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揭秘: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21 更新时间:2024/2/9 13:26:24

乾隆康熙比,会发现很多相似但又区别巨大的地方。

康熙帝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乾隆也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康熙帝南巡6次,乾隆帝也是南巡6次;康熙帝搞文字狱,乾隆也搞文字狱;康熙帝与民同乐,举办千叟宴,乾隆帝也举办千叟宴……。二帝在位时间也差不多。乾隆在位时间比康熙仅少一年,康熙是61年,乾隆是60年。本来乾隆帝还可以干几年,他之所以内禅,是出于对祖父的尊敬,在位时间不敢与他相等。

除了这些模仿外,两位帝还有很多深层次上的相似:两人都有雄才伟略,勤于政事,长于谋略,励精图治,集中皇权,在拓展领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方面,对于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康乾盛世的形成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帝都善于对汉族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举行了制科考试,但又都实行思想文化专政,大兴文字狱,打击对清朝有不满情绪的知识分子。

显然,乾隆帝出于对祖父康熙帝的崇拜和敬佩,处处向他学习。

然而,两人是存在区别的。

一.武功之区别

乾隆夸耀“十全武功”:两攻准部、一攻回部、两攻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安南、缅甸各一次,抗击廓尔喀侵略两次。这些武功,有些值得称道,如攻准部、回部,抗击廓尔喀侵略,攻打金川,也有道理,但是损失很大。其他就不值得称道了,攻缅甸、安南之役就是不义之举。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大败俄侵略军于雅克萨,三征噶尔丹,这些功绩,件件都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武功,乾隆不如康熙。

二.当政之区别

为政风格。康熙宽仁,雍正严酷,乾隆宽柔相济。康熙即位之初,民族矛盾严重,镇压抗清刚结束,百业待兴,为使人民休息,消除满汉矛盾,需要宽仁。为缓解因雍正严酷造成的统治上层矛盾激化,乾隆需要宽。但吏治腐败抬头,又需要严。二帝为政风格不同,但都从实际出发。为政风格方面我们不好说此长彼短。

三.文化发展之区别

《平定台湾战图册》文治。康熙、乾隆两帝都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在世时出了很多著名学者,编辑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康熙朝编有《康熙字典》、《历象考成》、《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子史精华》、《全唐诗》,还开始了规模仅次于《永乐大典》的《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辑。乾隆帝时期则完成了《大清一统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乾隆时期,乾嘉学派开始形成。《万国来朝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乾隆帝在文治上的成就比康熙大一些。然而,乾隆毁书多,则是他的一大罪过。

四.外交政策之区别

在对外关系方面,康熙帝比乾隆帝开放得多。康熙初年还执行海禁政策,但统一台湾之后,康熙帝便开了海禁,鼓励人们出海贸易,开放了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作贸易港口。只是到五十五年因海盗猖獗又恢复了海禁,终止了同南洋吕宋、噶喇巴的贸易,禁止卖船给国外,禁止运米出境,但与东洋的贸易照旧,外国商船可来中国。乾隆帝即位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只许广州一处通商,设立十三行,约束外商活动,限制商民出海。他致英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显得十分虚妄。

五.生活作风之区别

作风方面乾隆比康熙就差之远矣。康熙帝崇实尚简,自觉减少宫中费用。他说:“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乾隆则好大喜功,耗费国家钱财毫不可惜,人称为“散财童子”。他几次给他母亲做寿都大肆铺张(详《国母寿庆》)。他大造皇家园林,计有清漪圆、静宜圆、乾隆花园,此外他还扩建了圆明园。二帝都曾六巡江南,康熙帝六次南巡是为解决治河问题,轻车简从,而乾隆帝则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著名泉水。

六.好面子之区别

乾隆爱表现自己,戏弄臣下,“每一诗出,令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然后上举其出处,以博一笑,诸臣莫不佩服。”他为博取“十全老人”称誉,在缅甸数攻不下的情况下,竟重赂缅甸君长,使贡象数匹。

七.情商之区别

性格方面二帝差距也大。康熙帝稳重,乾隆易于感情用事。乾隆十三年,皇后富蔡氏死了,乾隆帝十分悲伤。在盛怒之下,乾隆帝因芝麻小事,处分大员百多人。乾隆《平定金川战图册收复小金川》而他在此以前的13年中只处分一人——提督鄂善。康熙晚年,皇子争位,也闹得他够伤心的,但他就没有这样感情用事。

八.文字狱之区别

二帝都搞思想统治,但乾隆比康熙厉害得多。康熙朝有文字狱,但处理比较宽大。《南山集》开始株连三百多人,康熙算是宽大,只将戴名世一人处死。乾隆帝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朝文字狱的80%,好多是捕风捉影。乾隆帝还屡下禁书令,销毁了大量有价值的图书。

九.科技发展之区别

知识和技能方面,总的来说康熙也比乾隆强。康熙帝在数学、天文、物理、历法、地理、农学、医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支持科技事业。他通过测验,为受冤屈致死的汤若望昭雪,打击了诬陷他的杨光先。他支持西方数学知识百科全书《数理精蕴》编译成册,支持地图绘测而成《皇舆全览图》。乾隆帝在科技知识方面的才能没见有记载。

十.语言诗才之区别

语言知识方面。乾隆帝懂满、藏、汉文,康熙帝除懂满、汉文外,精于蒙文、梵文,还懂一些拉丁文。

两帝都能诗,而康熙帝诗作远没乾隆多。乾隆一生作诗40000余首。然而他们的诗作技巧差不多。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篇收入沈德潜选编的《清诗别裁集》,在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戚世隽等主编的《明清文学史》中,没有一首被提及。

标签: 乾隆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和卫青两个“私生子” 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霍去病,卫青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两句气壮山河、威风凛凛的话语,充满了尊严和斗志,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可你知道吗,说这两句话的人,都是来自汉朝,前者是霍去病,后者是陈汤。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军,陈汤则是汉元帝时的大将军,俩人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不世功勋。但我今天要说的,并

  • 索额图之父是三朝重臣 他助皇帝斗鳌拜位极人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索尼,鳌拜,康熙,清朝

    康熙初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被影视剧演绎得较多的鳌拜,其实当初位列第一的是老臣索尼。索尼,不是日本家电的牌子吗?这位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努尔哈赤时代,索尼之父硕色和叔父希福由女真哈达部投奔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太祖时代,索尼当过一等侍卫,太宗皇太极时代,索尼“日值内院”,

  • 东汉湖阳长公主的飞扬跋扈无意间成就了两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湖阳长公主,刘秀

    今日要说的这位女子,乃是东汉湖阳长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写正史的历史学家们,并没有在史书上给刘黄留下多少位置。《后汉书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里,关于刘黄的记载,只有如下几句话——……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建武二年,封黄为湖阳长公主”。若非在董宣和宋弘两个男人的传记里,

  • 中国古代柏拉图式恋爱的典范,皇帝刘盈和皇后张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盈,张嫣,吕后,西汉

    当初《美人心计》里那个淡雅如菊的张嫣深入人心,那个淡雅的女子,她悲凉的一生让所有人心疼。在剧中编导还很好心的给她一个算是美丽的结局让她出宫和周亚夫度过余生,而历史上的她却并不这样好运。在历史上,因为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皇帝的爱情和婚姻几乎都是牺牲品。西汉皇帝汉惠帝刘盈也不能避免,他的爱情

  • 明世宗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还被称明朝第一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明世宗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给勒死,此后,他就开始隐居西苑。朝廷之中严嵩主政,嘉靖皇帝这一隐居就隐了整整二十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将自己的国家放心的交给一个大臣呢?一是嘉靖皇帝心计过人,他在位期间,所有的大臣见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种从心里流露出的畏惧。当

  • 杨嗣昌是谁?杨嗣昌是因为担惊受怕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嗣昌,崇祯,明朝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

  • 唐朝名将侯君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侯君集,李世民,唐朝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夸自己厉害,有些自不

  • 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人?历史是怎样评价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恭孙皇后,明朝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生年不详,卒年天顺六年,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山东邹平人。因为张皇后之母彭城伯夫人的极力推荐,被选入宫中,经张皇后亲自调教,教导宫中礼仪。后来皇太孙大婚,张皇后选颇有贤名的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屈居其后,只居嫔位。明宣宗朱祁镇继位后,改元宣宗,胡氏被封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孙

  • 孝恭孙皇后生平简介 孝恭孙皇后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孝恭孙皇后,明朝

    孝恭孙皇后,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生年不详,山东邹平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按理说孙氏出生有点低,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应该是不能进入皇宫,并且最终成为皇后的。孙氏之所以能与朱瞻基成就姻缘,还要感谢明仁宗诚孝张皇后的母亲。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与孙氏一样,同样是永城人。孙氏的父亲是

  • 桃园三结义的大哥是关羽 刘备还要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张飞,刘备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老大刘备,老二关羽,三弟张飞,兄弟三人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由于《三国演义》故事流传广泛,因此桃园结义和刘关张三兄弟深入人心。人们称关羽为“关二爷”,因为关羽是三兄弟中排行第二的。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关羽死时“亡年五十八岁”,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