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经用过美人计

揭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经用过美人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14 更新时间:2023/12/25 6:55:11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之主。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陈寿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对其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英奇,人之杰矣。”

如果将此二人放回各自的历史环境中,对他们的行为做一下客观的比较,就会发现孙权在“屈身忍辱”和“任才尚计”方面和勾践有着本质区别,可谓小同而大异。

越王勾践是中国古代“屈身忍辱”的典型代表。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师于夫椒,接着围困勾践及余部五千人于会稽山上。勾践走投无路,派大夫文种求和于吴:“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又曰:“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也就是说,如果吴王夫差乐意,越国举国女子都可以按“门当户对”的原则去侍候吴国的男人。这样,“屈身忍辱”的并非勾践一人,越国所有君臣都将蒙受奇耻大辱!吴王夫差听信谀臣太宰嚭答应求和后,勾践果真偕妻子及范蠡等大臣三百人入吴为奴。勾践不仅亲自为夫差驾车养马,甚至在夫差生病时主动尝其粪便以诊病情。

网络配图

说孙权“屈身忍辱”,无非是因为他曾先后屈身事曹操和曹丕。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孙权为了避免将来因夺取荆州而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订盟修好之意)”。不过,这种投降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孙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都不受曹操节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后,深感山雨欲来风满楼,更加屈降于曹操。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篡汉,孙权马上遣使奉贡,以表臣礼。黄初二年,孙权又遣使称臣,并送还于禁等曹魏降将。但曹丕并不满意这种有名无实的藩属关系,遂向孙权征质子,即要求孙权以送儿子做人质的方式来表达对魏国的忠心。孙权既不愿送儿子为人质,又不愿陷入西、北两线作战的境地,只好使了个“拖”字诀。黄初三年,曹丕终于对孙权和稀泥的做法忍无可忍,遂遣三路大军南下伐吴。此时吴将陆逊已经大破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解除了西线的威胁。于是孙权立即拔刀相向,魏吴臣属关系从此破裂。

孙权比与勾践,看起来好像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其实不然。曹操打的是“天子”旗号,魏国又是代汉的正统。因此,孙权称臣于曹魏,犹如地方称臣于中央,算不得什么耻辱。只是对于孙权这样一位欲夺天下的英雄来说,臣服于他所谓的“汉贼”,确实有损颜面。“任才”不仅要重用人才,更重要的是善待人才。勾践虽然能在难时重用人才,却不能在易时善待人才。若无文种和范蠡的精心辅佐,勾践基本没有灭吴称霸的机会和可能,但功成名就后的勾践不但没有让这两位盖世功臣分享成功的喜悦,反而逼得他们或死或逃。勾践灭吴后,范蠡自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于是及时辞别勾践,变易姓名,乘舟浮海逃到齐国。文种接到范蠡劝其速逃保命的书信后称病不朝,没来得及逃走就被勾践赐剑自杀。

网络配图

孙权同样也能重用人才,同样也杀害过人才,但杀人的主观原因和方式方法则不同。孙权杀害的最重要人才无疑是火烧夷陵、大破刘备的名将陆逊。但孙权在主观上绝不是要兔死狗烹,因为当时孙权还未一统天下,魏、蜀还时刻威胁着吴国的安全,吴国还需要陆逊这样的“良弓走狗”。而且孙权之所以害死陆逊,主要是因为以陆逊为首的一批大臣反对他废嫡立庶(孙权欲废太子孙和,改立鲁王孙霸)。陆逊在如此严肃的问题上和孙权较劲,加上鲁王党羽杨竺等人的不断谮毁,所以“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尽管孙权气死陆逊有失英明仁义,但与勾践赐死文种又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孙权气死陆逊后追悔莫及:“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若陆逊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但勾践不同,他逼死良臣已经可恨,更可恨的是他杀贤害才时暴露出的麻木不仁的无耻心态。勾践在逼迫文种自_杀时竟言:“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说到“尚计”,勾践最擅长的计谋莫过于“美人计”。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兵困于会稽山,国破家亡之际,他马上就想到了“美人计”。君臣一番谋划后,竟派文种向吴王夫差求和:“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结果由于伍子胥识破其计,力主灭越,第一次“美人计”没有奏效。但越国君臣没有气馁,他们听说吴国的权臣太宰嚭贪财好色,于是“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黄天不负有心人,第二次“美人计”终于有了效果,在太宰嚭的强谏下,夫差终于答应了越国的求和。后来,为了用女色迷惑夫差,以乱吴政,“越王勾践得采薪二女西施郑旦,以献吴王”。这是第三次也是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一次“美人计”。

网络配图

勾践为达复仇目的,不断采用女色诱敌的手段,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以女色作为开路的利器,都要以牺牲越国女子的幸福作为代价。孙权也曾使用过一次似是而非的“美人计”。说它似是而非,是因为严格地说,它实际是一场政治联姻,并非传统意义上靠女色迷惑对手的计策。赤壁之战后,刘琦(原荆州牧刘表长子)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由此可见两人的小同大异。孙权也同样是向对手进献女子,但与勾践使用的纯粹的“美人计”又大不相同。勾践进献美女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色相以迷惑和讨好敌人,美女只是供人取乐的玩物;而孙权进献妹妹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结亲以拉近和刘备的关系,其妹是刘备有名有分的妻子。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在李治称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则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仪,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驾崩之后更是登基为帝,那么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呢?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宫中成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武则天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君弑父得到的。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网络配图这场政变的起因是:唐高祖李渊即位以

  • 揭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竟有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秦始皇无疑是一个血性汉子,凭着他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刚烈,凭着他的一股霸王气概,面对

  • 穿越人王莽的另类”高考“在宫门听听鸟叫就可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

    历史其实是可以用来娱乐的,如此,是可以让人收获快乐的,而快乐是人们共同需要的。今年高考,有一道作文题叫预测,预测是一种我具有科学精神的卓远见,对王莽我们没法做到“预”,但也可以测测他的穿越的。顺便在王莽的宫门放几只鸟,直接对付“策问”,一起乐呵乐呵。两条蛇,是传说的一白一红《史记》中说,刘媪(刘邦的

  • 那些细思极恐的历史一代名将霍去病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

    骠骑将军霍去病,作为一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了彪炳乾坤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个战神级的名将,却在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然而,随着他的死却引来了一个谜团,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司马迁在记述这一段的时候,连他的葬礼如何隆重都写得非常清楚,但单单对他的死因却一笔带过,不得不让人生疑。霍去病的出身

  • 宋朝那么富那么包拯一年开多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

    古代中华五千年历史,虽然每一代王朝经济都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更是在周围小国眼中的天朝上国而顶礼膜拜。但是,从各王朝来看,有富有穷,如明朝就是一个比较穷的朝代,因为朱元璋严重打击商贸,而且实行禁海,因此当时大明的财政状况其实是很差的。网络配图明朝每年收入只有2000万两左右,到嘉靖时代,基本上就入不

  • 不好色的雍正皇帝的妃子主要有哪些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皇帝

    清朝雍正的妃子的数量是所有皇帝中最少的,但是随着雍正皇帝的流传千古,不少文人雅士以清朝雍正的妃子为人物叙写各种故事,故事情节也是百转千折。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的妃子。孝敬宪皇后,于1691年嫁给胤禛,并在婚后第七年生下第一个儿子弘晖。可是遗憾的是长子早殇,弘晖死时才8岁。雍正登基后册封她为皇后,

  • 残忍:朱元璋为何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朱元璋禁止地方官员娶本地女子做妻妾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文化上紧抓

  • 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什么被过继给果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弘曕

    说起来,雍正比起他老爹康熙,儿子数量真的是很少,生下来的才10个,其中六个早夭,活到成年的只有弘时,弘历,弘昼,和最小的儿子弘瞻。其中,弘时和弘曕都被过继了出去。在子嗣稀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过继儿子呢?弘时的过继,可以说是自己作死。明知道自己的爹雍正和八爷党不对盘,他还一个劲的去亲近自己的八叔允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