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名将韩世忠的这场赤身肉搏战被永载史册!

南宋名将韩世忠的这场赤身肉搏战被永载史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42 更新时间:2024/1/8 0:17:11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

到了楚州,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将士同心协力,作战备计。甚至他的夫人梁红玉也加入到建设队伍中来。

军中有怯战将士,韩世忠就设乐大宴,赏女人的衣裙给他们,羞辱他们。

在韩世忠的恶搞羞辱之下,楚州将士人人奋厉。

韩世忠又注意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很快,楚州就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

韩世忠还注意遣间结山东豪杰,相约缓急为应。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二月,张浚在镇江府召开了一个都督行府军事会议,接待各路军队首脑人物,鼓励他们,打算将原来对金、伪齐的守势调整为攻势。

张浚的设想是由行营五路大军齐头并进、分道合击。

可是遭到了张俊(此为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和刘光世的一致反对。

会议最后制定的战略部署是,刘光世屯军庐州(治安徽合肥),以招北军;江东宣抚使张俊练兵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进屯盱眙;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领中军,为张俊后翼,采取守势;而韩世忠屯军于承州(今江苏高邮市)、楚州(今江苏淮安市),进取淮阳京东东路的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岳飞屯军于襄阳,窥取中原,采取攻势。

韩世忠是个实干家,说干就干,一点也不含糊,回到楚州,立刻尽发军马,直取淮阳军。

大军到了宿迁县(今江苏宿迁市),命统制岳超带领二百余名将佐亲随作为硬探,到前面侦察敌军情况。

事有凑巧,淮阳城中的伪齐知邳州贾舍人、和金国都统阿里听说韩世忠准备来攻打淮阳,也派遣千骑南来,和岳超在途中狭路相逢。

岳超的部下看见敌人势大,纷纷以“硬探不可迎战”为由,劝岳超赶紧退走,回军复命。

岳超慨然说:“遇敌不击,何以为将?”

敌人的战鼓已经擂响,岳超不再犹豫,率众将冲入敌阵,出而复入者数四,将敌军蹂躏得溃不成军,这才心满意足地收兵而回。

这一战,“有中伤者数十人,然无一落阵者”。

如果说岳超这一场遭遇战打得惊心动魄,那么,接下来由另一员猛将呼延通担纲主角的阵前单挑大战更是让人觉得心惊肉跳、血脉贲张。

主将单挑的胜利只能提升自己军队的士气,而并不能决定两军胜败。所以,历史上虽然发生过无数次单挑大战,史书上却记载无多。

呼延通这场的单挑肉搏战分别被李心传和徐梦莘详详细细地收入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八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九,足现这场打斗的凶险、激烈和夺人眼球。

打斗的全过程基本是史实的白描,读来却恍如小说笔法。

以下文字是由《三朝北盟会编》中整理而来:

韩世忠到了淮阳军城下,吩咐呼延通单人独骑走在前面,自己领一名“一把雪”执信字旗跟在后面,(“一把雪”,是韩世忠军中专门执掌令旗的旗头兵的称呼,通常都是由矫健擅长奔跑的人担任),而命令诸部骑兵继进,见信字旗停则停,见信旗进则进,步兵紧随其后。

呼延通在前面走了二三十里,遇上了金军。

韩世忠于二三里外登上一个高坡眺望,后面的大军又在三里之外,在信旗的指挥下停止了前进。

呼延通驰马冲到阵前请战。

金军阵中冲出一员名叫牙合孛堇的猛将,喝令呼延通解甲投拜。(该金将会说汉话,难得。)

呼延通喝道:“我乃呼延通也。我先祖呼延太保在太祖、太宗朝杀契丹立大功,曾设誓不与契丹俱生,况尔女真小丑,侵我王界,我岂与尔俱生?”(看来《水浒传》中那些“来将通名送死,免做刀下无头之鬼”单挑开场白并非小说家虚构。呼延太保即为宋初名将呼延赞,其身上纹有“赤心杀贼”的字样,家里所有的妻妾奴也无不如此,儿子的耳后更有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十二字,呼延通忠义报国,有乃祖遗风。 )

呼延通挺枪剌向牙合孛堇,牙合孛堇与呼延通交锋,两人枪来槊往,难分难解。

转战移时,两人兵器均被击飞,并且一齐跌落马下。(真正势均力敌!)

但格斗并不停止,两人继续徒手相搏,你一拳,我一脚,追击逐杀,离两军战阵越来越远。

牙合孛堇体力出现不支,脚步跄踉,摔了一跤,呼延通跳起来坐在他的身上乱拳暴打。

牙合孛堇挣扎着抱住呼延通的腰,在地上滚来滚去,缠斗不休。

恶斗了大半天,呼延通开始大口大口喘气。

两人鼻青脸肿,衣甲脱落,眼角、口鼻全是污血,喘气声加在一起,如同闷雷,却依然手脚不停,性命攸关,谁也不敢松手,最后抱持着掉下了一个大水坑中。

两人厮杀得兵器没了,马匹丢了,徒手斗殴,斗得缠成了一团,就用指甲抠对方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甚至用嘴,用牙齿咬啮,哪儿肉多往哪儿咬,而远离了两军战阵,超出了两军将士的视野范围,可知这场打斗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超过了一般常规的阵前斗将,其激烈和险恶程度堪称世间罕见!

在大水坑中,水被搅浑,两人成了泥人。

牙合孛堇出阴招了。

他摸到了腰间的一把篦刀!篦刀,篦刀,又见篦刀!

文艺青年宋徽宗赵佶登帝位前,教父王诜就曾送过他一把篦刀。

篦刀的作用是用来修辫发的。在宋朝,除了赵佶和王诜这种带有浓重自恋色彩的人会随身带它,一般人是不会带的。

呼延通是一个粗壮军将,自然身上没有。可是这个牙合孛堇有!

并不是说牙合孛堇是和赵佶、王诜一类的人,而因为他是女真人!女真人剃头结辫,这东西时时在身。

完了,他身上藏有这把利器,呼延通岌岌可危。

牙合孛堇原本想割呼延通的咽喉,反呼延通将他的手紧紧攥住,并往下压。

挣扎中割到了呼延通的左腋,血流如注。

呼延通大怒,另一只手捏住牙合孛堇的喉头,竟将喉头捏爆!

战斗发展到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国演义》中小霸王孙策恶斗东海悍将太史慈的情节就是从这儿演化而来,类似的还有《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大战河东大将韩存保的那一大段。

这边呼延通和牙合孛堇在深坑里进行殊死搏斗,那边的韩世忠为敌军所围,韩世忠按甲不动,对手下的将领说:“大伙儿看我的马头往哪儿就往哪儿冲!”言毕,奋戈一跃,已溃围而出,不遗一镞。

韩世忠回头简单清点了一下自己的人数,说:“敌易与耳。”

又回头乘锐掩击敌军,敌军抵挡不住,全军败去。

第二日,韩世忠围攻淮阳军城,敌人坚守不出,城防严密,城中街衢,全部遮上了厚重的木板,以防韩世忠的克敌弓矢。

刘豫遣使赶往河间府向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弼求援。

围攻了六日,没能攻下,第七日,刘豫的侄子刘猊和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弼的援军赶到。

和敌人相比,自己的军队人少,势单力薄,韩世忠只好向江东宣抚使张俊请援。

张俊置若罔闻,不予理睬。这样,在强大的敌人跟前,韩世忠只好选择了退兵。

回师途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在符离,韩世忠遇上了一支金军部队,韩世忠勒阵向敌,命小校郝彦雄朝对方大呼:“穿锦衣骑骢马立于阵前的,正是韩相公也。”

部将听了,大惊阻止郝彦雄,认为这样做太危险。

韩世忠笑道:“不如此,不足以致敌。”

等金军近了,韩世忠派数名骑将向对方挑战,“杀其引战者二人”,然后乘胜追杀,将敌人杀退。

战后论功,呼延通升永州防御使。

呼延通和韩世忠将帅相得,军中焕发出一种强劲的斗志。

标签: 韩世忠梁红玉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北齐皇帝高湛的胡皇后喜爱青楼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皇后,青楼,高湛

    一般来讲,由母仪天下的皇后沦落到花街柳巷,历经冰火两重天的身世巨大落差,一个人失意、愤懑乃至哀伤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那性格倔强的,宁选择生命的自我了断而不愿接受残酷现实的辱没。少数所谓坦然面对者,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强忍泪水佯装笑脸给旁人看的,凤凰落架,依然傲然独步,更多地是一时放不下习惯受人敬仰的架子

  • 揭秘:后人为啥说康熙皇帝是背信弃义行家里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保持皇位的稳定是最大的道德,在此之上不再有什么别的道德。于是,“宁杀三千,不放一个”就成为中国皇帝最执著的信条。康熙无疑也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者。靠不住的康熙 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张宏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吴三桂的长散文《无处收留》,我十分喜欢这篇散文。在这篇散文中,宏杰将康熙与吴三

  • 揭秘:慈禧临死说了什么话使整个大清朝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

  • 一代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的特殊条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两说。究其本质,还是一个“权”字。 男人打盹的时候,女人偶尔也会掌权,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因长期压制生理需

  • 明朝官员工资解密:清官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瑞,清官,明朝,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事实上,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

  • 光绪欲变法挽救清朝却没成功?是慈禧阻拦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光绪,慈禧

    “大部制”虽然是近年来见诸报端、电视等媒体的最引人瞩目的名词,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的光绪年间,就曾经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部制”改革。然而,这却是一场令人遗憾的有始无终的改革。最近,有关媒体披露了这场“大部制”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半途而废的惨痛教训。1906年,清王朝宣布“预备立宪”,精简机构,改

  • 揭秘:朱元璋如何从乞丐到一朝皇帝的奋斗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今人言及这位声名赫赫的皇帝,往往和“骇人听闻”四字成语联系起来,人们总是指斥他诛杀功臣的千古凶暴和个人性格方面的阴鸷沉猜。确实,这位明朝的太祖爷以酷治国,尽揽朝中所有大权于己手,建立锦衣卫皇家特务组织,禁锢百姓思想。为了诛除功臣,他机关算尽,大肆罗织,戕害无数无辜人命。在朱元璋时代,帝王皇权

  • 人物刘邦之揭秘 古今罕见的欢乐英雄"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著名的道德污点,广为后人诟病。在彭城——睢水之战惨败溃逃之后,他预感到项羽可能对自己的家人下手,所以先回了一趟老家沛县,在路上刚好遇到了儿子孝惠、女儿鲁元,急忙让两个孩子上车一起逃亡。这时,项羽派出的骑兵从后面追了上来,刘邦急于逃命,生怕车载过重影响速度,竟然将自己的儿女推落于车下

  • 贾谊故居在什么地方 贾谊治安策思想内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谊

    贾谊故居贾谊的故居最开始建造的时间是西汉汉文帝统治期间,是贾谊在长沙出任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时所住的地方。贾谊故居现在的遗址是长沙市太平街(现在的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的地方),因为贾谊曾经做过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所以这里保留了他的故居。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贾谊故居屡次被毁坏又屡次重建,但是故居的位置

  • 揭秘汉武帝刘彻:制造无上权威的三大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彻

    一、气吞万里的伟丈夫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自战国以来,匈奴的侵犯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汉朝建立后,始终面对强悍匈奴的军事威胁。尽管汉初以来一直实行“和亲”政策,但几名公主和无以数计的财物赠送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送东西他们收下,送公主他们留下,但只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