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皇后到出家为尼,沈婺华经历了什么?

从皇后到出家为尼,沈婺华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3 17:12:39

沈婺华,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沈婺华是吴兴郡武康县人,望葵贞宪侯沈君理之女,自幼秀丽端庄,聪慧机灵,记忆能力超强。只要是读过的书籍,大多数都能够记住。而且也很擅长写作,才思敏捷,字迹娟秀。这样出身名门,又才华横溢的女人,当然不愁嫁不到如意郎君。

571年,陈婺华嫁给了陈朝太子陈叔宝,成为太子妃。二人是表兄妹关系,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新婚燕尔之时,两人也曾在江南烟雨中,吴侬软语,耳鬓厮磨,度过了一段伉俪情深的美好时光。

后来,沈婺华的父亲去世。作为家中最孝顺的孩子,沈婺华搬到了偏殿,每日吃斋念佛,为父亲祈福守孝。

时间一长,营养不良 ,再加上不修边幅,容颜娇美的沈婺华,变得清瘦黯淡,憔悴不堪,没了往日的风采。

陈叔宝看到沈婺华这个样子,即心疼又无奈,爱不是,恼不是,慢慢地就疏远了她,觉得和她在一起,枯燥又乏味,让人压抑。

他一有空儿,就往张丽华那里跑。张丽华发长七尺,浓黑如漆,光彩照人。更让陈叔宝云里雾里的是,她还精通祈祷技术,在宫中聚集了许多女巫,让她们击鼓跳舞,咿咿呀呀,假借鬼道来迷惑陈叔宝。

有一次,沈婺华过生日,陈叔宝出于礼节上的考虑,带着一盒首饰,过来看沈婺华。可他只坐了一小会儿,就急着往外走。他见沈婺华也不挽留,觉得很没面子,就伏在桌子上,写了一首诗《戏赠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沈婺华也不甘示弱,微微一笑,随即提笔写了一首《答后主》:“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

陈叔宝见沈婺华对自己不冷不热,一副去留随便,不解风情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他觉得还是张丽华好,对自己掏心掏肺,毫无保留,爱得彻底纯粹。

从那以后,鬼迷心窍的陈叔宝,不但批阅奏折时,带着张丽华,而且还把后宫的管理大权,也交给了张丽华。张丽华长袖善舞,很多大臣与执政者,也都随风披靡。闹得人心惶惶,民怨沸腾。

沈婺华看到北方隋军磨刀霍霍,陈叔宝还在温柔乡里大唱《玉树后庭花》,不知道亡国的危险正在逼近,心里非常着急,屡次上书劝谏陈叔宝,要他以江山社稷为重,亲近贤臣,重塑朝纲,远离女色。时间一常,陈叔宝就火了。有次,他又接到了一封沈婺华的劝谏书,不由得恼羞成怒,就动了废掉皇后的念头,想让张丽华来坐皇后,被他母亲给阻止住了。

589年,隋朝大军压境,陈叔宝自持长江天堑,不以为然,所有的军国大事,皆不过问。

结果,隋军没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健康。陈朝灭亡。作为祸国红颜的张丽华,被隋军将领在清溪桥畔杀死。

陈叔宝和沈婺华,因为是前朝皇帝和皇后,属于战争要犯,被俘虏抓获,押送到了长安。

隋炀帝并没有难为这对落魄夫妻,尤其是沈婺华,隋军攻入皇宫的时候,陈叔宝和张丽华等人被吓得屁滚尿流,慌不择路时跳到井里躲了起来。而沈婺华却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气定神闲地坐在书房里,诵经读史,等待着隋军的到来。这种胆识和勇气,让隋朝军队很震惊,也让隋炀帝刮目相看。

604年,陈叔宝去世。他的悼念文章,是沈婺华亲手所写,情深义厚,言辞恳切。每一句话,都是她的心灵之声,肺腑之言。其中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这句话,更是被当做夫妻相处之道的至理名言,流传了一千多年而不衰。

出于对沈婺华才华和人品的敬重,隋炀帝每次下江南的时候,都要叫上沈婺华随行。而江南的氏族大家,看到他们最爱戴的沈婺华,端庄娴静地坐在船上,也就感觉着和北方这个王朝拉近了距离。由此可见,沈婺华在当时的威望有多高,影响有多大。

可惜,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没过多久,隋炀帝就被宇文化及给杀害了。

沈婺华无处可去,她从广陵,背着行囊回到了自己家乡。她一生无儿无女,陈叔宝也早已远去,红尘对她来说,再无半点牵挂。回到老家后,她选择到天净寺,出家做了尼姑,法号观音。

沈婺华出家时,正是兵荒马乱,天下四分五裂之际,人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沈婺华眼见无辜生灵惨遭涂炭,于心不忍,便装扮成观音大士,用计谋救助了许多老人和孩子。

后来为了躲避兵祸和匪乱,沈婺华隐居到了山东莱山白云庵,伴着晨钟暮鼓,青灯古佛,苦苦修行。而经她救助的老人和孩子们,逃难逃到了全国各地。大家口口相传观音菩萨的相貌和行迹,让沈婺华的名声越来越大,百姓们纷纷绘制观音图像,在家里供奉起来。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的几百年间,观音菩萨一直都是男人形象,而沈婺华出家之后,观音就以她为原型,变成了一位面容端庄,慈祥可亲的女子形象。

贞观之年的某一天,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沈婺华在白云庵佛堂的蒲团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从一代皇后,到一个普通的出家人,沈婺华能够体察民情,恤老爱幼,一心向善,让人感念万分。作为女相观音的原型,其临危不惧,处惊不变,至圣至贤的形象,倾注了中国亿万女子数千年的理想,是大慈大悲的显现,是真善美的化身!

标签: 沈婺华陈朝

更多文章

  • 荀彧是什么出身?他离开袁绍转而投奔曹操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近代历史学家何兹全曾评价: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对此,我非常赞同,而且荀彧和诸葛亮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匡扶汉室之志。荀彧之于曹操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诸葛亮、荀彧就像三国乱世当

  • 黄忠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 如果换做夏侯惇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侯渊,黄忠

    对夏侯渊和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黄忠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他最出名的两战一是长沙对关羽,两人接连战了三天各有胜负,二就是定军山之战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了。这两战也让黄忠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五

  • 都说道光是历史上最节约的皇帝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道光

    对节约皇帝道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道光皇帝,他究竟节俭到什么程度?穿着补丁衣服、舍不得吃鸡蛋!这两样若是放在普通百姓身上,那自是再正常不过了。可若这事发生在皇帝身上,那就相当让人匪夷所思了。这位皇帝便是清朝的道光皇帝,他曾在上朝

  • 三国曹魏众多名人中,第一批进入曹操庙庭从祀的都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侯惇,三国

    曹操手下贤才众多,可以说,名将如云,谋士如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曹操死后,被立庙祭祀,魏明帝时代,评了一批功勋卓著的文臣和武将,进入曹操庙庭从祀。那么,谁有资格最先进入曹操庙庭从祀呢?第一批进入曹操庙庭从祀的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呢?第一个是夏侯惇。夏侯惇(?-220年),

  • 李自成逃往九宫山是真的吗 历史上的李自成死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李自成

    对李自成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闯王李自成逃命九宫山是真的吗?历史上的李闯王究竟命丧何处?关于李自成最终的结局,后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地主团练剿杀。据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向朝廷奏报称:“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

  • 年羹尧当初手里握着几十万大军 年羹尧为何死都没有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羹尧,清朝

    对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啥到死都不敢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22年,康熙辞世,雍正继位登基,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人口增长。“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 典韦: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名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典韦,东汉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

  •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宜妃,清朝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嫔妃时,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这

  • 古代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 李治娶自己的小妈为何无人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治

    对李治娶了自己的小妈,为何没人骂他?你看看他究竟是什么出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汉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的。对于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妻子这件对更是不能容忍,会遭到世人的唾骂。然而,李治娶了武则天之后,满朝文武和后人却貌似并没有什么反应

  •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刘备

    对刘备和刘邦都占据了四川,为何刘邦能统一天下,刘备只能败走夷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和刘备虽然都占据了汉中地区,地盘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地盘之外,其他所有的条件,刘邦基本上都优于刘备。而且,最关键的是,刘邦面对的是一场混战,就算是最强的项羽,整体国力也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