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文正苦守洪都85天,这三个月朱元璋为什么不支援?

朱文正苦守洪都85天,这三个月朱元璋为什么不支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1/9 14:01: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文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元末决定南方归属的一战,就是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了,而在鄱阳湖之战前,发生了洪都之战,朱文正苦守洪都85天,死死地拖住了陈友谅东进的势头,为朱元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问题是,朱元璋当时的确是率主力北上救援安丰,救出了小明王,但是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三年三月就回到了应天,四月份陈友谅才大举围攻洪都城,七月才发兵救援洪都城,这三个月,朱元璋都在干吗?

首先要说的,朱元璋当时面对这被陈友谅和张士诚东西威胁的局面,所以他便确立了先击败陈友谅再对付张士诚的战略,很简单,如果先收拾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在西线大举进攻,而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则更多的是想坐享渔翁之利。

所以说在这个战略下,朱元璋在蓄积实力和陈友谅决战之前,朱元璋要做的就是遏制张士诚的发展,同时对其保证一定的军事威胁,所以说当张士诚进攻安丰扩充底盘的时候,朱元璋才会积极北上救援小明王,当时刘基劝朱元璋不要去救,因为就回来的小明王韩林儿会掣肘朱元璋的发展,但是朱元璋不想张士诚趁机做大,所以还是去救援了,《明史.太祖本纪》三月辛丑,太祖自将救安丰,珍败走,以韩林儿归滁州,乃还应天。

而陈友谅说是趁着朱元璋主力北上之际发动围攻洪都之战,但是实际上,朱元璋已经就会了小明王,并回到应天坐镇,朱元璋的后方面对陈友谅的大举东进并不是太惊慌,当然朱元璋的主力部队并未随其撤回,这也是朱元璋并未及时救援洪都的主要原因,不是朱元璋不想救,而是他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了。

那么在陈友谅率号称60万大军大举东进的时候,已经完成救援安丰任务的朱元璋,主力部队在哪里呢?当时朱元璋的主力部队在徐达常遇春的带领下,正在围攻庐州。

《明史.徐达列传》从援安丰,破吴将吕珍,遂围庐州。

《明史.常遇春列传》从援安丰。比至,吕珍已陷其城,杀刘福通,闻大军至,盛兵拒守。太祖左右军皆败,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破之,俘获士马无算。遂从达围庐州。

当时的庐州守将是左君弼,他不是张士诚的部将,只是在元末动乱之际他独自占据着庐州城长达十多年,算是割据一方的小军阀,他当时是支援了张士诚的部将吕珍攻打安丰,时庐州左君弼出兵来助珍,道理也很简答,左君弼夹在各方势力之间,相对来说,朱元璋对他的威胁要大于张士诚,所以联弱以抗强,他是不想看到朱元璋做大的。

而当朱元璋率部于安丰击败吕珍之后,吕珍左君弼退入到了庐州,正常情况下,为避免陈友谅起歪心思,朱元璋应该及时率主力部队回撤,但是朱元璋却命徐达常遇春围攻庐州,前后围困了3个月,要知道但是洪都可在血战,之前朱元璋不想陷入两线作战,可到了如今,他到是自己主动给自己制造个两线作战的窘境,《明实录.太祖卷》君弼大败走入城,歛兵拒守,达攻围,凡三月不下。

朱元璋是一时智商下限了吗?其实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对决有很大一个区别就是,朱元璋在棋局之外,他的眼光看得要比陈友谅要远得多,陈友谅更多的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朱元璋之所以想要拿下庐州,是因为庐州是朱元璋以后灭张士诚,以及北伐的重要基地。

但是的庐州就是合肥,三国时期东吴曹魏一直死磕的地方,历来都是江淮地区的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控制了庐州,也就能相对容易的控制江淮一线,也打开了日后进攻张士诚的通道,本来朱元璋是打算救援安丰后就撤回的,不过左君弼的意外参战,到是很快激起了朱元璋对庐州城的兴趣,而且左君弼在安丰新败,此时攻打庐州城也的确是很好的机会,虽然但是没有打下来,不过不能说朱元璋的决策是错的,按照《明史.常遇春列传》记载,城将下,陈友谅围洪都,召还。也就是说没有陈友谅的话,庐州城是很有可能被攻下的。

朱元璋看重庐州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一直重视马政,想要实现北伐灭元的壮举,拥有足够强的骑兵部队是必要的条件,而庐州当时是有马场的,早在三国时期,曹魏就开始在当时的合肥实行马政,《饮马池》魏武拒吴意志坚,跸山饮马大河边。前人留下曹王庙,今忆三国话古贤。

而元朝实现统一之后,就在全国推行马政,尤其是向南方推行,而庐州就建立了马场,为政府官办,属于庐州路管辖,同时由于大量的元朝宗室南下,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宗室一般都拥有相当规模的围猎场所,其中便包含一定数量的牧地。庐州也存在类似的元朝宗室贵族私有牧场,《元史帖木儿不花传》帖木儿不花为宣让王,赐金印,移镇于庐州……拨庐州、饶州牧地一百顷赐之。《田赋考》也是记载了,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

所以说庐州城不仅在地理战略位置很重要,同时有可能有助于朱元璋增强骑兵部队的实力,自然是能攻占最好攻占的了,在朱元璋立国后,庐州也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推行马政的地方之一,可见虽然陈友谅在洪都兵锋甚盛,不过庐州对朱元璋的诱惑力太大,而这也能说明,朱元璋还是蛮有把握能够应付陈友谅的,所以他眼前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危机,而是危机当中存在的机遇。

多说一点就是,虽然朱元璋不在洪都前线,但是他之前的一个决定是让陈友谅攻城时吃了亏的,陈友谅的水师强悍在于战船高大,一般在攻打建立在江边的城池时,是要江河水位足够,陈友谅水师高大的战船可以直抵城墙之下,基本上将士就可以从战船之上直接登上城墙,所以可以屡屡攻陷重镇,但是朱元璋在修建洪都城墙的时候张了个心眼,《明实录.太祖卷》洪都城始瞰大江,友谅前攻城以大舰乘水涨附城而登,故为所破。上既定洪都,命移城去江三十步。至是,友谅巨舰至,不复得近,乃以兵围城,一下子让陈友谅水师原有的打法失灵了,所以说朱文正能够守住洪都城,有一部分是朱元璋的功劳。

参考资料《明史.太祖本纪》《明史.徐达列传》《明史.常遇春列传》《明实录.太祖卷》《元史帖木儿不花传》

标签: 朱文正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王室生育力下降之谜 为什么最后三位皇帝都绝后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晚清,皇帝

    还不知道:晚清最后三位皇帝为什么会绝后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封建社会的皇位讲究父死子继,一个皇帝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素质如何,关乎整个国家的国运。然而,清朝末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个皇帝通通绝后了,这间接导致了慈禧的弄权,导致了国家的内乱。同治是慈禧的独

  • 永璂:大清最惨的嫡皇子,生前没有任何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永璂,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永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坐拥天下、手握大权,与此同时,作为他的子女,自然也是人中龙凤,自出生起就有享不尽的富贵与权势,因此,古人人人都羡慕可以生在皇家的儿女,可惜他们有所不知,皇子、公主一生不幸的也比比皆是,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其中

  • 朱文圭:明朝历史上最惨的皇子,被囚了55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文圭,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文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文圭,堪称史上最悲催的皇子。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元璋死后,他越过二十几个叔叔直接登上皇位,肯定有不服的人,其中之首便是燕王朱棣。姜终究是老的辣,年少仁厚的朱允炆注定是斗不过老谋深算的朱棣的。经过将近4年

  • 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盛年而亡?传言跟朱瞻基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高炽,朱瞻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高炽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大明风华》中,我们认识了梁冠华老师扮演的朱高炽,在憨态可掬的外表下,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位太子爷忧国忧民、为国家鞠躬尽瘁、敢于直言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而在历史上这位太子也确实如此,从其庙号仁宗,便可见一斑。虽然因为“腰腹

  • 乾隆一生作了多少诗?为什么只有一首被选进了现代教育的小学课本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作诗是为了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乾隆皇帝担任大清皇帝六十年,之后担任太上皇长达四年时间,其一生作诗高达四万多首,但尴尬的是,这些诗歌只有一首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这个现象的背后,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时间成本乾隆帝一生作诗四万首,时常会让人联想当代新闻媒体提到

  •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那他有过铺张浪费的事迹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节俭。在没当上皇帝前,有次部下送他一张金床,他当场就把床毁了,并表示自己讨厌这样的奢侈。称帝后经常吃素,自己的马车还是修补过后的,皇后更是穿着褪了色的衣裳,这些历史记载的种种都表明朱元璋是一个勤俭节约

  • 清朝有哪些皇帝?分别都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有哪些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万历十六年,女真人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各个部落,势力逐渐强大。经过几年的经营,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加强了对队伍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 嘉庆帝为什么会突然暴毙?嘉庆帝之死有哪些传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帝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都会记录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死,正史就记载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传说就不同了,可谓是五花八门,让后人一头雾水。在清朝的皇帝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上

  • 东宫福晋说送就送?皇太极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太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为了入主中原去联合当时蒙古的力量,巩固与蒙古之间的同盟关系,实行了联姻政策,所以说皇太极的后宫多数都是蒙古的贵族。就连之前蒙古首领的女人也被皇太极收入后宫之中。提起皇太极的爱情,人们想起来的一

  • 明武宗是张皇后的嫡长子,他们母子关系真的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武宗,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明武宗朱厚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明孝宗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可是明武宗即位后,却与母亲张皇后的关系非常冷淡,明武宗在宫中只住了一年多,就搬到了宫外的“豹房”,自此不再踏足皇宫,直到最后死在豹房。古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