为担惊受怕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嗣昌,崇祯,明朝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

  • 唐朝名将侯君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侯君集,李世民,唐朝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夸自己厉害,有些自不

  • 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人?历史是怎样评价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恭孙皇后,明朝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生年不详,卒年天顺六年,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山东邹平人。因为张皇后之母彭城伯夫人的极力推荐,被选入宫中,经张皇后亲自调教,教导宫中礼仪。后来皇太孙大婚,张皇后选颇有贤名的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屈居其后,只居嫔位。明宣宗朱祁镇继位后,改元宣宗,胡氏被封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孙

  • 孝恭孙皇后生平简介 孝恭孙皇后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孝恭孙皇后,明朝

    孝恭孙皇后,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生年不详,山东邹平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按理说孙氏出生有点低,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应该是不能进入皇宫,并且最终成为皇后的。孙氏之所以能与朱瞻基成就姻缘,还要感谢明仁宗诚孝张皇后的母亲。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与孙氏一样,同样是永城人。孙氏的父亲是

  • 桃园三结义的大哥是关羽 刘备还要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张飞,刘备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老大刘备,老二关羽,三弟张飞,兄弟三人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由于《三国演义》故事流传广泛,因此桃园结义和刘关张三兄弟深入人心。人们称关羽为“关二爷”,因为关羽是三兄弟中排行第二的。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关羽死时“亡年五十八岁”,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

  • 明朝最强皇帝 不是朱元璋和朱棣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宪宗,朱厚熜,朱元璋,朱棣

    明朝最强的皇帝是谁?对于这个问题,恐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明朝前后近三百年,共十六帝,谁是最强,大多数人选择无非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二选一。剩下的无论是明宪宗还是明孝宗,都无法与这两位相比。但是,明朝其实有一个皇帝,看似昏庸甚至混蛋,但却是难得的高明,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虽然看似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