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世如何评价唐宪宗李纯?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唐宪宗李纯?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3 20:12:39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元和十五年,李纯于大明宫的中和殿驾崩,享年四十三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轶事典故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人物评价

李翱:伏以陛下即位十五年矣,乃元年平夏州,二年平蜀斩辟,三年平江东,斩、张茂昭,遂得易定,五年擒史宪诚,得泽、潞、邢、,七年田宏正以魏博六州来受常贡,十二年平淮西,斩元济,十三年王承宗献德、棣入税租,沧景除吏部,十四年平淄青,斩师道,得十二州。神断武功,自古中兴之君,莫有及者。

蒋系:宪宗嗣位之初,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顾谓丞相曰:“太宗之创业如此,玄宗之致理如此,既览国史,乃知万倍不如先圣。当先圣之代,犹须宰执臣僚同心辅助,岂朕今日独为理哉!”自是延英议政,昼漏率下五六刻方退。自贞元十年已后,朝廷威福日削,方镇权重。德宗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多自临决,奸佞之臣,如裴延龄辈数人,得以钱谷数术进,宰相备位而已。及上自籓邸监国,以至临御,讫于元和,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由是中外咸理,纪律再张,果能剪削乱阶,诛除群盗。睿谋英断,近古罕俦,唐室中兴,章武而已。任异、镈之聚敛,逐群、度于籓方,政道国经,未至衰紊。惜乎服食过当,阉竖窃发,苟天假之年,庶几于理矣。

刘昫:贞元失驭,群盗箕踞。章武赫斯,削平啸聚。我有宰衡,耀德观兵。元和之政,闻于颂声。

欧阳修:宪宗刚明果断,自初即位,慨然发慎,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卒收成功。自吴元济诛,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当此之时,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则其为优劣,不待较而可知也。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则尤甚于德宗。鸣呼!小人之能败国也,不必愚君暗主,虽聪明圣智,苟有惑焉,未有不为患者也。

司马光:宪宗削平僭乱,几致治平,其美业所以不终,由苟徇近功,不敦大信故也。

苏辙: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外皆为畔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难。虽然,二君皆善其始,而不善其终,所以失之者一道也。

李纲: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愬。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李默:汉武征西域而海内虚耗,唐宪复淮蔡而晚业不终。

储欣:亚于贞观,韩愈所称,颇无愧色。

蔡东藩:①宪宗之待藩镇,忽宽忽严,忽抚忽讨,毫无定见,殊为可笑。[20]②《淮西碑》归美君相,并非虚谀,乃以妇人一诉,遂令剗灭,宪宗已不能无失,佛骨何物?不必论其真伪,试问其有何用处,乃欲虔诚奉迎乎?疏中结末一段,最为削切,而宪宗不悟,反欲置诸死地,是何蒙昧,一至于此?其能平淮西,下淄青,实属一时之幸事,宪宗固非真中兴主也。…然宪宗亦志满意骄,因是速死矣。③如宪宗之信方士,任宦官,好进奉,都自削平外患而来,卒之身陷大祸,死于非命,史官犹第书暴崩,不明言遭弑,本编依史演述,虽未直书弑逆,而首恶有归,情事已跃然纸上,岂必待显揭乎哉?

《剑桥中国隋唐史》:宪宗是一位重实干的坚强的君主,他抓住时机采取了干预的政策。...宪宗的又一个特点是,他没有从纯军事角度去看待藩镇的问题。他认识到,要削弱诸镇独立行动的能力,同样需要作出制度的改变。的确,他的改革旨在增强中央的权力而不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但直到9世纪的最后25年,除了河北几部分外,这些制度改革使中央政府得以在全帝国重新树立决定性的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标签: 李纯唐朝

更多文章

  • 唐穆宗李恒: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穆宗,唐朝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

  • 刘备三顾茅庐是看中诸葛亮的才华吗 刘备为何没有请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三顾茅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卧龙和凤雏齐名,刘备为什么只愿请诸葛亮出山?导言“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大家都了解,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辞辛苦相继3次才将他请动,并且态度全是极为尊敬。不难看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影响力有多重要。在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述是比

  • 诸葛亮出山后四个好友去了哪里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好友

    还不了解:诸葛亮的好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出山后,他的4位好友结局如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三国之时流行一句话:“荆襄之地多大才”,诸葛亮便是从这个地方走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还遇到了博陵崔

  • 宣太后和义渠王生下过两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渠王,秦宣太后

    对秦宣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不是以爱情为目的的结合,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孩子。宣太后和义渠王之间没有爱情,只有情欲与利用,生下两个孩子完全是意外。史书上没有关于两个孩子结局的记载,后人只能去猜测种种,但可肯定地

  • 朱祁钰死了之后,朱祁镇对他的妃子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祁钰,朱祁镇

    朱祁钰死了之后,朱祁镇对他的妃子做了什么?朱祁钰有儿子留下来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泰八年,石亨、张軏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等英宗二次登基称帝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呢?其实夺门之变之所以会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朱祁钰患了重病,而朱祁钰又没

  •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为何会放过郭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古代臣子在建功立业之后,所遭受到的悲剧下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关系总是很微妙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绝对话语权,会竭尽全力地除去不听话的臣子,并培养起自己的势力,而有野心并且有能力的臣子则会觊觎皇位。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或许多年之前关系很好的君臣,最

  • 卫瓘是什么人?魏灭蜀之战时他都除掉了哪些蜀汉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瓘,三国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也即前期名将辈出,后期则名将凋零。比如在三国前期,吕布、马超、关羽、赵云、黄忠、张飞、张辽、甘宁、许褚等众多武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迹。但

  • 朱棣怎么说也是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朱棣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难怪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原来是朱棣的血统有大问题。明代在朱棣之后的皇帝都只称“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但是,也有例外。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年后,则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了“明成祖”,

  •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孟康,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孟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幡竿,真定州人氏。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因杀死提调官,弃

  • 嘉靖和万历都几十年不上朝 两人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嘉靖,万历

    对嘉靖和万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嘉靖和万历的差别在哪里,谁的能力更强?前言公元1368年,身为乱石山结义之一的“朱四哥,”内平群雄外驱鞑虏,如愿以偿的面南背北坐上了九五大位,此人乃洪武大帝朱元璋。勤俭节约励精图治的朱元璋,在治理家国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