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顺治帝果真“偷坟掘墓”建皇陵?

揭秘顺治帝果真“偷坟掘墓”建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29 20:54:53

​在中国历史上,新朝拆毁前朝的皇陵,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项羽曹操董卓黄巢、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

在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君臣斗》里,就有这么一段,说刘墉批评乾隆“先修乾清宫,后盖的裬恩殿”,刘墉说:“哼,算什么呀?您这算违背圣命,私盗皇陵,罪加一等!”民间野史至今还有流传清朝皇帝对明朝的陵墓进行“偷坟掘墓”行为的,并盛传清朝从顺治帝始,就打起了明十三陵的主意。事实果真如此吗?

顺治果真“偷坟掘墓”建皇陵?

明朝和清朝以前是敌对的。明朝认为努尔哈赤建的后金是以前金朝的后代,为了阻止后金的强大,明朝曾拆毁了北京房山的金陵,以断其龙脉。后来清朝为了报复,多尔衮也曾下令拆毁了明定陵的大殿。民间和野史关于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已经流传几百年了,尽管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来,但许多人认为这样做是顺理成章的、合乎情理的。并且清朝的官方书籍明确记载孝陵是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动工,顺治帝和他的两个皇后于同年六月初六日入葬孝陵地宫。康熙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孝陵工成。包括冬夏两次例行停工在内,施工时间只有一年半。孝陵建筑有数十座,序列长达12华里,怎么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建成呢?只有使用现成的旧料才行。

1991年5月到1993年5月,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建队对孝陵各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在拆卸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时,发现木构件不仅全部是名贵的金丝楠木,而且这些木构件全部是用大件改成的小件,也就是说这些木件全是旧料。人们自然会想到高大雄伟的明长陵大殿以及巨大的楠木梁柱,这一发现更使人坚信了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难道孝陵真的是用拆的明陵旧料建起来的?正当人们狐疑难定之时,孝陵工地又传出了新的消息:孝陵隆恩殿的许多天花板的背面刻有文字。仅从明间拆下的部分天花板中就发现了18块字迹比较清楚的天花板。下面选录几块天花板背后的文字:

清馥殿三稍间中十二路东一块字头东

清馥殿明间龙井南一路东二块

清馥殿明间龙井南二路东十块字头朝东

清馥殿从西数明间龙井东一路四块字头东

清馥殿从南所左次间中井南十路东二块

清馥殿右次间前南四路东七块字头东

清馥殿右稍间西中南六路一块字头东

没过几天,又发现孝陵神道碑亭的天花板背面也有文字:

锦芳亭东二禄向北九块

锦芳亭东七块向北外

这些文字皆为阴刻,很不规范,结合其内容可知,这些文字是当年工匠们为了防止安装天花板出现错位而作的记录。这些文字表明营建孝陵是使用了清馥殿和锦芳亭的旧料。

那么清馥殿和锦芳亭是哪里的建筑呢?《日下旧闻考》告诉我们,清馥殿是北京北海西岸的一座明朝建筑,坐西朝东,面阔9间,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第二年三月,又在清馥殿前建丹馨门和锦芳、翠芳二亭。嘉靖皇帝经常在那里游玩、赋诗。明隆庆年间,这一带殿宇多倾圮毁坏。至万历年间,北海西岸众多建筑多已无迹可查了,“唯清馥殿整丽如故”,仙芳门、丹馨门、锦芳亭、翠芳亭尚存。康熙五年(1666年),在清馥殿旧址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弘仁寺。这说明清馥殿在康熙五年(1666年)就不存在了。清孝陵建于康熙二年至三年,与拆用其料建孝陵之事正好相合。

至此已真相大白:营建孝陵,拆用的是明朝清馥殿的材料,并没有拆毁明陵。事实上,清王朝定鼎燕京,统一全国以后,对明陵始终采取了保护政策。顺治、康熙、乾隆、嘉庆诸帝都颁发过保护明陵的谕旨,采取过许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恢复其祭祀。清帝还多次亲祭明陵。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维修。从这一点来看,清朝统治者为拢络民心,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会干出拆明陵建孝陵这种蠢事来的。

标签: 揭秘顺治

更多文章

  • 三国著名武将张辽是怎么死的?张辽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个,合肥,东吴,孙权,进攻,历史,之后,逍遥

    我们都知道张辽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他起初追随的是丁原,后跟了董卓,董卓死了以后,他就在吕布帐下效力,他是曹操战胜吕布之后才归降曹操的。他一生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卓着,赤壁大战之后,一直镇守合肥,防御东吴的进攻。那么历史上的张辽是怎么死的呢?张辽墓在哪里呢?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在

  • 揭秘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三次失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左宗棠,曾国藩,揭秘

    晚清时期,左宗棠与曾国藩齐名,同为胡适先生所说的那种“箭垛似的人物”,褒也好,贬也罢,均属众矢之的。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性格内敛,城府幽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好张扬,率性豪迈,倜傥不羁,他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敢于

  • 揭秘慈禧太后如何专权47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揭秘

    ​慈禧专权自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621908年),共计47年。慈禧专权期间,光绪十年(1884年)以前的23年,她受到奕及慈安太后不同程度的制约;此后的24年,是她相对更多地独揽大权时期。在其专权的全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慈禧所掌握、行使的皇权不断被侵夺,《辛丑条约》后

  • 探秘清朝后期皇帝为何都短寿而且无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清朝,探秘

    提起大清王朝世人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方面很多,比如说满清独有的女真族文化,比如说清朝前期帝王们的仁雄,开启的接二连三的盛世。而恨的方面也很多,比如清朝后期的腐败无能,使得屡受外国列强的欺负。而清朝后期还有一个怪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清朝皇帝一方面寿命越来越短,另一方面皇帝的小孩却越来越少,到最后竟然没

  • 揭秘康熙三位皇后为何均盛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皇后,康熙

    ​(一)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孝庄选定四辅臣之一索尼之子,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行纳聘礼。同年九月初八日,玄烨遵照祖母慈命,与赫舍里氏举行了大婚典礼。新郎的实际年龄是11岁又六个月,新娘11岁又九个月。赫舍里氏入宫后一直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相处融洽,博得两人的好感与欢心,

  • 历史之谜:北京的中轴线“跑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北京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由烟花制成的大脚丫,从天安门广场燃起,沿着北京的中轴线前行,将北京奥运会带到了主场馆鸟巢。可以说,奥运的脚步能够象征性地穿越一个城市的中轴线,在奥运开幕式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北京中轴线不仅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同时也让全世界的人记住了北京独特的古都风貌。北京中轴线南

  • 揭秘乾隆皇帝为何重用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皇帝,揭秘,乾隆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不仅长相俊美,而且武艺高超。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乾隆年间的班禅与满清建交,主要的交流兼翻译便是他。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作诗、爱好书法,和珅

  • 清朝灭亡后晚清遗老竟指望袁世凯“还政”爱新觉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爱新觉罗,晚清,袁世凯,清朝

    清朝灭亡后,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终于结束了,但是很多人无法从帝制的阴影里走出来,依旧对帝制充满了留恋之情。辛亥革命之后,有些清朝的遗老仍旧念念不忘大清,期待有一天能恢复清朝的统治。他们视革命党为乱臣贼子,视袁世凯为清朝的叛徒。这种情形在那些从科举制中走出的举人中特别明显。山西举人刘大鹏,字友凤

  • 揭秘裕仁天皇为何没有被列为战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天皇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世界大战,规模之大、损失之惨重、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战争结束之后,审判战犯、清算战争余毒就成为重要工作。在远东,盟国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主要战犯。但是,在战犯的名录里,却并没有天皇的名字。为什么要把天皇排除在外?他是日本的象征,是侵略战争的&l

  • 揭秘北齐高澄被杀是出于高洋的精心预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北齐

    北齐一朝奠基人高欢因玉璧城下战败而病死后,长子高澄承继父职,当时二十五岁,年轻气盛,权势更大,表现比高欢更加跋扈。在史书上留下最经典的一幕:孝静帝元善见与高澄一起出猎,因皇帝的马跑过高澄,被身旁侍从提醒不要惹恼大将军。事后酒宴上,高澄故意劝皇帝大碗喝酒,元善见不想喝,发脾气抱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