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狸猫换太子”的幕后主谋其实是宋真宗皇帝本人?

揭秘“狸猫换太子”的幕后主谋其实是宋真宗皇帝本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3/12/25 18:55:59

关于涉及到大皇族的民间传说,最出名的莫过于“狸猫换太子”了吧?根据评书演义等描述,这一事件的幕后主谋为真宗皇后刘氏,经包拯断案而大白于天下。

据传说,刘皇后一直未能生育,便将妃所生的皇子偷走,然后将一只狸猫剥了皮,顶替了过去。众人一看,皆惊呼李妃生了个妖物。真宗得知后勃然大怒,把李妃打入宫。后来,李妃将此事告知了包拯。于是我们的包青天便秉公断案。而刘太后也在事情败露后自尽谢罪。

然而,历史的真相确实如此吗?

事实上,“夺子”事件的确在真宗朝发生过。仁宗的确非刘皇后所生,而是李氏。但是,这跟狸猫无关,也与包拯无关。甚至可以说,此事件的幕后主谋正是真宗本人。

据史载,真宗宠爱的刘皇后没有生育能力,并无子嗣。而真宗的其他儿子也尽皆早夭,这令他很是忧虑。

刘皇后身边有一贴身侍女李氏,长得很是标致。于是有一天,她被真宗临时起意,给临幸了。这究竟是真宗本人的一时冲动,还是刘皇后的刻意安排?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李氏怀胎十月后生下一子,便是后来的仁宗。但是仁宗并非由李氏所养育。在他刚一出生时,便被刘皇后领走抚养。在真宗的安排下,宫中对外宣称此子为刘后所生。之所以要这样做,估计是因为李氏身份低微,加之皇帝又宠爱刘后,正好需要一个儿子立为太子。

刘后也并没有像传说中那么狠毒,事后对李氏也是恩义有加,后来封其为才人。而李氏也自认命薄,一直不敢与亲生儿子相认,即使到了仁宗正式登基之后。这可能也是为了儿子考虑吧,一旦真相公开,对儿子也未必是件好事,甚至影响其皇位。

真宗驾崩后,由十二岁的仁宗继位。此时他尚属年幼,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军国大事都由她定夺。

一直平静地躲在角落里的李氏,到死都没有跟皇帝儿子相认。宫中其他知情的人也都慑于太后权威,并不敢仁宗说明真相。关于他的身世,是个公开的秘密。

李氏后来因病去世。刘太后本来打算用一般的宫人礼仪葬之。后来,她的亲信宰相吕夷简得知后,赶紧劝阻道:“太后如若为日后着想,并要保全刘氏一门,请一定厚葬李妃。”

太后听了恍然大悟,才意识到事情重大。的确,毕竟人家是当今皇帝的亲娘,而秘密也终有公开的一天。于是,她将李妃以皇后的礼仪厚葬。

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后去世,仁宗从此亲政。这个时候,一些憋不住秘密的人终于要跃跃欲试了。

仁宗终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并且还听说刘太后下了毒手,自己亲母乃死于非命。当下,他勃然大怒,马上派出御林军,将刘氏亲属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他要待查清真相后严加处理。

然后,他领着御医提刑官快马加鞭真奔停放李妃棺木的地方。这一路上,仁宗的内心世界一定是翻涌澎湃,做着各种推理假设。

待棺木打开后,只见李妃穿戴皇后服饰,妆容华贵,并无中毒被虐的迹象。他知道了养母刘太后是清白的。当下,仁宗后悔莫及,赶紧下令撤销了对刘氏府宅的包围。

而史实中的刘后,并不像传说的那样阴险狠毒,本是个仁慈善良的皇后。“夺子”事件后,她也是颇为善待李氏,将她从贴身侍女升为妃子,而且死后还按皇后的礼仪厚葬。

至于对待仁宗,她也是视同己出,从小便开始着力培养他,使他后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纵观整个“夺子”事件,以当时的环境背景来说,似乎根本就谈不上夺子,顶多也就是“代孕”而已。而且,这对仁宗本人来说,似乎也并不是坏事。至少改变了他的命运,如若不然的话,他可能就无缘登上皇位。

宋仁宗的心里,大概也持这一想法,所以他在知道真相后依然对太后充满感情。把养母刘氏及生母李氏并列追谥为皇太后。

标签: 太子揭秘皇帝

更多文章

  • 揭秘乾隆时期小吏为什么敢索贿大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乾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刚刚从前线击退廓尔喀入侵、平定西藏战乱而凯旋的福康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在回到京城以后,福康安照例按规定往户部递交了军费账册,以便能够早日报销军费开支,不料却遭遇户部书吏索要“部费”,也就是要“赏钱”。要知道,福康安从小由乾隆

  • 揭秘吴王刘濞为子报仇才挑起七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

    “七国之乱”是西汉王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这次大规模叛乱的起因,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吴王刘濞为了给被汉景帝打死的儿子报仇,才联络其他六个诸侯,发动叛乱。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严谨,真正促使刘濞造反的原因,绝没有这么简单!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吴王刘濞和汉景帝的杀

  • 畸形的女官制度!看古代女官都为皇帝提供什么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她们,皇后,就是,政治,女人,母亲,上官,武则天

    在古代几乎都是男人沉浮的官场宦海中,竟然还有一些数量少得可怜的女官。她们全都集中在宫廷里,陪伴在帝王的周围。她们身份特殊,有奇异的二重性,一重类似正常官员,担任某项宫内职务;一重几同嫔妃,可被帝王君主随时占有。宫廷女官一般具有嫔妃的身份,只要君主有闲情逸致,可以和她们任意交欢。宋朝李宸妃初入宫职任司

  • 别瞎想了,中国为什么不恢复一夫多妻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上,结婚,今天,皇帝,皇后,一夫,放假,一个

    恢复“一夫多妻”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与其当街撕逼,不如都娶回家,同是一家人,万事好商量。和谐!那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可行性的问题。一过去,一个男人可以有很多老婆,这源于周朝的“媵制”:男人娶媳妇儿时,可同时获得老婆陪嫁的妹妹或者侄女(难怪周朝存在了一千多年)。换言之,“小老婆”是打“小姨子”衍化来的。但即

  • 揭秘李莲英是坊间流传历史上唯一净身失败的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莲英,太监,揭秘

    李莲英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在晚清时代,他可是个风云人物。李莲英是当时有名的太监,深受慈禧太后喜爱,就是他的名字也是慈禧后来给起的,他原本叫李进喜。有人说李莲英得到慈禧的宠爱,是因为他没有净身干净。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到了清朝,很多人叫慈禧太后老佛爷,这可是个很不错的称呼,慈禧听了肯定也是十分乐意

  • 历代王朝都信佛 唐武宗为何要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化,可以,当时,国家,经济,唐朝,政府,佛教

    应该说,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

  • 揭秘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是描写夜里下雨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

    巴山夜雨的美丽典故,今天都认为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商隐来四川的幕府担任参军,与亲友通信,表达一种羁旅中的思念与寄托。诗歌中描绘“涨秋池”就是指因为下雨而涨水的池塘,但流传后世的经典俗语“巴山夜雨”,真的就是描写晚上下雨的朦胧浪漫景象吗?

  • 三国著名武将张辽和许褚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没有,两个,运用,三国,著名,武力,厉害,因为

    三国著名武将张辽和许褚谁更厉害呢?很多沉迷三国的人都会在心里暗暗的比较,同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大将,同是骁勇善战、杀敌无数的虎狼之师,张辽和许褚谁厉害呢?对比两个人的战功战绩也许可此分析一二。张辽张辽与乐进、于禁、张合、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而且被尊为“五子良将”之首,他对军法的运用可谓出神

  • 揭秘顺治帝果真“偷坟掘墓”建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顺治

    ​在中国历史上,新朝拆毁前朝的皇陵,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项羽、曹操、董卓、黄巢、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在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君臣斗》里,就有这么一段,说刘墉批评乾隆“先修乾清宫,后盖的裬恩殿”,刘墉说:“哼,算什么呀?您这算违背圣命,私盗皇

  • 三国著名武将张辽是怎么死的?张辽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个,合肥,东吴,孙权,进攻,历史,之后,逍遥

    我们都知道张辽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他起初追随的是丁原,后跟了董卓,董卓死了以后,他就在吕布帐下效力,他是曹操战胜吕布之后才归降曹操的。他一生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卓着,赤壁大战之后,一直镇守合肥,防御东吴的进攻。那么历史上的张辽是怎么死的呢?张辽墓在哪里呢?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