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帝为何要除掉鳌拜?康熙是怎样智除鳌拜的

康熙帝为何要除掉鳌拜?康熙是怎样智除鳌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6/27 11:22:53

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叫玄烨。他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玄烨六岁那年,有一天和哥哥福全等人一起去给父亲请安。顺治皇帝把他们搂在怀里,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玄烨说:“愿意效法父皇。”玄烨小小年纪便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

玄烨八岁那年(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病死了。临死以前,他指定玄烨做继承人。因为玄烨年纪太小,还不能料理国家大事,顺治皇帝又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做辅政大臣。这四个辅政大臣都是上三旗的贵族。按照满族习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归皇帝统辖,称为上三旗。上三旗的臣民是皇帝的私人奴仆。顺治皇帝鉴于以前多尔衮专权的教训,把儿子托付给了四个忠心耿耿的奴才,便觉得十分放心了。第二年。玄烨登上皇位,宣布建元康熙(康熙元年为公元一六六二年)。小皇帝每天不是读书就是游玩,朝廷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臣手里。

本来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根据汉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改革了一些带有奴隶制残余的政策,例如,宣布停止圈地等等。可是四个辅政大臣曾经从圈地中得到好处,所以反对这些改革。顺治皇帝死去不久,他们就重新圈占了土地三百八十垧(一垧为十五亩),康熙三年,又圈占土地十三万垧。他们还恢复明末加派的练饷(练兵用的钱),每年向人民多征收几百万两白银。不久,因为练饷实在征收不上来,又不得不宣布废止。

在四个辅政大臣当中,鳌拜是最跋扈的。他把自己的儿子和亲信都安插在内大臣、大学士、六部上书等重要位置上。国家大事多是先在家里商量好了,再拿到朝堂上宣布。康熙皇帝渐渐长大,也渐渐懂事,对有些事情有他自己的看法。鳌拜决定了的事,要是康熙皇帝不同意,鳌拜就终日在朝廷上吵闹,非逼得康熙皇帝点头不可。

哪个大臣敢提出异议,他就寻个借口杀掉他。有一次,康熙皇帝想指定一个人当户部尚书。鳌拜却想安插他的一个亲信,但对皇帝亲自指定的人又不好驳回去,于是,他下命令让这两个人同时担任户部尚书。可见,他的权力已经超过皇帝了,这是封建帝王根本不能允许的。康熙皇帝从小受皇权思想熏陶,五岁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按他自己的话说:“日日读书,必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欺人。”他读书还要刨根问底,当皇帝当然更是认真。辅政大臣,特别是鳌拜这样侵夺他的权力,他都记在了心里。

六年过去了,康熙皇帝已经十四岁。根据顺治皇帝的先例,他宣布亲政,这时候,辅政大臣索尼已经死了,苏克萨哈因为跟鳌拜有矛盾,被鳌拜诬陷为反对皇帝亲政,置于死地。遏必隆则处处附和鳌拜,只从他的支配。现在,既然皇帝已经宣布亲政,鳌拜本来应把权力交给康熙皇帝,可是他不但不这样做,反而比以前更加专横了。

康熙皇帝不甘心这样长期受鳌拜的控制,就想制伏鳌拜。但是他知道鳌拜长期掌握朝廷大权,树大根深,很难对付,只要稍不谨慎。就会走露风声,打草惊舌。他为这件事动了一番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按清朝的规矩,下令选了一部分满族权贵的子弟,在自己身边供差遣和充当贴身侍卫。这些侍卫的年龄跟皇帝差不我,都是一些体格健壮,腰腿灵活的少年。从此,康熙皇帝每天和身边的少年侍卫做相扑游戏,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办事,他也毫不在意,照样玩得热热闹闹。鳌拜见了,感到好笑,心想:“这群孩子,真是淘气。皇帝也就知道打闹罢了。”就更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里了。

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五月的一天,鳌拜假称有病不去上朝,还放出风声,说皇帝应该到他家去探望。康熙皇帝听到风声,果然亲自到了鳌拜的家。他刚走进鳌拜的卧室,就见鳌拜神色十分紧张,双手按住床沿,显出慌张的样子。一个御前卫士见此情景,便快步走上前去,揭开床席一看,原来下面藏着一把利刃,随着小皇帝一阵大笑,卫士们都横眉立目,怒视着鳌拜。鳌拜更紧张了,浑身打着哆嗦,心想:“这下完了。”谁知康熙皇帝笑过之后,摆摆手说:“刀不离身,这是咱们满族的旧习惯嘛!不足为奇。”说罢,他详细地询问了鳌拜的病情,嘱咐他好好调养,又对左右侍候的人嘱咐了几句,便起身回宫去了,鳌拜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康熙皇帝得知鳌拜要进宫奏事,就把那些每天跟他摔跤的少年侍卫叫到身边,说:“你们是怕我呢,还是怕鳌拜?”侍卫们齐声说:“我们只怕皇上。”

康熙皇帝激动地站起来,高声说:“鳌拜做为辅政大臣,违背先皇的重托。他毁弃祖上定的国法,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擅杀大臣。那天的事你们都见到了,他胆敢害到我的头上来了。国家大事,他都是在家里商量好了,才向我奏。这样下去,我这个皇上还能做什么?大清国立国不长,照他这么专权,何时才能安定,富强?”他见小侍卫们很气愤,又放低了声音说:“你们虽说年纪轻轻,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们除掉这个老家伙!”侍卫们听完,一个个摩拳擦掌地叫了起来:“听皇上吩咐!”康熙高兴地说:“好!等会儿鳌拜来了,你们看我的眼色行事。”

过了一会儿,鳌拜进宫来了。他像往日那样,大摇大摆地走着,还没等站稳脚跟,康熙皇帝便使了个眼色。那伙少年一哄而上,拳打脚踢,连拉带拽,将他推倒在地。鳌拜本来身经百战,是一个受过“巴图鲁”(满语“英雄”的意思)封号的武将,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还以为这是小孩子跟他闹着玩呢!等他看清了小皇帝冷峻的面孔,听清了小武士愤怒的喊话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过来:皇帝已经对自己下了手。然而,这已经晚了。他平日根本不放在眼里的那班小孩子们,现在已经捆住了他的手脚,他不能动弹了。

当下,康熙皇帝召来了议政王和大臣,命令他们审讯鳌拜。议政王和大臣们平日都痛恨鳌拜的专横,一桩桩地列举了鳌拜欺君罔上等三十条罪行,一致要求将他处以死刑。鳌拜听说要把他处死,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在朝堂上一把脱下上衣,坦露出身上的伤疤,说:“这都是老臣跟随先皇打仗留下的呀!”康熙皇帝点点头,说:“念他效力年久,军功显着,免死。”于是,鳌拜被终身监禁。他的死党则被一网打尽,处死的处死,判刑的判刑。

十六岁的康熙皇帝机智地擒拿权臣鳌拜,扫除了他自己掌握朝政的一个大障碍。从此,他精力充沛地全力治理国家,开始了他杰出的政治生涯。

标签: 康熙皇帝清朝鳌拜

更多文章

  • 同治皇帝死亡之谜大揭秘 同治皇帝是自然死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同治,清朝,皇帝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极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载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年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同治帝的死

  • 北魏拓跋珪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拓跋珪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拓跋珪,南北朝

    拓跋是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孙。他六岁那年,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家破国亡的惨痛经历在他年幼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仅仅七年后,苻坚率领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中败给东晋。前秦兵败如山倒,政权很快土崩瓦解。两年后,苻坚被杀,前秦实际上已经灭亡,中国北方重新陷入诸侯

  • 道光帝为什么说民族英雄林则徐“误国误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嘉庆,咸丰,林则徐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在国际上都是正面评价,为什么我们今天

  • 道光对林则徐的特殊恩赐却引来同僚妒忌艳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光,嘉庆,咸丰,林则徐

    林则徐出生于福建省侯官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先祖到福州后,皆以教书为业,祖父林正澄曾经是一名秀才。他的父亲林宾日也是一名秀才,后来经岁试补为廪生,从此也当起了教书先生。林则徐12岁那年参加府试,竟然一举夺魁。14岁考中了秀才,入读鳌峰书院。在那里读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闽县知县房永清发现他不仅识文强记

  • 揭秘:商鞅为何也叫卫鞅?商鞅对秦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卫鞅就是历史上人们所说的商鞅,他在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是非常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他的改革更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政治和民生上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他如此地出色,所以人们对卫鞅的老师是谁也非常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教导出这样出色的学生,那么卫鞅的老师是谁呢?关于卫鞅的老师历史上有两种

  • 商鞅之死怨不得人 无形中就给自己埋下了三个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真正的强大,可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商鞅。商鞅的死,从表面

  • 揭秘:周平王为何选择东迁洛邑?东迁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平王,周幽王,周朝

    周平王姬宜臼,是周幽王的儿子,母亲是申后,外祖父是申侯,而褒姒,是他的后母。周幽王在位时,周朝已经不复昔日荣光,再加上周幽王昏庸无能,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致使失信于诸侯,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所以最后传到周平王手里的周王朝,已经是个中等大小的和诸侯国差不多大的周王朝,周平王重新整治,成为东周的

  • 揭秘:王翦为秦国统一六国都歼灭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翦,战国名将,白起,嬴政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他对于秦国的扩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王翦,统一的步伐肯定受到阻拦,可以说他是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功臣。王翦的出生时间不详,但是我们知道他是频阳东乡人,就是如今的陕西富平那一块人。他

  • 田单:看小小将领如何成为一个复国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乐毅,乐毅伐齐,齐国,田单

    战国时期齐国田单原本只是一个基层的小官员,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后来燕国大举进攻齐国,齐国最终退守即墨与莒城两地。就在齐国即将面临灭亡之际,田单在即墨挺身而出,带领即墨残兵败将极力反击,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击败了燕军,使齐国转危为安。战国时期齐国是历史大国,齐宣王死了之后湣王即位,大举进攻

  • 王莽是怎么死的?王莽死后为何会被割下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称帝之前,很注意笼络人心,表现得礼贤下士,谦恭大度,也做过几件顺页乎民心的事。平帝继位之后,太皇太后认为王莽拥立有功,耍加封他2·8万民户、256万亩田地,王莽坚辞不受。有一年遇天灾,王莽主动捐饯百万,献地3000亩,带动了一批官员献地献宅,使一批灾民得救。王莽有个儿子杀死了一个奴婢,王莽痛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