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诚孝张皇后的儿子是谁 诚孝张皇后有何历史功绩

诚孝张皇后的儿子是谁 诚孝张皇后有何历史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18 更新时间:2024/1/3 20:07:20

诚孝张皇后张氏,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

张皇后一生陪伴了三位帝王,与清朝孝庄皇太后有的一比,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是可能因为张皇后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与清圣祖康熙实在没法比,所以张皇后的名声远不及孝庄太后响亮。虽然比不上孝庄太后培养帝王的本事,但是至少在她在世之时,保证了大明王朝的安定稳固,也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女子。

对于诚孝张皇后,后世评价其为最贤德的母亲,实际上也可以说她是最贤德的皇后。

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张氏孝顺公婆,关爱丈夫,教育后代,得到了徐皇后的称赞。就连明成祖对其都赞不绝口,后来明成祖想换太子的时候,也有张氏的一点原因,最终才放弃了这个打算。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封张氏为皇后。张皇后严格恪尽一个皇后的责任,统摄后宫,关爱丈夫,友爱百姓。她勤俭贤德,对朝中内外政事,莫不周知。但同时她严格要求,后宫绝不干政,使得前朝后宫职责分明,没有公私混杂。在张氏的辅助下,明仁宗得以专心政事,为后来宣宗时期的安平祥和打下基础。

明仁宗继位不足一年,就去世了。仁宗驾崩,宣宗朱瞻基继位为帝,尊张氏为太后。张氏在宣宗和英宗两朝的作用,由其明显。

明宣宗朱瞻基对自己的母亲极其孝顺,每每得到了好东西,或者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即使东西再小,也一定要先奉给太后。宣德三年,张氏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

宣宗孝顺,张太后也对孩子慈爱。她的慈爱不仅仅表现在对自己孩子身体日常的关怀上,更展现在对其道路是否正确的引导上。宣德四年,张氏前往长、献二陵拜谒,宣宗随侍在旁。当时引来诸多百姓的夹道欢迎和欢呼拜见,看见这个场景,张氏就对明宣宗说:“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

张氏深知民心民意的重要性,因而再三强调人民对君主的重要性。后来还让人送去农家饭菜给宣宗食用,让他体验民间之物。除此之外,太后还经常召见诸位大臣,一来一往,为宣宗收拢臣子之心。

宣宗去世之后,九岁的朱祁镇登上皇位,史称明英宗。朱祁镇年幼,太后在帮助处理政事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皇帝的权威性,防止外戚的扩大。并且还亲自选定辅佐大臣,保证朝政的稳定。当时太监王振仗着在宫内资格老,有了专权的苗头,太后将其召来警告。

甚至吩咐宫女来剑架在他的脖子上,欲娶其性命,还是五大臣和英宗一起求情,才饶了他。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虽说如此,但是张氏还有一点稍过优柔,因为当时没有取王振性命,最终还是让王振在她死后,逐渐巧言令色,获取了大权柄,成为国家祸害。

《明史纪事本末》:“宣皇晏驾,新主幼冲。王振以青宫旧侍,俨然自负顾命。其时三杨犹在位也。太后贤明,有汉马氏、宋高后风。”

《明史演义》:“王振用事,祸英宗,太皇太后洞烛其奸,令女官拟刃于颈,其明智更不可及。乃帝臣乞请,不即加诛,大奸未去,贻误良多。至于慈躬大渐,垂询国事,士奇拟上三疏,仅呈其二,而未闻列振罪恶,力请严惩,是士奇之谋国,尚不太皇太后若也。明多贤后。若太皇太后张氏者,其尤为女中人杰乎?”

太后关心朝政却不擅权,时刻警醒帝王,关爱百姓,并且倚重忠实实干派大臣,保证了朝政的清明。调和君主关系,保证了国家的有效运作,因为她的警告和诫训,英宗虽然宠爱王振,但王振始终没有达到专权擅政的地步。

标签: 诚孝张皇后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诚孝张皇后是怎么样的人?诚孝张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

    诚孝张皇后为明仁宗朱高炽的妻子,生年及名字不详,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河南永城高庄镇张大厂村人,去世于公元1442年。公元1395年,即洪武二十八年,那个时候朱高炽还是燕王世子,张皇后被选为朱高炽的妻子,成为燕王世子妃。公元1404年,那个时候朱棣已经发动“靖难之变”,并且赢得了最终胜利,继位为

  • 张士诚——富甲江南的盐商从政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

    早期经历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农历七月三十,张士诚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2] 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

  • 盐商张士诚从政 商人也可以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士诚,明朝,朱元璋

    政治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率领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接着,张士诚定都隆平府,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宫,并设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任命李行素为丞相,张士德为平章,蒋辉为右丞,潘元明为左丞,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周仁为隆平太守。至此,代表广大下层盐民利益的大周政权初具规模

  • 揭秘徐庶是如何破八门金锁阵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庶

    徐庶是谁的军师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各股势力纷纷收纳贤臣,希望为自己出谋划策,为统一大业的战争添砖加瓦,徐庶先后待在了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的身边,徐庶是谁的军师呢?徐庶画像徐庶年轻时崇尚武力且好打抱不平,他的梦想是成为远近闻名的侠士,有一次,他杀死了城中的恶霸,被官兵包围,最后侥幸救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

  • 大唐帝国王玄策竟然能够单枪匹马消灭古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玄策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网络配图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发动政变,目中无人,纂位的新王

  • 纵横马上四十年的曹操为何无心无力统三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网络配图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

  • 震惊!江东猛虎孙坚竟然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坚

    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之父,他是三国时期江东集团东吴的奠基人,史书曾评论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他是一个被誉为猛虎之人,可是猛虎在勇猛都有死的那么一天,大家是不是都会特别好奇能杀死猛虎之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人是犹如项羽般勇猛还是白起般传奇?都不是,据悉,孙坚是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这是真的

  • 曾国藩曾谈教子:赶鸭子上架也是成才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曾国藩曾谈教子

    湘乡修县志,举尔纂修。尔学未成,就文甚迟钝,自不宜承认,然亦不可全辞……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清 曾国藩 《字谕纪泽、纪鸿儿》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1866年对于曾国藩而言,其实是蛮狼狈的一年,当时他任两江总督和协办大学

  • 刘邦向韩王借用何人?从而“借”出了汉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良,刘邦

    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

  • 贪官和珅都有哪些罪证?和珅二十条罪证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贪官和珅都有哪些罪证?

    1。“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2。“上年正月。皇考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其大罪二。”3。“又因腿疾,乘坐椅轿抬入大内,肩舆出入神武门,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