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后期最残暴的皇帝孙皓,他有什么样的癖好?

三国后期最残暴的皇帝孙皓,他有什么样的癖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75 更新时间:2024/1/2 16:48:22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后期最残暴的皇帝孙皓,他有什么样的癖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吴灭亡后,晋侍中庾峻等人对坊间传言很是好奇,于是,问孙皓的侍中李仁:“闻吴主披人面,刖(yuè)人足,有诸乎?”

孙皓喜欢喝酒,每天晚上都会“宴请”群臣,而且必须得喝醉。孙皓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看看大臣们喝醉后的“真相”。他特意设置黄门郎,就是用来记录每次宴会后大臣们的“相互揭发”,谁是不是有行为失当,是不是说他孙皓坏话了,然后,再根据“罪名”大小定罪。

所以说,孙皓是挺病态的一个人,也难怪网上讨论说,孙皓是嗑药磕坏了。他对大臣尚且如此,对待宫人,手段更是毒辣。“又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晋侍中庾峻就是想求证,这个“传言”是否属实。

孙皓的这位侍中还真是忠主,猜他如何回答的?首先告诉对方,“以告者过也。”就没这事,这是流言罢了,传话的人说错了。然后,又“引经据典”,说什么“昔唐、虞五刑。三代七辟,肉刑之制,未为酷虐。”古人用的刑罚太多啦,也没见说这些就是酷刑啊。

末了他还做了个总结:“夫受诛者不能无怨,受赏者不能无慕,此人情也。”太厉害了,将孙皓所做之事,轻描淡写的都归于“人情”。孙皓身边尽用这些人,怎会善待其他人呢?俗话也说了,人以群分,孙皓不是啥善人,所用之人自然是气味相投了。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说说孙皓的一些奇葩事。

史上凭借年龄大这个优势上位的,估计就孙皓一人。大概是东汉的那些小皇帝的故事,让东吴的这帮大臣们有了很不一样的想法。孙权的儿子不少,有七个,不过,老大和老二都早逝了,孙权就立老三孙和为太子,孙和就是孙皓的老爹。

其实,孙权心里是更疼爱老四孙霸的,以至于,此时的朝中大臣分裂成了两派,分别支持孙和和孙霸。孙权的做法很是让人咋舌,囚禁孙和,赐死孙霸,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不过,最后登基的却是孙休。经过这么一折腾,东吴的元气损伤了不少。

不过孙休的寿命也不长,死的时候小太子不过10岁,这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蜀国初亡,交趾那边又发生叛乱,国内人心惶惶。所以,朝中认为小皇帝镇不住,得选一个年长的人来做皇帝。恰恰在这时有人推荐了孙皓,说他“才识明断,好学,奉遵法度”,典型的贤君风范。

对此,居然没人反对,最终,孙皓从一个废太子的后人,华丽转身成了东吴的皇帝。

孙皓登基的第一个月很正常,朝中大臣根据各自的贡献都有封赏,当时劝说孙休皇后朱氏的张布,之前是左将军,孙皓上位后,立马就给了他一顶骠骑将军的头衔。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只是,从第二个月起,孙皓就开始了暴行统治。

首先是名分问题,他将太后朱氏贬为了景皇后,后来,又逼杀朱氏,治丧都不放在正殿,在苑中的一个小屋随便打发了。再后来,孙皓立自己的父亲为文皇帝,母亲为太后。史上的那些开国皇帝,都会将自己的爸爸、爷爷追谥封号,但是,孙皓不同呀,按照迂腐的说法,“为人后者为之子”。明朝就发生过一桩事情,嘉靖皇帝非得将自个老爹封皇帝,他老爹只是藩王,为了此事还和大臣们闹僵了。

孙皓这么做,只能说他对以前发生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

孙和先被囚禁,又被流放,最后自尽而亡。孙皓从小就目睹了家庭的种种不幸,孙和死的时候,他才10岁,再不懂事,也晓得低调做事才能保命。后来,一位西湖人给孙皓看相时,只言他大贵,“皓阴喜而不敢泄”。孙休对侄子还是蛮不错的,登基后封孙皓为乌程侯。只是孙皓却容不下孙休的儿子们,先是将他们遣往一个小国,路上又将年长的二位追杀了。

按照现代的一些理论,童年的经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事思维,有人会正向看待童年的遭遇让自己生活得更加阳光;而有些人却是有了某种报复的心态。

孙皓若是老实做他的乌程侯,暴虐的性情不会消失,但是,也不会变本加厉。只是凭空而降的皇位,给了他无尽的权力,只要不顺他心意的,他都能一杀了之,手法相当残暴。也难怪晋侍中又继续问:“云归命侯乃恶人横睛逆视,皆凿其眼,有诸乎?”

看来,孙皓真的是挖人眼睛成瘾,宫里不知有多少美女的眼睛被他挖了。这样的暴君,最后还能得到晋廷的优待,也算是奇葩事一桩。并且,孙皓不喜欢别人看自己,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丞相陆凯劝谏道:“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发生不测,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于是,孙皓只允许陆凯可以抬头看自己。

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时年四十二岁,葬在洛阳的北邙山。《三国志》中孙皓的儿子封王者有34位,《晋书》则记载孙皓投降时,有21子前来觐见,或有遗漏、重复计算或早夭等情况。

标签: 孙皓三国

更多文章

  • 与刘邦讲和后,项羽缓过来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定再次进攻项羽,虽然在固陵之战中刘邦再次被项羽击败,只能坚守壁垒不敢应战。但是随着韩信、彭越、刘贾等人派兵前来救援,刘邦军势力

  • 军事奇才邓艾是什么下场?为何死得那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邓艾,三国

    军事奇才邓艾是什么下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邓艾,字士载,曹魏灭蜀的第一功臣,他的偷渡阴平可以和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媲美。公元263年,邓艾请示晋公司马昭后,开辟第二战场,穿过七百里原始深林,进入蜀汉腹地,陷江油、占绵竹,一路高歌猛进到了成都城下,

  • 揭秘:蜀汉人才凋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蜀汉

    蜀汉人才凋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刘备的起点太低,创业之路艰辛,限制了他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东汉时期,很注重一个人的出身,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因此人才大多被世家豪族垄断。而他们在效力他人时,也很注意对方的出身。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家境贫寒,因此对于那些豪门士族的人士来说吸引力不大

  • 少年时期的孙权是怎样的?他是如何一步步将东吴做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曾对一个晚辈说过惺惺相惜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对的,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孙权,而且是“少年”孙权。虽说孙权的事业是从他哥哥孙策手里接过来的,可他绝对不是一个“接盘侠”!并且他与他哥哥属于两种不同的性格的人。孙

  • 吕布的出生与成长之路是怎样的?他是否有勇无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三国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吕布的形象几乎已经定格在这样的评语之下: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吕布之勇,我想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三英战吕布”不仅使刘关张三人登上乱世英雄的舞台,更能反映出吕布武艺的高强。重点在于他是否见利忘义。传奇性的出生

  • 汉昭帝上官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何清冷又孤独寂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弗陵,西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昭帝孝昭皇后上官氏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宫廷中,中宫之主、皇后之尊似乎是不少女子向往的,毕竟那是尊贵身份的一种象征。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这位呢,拥有良好的家世出身,可自小困在深宫中,虽是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却面临一生的孤独寂寞。她就是西汉汉昭帝的

  • 董卓废掉少帝之后 董卓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废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董卓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和其他的政治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后来权倾朝野,董卓只花了短短几年。而这显然不是仅仅具有运气就可以实现的,那么董卓究竟为自己下了一盘怎样的棋

  • 都说严世蕃巧舌如簧,但他的小聪明如何让他丢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严世蕃,小聪明

    每个朝代都有奸臣,明朝的时候,严嵩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到了严嵩老迈之际,只有精力陪着皇帝,却没什么精力处理政务,正好在此时候,儿子严世蕃入仕,于是他就有了帮手。严世蕃虽然没有考过功名,但是却有一个好爹。但是若说才学,他可不输给任何人,就连许多朝廷的要员,都经常在学问上被难住,但是严世蕃却不会。不过,虽

  • 刘表把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为何对他的评价总是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表,评价

    荆州的刘表凭借自己的能力,把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刘表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事情做的也漂亮,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总是不高呢?其实刘表有几点硬伤存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点,刘表胸无大志。曹操的谋士郭嘉,曾经就很不屑的说:“表,坐谈客耳”,刘表这个

  • 太平公主为什么叫太平公主?这个封号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唐朝的女子,不能不提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由于是女儿,还是幼女,于是颇得父母宠爱。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 ,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太平一名是道号,也是一座道观的名字,没错,太平公主之前是一名道士,她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