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最终败在体力上事必躬亲致积劳成疾

诸葛亮最终败在体力上事必躬亲致积劳成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3/18 20:08:30

三国演义中,处处都是谋略,尤其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智谋过人,成了智慧的化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心愿未遂,就早早地病故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感慨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啊,一个智慧人物,竟抱憾而死,实在令人遗憾。

网络配图

自出山归刘备以后,诸葛亮处处展示的,都是谋略,他一生多是靠谋略胜敌。用智用谋克敌制胜,是诸葛亮的特长,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他能够拼出一片天地,靠的也是智谋,他甚至欲用一身的智慧谋略,谋取天下。然而,与众多的英雄相比,他的体力,却有着很大的劣势,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诸葛亮在指挥作战时,都是被人用车推着的。

司马懿五丈原对峙时,诸葛亮重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智谋方面,他每每算在司马懿前面,至少胜过司马父子一筹,但在体力方面,就熬不过司马懿了。司马懿也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故意采用拖延战术,坚守不出,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诸葛亮再有能耐,连活的力气都没有了,凭什么胜过别人呢?

网络配图

可见,他最终败在自己的体力上,若能够再多活十年,虽一两次战役败于司马懿,凭他的智慧谋略,也会休战调整,以期从别的方面谋取魏国。诸葛亮之所以急着用兵伐魏,在有生之年恢复汉室,一统天下,也正是因为他觉出了自己的体力不可能支撑太久。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体力、国力不支的情况下,越是求胜心切,越是于己不利。

智慧的诸葛亮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体力,这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很多人没能够走到一定的高度,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多是因为体力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网络配图

一个身体弱的人,经常头痛,腰痛,感冒,等等,怎能更好地工作呢?怎能竞争过别人呢?诸葛亮一生操劳,事必亲躬,这是他的优长,也是他积劳成疾、体力不支的因素之一,如果适当地放手一些杂务,为自己多节省一点儿体力,多活些时日,岂不是为蜀国做出了更大贡献吗?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凌迟的帝王,1003刀才痛苦的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天贵福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

  •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唯独放心这个人,曾收养的小乞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算是中国古代比较传奇的一个皇帝了,从一个要饭的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不过他在建立大明之后把跟他一起打过天下的老兄弟们都杀了,怕那些老兄弟们夺他的兵权,不利于自己进行集权。但有一人他是非常信任的,一直让他守护边疆,对他很是放心,他就是朱元璋当年收的一个义子。元朝末

  •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迫不及待要处死和珅,到底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乾隆

    乾隆四十一年,年仅20多岁的和珅便开始在乾隆皇帝身边做事,并很快受宠于乾隆,成为乾隆朝后期的重要大臣,此后专权长达20多年,真正是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期间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胆大妄为,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和珅身兼多个要职,影响着六部,堪称是百官之首,这在整个清代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书中记载,和珅每

  • 盘点古代绿帽皇,第四个老婆帮他绿出一片大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显

    皇帝的老婆自然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无论是哪方面都非常出众!小编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被绿的皇帝,有盛世皇帝,有亡国之君!皇帝这个职业,的确不好当啊!李煜在开封做了新政权的高级囚犯之后,宋太宗利用每逢节日百官夫人(小周后被册封为郑国夫人)进宫朝贺之机“强幸之”。更加夸张的是,宋太宗还命人现场写生,画了一

  • 曾国藩为人处世十大哲学,学到你就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国藩

    1、“每逢大事有静气”出处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

  • 跟“夜壶”扯上关系的皇帝,连夜壶都得因为他而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李世民,李虎,

    历史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纵观上下五千年,很多事情的联系是意想不到的。您知道平时生活里“马桶”的来历吗?其实这和一位大人物还是息息相关的,说大了的话,这个小小的“马桶”在古代可以上升为“政治事件”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人物是李虎。这个名字估计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可是大有来头,一个名气是来自他的显赫

  • 既然败给颜良和文丑,为什么还能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晃,颜良,文丑,曹操,五子良将,

    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武艺高强,善于统兵,曹操非常喜欢徐晃,夸赞徐晃有古之名将之风。徐晃这么厉害,但是却先后败给颜良和文丑,既然徐晃打不过颜良和文丑,为何还能跻身一流名将之列?徐晃靠的是什么成为五子良将?徐晃败给颜良,不用细说,袁术旧将宋宪、魏续被颜良所杀,徐晃上阵,二十合败了,曹操诸将栗然。徐晃

  • 诡秘战国最后50年,赵国孤力抗秦,有个国家成了秦国帮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

    诡秘战国最后50年,赵国独力抗秦,有个国家成了秦国帮凶战国后期小国已经被瓜分,鲁国已经成了楚国的附庸,宋国成了最后一块肥肉。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齐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力到达巅峰。然而

  • 朱棣迁都北京后,明仁宗本想迁都回南京,可惜早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明仁宗

    中国古代有的朝代会有“两京”制度,除了首都盛京之外,还会有一个陪都的存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北元驱逐走,统一中国决定定都南京。可燕王朱棣篡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后,却在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就这样朱元璋钦定的首都南京,便成了留都,不再是首都了。但令人慨叹的是,在朱棣死后,他的儿孙们曾经意图违背他的意愿,

  •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本该在上方谷被烧死,为什么能得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的诸葛亮,几乎是一个神人,抛开他智计超群,能言善辩不谈,单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这一点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凭借这一点,他在赤壁之战前,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战时,巧借东风;平定南蛮时,能撒豆成兵,等等。可是他却也有失算的时候,甚至因为这个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