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唐代的公主为什么都“愁嫁”?

揭秘:唐代的公主为什么都“愁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1/5 20:14: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唐代,确实有一个很怪异的现象,就是皇帝的女儿,即公主们,竟然愁嫁。

当然,这不是说公主们不是没人要,平民子弟要能迎娶大唐第一白富美,岂有不屁颠屁颠的道理~而是说,在当时,皇室想求门当户对,想跟大姓贵族通婚时,那时的“望族”、“士族”竟然多瞧不上,屡屡拒绝,让皇家丢尽了面子,又无可奈何。

这个也不是信口胡说,唐代正史、笔记是有很多记载的。比如,《旧唐书.杜佑传》里说,唐宪宗要为宝贝女儿岐阳公主选驸马,结果那些“卿士家”“皆辞疾不应”,就是说都拿有病推脱;

再比如,《东观奏记》讲的,唐宣宗要为爱女万寿公主找个好人家,委托彼时宰相也就是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择婿。老白看重大好青年郑颢,推荐上去皇帝也乐呵呵。谁想,郑颢根本看不上皇室的婚姻,一心要跟范阳卢氏结亲,又不能公然违抗强令,不得已成了驸马。

从此,郑家与白家就成了死对头。就是说,老白好心让郑颢成为驸马,结果郑家记恨他入骨髓。这不是咄咄怪事?

为啥唐代很多家族不愿意跟皇室通婚?核心原因,其实就是陈寅恪他们早就讲的,唐代门第观念是前无后乏的严苛。其余一些理由,像当时的服丧之礼不人性化、像唐公主很多“不修妇礼”,显然还是次要的原因。

至少,在唐初至于中唐,李姓皇室在那些传统的高门望族,尤其是山东士族看来,是“虽尊不贵”。就是说,你李家虽然是天子,权位方面是无可匹敌,但是你血缘源自突厥胡夷,连汉族都不是,不配和那些显赫的士族,尤其是所谓的“七姓十家”通婚。

而且,当时的李唐王室,内部常不检点,改嫁、乱伦之事都此起彼伏,那些士族数百年都以家法门风、文化清华自傲,内心是很不屑的,使得作李家驸马不仅不是高升,反倒是门楣降格。

就是说,唐代士族是前所未有地维护自己的门第,且在社会上有着难以计量的声誉,而唐代皇室又出自胡夷,过去就是比较卑微的族群,后来更兼罕见地乱来,问题自然多多。有人根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统计,唐代享国200多年,至少就有26个公主改嫁,甚至还有好几位是三嫁的。唐代帝王还动辄乱伦,诸如唐太宗纳弟媳为妇、高宗娶其父才人为后、玄宗霸占儿媳杨玉环为妃,都是很公然的。

这就导致一个错谬出现了:皇室固然要压制这些高门,又非常钦羡他们,总想着跟他们结姻,而这些大族却看不上,一心想着跟门第相等的高门士族联姻,巩固社会地位。

所以呢,唐代不仅是公主“愁嫁”,其实最惨淡的是,连皇子都“愁娶”。

比如,唐文宗时,为了太子永,曾主动向彼时的关东望族郑覃之女求婚,结果呢,郑覃竟然果断拒绝。郑决意要把女儿许配就官职只九品、但门第高贵的崔氏之子。这让文宗气炸了。他极委屈,跟郑覃抱怨说,“朕是数百年衣冠”,言下之意,我李家作皇帝百年下来,那也是很文明高贵的家族了呀!可郑覃哪里会care呢!

这个现象,即传统士族如此看重自身的门第,且看不上皇室的出身,鄙视他们的家法门风,总是尽可能地拒绝与之通婚,既不愿娶皇家女,也不肯嫁女于皇室,确实是唐代很独有特殊的状况。

据《新唐书·杜兼传》,李唐都开国200多年了,到了开成年间,这种风气还是没有衰落。还是文宗,当时想把临真、真源两位公主嫁给士族,也不顺心。他曾对宰相大发感慨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就话是说,唐代社会风气,婚配不大讲究权位,而之看中门第,李唐坐稳了200多年天子宝座,民间声誉,竟然还是不如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两大高门。他贵为帝王又如何呢,也还是很无奈~

标签: 唐朝公主

更多文章

  • 朱标死后为什么朱元璋没有里朱棣为皇帝呢 只因一点朱元璋要顾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朱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传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标是太子,而朱允炆是正宗的皇长孙,理应继承皇位。朱允炆本身并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即使朱标去世,朝中的大臣,也依然是支持,皇长孙继承皇位。如果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会造成朝廷的动荡。朱元璋皇子太多。各自有各自的

  • 姜子牙帮周武王夺得天下后拿到齐国封地 为什么后代的齐国君主不姓姜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齐国

    还不知道:齐国不姓姜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子牙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谋士,当时的姜子牙已经年过七旬,此时的姜子牙仍然没有出山。到了72岁的时候,姜子牙在渭水河畔钓鱼,遇到了当时的西伯侯姬昌,从此之后,姜子牙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此时的姜子牙认为自己遇到“明君”

  • “来嚼铁”是谁的外号?为什么叛军跟皇帝都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来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来嚼铁”来瑱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安史之乱时,他率领平叛大军打了很多胜仗,杀敌无数。第一次与叛军交战,就亲手射杀了不少敌人,叛军很怕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来嚼铁”。意思是,这家伙太厉害了,没有他啃不动的硬骨头,铁都能嚼烂!他叫来瑱。叛军怕他,皇帝貌似更怕他。

  • 魏忠贤自缢前对崇祯说了一句别有深意的话!崇祯明白时为时已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崇祯,魏忠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忠贤和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魏忠贤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掌权最大的宦官,人称“九千九百岁”,就差把真正的皇帝朱由校处理,自己做皇帝了,因此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首先就将魏忠贤处死了,而魏忠贤临死前对自缢前对崇祯说了一句话,崇祯死前才恍然大

  • 李治:唐朝被低估的皇帝,功绩都被父亲妻子得掩盖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要来给大家说一位,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后世的人们都觉得他看起来非常不起眼,对他也都是一些“昏庸”、“弱懦”的评价。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他在位期间将王朝的版图扩大到了最大。而且还做成了一件,连唐太宗李世民和隋炀帝杨广,都没有完成的事。他就是唐高宗李治。相信很多人对于李治的印象

  • 唯一活过整个三国时期的大将,廖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廖化,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廖化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他是三国时代蜀国的将士。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活过整个三国时期的大将。刚开始他是一名小小的山贼。他与杜远凭借着抢劫过往百姓的行李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后,杜远劫持了刘玄德的两位美丽的夫人。在得知两位背景

  • 韩龙:三国最神秘刺客,能力不亚于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龙,三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韩龙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汉朝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中的文章《刺客列传》,记录了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信条的“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当然在三国时代也出现过很多刺客与刺杀行动、比如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不过可惜的

  • 柴荣刚登基就杀了70位将军,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在历史长河中,柴荣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柴荣在五代十国时期称得上大名鼎鼎的明君,可惜时不与他,正值壮年却病逝了,他一生的政治成果也被赵匡胤窃取。柴荣家里也算是当地的望族,但是后来家道败落,柴荣不得已投靠了姑母,一直住在姑父郭威家中。柴荣生

  • 和珅比福康安还要受宠 福康安的地位为什么比和珅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福康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与福康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珅与福康安,两人都是清乾隆一朝的重臣,一文一武辅佐乾隆。和珅可以说是最受乾隆宠信的人了,但终其一生也只做到公爵,福康安就不一样了,生前已经做到了贝子,死后又追封郡王(福康安死于嘉庆元年,当时掌权的是太上皇乾隆),爵位比和珅

  • 唐朝一代名将秦叔宝,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叔宝,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叔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叔宝出身于官宦世家,历代先祖,包括他的父亲,都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可谓是官二代出身,而不是如演义中所说的打铁出身后来担任捕快,更没有过沦落到去卖马。秦叔宝年少的时候便展现出过人的武艺,十来岁的时候,便是隋朝大将来护儿看中的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