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最有为的皇帝赵昚,为何要把皇帝早早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南宋最有为的皇帝赵昚,为何要把皇帝早早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1/21 12:58:23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崩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昚禅位于赵惇,赵惇即为宋光宗。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后改名重华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赵昚继续为赵构服丧。

宋孝宗在宋高宗去世不到两年,就立刻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惇,名为尽孝,但却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

宋高宗赵构60岁时,主动禅让皇位给养子宋孝宗赵昚。禅让皇位以后,宋高宗赵构还活了25年。在这25年里,宋高宗赵构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很多事情宋高宗不点头,宋孝宗还不敢做的。

不过,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 吏治

,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 安康 ,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赵构病死于临安行在的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宋孝宗赵昚当了25年的“傀儡”皇帝终于熬死了宋高宗赵构,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两年,他就立刻又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宋光宗赵惇,让满朝文武傻了眼。

而宋孝宗赵昚之所以要把皇位让出去,他自己在圣旨中说过:“朕比年病倦,欲传位太子……”也就是说,自己有病,又经常感觉得很疲倦,不想干了。

宋光宗赵惇继位时已经43岁,史上对这位皇帝评价不高,一是宋光宗有疯病,经常头脑不清醒,连政务都不能处理;二是宋光宗不孝,一直对宋孝宗不理不睬;三是宋光宗的皇后是个刁蛮的,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在宋孝宗活着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在宋光宗当皇帝以后,她更加把持朝政。

宋孝宗赵昚之所以倦于政事,是因为宋孝宗赵昚本身是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一直希望通过北伐,完成统一大业。他在五年间,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力有很大的提高。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宋孝宗授意枢密使张浚筹划北伐。五月,张浚派濠州(今安徽凤翔)李显忠渡江出击。先后收复了灵璧,虹县等地,继而又攻陷了宿州(今安徽宿县)。后宋孝宗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副之。金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亲自率兵来攻,先被李显忠击退,后又调兵前来。但此时的邵宏渊按兵不动,还企图动摇军心,有些参战的将领还带兵临阵脱逃。李显忠孤军奋战,终是难支只好趁着夜色撤离宿州。金军乘势掩杀,宋军大败,死伤不可计数。

北伐失败后,隆兴二年(1164年),金世宗为了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发兵南下,先后攻占楚州、濠州,滁州等地,并准备渡江南下。在这种情况下,宋孝宗同意议和,这年十月双方签订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隆兴议和”。

北伐失败后,赵昚想要再次北伐。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宋孝宗召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的允文入朝,升其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掌握军政大权。虞允文一方面在财力、物力、兵力上积极为北伐作好准备,另一方面,他建议宋孝宗遣“泛使”赴金,要求修改隆兴和约中部分侮辱性的条款,一是要求金朝归还河南的宋朝帝王陵寝之地,二是改变宋帝站立接受金朝国书的礼仪。对于宋孝宗来说,祖宗陵寝长期沦于敌手,每次金使南来,自己必须下榻起立接受国书,他内心早已视为奇耻大辱。因此,他立即同意虞允文的建议,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派范成大使金,提出归还河南陵寝之地和更改接受国书礼仪的要求。金世宗断然拒绝宋方的要求,金朝群臣也都对南宋擅自破坏和议愤愤不平,尽管范成大与金人据理力争、毫无惧色,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北伐一再失利,宋孝宗赵昚的希望就完全没有了,因此,他才会倦怠。而且宋孝宗赵昚把皇帝让出来还有一个想法。他觉得他北伐的事情失败了,因此,总得要有一点成功的东西。而这个成功的东西,就是追求“道德完善”。

宋孝宗赵昚禅位的目的,是为了去给宋高宗守孝,他要守孝三年。在宋孝宗赵昚看来,反正前期被宋高宗挟制,已经体现出“孝道”了,不如把这个进行到底,继续孝道。这样还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所以,宋孝宗赵昚就做了禅让的事情。

标签: 宋朝赵昚

更多文章

  • 为人贤德的胡善祥为何会被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恭让章皇后,胡善祥

    说到胡善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古代妃嫔一旦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半辈子基本职能与青灯古佛为伴,比如说汉朝的陈阿娇,不过明朝有一位皇后,虽然被废,但地位比新皇后还高,她就是被称为“明朝第一废后”的胡善祥。胡善祥,山东济宁人,公元1402年出生,是锦衣卫

  •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不称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称帝

    在当摄政太后的11年间,刘娥有没有做武则天第二的念头或野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来看,她肯定有。特别是在她摄政的后期,她享受的礼仪规格已经跟皇帝接近或没有区别。她甚至曾试探性地询问大臣:“武则天这个人究竟怎么样?”著名谏臣鲁宗道回答说:“唐之罪

  • 宋真宗天书运动简介 天书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真宗,天书运动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而掀起了“天书降神”的泰山封禅运动。另有说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件经过为了前往泰山封禅,需要有祥瑞出世,真宗去向王钦若询问,王钦若向真宗建议:”天瑞安可必得?前

  • 孝惠章皇后为何能当56年的皇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孝惠皇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孝惠皇后的故事。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孝惠皇后因患病,死于宁寿宫,这年是她当上皇太后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对于这个并不是亲生母亲的继后,康熙可谓是孝顺至极,事事都会考虑到孝惠皇后的意愿

  • 项羽生涯最强一战是什么战役?让他一战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生涯最强一战是什么战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像彭城之战这种3万人屠杀56万人的例子,那还真不好找。这可和赤壁之战那种大火攻心不同,这是3万人迎着56万大军硬上啊,不仅仅是战士勇猛,更是项羽的临场战术指挥得当。关

  • 和珅作为一个聪明贪官和权臣 和珅为什么不早点归顺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和珅

    对和珅与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清朝乾隆皇帝的身边,有个集权臣和贪官身份于一体的人物存在。此人非常聪明,不仅能揣摩出乾隆的心意,而且还能哄得乾隆越来越离不开他的辅佐。想必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都已经猜出此人的身份了。没错,他就是我们大家很多熟悉的

  • 孝昭仁皇后是什么身份?与两辅政大臣关系亲密 坤宁宫最后一位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孝昭仁皇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昭仁皇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与孝诚仁皇后同时间嫁进康熙后宫的,赫舍里氏成为了皇后,钮祜禄氏却只是皇妃,这样的差距应该算是不小的打击,幸运的是,她熬到了那个时候,赫舍里氏去世,钮祜禄氏成为第二任皇后,但是她并未在皇后的位置

  • 富察·丰绅济伦是什么身份?乾隆为他首先开了特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富察·丰绅济伦,清朝

    富察·丰绅济伦是什么身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乾隆是个特别宠爱女儿的皇帝,他本来女儿就不多,因此几乎每个女儿都得到了他的特殊照顾,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嫡公主)与固伦和孝公主(和珅儿媳妇)都被乾隆视为掌上明珠。除了这两位固伦公主之外,乾隆还对另一位和硕

  • 本是宠妃的惠妃,曾是四妃之首,为何后来一直没能再获尊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惠妃

    惠妃叶赫那拉氏,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随着清宫影视剧的热播,大家对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后宫嫔妃也越来越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康熙帝的后宫嫔妃是最多的,他大概娶了50多个妃子,一共生下55个子女,可以说是清后宫之最。康熙帝一共册立了3位皇后,分别是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 蒙古帝国大将拖雷生平简介,拖雷的军事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帝国,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Tului,蒙古语意为镜子,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