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二战时国民政府差点与德国结盟

揭秘二战时国民政府差点与德国结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3/12/15 12:18:26

1940年7-9月,国际环境突变,中国抗战进入“最大最危之关键”

抗战进入1940年,汪精卫投敌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尚未平复,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这年6月份,欧战形势急转直下,英法两国在德军锐利攻势下一败涂地。影响所及,6月份,法国对日绥靖,宣布滇越铁路停止向中国运输物资;稍后,德军攻入巴黎,法国投降;7月份,英国对日绥靖,宣布对中国关闭滇缅路,甚至还劝中国与日本“言和”。

至此,中国进出口的主要运输通道,已全部丧失。更要命的是,这一年国内恰逢歉收,国统区15省减收了20%;主要产米区四川减收了50%。两种因素共同刺激,自5月份起,重庆的稻谷物价指数暴涨,至12月份,涨了整整5倍;而此前抗战三年,仅涨了一倍。①6月22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感叹,“三年来以今日为最大最危之关键也”;7月13日,蒋介石又言:“自七月至九月,此三个月间,实为最严重之时期,而以国际变态与社会心理二者之关系最大也!”

滇越路与滇缅路的关闭,实际上还只是危机的表面;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中国的抗战前途,在于寻求战事的国际化。而欧战形势的变化,使这种寻求抗战国际化的努力有破产的危险。②

自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即已意识到,单纯依靠自身落后农业国的力量,并不足以战胜强大的工业国日本。故其战略,自始至终都是“苦撑待变”。对这种“苦撑”所待之“变”,蒋介石在1939年曾有明确的表述:

“我们抗战的目的,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亦即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否则,世界问题不能解决,中国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而我们中国依旧不能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因此,中国抗战在时间上,尤其最后问题的解决上一定要和世界战争连结起来,使远东问题与欧洲问题,随今日东亚、西欧战争之终结而同时解决。”③

为将这一“苦撑待变”战略具体付诸实施,1938年4月,国民政府拟定了“惟以日本为敌”的外交方针,但在策略上,首重美英法,对德意等国则取争取态度。次年,欧战爆发,蒋介石判断,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必胜,德国阵营必败,故在外交策略上,更进一步亲近英法、疏远德意。也就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这一战略,是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在欧战中获胜为前提的。如今法国宣布投降,英军节节败退至本土决战的地步,蒋介石所拟定的“亲近英法、疏远德意”的外交策略,似已走到了破产边缘,故而受到了国民政府高层一致的怀疑与责难,各种反蒋暗流也借机秘密串连运作。

大约同期,中苏关系也已趋冷。“在19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救很少或者没有。”同时,苏联还在积极与日本进行接触,“1940年7月,当莫洛托夫在与日本驻苏大使讨论双方缔结中立条约之可能性时,就苏联援华问题表示,由于苏联忙于本国国防,对华援助是微不足道的。”④

1940年,河北,八路军根据地的儿童团员们被组织起来,欢迎来访的美国军事观察员

谨慎与投机并举,使中国顺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核心成员

作为应对,1940年6月22日,蒋介石召集国府高层会议,决定对德国采取“以友义之而不敌视”的外交方针。但在提升对德友好关系的同时,蒋并没有放弃亲近美英法阵营的立场。7月初的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上,蒋仍强调,亲近美英法的外交立场,“到现在还是颠扑不破,应该贯彻坚持”,理由是“英法在太平洋的力量原极有限,与远东问题有关的主要势力是美苏。它们均未卷入欧战。”⑤

不过,蒋的看法,并不能得到党内高层的认同。毕竟,德军正摧枯拉朽般碾压英法,而英法,则正在对日绥靖破坏中国抗战。7月18日,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常务委员会上,立法院长孙科率先发言,对亲近美英法的既定外交路线提出了质疑。孙科发言称:

“我国外交政策日趋困境,似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之方法应付危机。因法既屈服,英又将失败;英果败,美为保持西半球亦无余力他顾,势必退出太平洋,放弃远东。我之外交路线,昔为英美法苏,现在英美法方面均巳无能为力,苏虽友好尚不密切。今后外交应以利害关系一变而为亲苏、联德,再进而谋取与意友好之工作,务必彻底进行。英法既帮助敌人,中断我之运输线,妨害中国抗战,在英停止缅甸运输实施之日,应即召回我驻英驻法大使,同时宣告退出国联藉以对美表示民主国家辜负中国,使中国迫于生存改走他道。”⑥

据会议记录,此次会议,发言者众多,除吴稚晖一人外,其余如孔祥熙、居正、张群等,全都赞同孙科的意见,主张亲苏联德。事实上,这种意见,在国民党内部已成主流,中宣部部长王世杰首当其冲王主张美英路线,不赞同亲苏联德,但党内“颇不乏人”,对其施压,欲使中宣部的宣传工作转走亲苏联德路线。对此,王曾下定决心,“宁辞去宣传部职,不作无谓之迁就以误国”以辞职为对抗手段,可见这股潮流的凶猛程度。⑦

7月20日,蒋介石在居所召集众人再议此事。与会者有孙科、王世杰、何应钦、孔祥熙、白崇禧、张群等党政军高层。蒋介石在会上独断决定,既不召回驻英大使,也不退出国联。换言之,仍维持原定的亲近美英的外交路线不变;同时也应尽力加强对德关系。但后者非轻易可得,不必强求。⑧

蒋之所以力排众议,坚持亲近美英阵营立场不动摇,与其在整个1940年,一直对日本“南进”东南亚抱有很大的期望与信心,不无关系。蒋认为,日本国内的军、政乱象,终会使其选择南进。虽然日军南进会切断中国在东南亚的物资通道,但同时,“倭如南进则其必介入欧战并与美冲突”,“倭如占领南洋英法属地,则其必与英法为敌,此余之所大欲。余必加入英美法方面作战,则最终目的仍可达到”。

同时,蒋也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对德关系。这些措施,与其说是为了亲近德国,不如说是为了防范苏联。自1940年初,中、苏关系即迅速降温,援助也减少至几近于无,且苏德、苏日关系均处于暧昧不明的状态。蒋担忧苏联会趁英美法与德意日两大阵营对垒两败俱伤后,“乃出尔干涉,引起世界革命”。彼时,如中国已明确阵营,则将承担来自苏联的巨大风险苏联的阵营选择很可能与中国不同,而苏中未解决的悬案又极多,中国若因此成为战败国,则一切抗战努力将付诸流水。⑨

这种“谨慎”(维持亲近美英阵营的立场)与“投机”(不放弃对德关系的改善),至1940年9月份,开始显露其效果。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同盟条约,蒋在日记中兴奋写道:“此为我所日夕期求不得者也。”11月,更好的消息传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访德不利,东欧三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相继加入德意日同盟,德苏战争已难避免;同月,苏联驻华大使告知蒋介石,苏联将再次动对中国的军械物资的援助,包括飞机、大炮以及轻、重机枪。⑩

至此,中国在纷乱的国际局势中,没有踏错步伐,顺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

1940年5月8日,参加枣宜会战的日军渡过白河

注释

①(台)蒋永敬,《抗战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P474-475。②日本学者波多野澄雄、庄司润一郎总结,国民政府自开战伊始,即“以战争的‘国际化所带来的最后之胜利为目标”,见《日中戦争日本軍の侵略と中国の抗戦》。收录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近代史卷),P271。③蒋介石,《中国抗战与国际形势:说明抗战到底的意义》,1939年11月18日。④《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3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P141,注释①。⑤鹿锡俊,《1940年的国际危机与蒋介石的抉择以当事者日记为基础的一个初步考察》,收录于《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P944-945。⑥(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影印,《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纪录》第2册,近代中国出版社年1995版,P476-477。转引自:黄自进,《拥抱国际主流社会: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战略》,《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2期。⑦王世杰日记,1940年7月9日。王世杰虽身为中宣部部长,但对《大公报》当日公开宣扬“联德”,亦无可奈何,只能在日记中感慨“该报主持者张季鸾、王芸生……毫无真知灼见,亦无信仰,不能使予敬重”。⑧黄自进,《拥抱国际主流社会: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战略》,《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2期。⑨鹿锡俊,《1940年的国际危机与蒋介石的抉择以当事者日记为基础的一个初步考察》。⑩黄自进,《拥抱国际主流社会: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战略》。

标签: 德国二战政府揭秘

更多文章

  • 揭秘“美军观察组”如何评价八路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揭秘,美军,八路军

    美军观察组去延安,最重要目的,是为B-29轰炸部队收集气象情报1944年7月“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又称“迪克西(Dixie)使团”)进驻延安,是抗战末期关涉中国内部政局的一件大事。①不过,迄今为止,关于美军观察组为什么

  • 探秘俄罗斯总统的收入、财产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总统,俄罗斯,探秘

    前苏联时代,斯大林与勃列日涅夫各形成一套不同的腐败模式近日,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小女儿和其丈夫控制着约20亿美元资产,这些资产绝大多数来自一家大型天然气及石油化工公司的股份,购自普京的老朋友季姆琴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俄总统新闻秘书稍后对上述报道予以了否认[详细1

  • 揭秘蒋介石为何要花六年造“美龄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介石,揭秘,宋美龄

    “美龄宫”本名“国民政府主席官邸”,费用超支曾遭媒体曝光近日,南京中山陵旁的“美龄宫”突然爆红。原因是从空中俯瞰紫金山,成排的法国梧桐树如同一串项链,项链中间一颗“蓝宝石”,恰是美

  • 揭秘孙中山请美国监管中国五年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国,中国,孙中山,历史,揭秘,真相

    这个说法,经斯诺广为传播,源头是美国驻广州总领事詹金斯孙中山“建议列强占领、监管中国五年”之说广为国人所知,与埃德加·斯诺的回忆录《复始之旅》被翻译进中国有关。斯诺在该书中写道:“孙博士甚至在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之后,(1924

  • 揭秘朝鲜的核武技术到底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揭秘,朝鲜

    朝鲜境内核设施不完全示意图2016年1月6日,朝鲜高调对外宣布“进行了‘成功的氢弹实验”,坊间对这次试验成功与否,还存在很多争议。但朝鲜已是核武国家,则毋庸置疑。那么,朝鲜的核武技术,究竟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就目前已披露的材料来看,主要有三大

  • 揭秘张学良晚年为何没有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陆,晚年,张学良,揭秘

    1930年,张学良与蒋介石等人合影。右起:蒋介石、宋美龄、于凤至、宋霭龄、张学良。众所周知,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后,始终没有回过大陆,最后终老于夏威夷。坊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张后悔自己年轻时的所作所为,“自感对不起祖国人民,没脸回大陆”。这种

  • 揭秘张献忠屠蜀究竟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献忠,揭秘

    张献忠“金封册”全部用黄金制成,一页重量达700多克,上刻“皇帝制曰”近日,传说中张献忠“千船沉银”地点被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出土了刻有“大西&rd

  • 解密印尼为什么要屠杀数十万华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解密,为什么

    研讨会现场。前排右二是研讨会的组织者阿古斯·维多约约(Agus Widjojo),他的父亲是一名陆军将领,在“九卅事件”中被亲印尼共的政变者杀害近日,针对印尼军政府50年前的大屠杀暴行,印尼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公开研讨会1965-1966

  • 历史上有多少“疫苗恐慌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事件,历史,多少

    近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了民间的“疫苗恐慌”,很多人甚至表示不会再给孩子接种疫苗。针对谁该为这种不必要恐慌情绪负最大责任,社交化媒体上也吵成了一锅粥,有责备媒体报道不完整者,有责备营销账号跟风炒作者,更有哀叹民众智力低下者。其实呢,自疫苗诞生之日起,

  • 一代文豪苏洵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有何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后,虽然,两个,没有,苏轼,自己,儿子,进士

    古代对取名非常重视,苏洵,作为一代文豪,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呢?苏洵年少无行,到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在苏洵年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明确提到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两兄弟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