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临死前害死38岁的光绪皇帝是有原因的

慈禧太后临死前害死38岁的光绪皇帝是有原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01 更新时间:2024/1/1 23:39:56

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朝光绪皇帝去世。就在同一天,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宣统皇帝。慈禧也从皇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但是仅仅一天以后,慈禧就撒手人寰。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是扑朔迷离,很多人都认为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个说法一直无法得到证实。2008年,医学专家们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至于毒杀光绪的人自然就是慈禧太后,这一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一、慈禧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必须除掉光绪

进入1908年夏天以后,慈禧太后就开始卧床不起。自知时日不多的慈禧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其中最重要的一套就是光绪皇帝的态度。要知道光绪皇帝是她妹妹的儿子,光绪从小就被慈禧严格管教,甚至不能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光绪在10多岁时就已经开始不满,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光绪一拳打在了花瓶上。搞得自己的右手鲜血直流,太监们吓得魂不附体。自戊戌政变以后,光绪就一直处于被软禁的状态。在得知慈禧病重以后,光绪的反应不是继续装孙子、询问病情,而是十分的亢奋。光绪毫不掩饰的告诉身边人,自己重掌大权以后,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这些话传到慈禧的耳朵里以后,这个掌握清朝政局长达47年的老女人,能坐得住就活见鬼了。

慈禧不得不考虑自己去世以后,光绪可能出现的报复行动。从吕后到武则天,历史上专权女人在史书上的名声都不好。慈禧担心自己去世以后,也会被光绪皇帝骂的体无完肤。史书掌控在皇帝的手里,光绪皇帝很有可能在史书中变着法的贬低慈禧。除了自己以外,慈禧还担心家族利益受损。慈禧控制了清朝的政局以后,她的家族也鸡犬升天,成为京师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但从随着慈禧的去世,这个家族失去了保护伞,光绪皇帝很有可能对她的家族进行报复。光绪皇帝这个人绝对有可能这么做,从他平时的言谈中也透露出了这一点。慈禧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毒死了光绪皇帝以后,她选择了3岁的溥仪继位,还任命载沣为摄政王。这一系列的政治动作,基本上都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二、光绪的政治能力并没有那么强

现在在历史教科书中,一直强调光绪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只是生不逢时。其实这是康有为等人的宣传,要不然怎么显示出康有为自己的能力呢?光绪其实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在戊戌变法中那一系列的举动,完全是甲午战败的刺激和康有为等人的忽悠造成的。如果看过光绪颁布的变法全文,你就不会认为他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了,他是一个大跃进的愤青。由于甲午战争深深刺痛了光绪的自尊心,因此他开始疯狂的宣布变法。他希望使清朝三年之内就实现富强,懂政治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即使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洋务派也反对这么激进的变法,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即使是康有为本人也没有什么墨水,他仅仅读过几本西方书籍,根本没有统筹变革的能力和学识。

从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光绪皇帝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在甲午战争期间,光绪皇帝在愤青老师翁同龢的影响下,抱着《圣武记》指挥这场战争。所谓《圣武记》就是记载当年康熙皇帝行军打仗的兵书,问题是时间过去了200年,时代早就变了。光绪甚至要求北洋水师直逼日本近海,这样不着边际的命令让水师提督丁汝昌万分无奈。认真地说,光绪对西方的了解,远远不如他的弟弟、后来的摄政王载沣,甚至还不如老态龙钟的慈禧。在庚子战争以后,慈禧宣布进行新政,慈禧最起码还做了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实业。光绪当年却没有这个见识,只希望清朝在3年中富强起来,然后找日本报仇。

三、出卖光绪的根本不是袁世凯,而是康有为的弟弟

一直以来,教科书中一直沿用了这个说法,谭嗣同请袁世凯出兵保卫光绪皇帝,而袁世凯却把这个消息出卖给了慈禧的亲信荣禄。其实这个段子还是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编造的,真正出卖维新派的是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慈禧太后命令逮捕康有为,请注意,当时慈禧还不知道维新派的计划。但是就在前一天,康有为刚刚起身前往上海。前去围捕的部队只抓到了在家看门的康广仁,在大刑之下,康广仁就把知道的全说了。就这样,维新派怂恿袁世凯发动兵变的计划被慈禧知道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阵腥风血雨。而袁世凯在慈禧即将发动政变的头一天晚上才向荣禄报告,当时已经不需要袁世凯的消息了。

标签: 康有为这个以后自己一直皇帝慈禧光绪

更多文章

  • 真人大小的兵马俑,秦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制作,秦始皇,起来,博物馆,工匠,真人,兵马俑,这么

    秦始皇兵马俑时隔11年,将于2018年再次登陆英国博物馆展出,这个消息引起了英媒的高度关注,2007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吸引了85万人的观看,成绩仅次于1972年图坦卡蒙法老王的展览。这么受欢迎的兵马俑,小编带你看看兵马俑怎么做的。第二次将在利物浦博物馆展出,展期还很远就已经引起轰动了,厉害了兵

  • 清朝年间为什么满人自称奴才,而汉人只能称臣,奴才地位比臣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就是,汉人,清朝,奴才,大臣,自称,称呼,时候

    大家或许都知道奴才是家奴对于主子的一种自称,在现代社会这是一种讽刺的意思。而有些事情你可能不了解,在清朝满族人统治的时候,只有满人才能对皇帝自称为奴才,汉人只能称臣,为什么同样是下属,却有两个不同的称呼?下面不妨一起来看看吧。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宫里的下人自称奴才,其实,奴才二字一直以来都是

  • 关于西施最终结局的四种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施,人们,隐居,说法,认为,传说,中国,版本

    西施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具体有四种猜测:1.沉海(湖)说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

  • 太监居然能叫停皇上的好事儿,权利有这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制度,性生活,皇帝,妃子,太监,这种,如果,皇后

    中国古代的皇帝往往有大量的妃嫔,人多了当然要有一套管理制度。到明代这套制度变得非常严密,连皇帝的性生活时间都受太监限制。古代宫廷中有许多妃嫔等待着皇帝去宠幸,多得连皇帝也记不清,所以不在性问题上加强管理是不行的。这种管理,到了明代达到了一个相当严密与制度化的程度。这种管理,首先是对皇帝性生活的管理。

  • 古代宫女入宫是如何验身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姑娘,她们,活动,宫中,宫女,古代,培训,太监

    古代中国,对女人的贞操较为重视,而选入宫中的宫女,自然对其贞操要进行一番检验,但古代对宫女如何验身呢?这个验身一般为三审。第一审,则由太监来看。太监以极为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位姑娘,观察她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发、耳、额、眉、目、鼻、口、颔、肩、背、腿、脚、音,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听着不顺耳

  • 三国中牺牲最惨烈的是哪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家族,诸葛亮,三国,虽然,最终,历史,儿子

    诸葛亮,三国中诸葛家族最成功的人物,蜀汉丞相,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最终病逝在五丈原。放眼三国,军阀混战多年,成就了无数英雄载入史册,虽然这些英雄在历史的传说中有的成为奸雄、枭雄,当然也有令后世崇拜的英雄,然而,绝大多数的英雄无法用这些方式来分辨,即使所谓的奸雄、枭雄,其实也要看站在什么立场上去辨别,

  • 你不知道的深宫中太监和宫女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监,之所以,皇帝,宫女,宫中,宦官,往往,如此

    在回顾历史时,冠冕堂皇的材料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因此被它们蒙蔽了眼睛,因为像人情世故之类的因素往往也很起作用。人类社会的演进,或许从长远来看是有必然规律可觅,但从短期而言,往往并不是如此有逻辑,有理性,反而显得混乱,不可捉摸。之所以如此,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有一条不容忽视,那就是人情。有许多事情,在人

  • 单雄信被杀,秦琼、程咬金为啥不求情?真相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之后,他们,比如,就是,成为,加入,关系

    621年5月,郑帝王世充被迫打开洛阳城门,向唐军投降。之后秦王李世民下令抓捕一批王世充的党羽,准备处斩,其中包括当年的瓦岗军大将单雄信。要知道在唐军中,有许多出自瓦岗军的将领,比如秦琼、程咬金、徐懋功,他们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但令人诧异的是,为单雄信求情的竟只有一人,他就是徐懋功!那么为何秦琼、程咬金

  • 大贪官和珅到底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其他,元宝,房屋,相当于,国库,家产,收入,查出

    有一句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咱们看看嘉庆如何吃饱的?根据大清《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载,和珅的家产如下:黄金:金库查出赤金58000两。住屋内查出,缕金八宝床4架,缕金八宝炕20座。上房内查出,金宝塔1座重26斤,赤金2500两,大金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夹墙内查出,藏匿赤金26000两,

  • 雍正帝为何要铲除有大功的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已经,需要,皇帝,格尔,自己,军队,雍正,但是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