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宸妃海兰珠是清初第一宠妃 却在33岁就早早殒命

宸妃海兰珠是清初第一宠妃 却在33岁就早早殒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25 更新时间:2024/1/5 20:53:56

宸妃海兰珠的到来,庄妃布木布泰原本是很高兴的,当初也是她在皇太极面前力主的。很显然,凤凰楼下高台五宫的五大福晋中,她们亲姑侄就占了三位,后宫还不就是科尔沁博尔济锦氏蒙古格格的天下?

谁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宸妃海兰珠竟夺去了皇太极的全部爱恋。

每当高台五宫的后妃们凝目风凰楼,等待着随驾侍卫的开路呼喊和宫婢的禀告、等待着迎接皇太极回后宫时,心里总充满新的希望:也许在清宁宫帝后同坐、众妃请安拜礼之后,皇上会进自己的宫门、进自己宫内的暖阁、给自己一次获得皇子麟儿的机会。然而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宫妃们都失望了,因为皇太极只到关睢宫,只宠幸宸妃海兰珠。

海兰珠固然如花似玉、温柔贤淑,但“承恩不在貌”,爱情这个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是亲姐妹,同样享有蒙古美人的赞誉,布木布泰还年轻五岁,照说丈夫宠少妻乃是常理,为什么竞出现这样的局面?或许是布木布泰像她的封号一样过于端庄而缺少情趣,过于聪明、过于政治化而使皇太极敬而远之?海兰珠虽年长,却有远比布木布泰丰富的生活阅历,或许更富有女性魅力,使整日在政治和战争中紧张争斗的皇太极,能够在如水的温柔里获得抚慰和补偿?

总而盲之,海兰珠一嫁过来,很快就与皇太极情投意合、形影不离了。所以,崇德元年(1636年),她能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位居四妃之首的东宫大福晋,如果哲哲不是她的亲姑妈,不是早年老汗王指定的嫡福晋,海兰珠完全有可能正位中宫,成为皇后。

事实上,宠冠后宫的海兰珠,已经超过中宫皇后了。

身为皇后的哲哲没生儿子,而海兰珠在嫁过来的第三年,即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初八,在关睢宫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孩子虽然称皇八子(按活着的皇子排行是第六子),但却是大福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皇太极非常高兴,竟开创有清一代的先例,在皇宫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崇政殿,颁发了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御制文中说:“今蒙天眷,关睢宫宸妃诞育皇嗣”,所以大赦天下,使万民咸被恩泽。一个初生婴儿,被定为皇嗣,其母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事在当时,当是一件轰动中外的重大消息。诞育皇嗣、颁发大赦令,引来了八方朝贺,蒙古诸部,尤其是与大清有姻亲关系的各部,尽都不远千里,一路上驱赶着牛羊驼马,带着各种土产方物,奔赴盛京,朝见皇太极,献物示庆,上表称贺。就连朝鲜国王也在元旦日上皇帝皇后贺表、敬献礼物的同时,还上了皇太子贺表,并进献皇太子礼品,其中有绢、绸、葛、席、貂皮及高丽纸等。

皇太极此时,正当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二年,国家稳定巩固,势力强大,皇室内部也平稳和顺,团结一致,后宫兴旺,爱妻生子,真所谓春风得意,处在他一生的最高峰。为表庆贺,他数次大宴宾客于崇政殿、清宁宫,确实是盛况空前了。

尽管海兰珠是亲侄女、亲姐姐,她的专宠对皇后哲哲和永福宫庄妃不能不是一个可怕的威胁。哲哲怎么对待和处理,不见端倪,而布木布泰却没有放弃努力。她已经从丈夫那里学到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她想必是很艰难地从姐姐专宠的缝隙中找到了机会,想必是利用男人都具有的好色弱点唤回了丈夫的一次爱怜。总之,在她姐姐海兰珠有六、七个月身孕的时候,布木布泰第四次怀孕了。

但是,这时的凤凰楼的高台五宫,完全被宸妃海兰珠的光彩盖住了,布木布泰出现妊娠反应的节骨眼,正当海兰珠的后嗣诞生的时候,满宫廷满朝野如火如茶,都向着宸妃赞美献好,没有人去关注西永福宫里连生三个女孩的庄妃。如果有,也就是哲哲和布木布泰姑侄二人同病相怜罢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有料到,那高贵的皇嗣只活了六个月,就因患了天花而夭折了。事情又很巧,皇嗣死在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两天以后,正月三十日,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福临。

皇太子夭折和皇九子出生,两件事情几乎就是同时,这就注定了皇九子的诞生不会带来多少喜悦。皇帝和他的宠妃东宫大福晋都沉浸在悲痛中,所有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行动和表情都与皇帝一致,于是,整个宫廷内外和朝廷上下都为国家失去皇嗣而被一团悲雾所笼罩,没有人会去关注永福宫的新生儿。布木布泰当然为自己终于生了皇子而高兴,心底深处也未尝不因为皇太子夭亡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希望而感到庆幸,但她更不能表现出来,她一定得和大家一样显得悲痛惋惜,并且一定在月子里坐在床褥上遣人去向失去儿子的丈夫与亲姐姐致以哀悼和慰问。

如果宫里还有人跟布木布泰心情相似的话,那就是皇后哲哲了。只是哲哲在感受程度上不会像布木布泰那么强烈而已。

失去儿子,尤其是已被立为皇太子的儿子,这样残酷的打击是宸妃海兰珠难以承受的。她终日哭泣,日夜悲伤,寝食不安,一天天地消瘦了。这使得皇太极更加关怀怜爱,多方劝慰,赐珍宝锦锻,调饮食药饵,只要穿过凤凰楼回到后宫,就在东关睢宫里陪伴郁郁寡欢的海兰珠,还不时带她去郊外散心。这一切都不见效时,皇太极又请来了海兰珠的娘家人,试图由祖母和母亲的抚慰来消除爱妃心头的创伤。

崇德三年的夏天,年前刚刚受皇太极封赠为和硕福妃的科尔沁蒙古大福晋即莽古思之妻哲哲之母,带领着儿媳妇寨桑之妻和孙子吴克善、满珠习礼等前来朝见,这是凤凰楼下高台五宫里姑侄三人的至亲。皇太极亲自率领诸王贝勒福晋到演武场迎接,直迎回盛京皇宫。皇太极在祟政殿里对亲戚们行规格最高的接见礼。和硕福妃献上鞍马、骆驼和贵重的貂皮。

皇太极于是在金銮殿上摆开了盛宴,家族亲戚欢聚一堂,歌吹响亮,舞队翩翩,欢快达于顶点时,在筵席间打起了莽式,这满洲传统的粗犷又豪放的舞蹈,几乎把所有的宾客都卷进了欢乐的旋风之中。皇太极宴前申明:“大家畅快尽欢吧!”

皇后哲哲依在母亲科尔沁大福晋、和硕福妃身边;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布木布泰姐儿俩依在她们的母亲科尔沁小福晋寨桑之妻身边。一后两妃都因娘家得到皇上如此的恩宠而感激谢恩,但谁的心里都明明亮亮,这一切,只是为了讨得脸色苍白、眼神忧郁的宸妃的欢心。

宸妃海兰珠的美丽眼睛里始终充满泪水。眼前的欢乐景象,让她联想起一年前的今天。那时,皇太极追封祖父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前,封祖母为和硕福妃,是命大学士范文程亲自前往科尔沁草原册诰的。祖母、母亲和哥哥为此特地来朝见谢封,丈夫也如今天一样远迎、一样盛宴款待、一样歌舞欢庆,不过那时是为了她的儿子的诞生,为了大清国有了一位皇嗣,如今呢……海兰珠不由潜然泪下。

不几天,皇太极又诏封海兰珠和布木布泰的母亲科尔沁小福晋为贤妃,并踢给仪仗。这可是非同一般的极大荣宠,可算是爱新觉罗氏家族之外的独此一家了。然而人人都明白,这完全是为了宽慰宸妃,布木布泰甚至皇后哲哲也不过沾光而已。

要说皇太极的爱心完全在海兰珠的身上,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其实,崇德改元建大清以后,皇太极的国事家事都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确实到达他一生的最高蜂。他的宏伟大业可以称得上是一日千里。

漠北蒙古喀尔喀三部的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和车臣汗,在崇德三年(1638年)遣使来朝归附,皇太极给他们规定了每年各部奉献一匹白驼八匹白马的九白之贡,从此喀尔喀三部与清朝建立了臣属关系。漠南、漠北蒙古的广大地区,都成了清朝的势力范围;从此,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兵团,就成为皇太极进攻明朝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遗志,继续进行对黑龙江流域的统一。祟德二年(1637年),黑龙江上游南北两岸索伦部落各城各屯都来归附,鄂嫩河、尼布楚一带的蒙古部落和贝加尔湖以东的使鹿部落等,也都先后归附。到了祟德六年(1641年),北方地区从鄂霍次克海到贝加尔湖广袤无际的原野山林,都成为清朝的属地。皇太极在这些地区设姓长、乡长,分户管辖,把当地居民都编入旗籍,称之为“新满洲”,同样隶属各旗,披甲出征,成为满八旗的组成部分。

这时候,原来是重大威胁的蒙古、朝鲜,都已成了满洲的大后方的一部分,历年派大军入塞中原、大肆抢掠烧杀的所谓“掏心战”,也都很见成效,壮大了国力和兵力,带来了一批又一批治国统兵的人才。时机已经成熟,皇太极将倾全力攻击最后的对手明朝,要跟朱元璋的后代争天下了。

遗憾的是,在皇太极的国事热火朝天的时候,他的家事却过早地越过了高峰、谁也想不到,那个来到人世只有六个月的小生命,竟会引发这样可怕的连锁反应,带来这样多的不幸,以致差一点断送了大清国的锦绣前程。

皇太子没有来得及命名就死了,做母亲的宸妃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不管皇太极如何施恩赐物,不管皇太极用怎样的怜爱去抚慰、去宽解,宸妃海兰珠仍然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前来援救关外重镇锦州。皇太极御驾亲征,九日率军扎营在松山城西北十里处。十二日,从盛京来到的官员向皇上奏言关睢宫宸妃得病。时值两军对垒的严重时刻,皇太极却毫不犹豫地立刻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各个固山额真,命他们固守杏山、高桥,随后,十三日一大早,皇太极就车驾行,赶回盛京。

十七日,皇太极抵达旧边界驻跸。当夜一更时分,盛京遣使来奏报宸妃病危,皇太极闻讯立即拔营,连夜赶奔,并遣大学士希福、刚林及冷僧机、索尼等急驰前往候问病势来报。希福等人五更赶到盛京,方入大清门,至内门击云板叫门时,宫内传出一片哭声,宸妃正于此刻薨逝,没有等到与心爱的丈夫最后再见一面。冷僧机和索尼不顾人马劳乏,汗湿淋淋,立刻回马急奔,在盛京城外遇到圣驾,便以宸妃己逝奏闻。

皇太极犹如五雷轰顶,登时恸哭失声,飞马驰入大清门,直奔关睢宫,直扑到海兰珠的遗体上,恸哭不止,捶胸顿足。皇后与众妃力劝、诸王贝勒跪求,都不能阻止他的如流泉一样的热泪。他下令宸妃丧硷之礼一切从厚,甚至元旦节也免去朝贺、停止筵宴乐舞,等同于国丧;他自己身离宫院,独居御幄,朝夕悲痛,竟然六天六夜不饮不食,终于导致昏迷休克,吓得后妃及诸王大臣设祭物于神前祈祷。

此时,都察院参政等人谏劝说:“天佑皇上底定天下、抚育兆民,皇上一身关系重大。今天威所临,功成大捷,松山锦州克取在指顾间,此正我国兴隆、明国败坏之时,皇上宜仰体天意,自保圣躬,何为情率而不自爱乎?”

也许是英雄志终于克服了儿女情,皇太极终于有所醒悟,表示今后要善自排遣。但实际上,他仍是难以自拔。他对宸妃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奠:初祭、月祭、大祭、冬至节令祭、岁暮祭等等;重要的祭祀,皇太极都亲率王公大臣、后妃福晋等参与典礼,宣谕祭文,献茶献酒;还召喇嘛、僧、道等颂诵经文,使宸妃早生福地;在宸妃丧期内狂妄作乐的官吏和宗室,都招来皇太极的暴怒,被一一革职禁锢。这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丧,连外藩蒙古、朝鲜等都遣专使来朝吊祭。

十月里,宸妃海兰珠受册谥曰:敏惠恭和元妃,终年三十二岁。后来为了恢复衰弱的身体,排遣忧心,皇太极每月出猎郊野。但每一出猎必定过宸妃茔墓,皇太极必定又恸哭一场,并必定与同行的皇后诸妃奠茶奠酒。自他闻宸妃生病的消息从前线赶回盛京后,就再也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就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他的身体虽也有见起色的时候,但元气已伤,已无完全恢复的可能了。

在皇太极悲悼海兰珠不能自已的时候,伤心怀抱还有人,那是庄妃布木布泰。

哲哲是中宫皇后,尊贵可以减轻冷遇所造成的伤害;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新来乍到,失宠的感受还不会很深切;惟有永福官庄妃布木布泰,入宫已经十六年,曾经是皇太极最心爱的小福晋,在宫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天聪六年(1632年)降到第三位,可以解释为没有生儿子来自我安慰;崇德元年(1636年)降到第五位,无疑已经失宠;好不容易生了儿子,而且是在皇嗣死后立刻出生、正足以补缺的皇子,却仍然不能挽回丈夫的心!皇太极的爱恋、皇太极的情意,海兰珠生时由她全部承受、死后由她全部带走,这难道不是比海兰珠年轻漂亮、比海兰珠聪明颖慧的布木布泰的最大的悲哀么?

布木布泰多少次对孤灯、守空帏,多少次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又有多少次紧紧楼抱着幼小的儿子幽咽暗泣,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妇,健康关丽,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血脉里流动的是蒙古民族豪放粗犷的热血,虽然皇太极称帝以后,模仿汉家皇帝严格了内外,加强了宫禁,但男女配合是天赋权利的蒙古传统观念,并没有在她心里死绝,宫墙禁令,只禁得住身体和行动,永远禁不住思想和感情。

在被丈夫冷落的时候,她移情别恋,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移情的对象,只能是那位与她自幼时就志趣相投、又因政治需要和姻亲关系而接触最多、已经日渐成长得智 勇双全、威武英俊的睿亲王多尔衮。

庄妃布木布泰努力挽回丈夫的心,积极参与丈夫的政事。崇德七年(1642年)松锦大战奏捷,俘获了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庄妃布木布泰仰体皇太极的圣意,配合大学士范文程,以自己的美色和温存软化了洪承畴的意志,用参汤救活了绝食将死的洪承畴的生命,终于使这位明朝辽东战场的总指挥,对大清来说十分难得的高级人才诚心归顺了皇太极。(原文来自古今奇闻趣事谈的头条号)

标签: 宸妃海兰珠清朝

更多文章

  • 慈禧最害怕的事:怕死后被人知晓“守宫砂”已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

    慈安皇太后死了,慈禧最终登上了权利的高峰,能够肆无忌惮地以皇帝的名义颁旨,在圆明园的清漪园原址之上修建颐和园,同时增葺西苑为本人吃苦之用。就清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而言,建造这么一个在康乾盛世之时看来缺乏一提的园林,曾经非常费劲了。但国度的动乱不安,经费的严重缺乏,并没有阻止慈禧一味吃苦的念头。她在下旨

  • 张丽华虽出生寒门却做事得体大方的倾国后庭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丽华,南北朝

    今天我们要说的古代女子名叫张丽华。张丽华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宠妃,陈后主的贴身秘书。跟那些出生就带着富贵之气的妃子相比,张丽华的出身比较寒酸,其父兄以织席为生。张丽华很小就初召入宫中 当一名宫女,因其貌美聪慧,后被陈后主封为贵妃。太建二年(569年)陈叔宝立为太子,年仅十岁的张丽华入宫,充当太子宫龚良

  • 解密:道家创始人老子为何会苛刻的批评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老子,道家,

    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在战国之后一直彼此攻击,于是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大都数的学者都认为,儒学思想中,有一部分的思想是来源自道家的思想。而孔子本人,也确实曾经向老子问道。那么,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时候,作为老师的老子,对这位名满天下,号称博学的孔丘,有什么特别的教诲呢?孔子既见老子,老子告曰

  • 历史上踏着手足骨肉的鲜血登上皇位的十大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拓跋嗣,王延钧,刘晟,宋太宗,赵光义,李世民,杨广,胡亥,刘聪

    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事变。其实,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一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内无亲情,一部二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就像一

  • 解密:落寞英雄光绪一生唯一一次大笑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绪,皇帝,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 秦赵番吾之战的相关人物: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番吾之战,李牧,秦军,

    李牧,(前?—前229)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雁门,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赵王责

  • 揭秘乾隆皇后遗体至今不腐之谜!面目如生令人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孝贤纯皇后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历经了这么上百年的遗体竟然面目如生!她就是孝仪纯皇后——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她的遗体到底为什么能历经这么久还不腐?孝仪纯皇后遗体经久不腐之谜直到现代还没有办法给出科学解释,每每谈起总使人惊叹不已。一起来看看吧。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汉族人,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

  • 溥仪:最后一个皇帝 容貌出色却被癌症折磨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溥仪,慈禧,光绪

    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他一生坎坷,在61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夺取他生命的是疾病,这个疾病很厉害,是癌症并发尿毒症,这在当时根本无法被治愈,于是溥仪就这么离开了人世。溥仪的本命叫爱新觉罗·溥仪,他曾经是清朝的一个皇帝,但是他在位的时间还没多长时间就被迫退位了,他的命运也和中国当时的情况一样跌宕起伏,

  • 同为反贼李自成比张献忠强在哪里?答案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明朝,张献忠

    明朝崇祯末年,天下大乱,反贼蜂起。在这些反贼中,最后成气候的有俩人: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中,北边的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眼看着就要成事了,可惜被北边的满清和吴三桂联手摆了一道,功亏一篑;南边的张献忠占了巴蜀,凭借天府之国的富庶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然地理优势,开牙建府,裂土称王。有时候,历史充满了

  • 揭秘:圣人孔夫子为何说自己很像一条丧家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圣人,孔子

    孔夫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周游列国,到处向国王宣讲自己的主张,可惜没有人采纳。来到郑国,弟子们都走散了,只有孔夫子自己在外城的东门。这是有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那里有个人,额头如尧,脖子如皋陶,肩膀似子产,然而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因此狼狈的像条丧家犬”。子贡很生气,就如实把这些话告诉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