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结束清王朝的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袁世凯,而是她!

结束清王朝的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袁世凯,而是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4/2/13 19:27:53

辛亥革命,南方多省独立,并成立民国临时政府。大清重用袁世凯剿灭南方,虽北方军队优势,并已经在前方攻城略地,但袁世凯却让军队停止进攻。希望通过要挟双方以获利。后期的民国单方宣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是缺乏历史依据的。

就当时的形势,清朝真的没退路吗?非也。不但中原北部还在清朝手中,清朝还领有满洲地区、蒙古地区、新疆、西藏等。良弼愿意带兵打仗,可以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剿平乱党。(历史上总是把不能改变的历史结局,寄托在去世人身上,即如果谁不死,历史就可能如何。如说岳飞如不死,就能打到黄龙府。袁崇焕如不死,清军就不能入关,明朝还会拿下辽东。按这样说,是否也可更多说说良弼,如果良弼活着,就没革命党什么事了。),革命党继续延续恐怖的暗杀政策,将良弼暗杀。这样局面导致最后只能用袁世凯。但袁世凯显然是不愿为清朝尽力。但这并不代表清统治就结束。清朝完全可以再度免了袁世凯的职务,袁世凯有异志,但并无造反的实力。京师还有大量八旗兵,关键还有清朝的装备精良的王牌军队禁卫军。而南北双方当时均财政困难,难以继续战争。而西方即不承认民国临时政府,也不明确支持清朝,而是谁也不给贷款。显然从外人看来,这也是一场耗钱很难有结果的战争,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分裂。

与清室逊位相比,分裂的结果,先不说对国家不利。但就清、袁世凯、南方三方来说,分裂只对清的利益最好,袁世凯则很难继续掌权,而南方则会陷入经济危机,艰难度日。分裂的局面,也就使得袁世凯无利用价值,也就没有掌权的基础,所以他应是最不希望看到的,而当时他又能平衡清与南方,当时的局面对他最有力,所以他最希望和谈。

经袁世凯与南方谈判,提出《清室优待条件》,正是这个条件促使清皇室发生了分化。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说出大天去,虽然主张和平的隆裕大后也不可能同意逊位。而袁世凯在隆裕大后面前,把优待条件说的与实现宪政改革的虚君制度无异。此时清室内部在优待条件面前出现严重分化,肃亲王和恭亲王坚决不同意逊位,其他如庆亲王等完全倒向袁世凯一方,醇亲王则只希望结束这头疼的局面,显然也不想长期战争,偏向于逊位一边。

当时真正的决策权完全在清室,也就是说袁世凯和南方希望以《清室优待条件》换取清室逊位,同意与不同意最后就由隆裕大后决定。我看到美国总统的一些回忆说,每次决定战争,都是有很大压力,看到那些很有才华的将士,会因他的决定派往前线,有些可能就战死沙场,回不到祖国。我想,隆裕大后当时的心情也非常沉重,她的决定将改变中国历史,决定满、蒙等民族的命运。她很可能彻夜难眠。她显然不愿看到,因她决定,导致更多的人流血,甚至祖宗打造的江山分裂,最后选择了《清室优待条件》,也就是选择了逊位。从逊位诏书中就可以看到她的心情。'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不愿意看到“重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最后决定:“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隆裕大后也没忘记清室是满蒙回藏各民族代言人,所以优待条件中写明对满蒙回藏的优待条件,改变革命党初期只局限汉族十八省的思想。

正是隆裕大后的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长期战乱。(实际后来证明战乱也没避免,进入民国前期是各方的军阀混战,后又有日本的长驱直入。但这一切不是清朝造成,清室是希望国家和平统一的。)

1912年2月12日发布逊位诏书,隆裕大后于1913年2月22日与世长辞。也就是说隆裕大后在逊位仅一年就去世,说明心情一直很沉重的。民国政府也是高度评价隆裕大后,为此举办国葬。民国政府唁电称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舜”。

但后世各方面却为不同利益掩盖或是抹杀隆裕太后。国民党把历史改为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而不提隆裕太后才是最后的决策人。而满族方面,显然也认为隆裕太后缺乏政治经验,为袁世凯蒙骗而逊位,也不愿过高评价隆裕太后。

我个人认为,应还历史本来面目,应给隆裕太后公正的评价,她才是正真结束清王朝统治的人,她结束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

我们不能过分苛求隆裕太后的能力。显然历史上康熙当年面临的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也波及中原多地,北方还有准格尔、俄罗斯虎视眈眈,其局面比清末还恶劣,但康熙大帝是千古一帝,也就是说一千年才可能有一个康熙。就隆裕太后,在她作为国家领导人,为了民族和国家前途,做出了她认为最正确的决策,改变了历史进程,应给予应有的评价。

标签: 大后南方清朝袁世凯决定太后历史条件

更多文章

  • 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到底有多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北大学,相当,东北,工资,如果,家庭,民国,当时

    清朝末年,满清政府开禁封闭了两百年的东北,允许民众进入东北生活,开发东北。由此“闯关东”的大潮形成了。随着大量人口进入东北。东北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当年著名的北大荒成了北大仓,人们形容它“棒打狍子瓢舀鱼”。清政府灭亡后,民国成立,东北在民国政府的管理下继续发展。到了张作霖统治东北以后,东北的交通、教

  • 《锦绣未央》中的李未央实为南北朝时的千古一后冯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剧中,自己,未央,兴平,北魏,历史,公主,太后

    唐嫣饰演的女主角李未央号称“史上最高能女主”,原为北凉公主的她天性活泼,聪明伶俐,在国破家亡之际误入敌府,肩负起自己和李未央双重身份的国恨和家仇。天资聪颖的她内心被仇恨充满,性格坚毅不屈,谨小慎微,即便身在仇恨之中,李未央依然保留着本性中的善良和正义,恩怨分明,重视承诺。在终于可以复仇的时刻,她意识

  • 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十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真相

    电影《敦刻尔克》宣传剧照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敦刻尔克》即将在中国上映。电影再现了“二战”时期的著名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此役,33万英法联军,在德军的攻势下,奇迹般于9天时间内自敦刻尔克撤往英国本土。撤退途中,联军几乎丢弃了全部物资

  • 历史上的昭仁公主真的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砍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主,明朝,自己,历史,父亲,年幼,结束,记载

    昭仁,作为明朝时期的一国公主,本应该尊享荣华富贵,一生顺逐成长,可历史上记载的她偏偏在世仅6年,也就是6岁的时候生命就此结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的昭仁公主是怎么死的呢?她真的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砍死的吗?昭仁公主本是公主身份,她的父亲是明朝皇帝明思宗,她的母亲更是尊贵的皇后身份,她又是她父母最年

  • 皇太极为什么能成为四大贝勒之首,最后成功登极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没有,继承,皇太,阿巴,所以,古尔,由于,四大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亲是赫纳拉氏,名孟古,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他取了“皇太极”这个尊贵的名字。由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生母孟古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所以皇太极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在皇太极十二岁

  • 北洋政府壮举,收复外蒙古全境,出兵西伯利亚,占领海参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洋,但是,政府,蒙古,时期,中国,收复,当时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民国时期是一个乱世之秋, 在前期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更是一个枭雄,英豪皆辈出的时期。提起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可能我们跟多想的是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各路军阀混战,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捞取自己的资本等等这些负面内容。但是再无能腐朽的政府也有雄起的时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曾干过

  • 鳌拜是怎么把自己一步步的送入被杀的火坑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旗,康熙,矛盾,皇帝,但是,自己,顺治,大臣

    小编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清朝初期的一位权臣的故事,他跟随清朝爱新觉罗帝王家征讨四方,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的骄横,喜弄专权,最终惨遭杀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辅政大臣鳌拜,我们就来说一下,鳌拜作为辅政大臣,为什么最后自己吧自己的大好前途葬送了,也没落得一个好下场?首先,我们来认识下这个人,鳌拜,他是清初的

  • 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儿子,一个,夫人,赵国,华阳,安国,认为,秦国

    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史记》中记载秦国丞相吕不韦最开始的时候是一名商人,他经商有道,依靠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吕不韦并不于这一点财富,他想要的东西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权力,因为权力的驱使让他不再执念于经商。于是,吕不韦来到了赵国,在经商的路上遇到了异人,吕不韦从做生

  • 历史名画步辇图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唐,公主,民族,作品,吐蕃,当时,文成,仕女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第二年到达长安。由于当时大唐帝国国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处,因此,当时竟有五个兄弟民族的首领向大唐求亲

  • 隋朝被历史掩盖的辉煌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工程,隋朝,皇帝,自己,已经,实现,正式,历史

    杨广造就了你不知道的隋朝辉煌那个曾经刻意以俭朴示人的王子被时间证明是历史上最讲究排场的皇帝。形式对杨广来讲主要是能力、威严、与众不同的体现。他活着,就是为了把自己的雄心最大化,把自己的快乐最大化。然而,这位年轻皇帝很少想到,他“自我实现”“燃烧生命”,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写的人”的过程,是建立在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