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陶成道的名字为何会被刻在月球上?他有哪些超前的想法?

明朝陶成道的名字为何会被刻在月球上?他有哪些超前的想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2 16:45:59

说到陶成道,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上世纪二十年的,“现代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四十年后,苏联与美国先后开始载人航天,其中在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第一句话是:“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步”。

近代百年屈辱后,中国只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美国人创造人类历史,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600年前的明朝初期,一个中国人的一小步,开了人类航天史,被誉为“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

中国人的飞天梦历史悠久,《山海经》中的“人鸟一体”,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屈原的飞龙车,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伎乐等,古人对天空充满了浪漫想象,到了明朝初期,有一位匠人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一次航天尝试。

01

元朝末年,浙江金华婺城陶家书院山长陶成道(后改为陶成义,也有说陶成道一直就是一位匠人),熟读诗书,但不愿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不爱官、爱科学,非常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就转为试制火器,成了一名火器专家。

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后,立即挥师东南,攻下包括金华在内的浙江大部地方。在严明军纪、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为此在南京特别修建了礼贤馆。见到朱元璋这么礼贤下士,于是陶成道就带领一干弟子来投,并献上诸多火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陶成道为“万户”,于是陶成道本名没人叫了,大家都称他万户。之后,陶成道继续从事火器研究工作,尤其在对火箭研究中,陶成道慢慢产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即通过火箭的推力,将人送上蓝天,实现古书中描述的飞天梦想。

02

火箭,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北宋时期,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原理是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前,飞行中杀伤敌兵。岳义方、冯继升的火箭极为简陋,杀伤力极小,只能作为奇兵偶尔使用一下。12世纪中叶,经过改良后,火箭才广泛用于战争,宋金“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兵器。13世纪之后,中国火箭技术进一步发展,涌现了许多与现代火箭类型相近的火箭形式。

火箭技术的进步,给了陶成道信心与希望。于是,陶成道设计了航天装置,即蛇形飞车、大号火箭、大号风筝,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最后再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陶成道双手各持一个大号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大号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让仆人点燃大号火箭。不幸火箭爆炸,陶成道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03

如今看来,陶成道的想法极为可笑,但在600年前,陶成道的想法却可谓石破天惊,非常富有创造性,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与敬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悲情英雄。

令人遗憾的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仅在火箭继承与发展上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连陶成道的壮举也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火箭专家介绍陶成道时,中国人才慢慢知道陶成道。

最先谈到陶成道事迹的是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1945年在《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介绍了陶成道的壮举,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将其翻译为中,陶成道才慢慢为国人所知。之后,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在论述火箭与航天发展史时,往往都会提及陶成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陶成道成为世界公认的航天始祖。与此同时,为了纪念陶成道的航天壮举,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万户)”,于是陶成道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了月球上。

与陶成道相比,直到上世纪,欧美才设计利用火箭推力航天,比陶成道晚了六百余年。如果不谈火箭推动,陶成道也比西方飞行试验早了百余年,欧美利用滑翔装置飞天是在15世纪,当时达·芬奇的仆人曾用模仿鸟的翅膀制成扑翼机做飞行试验,但没有飞不起来,最终摔断了一条腿。

可惜的是,尤其是清朝建立后,对技术极为漠视,对火器极尽打压,以至中国火器一道上迅速落后西方,其中中国人发明的火箭,在中国走向没落,却在西方大发异彩。陶成道的火箭航空壮举,在中国被埋没,却被美国率先报道出来,虽是一件小事,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国运。

标签: 陶成道明朝

更多文章

  • 三国后期最残暴的皇帝孙皓,他有什么样的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皓,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后期最残暴的皇帝孙皓,他有什么样的癖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吴灭亡后,晋侍中庾峻等人对坊间传言很是好奇,于是,问孙皓的侍中李仁:“闻吴主披人面,刖(yuè)人足,有诸乎?”孙皓喜欢喝酒,每天晚上都会“宴请”群臣,而且必须得喝醉。孙皓这是

  • 与刘邦讲和后,项羽缓过来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定再次进攻项羽,虽然在固陵之战中刘邦再次被项羽击败,只能坚守壁垒不敢应战。但是随着韩信、彭越、刘贾等人派兵前来救援,刘邦军势力

  • 军事奇才邓艾是什么下场?为何死得那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邓艾,三国

    军事奇才邓艾是什么下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邓艾,字士载,曹魏灭蜀的第一功臣,他的偷渡阴平可以和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媲美。公元263年,邓艾请示晋公司马昭后,开辟第二战场,穿过七百里原始深林,进入蜀汉腹地,陷江油、占绵竹,一路高歌猛进到了成都城下,

  • 揭秘:蜀汉人才凋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蜀汉

    蜀汉人才凋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刘备的起点太低,创业之路艰辛,限制了他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东汉时期,很注重一个人的出身,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因此人才大多被世家豪族垄断。而他们在效力他人时,也很注意对方的出身。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家境贫寒,因此对于那些豪门士族的人士来说吸引力不大

  • 少年时期的孙权是怎样的?他是如何一步步将东吴做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曾对一个晚辈说过惺惺相惜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对的,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孙权,而且是“少年”孙权。虽说孙权的事业是从他哥哥孙策手里接过来的,可他绝对不是一个“接盘侠”!并且他与他哥哥属于两种不同的性格的人。孙

  • 吕布的出生与成长之路是怎样的?他是否有勇无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三国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吕布的形象几乎已经定格在这样的评语之下: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吕布之勇,我想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三英战吕布”不仅使刘关张三人登上乱世英雄的舞台,更能反映出吕布武艺的高强。重点在于他是否见利忘义。传奇性的出生

  • 汉昭帝上官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何清冷又孤独寂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弗陵,西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昭帝孝昭皇后上官氏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宫廷中,中宫之主、皇后之尊似乎是不少女子向往的,毕竟那是尊贵身份的一种象征。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这位呢,拥有良好的家世出身,可自小困在深宫中,虽是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却面临一生的孤独寂寞。她就是西汉汉昭帝的

  • 董卓废掉少帝之后 董卓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废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董卓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和其他的政治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后来权倾朝野,董卓只花了短短几年。而这显然不是仅仅具有运气就可以实现的,那么董卓究竟为自己下了一盘怎样的棋

  • 都说严世蕃巧舌如簧,但他的小聪明如何让他丢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严世蕃,小聪明

    每个朝代都有奸臣,明朝的时候,严嵩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到了严嵩老迈之际,只有精力陪着皇帝,却没什么精力处理政务,正好在此时候,儿子严世蕃入仕,于是他就有了帮手。严世蕃虽然没有考过功名,但是却有一个好爹。但是若说才学,他可不输给任何人,就连许多朝廷的要员,都经常在学问上被难住,但是严世蕃却不会。不过,虽

  • 刘表把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为何对他的评价总是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表,评价

    荆州的刘表凭借自己的能力,把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刘表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事情做的也漂亮,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总是不高呢?其实刘表有几点硬伤存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点,刘表胸无大志。曹操的谋士郭嘉,曾经就很不屑的说:“表,坐谈客耳”,刘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