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用免死铁券?

历史上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用免死铁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35 更新时间:2024/2/10 11:59:13

洪武年间的免死铁券,以钱穆铁券为参考原型而制作。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确实,人都是有喜怒哀乐的,即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依然有性子急的一刻,而如果哪个大臣正巧撞上了这个“枪口”,那么,赐死也不过只是一句话而已。而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便是出自一个皇帝赐死一个功臣的故事。

这个大臣的名字便叫做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便爱读书且有智谋,之后投靠朱元璋,并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其功劳颇多,甚至比肩汉代丞相萧何。然而,他却是死在了自己效忠的主子手里。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李善长是极为看重,并且他也开国功臣之一,确实值得朱元璋的敬重,然而,在朱元璋为朱标铺路之时,李善长犯的一个错误,却让他断送了性命。

在洪武十八年时,便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但明太祖朱元璋却下诏免死,并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对此,李善长却没有向朱元璋表示感谢,太祖因而怀恨在心。

据《明史·李善长传》记载: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记载称,李善长外表看起来宽厚平和,但其内里却多刚愎自用,并且待人刻薄。例如,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冒犯了他,他便查究他们的罪责,并且上奏朝廷,最后把他们贬职了。

而当李善长权势地位到了顶点之时,他的心里便慢慢变得傲慢了起来。因此,朱元璋开始对他暗暗生厌。等到了洪武四年,李善长便因为生病而退职还家。后来因被认为是胡惟庸的同伙而被朱元璋处死。

于洪武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

而在被赐死之时,李善长却亮出了一块金牌,那就是“丹书铁券”。这是什么东西呢?

据《明史·李善长传》记载: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所谓“丹书铁券”,就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这种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其文凭是用丹书写铁板上,便因此得名。而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还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程大昌在《演繁露》中写道:铁券壮如圆筒瓦形,铁质金字,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发给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检验真假,防止伪造。

不过,从现存最早的铁券来看,到了唐代后期,铁券的分藏的制度已有所改变,圆筒瓦形也已为覆瓦状,并且不再对分收藏。

然而,正当李善长得意的亮出免死金牌之时,朱元璋却哈哈大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面对疑惑的李善长,朱元璋让其好好看金牌背面刻的字,竟然是“所谓免死,除造反大逆”。李善长看到时,便知道命不久矣。

明代的铁卷是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因此,李善长就算是有金牌,也难逃一劫,最终还是死在了朱元璋手中,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啊。

标签: 李善长明朝

更多文章

  • 葛尔丹对清朝的威胁很大吗 康熙为何三次御驾亲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和葛尔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为何三次御驾亲征对付葛尔丹?葛尔丹真的有那么大威胁吗?说起清代,就不能不说康熙这位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英主。其实康熙之所以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与他做的这么三件事是分不开的,那就是灭三藩、收复台湾以及灭了葛尔丹。了解清

  • 诸葛亮真的是布衣吗 诸葛亮的家族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了解:诸葛亮身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究竟是不是布衣?他的家族到底是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有着很多精彩的表现,在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的过程中,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匡扶汉室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诸葛

  • 高湝: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子,年少聪明且明察秋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湝,北齐

    高湝(538年~577年),字子道,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大臣,北齐政权奠基者高欢之第十子,母亲小尔朱氏,曾名义上成为北齐皇帝。天保元年(550年),封为任城王,负责镇守晋阳,总理并州事务,迁检校司徒、太尉公、并州录尚书事。天统三年(567年),迁检校太保、并州刺史,明察秋毫。位任宰

  • 唐朝宰相李峤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峤,唐朝

    李峤,字巨山,唐朝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前辈们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心血,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但是,在这所有的文化体系中,有一门特别玄乎的,那便是玄学。玄学又可以分为风水、相术和星象多个分支,

  • 历史上陆贽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是唐朝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出生于754年,逝世于805年。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明君贤臣,在他们的带领下,王朝走上了正途,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这些人的存在,是国家的一件幸事。在唐朝之时,便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大臣,此人名为陆贽,他天资过

  • 李世民当初连弟媳都霸占了 李世民为何放过自己的嫂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世民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兄杀弟,霸占弟媳,为什么放过了大嫂?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击杀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到皇宫逼迫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

  • 李善长作为功臣又是70多岁高龄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将他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善长,明朝

    还不了解:李善长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为何他已经77岁还会惨遭朱元璋灭门?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曾经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大明第一开国功臣已经77岁告老退休多年的李善长被赐死,随后他全家七十余口人全部被朱元璋诛杀,不过确切的说朱元

  • 张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嶷,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许多人认为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人才凋零,其实蜀汉后期也有一位文武全才。他是无当飞军最后一任统领,镇抚南中15年,战略眼光奇高预言诸葛恪、费祎之死,他就是张嶷(ni)。出身孤微,年少知名张嶷,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出身贫寒,豁达豪壮

  • 历史上汉武帝一共有多少姐姐?与平阳公主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平阳公主,汉朝

    平阳公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家之主,甚至是一国之君,只能够由男子来继承。因此,对于皇族而言,皇子和公主的意义区别甚大,前者有可能问

  • 从皇后到出家为尼,沈婺华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沈婺华,陈朝

    沈婺华,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沈婺华是吴兴郡武康县人,望葵贞宪侯沈君理之女,自幼秀丽端庄,聪慧机灵,记忆能力超强。只要是读过的书籍,大多数都能够记住。而且也很擅长写作,才思敏捷,字迹娟秀。这样出身名门,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