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好色不输昏君 与自己的亲姑姑有奸情

康熙好色不输昏君 与自己的亲姑姑有奸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2 更新时间:2024/4/23 4:00:02

历史中都说,康熙在位的时候创造了清朝的鼎盛之世,然而小编了解到,这位伟大皇帝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阴暗面话说当年的吴三桂有点儿傲娇,所以朝廷没办法除掉他,而为了拉拢他,孝庄太后把自己的女儿和硕公主,也就是康熙帝的姑姑,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虽然这样的婚姻是因为政治,但是这二人的婚后生活还算和谐,还生了一个儿子。

只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吴三桂还是不太安分,竟然举兵叛乱,而这时候康熙也把吴应熊关进了监狱。虽然当时吴三桂反叛的形势一片大好,甚至一度占领了大半个江山,但是苦于要救自己的儿子,于是打算与康熙求和。当时吴三桂的打算是划江为界,一同治理大清朝。这样计划可把康熙气坏了,不仅灭有消气,反而决定在第二天处死吴应熊。

眼看着自己的丈夫要被处死了,和硕公主自然是坐不住了,于是找到了孝庄太后求情,本来孝庄太后已经心软了,可谁知这一幕竟被康熙给撞见了。康熙理直气壮的来到太后面前,好说歹说,依然不肯放过吴应熊,就这样,第二天吴应熊便被处以了绞刑。自己的侄子把自己的丈夫给杀死了,和硕公主自然是心灰意冷,于是来到了五台山殊像寺静心修炼。可是没过多久,不安分的和硕公主就被传与某个和尚存在暧昧,这件事情不久就被康熙知道了,康熙怕影响了自己皇家的名声,于是偷偷派人到殊像寺放火,企图烧死自己的姑姑,只可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唯独没把和硕公主烧

死。

网络配图

再来说说他睡了姑母的事情。

清朝的开创者原本是满人,满人即位关外的游牧民族,行为豪放,风俗粗蛮未开化。所以,在清朝的皇族内经常有一些乱论事件,这样的事情在康熙身上也曾发生过。皇太极有一位幼女,也就是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母。在顺治当和尚的时候,这位格格因为年纪还小,一直没有归宿,因此,她就一直生活在后宫之中。后来,这位格格渐渐的长大,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于是有大臣建议给这位格格找个好人家,可谁知这个建议却被康熙决绝了,并表示这位格格早已被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康熙睡了自己的姑母,想想也真是醉了。

康熙也是好色之徒

最后再来说说康熙霸占臣子妻子的事情。康熙有一个臣子张某的老婆姚氏那叫一个国色天香,美得不得了。有一天,皇太后在宫中贺寿,于是邀请各大臣子携带妻子到朝中参加大PARTY,这样一个争鲜斗艳的好机会,美貌的姚氏自然不会错过,那是仔细打扮。这些人到了宫中之后好吃好喝好玩,只是在晚上回到家之后,别人都好好的,只有姚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但是姚氏的脸就像是换了一个人,根本就不是原本的姚氏。但是,由于害怕康熙,姚氏的丈夫也不敢声张,只能自认倒霉了。可想而知,康熙自然是看上了姚氏的美貌,不管别人家庭,纳入自己后宫团了。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 福临(即: 顺治皇帝)因出天花卒于养心殿,遗诏命皇三子玄烨继位。福临真的属意于玄烨(即:康熙皇帝)吗?

《清圣祖实录》记载,玄烨"六龄(顺治十六年)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常宁只有3岁,不能回答;福全说长大了"愿为贤王";玄烨则告诉皇父:我长大了愿"效法皇父",勤勉尽力,"世祖皇帝于是遂属意焉。"

网络配图

可是,《汤若望传》一书中说,福临去世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时,"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从皇子中选择一位继位者。皇帝使人问汤若望底意见。汤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一方面,而认(为)被皇太后选择的一位太子,为最合适的继位者。"

"皇帝最后受到汤若望底劝促,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福全),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玄烨)为帝位之继承者。"所以做此选择,"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太子,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

福临属意的这位从兄弟,很可能是指安亲王岳乐,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馀郡王阿巴泰之子。清入关初年,岳乐率军南北征伐,曾击败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参与议政,掌部院事务,具有军、政两方面丰富经验。岳乐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福临去世时,他正值盛年,是福临所有从兄弟中很突出的一位。

福临舍子传兄的想法,也同下述两种因素有关。

福临去世前,清廷内部开明派与保守派之间矛盾突出,在一系列大政方针问题上,福临同孝庄、索尼等人存在分歧,双方关系很紧张。如果8岁的玄烨继位,反对派的主张立即占据优势,福临的治国方针与举措将付之东流。他想传位于岳乐,说明后者是支持他的政治举措的。

福临亲政的第三年,即顺治十年,急于前去盛京(沈阳)谒陵,经群臣劝阻,未能成行,延至翌年七月。起程前,满汉大臣又以战事尚未结束、国帑不足等为由,再行劝阻。

网络配图

"时乌金王(郑亲王济尔哈朗)亦言之。上曰,朕去后,尔即有天下可也。王曰,昔先皇顾命,以圣躬相托,非以天下与臣,今所言专欲保护圣躬耳,万一不测奈何。上曰,如欲大位者,听为之耳,若再言,即革汝仪卫。是月晦,罢行。中外称庆。"

孝庄是康熙能继位的关键

济尔哈朗是福临的从叔父,曾与摄政王多尔衮共同辅政。福临让济尔哈朗称帝自为,显然是恼怒之下,(本文章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意气用事之言,但却反映出他头脑中,还有清朝入关前军事民主制(共主国政,皇位由推举产生等)习俗的残余,而子承父位的封建正统观念,起码是不明确的。

玄烨自幼与皇父相处无多,很少得到父爱,在决定他一生命运的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又多亏祖母孝庄的坚持。得以继位。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秦桧亲笔遗嘱引出历史真相:千古罪人是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桧

    中国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发现,终于随着引人争议的拆迁开发工程而诞生。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宋代古墓,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桧亲笔遗嘱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据未经证实的消息透露,有关文物部门已经初步确定该批文物中包括有秦桧亲笔书写的“政治遗嘱”,对其生前的引人争议的行为作了一定的辩解,并对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

  • 揭秘商朝末年真的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姜子牙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子牙

    姜子牙又叫姜太公,是商朝末年的人物。他的祖先是四岳,曾经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上赐姓为吕。出生地是东海或者是河内,姜子牙曾经辅佐西周周文王,也被称为姜太公。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儒家法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也被称为百家师宗。姜子牙尽心辅佐了周武王讨伐商纣国,在牧野之战中,商纣大败,纣王自杀

  • 秦朝末年揭竿起义的陈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末年揭竿起义的陈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胜作为秦朝末年时期在秦王残虐的暴政下,首个勇于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领袖,足以可见他是个勇敢的人。而在之后的起义战争中,也可以看出陈胜是个不仅有勇还有谋、志向远大、很有抱负的领导人物。陈胜在早期还是被别人雇佣的工人时,就非常不甘心被人奴役,并且还曾跟共事的伙伴们说如果日后有人发达了,不要忘了现在一起吃

  • 诸葛亮八卦阵神秘莫测:死门重重竟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八卦”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于‘八卦’,大家会觉得它具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但若我们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它就是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而所谓八卦就是八个不同的卦相

  • 半路投靠的马超官职比张飞还高 为何他不闹情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超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刘备麾下大将有不少,其中就有马超和张飞就是典型代表,区别在于张飞是从刘备起兵起,就一直跟随,而马超确实刘备拿下益州的时候,半路投靠。刘备建国称王称帝的时候,半路投靠的马超官职比张飞还高,那么为什么张飞不闹情绪?刘备能够打下三分之一的天下,很大的功劳来源从小就跟着他的关羽和张飞,因为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被亲生儿子杀死的6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拓跋珪

    都说伴君如伴虎,古代皇帝们可谓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人群,历朝历代都是用血肉换来的江山,其中不乏君臣兵戈相向,甚至还有不少是儿子弑君的情况。一、南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元帝刘劭杀害宋文帝刘义隆,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424年即位,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南宋文帝刘义隆欲废刘劭的太子之位

  • 宋高宗赵构为何致力于主和甚至为此除去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的第九个

  • 宋江老谋深算为何一开始自己死都不肯上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江

    《水浒传》真乃千古奇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获益良多。宋江作为梁山好汉之首,身上藏着太多的谜团。在《水浒传》的前半段,宋江虽然结交江湖草莽,跟多方反贼都有着亲密的关系,但却始终忠于朝廷,从未生过反叛之心。即使怒杀阎婆惜险些丢掉性命,流放途中在清风寨秦明花荣上山,他自己都没有动摇,仍坚持前往江州。

  •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

    大清朝十二个皇帝中,乾隆皇帝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至少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最繁盛的“康乾盛世”也有他一份功劳,乾隆在位期间,曾开疆辟土,在保护国家领土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到晚年他就有点飘,不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还自称“十全老人”,乾隆一生最大的败笔,在于无限度的宠幸和珅。网络配图和珅是贪官,这

  • 他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名气却比白起低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翦

    战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军事将领,白起、李牧、乐毅、蒙恬、廉颇……,其中以白起最为出名,在他手上被灭的军队就有100多万人,白起在秦昭襄王时代最大的作为是“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秦始皇统一扫清了障碍,白起虽然战功赫赫,但因各种原因,最终没能消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后来,在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灭掉六国首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