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为何要一直留着大贪官和珅,并委以重任

乾隆帝为何要一直留着大贪官和珅,并委以重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3/12/6 12:53:13

小编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当然,不是讲这个人,而是解析一下为什么和珅这么一个大贪官,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还不把他杀死呢?

首先我们先对和珅这个人作个了解,和珅生于1750年5月28日,他的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一辈子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

这是对和珅生平的一个概述,但是和珅最出名的不是他的这些功绩,而是因为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官,至于贪到什么程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和珅的家业,那就是富可敌国,在嘉庆皇帝赐死和珅抄家的清单统计中,历史上得出过几个数据,当时抄出来的财产总数达到11亿6百万两白银,那么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

据说,乾隆年间每年财政收入的估计来说,但是因为这个数值是一个变数,每年朝廷的财政收入都是不同的,大致以其中的一种靠谱的说法为每年7000万两,再与上面所说的11亿6百万两来计算,所以这些钱攒完需要清政府不吃不喝攒上约为15年至16年的时间才能够攒够,所以说和珅当时的资产富可敌国,实不为过。

而众所周知,乾隆是清朝年间少有的盛世明君,且乾隆皇帝的聪明智慧绝非平常人所具备,他是一个运筹帷幄60年的盛世明君,那么,既然乾隆皇帝如此的聪明,他肯定知道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隐藏着这么一个巨大的贪官,但是,那又为什么在百官多年内参奏和珅的情况之下,乾隆帝不将其拔除,反而至死对其宠信,临终前都没有动和珅一根毫毛,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原因是,作为一国之主,养臣在于利国利民专于朝政,没有哪位皇帝愿意养一群废物在自己的身边,更何况是乾隆这样一位卓越的盛世帝,那么和珅能被乾隆皇帝宠信,首先就是因为和珅的确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乾隆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事实,比如对《四库全书》的贡献,以及总理清政府的外交事宜,他曾先后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暹罗、缅甸、琉球和南掌等国的使臣,尤其乾隆时期英国同清政府之间的外交事务,几乎是交由和珅全权处理的,凭借他的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事务,这些很不错的业绩都是他在乾隆皇帝面前倍受重信的基础,虽然历史上对和珅的评价都是以反对居多,但是和珅的真学实才是受乾隆皇帝器重的资本,否则他是没有机会贪那么多钱的。

其次,和珅做人很圆滑,很会察言观色,对皇上的心思甚是善于揣摩,总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到好处的话,做出恰到好处的事情,博得乾隆皇帝的欢心,自古无论是帝王还是平常人,都喜欢听顺心的话,虽然说忠言逆耳,但毕竟乾隆皇帝也是人,自然也不会排斥心理上的愉悦,而且,和珅可以把皇上想要表达的想法在合适的时候表达出来,这也是正合皇帝心意的,这就是使得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是极其受宠的。再其次,拥有大权力的和珅可以平衡朝中的其他势力,这样,让乾隆在各势力间更好的掌控局面,让他们相互牵制,达到一种相互抑制的效果,才不会促使朝纲上下势力失衡,出现难以掌控的局势,这也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而谋略的。再者说,和珅和乾隆的爱好与思想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地步,正如现在所说的,有同样的兴趣才会玩到一块儿,这是同样的道理,乾隆皇帝也是人,他也会希望有自己的一个玩伴。

最后一个原因只是一个推测,皇帝的心思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揣摩的,虽说乾隆在位60年,治国有方,但是国库不可能常年盈满的,但凡遇上天灾人祸的,国库就要紧张,乾隆帝也许是想通过和珅这样的贪官来聚敛天下钱财,因为他知道,就算和珅揽再多的钱也是用不出去的,倒不如让他一直揽财,而到最后,一个满门抄斩,乾隆却让和珅做了一个背负世间骂名的替罪羊,将所有的罪都寄予和珅一个人的头上,更确切的说,其实在乾隆皇帝的眼里,或许和珅只是另一个国库,一个为自己看守财产的管家。

而有上面的推测可以看出,和珅,也是乾隆皇帝临死前埋下的伏笔,是他留给嘉庆皇帝的一笔最为有力的资产和资本,自古新皇登基免不了有一些动乱,所以乾隆皇帝不杀和珅,而是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去杀,嘉庆皇帝杀掉和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起到两种效果,第一,会起到威慑作用,会让大家信服,杀掉贪官以示皇帝的开明仁德;第二,可以获得巨大的一笔财富,有了这笔巨额的资产,可以立刻添补亏空的国库,让嘉庆皇帝在短期之内立于绝对的财政优势,将这笔财富用于民,博得民心,博得美名,更加就稳固了嘉庆皇帝江山的地位。这样,可以不得不说乾隆皇帝下的这盘大棋,而和珅却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这其中的棋子罢了。

自古有句俗话叫做“伴君如伴虎”,你永远不知道皇帝下一步想干什么,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其实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这也是和珅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标签: 一个那么但是皇帝乾隆可以贪官自己

更多文章

  • 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何不回到刘备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回去,认为,一个,气节,诸葛亮,刘备,天下,为什么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人物,被曹操从刘备手下骗至许都,徐庶竟十年不谏。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在徐母过世之后,为什么不学关羽回到刘备的身边?小编不成熟的分析如下:1.徐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以孔明韬略足以辅佐蜀汉江山,他没必要再回去。即使回去,诸葛亮的光环肯定要大过他,既生亮,何生庶。2.古人讲气

  • 曹操儿子死因成谜,曹丕残害手足嫌疑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以后,这个,当时,曹植,自己,最大,一个,就是

    在曹操的儿子中,曹丕、曹植和曹彰是最有作为的三个。在曹操去世后,继承曹操事业并取代了曹操的是曹丕。曹丕的文学成就很高,但是他的心胸却非常的狭隘,对自己兄弟们的防范十分严重。他的竞争对手曹植被曹丕囚禁,基本上成了一个废人。至于曹彰对曹丕的威胁更大,因为这个人可以统帅军队。当时魏国的名将正在陆续凋零,曹

  • 雍正帝即位后残害手足为何放过十三弟允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贵妃,康熙,雍正,不仅,而且,自己,政治,即位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雍正在即位前和即位之初,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政治压力。而这些政治压力,主要来自于他的八弟允禩。为了对抗这股政治力量,雍正也必须要组建自己的政治联盟。于是,为人老实本分、没有权利欲望的十三弟允祥,就成了他的最佳人选。其实,最早从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第一次被废开始,八阿哥允禩就纠集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太子,自己,降服,文武,当时,怎么,唐太宗

    武则天刚进宫时,是在贞观十一年,当时武则天只有十四岁。因武则天天生丽质,眸如秋水,肤白如玉,乌发如云。而且秀外慧中聪明过人善解人意,一入宫便深得唐太宗李世明的喜爱,不久便被封为才人,赐名武媚娘。据说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匹汗血宝马。只是此马性情暴烈,无人能够降服。当时许多开国大臣如秦琼程咬金,罗成等人

  • 戚夫人究竟什么样竟能惹怒吕后将她害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后,彻底,自己,儿子,不能,事情,夫人,大家

    “人彘”这一独特的刑罚,是历史上吕后迫害戚夫人所特意发明的一种酷刑。“人彘”这种刑罚虽然世人皆知,但究竟被迫害之后的戚夫人是什么样子,清楚的人并不是太多。关于吕后和戚夫人的恩怨,如果完整讲述的话,完全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讲了,大家只要清楚两点就可以了。第一点:吕后和戚夫人在感情上

  • 慈禧太后临死前害死38岁的光绪皇帝是有原因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有为,这个,以后,自己,一直,皇帝,慈禧,光绪

    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朝光绪皇帝去世。就在同一天,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宣统皇帝。慈禧也从皇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但是仅仅一天以后,慈禧就撒手人寰。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是扑朔迷离,很多人都认为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个说法一直无法得到证实。2008年,医

  • 真人大小的兵马俑,秦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制作,秦始皇,起来,博物馆,工匠,真人,兵马俑,这么

    秦始皇兵马俑时隔11年,将于2018年再次登陆英国博物馆展出,这个消息引起了英媒的高度关注,2007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吸引了85万人的观看,成绩仅次于1972年图坦卡蒙法老王的展览。这么受欢迎的兵马俑,小编带你看看兵马俑怎么做的。第二次将在利物浦博物馆展出,展期还很远就已经引起轰动了,厉害了兵

  • 清朝年间为什么满人自称奴才,而汉人只能称臣,奴才地位比臣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就是,汉人,清朝,奴才,大臣,自称,称呼,时候

    大家或许都知道奴才是家奴对于主子的一种自称,在现代社会这是一种讽刺的意思。而有些事情你可能不了解,在清朝满族人统治的时候,只有满人才能对皇帝自称为奴才,汉人只能称臣,为什么同样是下属,却有两个不同的称呼?下面不妨一起来看看吧。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宫里的下人自称奴才,其实,奴才二字一直以来都是

  • 关于西施最终结局的四种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施,人们,隐居,说法,认为,传说,中国,版本

    西施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具体有四种猜测:1.沉海(湖)说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

  • 太监居然能叫停皇上的好事儿,权利有这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制度,性生活,皇帝,妃子,太监,这种,如果,皇后

    中国古代的皇帝往往有大量的妃嫔,人多了当然要有一套管理制度。到明代这套制度变得非常严密,连皇帝的性生活时间都受太监限制。古代宫廷中有许多妃嫔等待着皇帝去宠幸,多得连皇帝也记不清,所以不在性问题上加强管理是不行的。这种管理,到了明代达到了一个相当严密与制度化的程度。这种管理,首先是对皇帝性生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