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甲午战争之后,反目成仇的中日两国为何突然进入蜜月期?

揭秘甲午战争之后,反目成仇的中日两国为何突然进入蜜月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73 更新时间:2024/1/29 16:52:03

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大清帝国的惨败结束,满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消息传开之后,自然是群情激奋,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顺理成章的结果是继续仇视日本,图谋报复,然而吊诡的是,两国的关系却在突然来个180度的急转弯,毫无征兆的进入了蜜月期,即便是日本确凿无误的卷入“戊戌变法”之中都没能改变这种趋势,其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首先,在精神层面上,以康有为、梁超为首的维新派领袖们极力鼓吹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以张之洞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则同样支持向日本学习,并积极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以便阻止日本站在西方国家一边对甲午战争惨败的深刻反省使精英群体意识到,失败的苦果并不是全部归咎于日本,满清统治阶级的保守和愚昧似乎有更大的责任。

其次,在政府层面上,由于《马关条约》签署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一股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以至于让清政府感觉日本的要求相对来说不算过分的。于是乎开始向日本输送公派留学生,学习日本的近代化过程成果,同时在军队中引入日本教官,全面取代欧洲教官。

最后,各省地方当局和民间的开明士绅也纷纷在刊印介绍日本的书籍、杂志的同时,通过不同的渠道组织学生到日本学习。

而在日本方面,从政府到民间,从舆论和实际行动,都在全面的配合中国的留学、改革热潮,诸如成立专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学校,开辟外国学生区,甚至在开学典礼上大谈“孟母三迁”来拉近双方的距离据统计,留日学生总数在1900年只有280人,可是到了1906年竟然达到近两万人。

上述例证足以证明,清日之间的关系在1895年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的的确确处于蜜月期的,由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日本方面,那么我们就从日本的角度来分析,看看是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方面做出这种相对“友善”的姿态。

第一,希望通过促使清帝国通过改革增强国力,加强日本的影响力,从而达到牵制西方列强的目的。日本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虽然通过了明治维新增强了国力,但是由于殖民时代行将结束,与那些国土面积广袤,还占用大量殖民地的西方国家相比,实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刚刚通过战争手段吞并的朝鲜、台湾需要慢慢消化,暂时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与西方列强爆发正面冲突。

第二,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日本列岛在过去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学生的地位,不断的从大陆上吸收先进的精神和文化,而日本强大起来了,第一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于是有些人认为是个“反哺”中国的机会,偿还几千年来的债,变身为老师,以此来满足膨胀起来的民族自信心。

第三,日本政府的有识之士,早已预见到日本和俄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必将引发一场全面战争,日本军方希望通过武装、训练大清新军的方式来培养亲日派,以便在未来的战争中能站在日本的一边,而历史发展证明,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在东北获得的帮助远远大于俄军。

日本在吸纳、接受留学生之初对整个留学生群体不遗余力的进行帮助和扶持,不但政府有专门拨款,而且高层人士主动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袖人物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还警告普通日本国民不得对留学生做出无礼、利用的举动。

然而,日本的政策毕竟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当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满思想在留学生群体内滋长起来之后,面对满清政府的压力,日本迅速调整政策,对留学生不再友善。此外,日俄战争过程中及结束之后,日本政府和军队军人所表现出的侵略性也警醒了国人,于是乎,“蜜月期”旋即走向终结!

标签: 甲午战争揭秘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为何要在其陵墓里放水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秦始皇

    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时候范围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离开人世以后,社会上有关于这位始皇帝的墓地记载和传说慢慢的开始展现出来了,对于秦始皇墓地的说法是五花八门的,怎么说的都有,在民间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至于一直到了现在依然始皇帝墓

  • 致命的败局: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决策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珍珠港,揭秘

    生于东京的堀田江理(Eri Hotta),先后在日本、美国和英国接受教育,并先后执教于牛津、东京和耶路撒冷,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堀田江理将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前八个月的历史细节,整个计划的决策过程,以及日本政府在1941年面临的两难处境。包括日本自1937年入侵中国后,耗尽人力和有限的资源,经济

  • 历史之谜:“九鼎”究竟是谁铸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在中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象征着王权和国家的统一昌盛。然而围绕着九鼎的一切却犹如雾里看花一般,叫人总看不真切,以至于后世子孙弄不清九鼎究竟是一只还是九只,其上刻的是什么图案,下落如何。甚至连九鼎是否真实存在在史学界都一度存疑,这不得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九鼎本人才疏学浅,自然也

  • 揭秘朱元璋大儿子朱标死因的几种说法:监察御史詹徽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朱元璋

    喜称旨,优奖擢,恩威不测。封太侈,治太急,重法烦刑。选高僧,易太子,衅隙先生……最可怜,慈东宮,懿文早逝。嫡长孙,半边月,年讳同称。这是《明纪弹词》中的一段,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的许多不当之处,这里说的“懿文早逝”,说的是皇太子朱标。朱标性格仁善,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千古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盘点,未解之谜,历史

    中国这个历经风霜的古国,在发展改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谜团从几千年前一直存在到今天,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毕竟,在那个充满了限制因素的年代里,人们的认知水平相对来说远没有现今这么高,所以,很多的事情是无法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解释的,只能留给后人来解

  • 宋江广交天下豪杰所需的钞票究竟从哪儿来?全靠仗义疏财的柴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柴进,宋江,钞票

    ​宋江这个人,很有意思。尽管在文学史上的口碑不佳,颇有些争议,尤其在是否走招安路线的问题上,他是一个十足“投降派”,生生将经营了逾十年的蓝筹公司给重组没了。但无论如何,说起梁山泊的灵魂人物,还一定是他。问题来了。灵山政权的权属并非一成不变。至少经过了CEO1.0版王伦、CEO

  • 策划能力极强的元始天尊推纣王上位或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始天尊,纣王

    ​关于封神榜的内情,《封神演义》第十五回曾有描述。“昆仑山玉虚宫拿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让,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

  • 揭秘西游记中通天河里最神秘女童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神秘,西游记,揭秘

    ​先看资料一。出自陈家庄人语,“常年祭赛时,我这里有胆大的,钻在庙后,或在供桌底下,看见他(灵感大王)先吃童男,后吃童女。”这里问题就来了。根据原著所著。灵感大王甚是灵感,“把我们(陈家庄)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心思特细致那种。有偷窥的狗仔

  • 说说朱元璋严密到非理性的特务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说说

    朱元璋君臣合作七年,有不算短的一段蜜月期,但蜜月结束之后,渐渐心理都起了变化。那是怎样的变化呢?《明史·胡惟庸传》记载: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吉安侯陆仲亨、平谅侯费聚因过遭帝切责之。惟庸

  • 神奇的贞观十三年:西天取经为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天取经,贞观

    《西游记》原著十三回开篇有这样一段,“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由此看见,取经团队的成行时点,无疑应在贞观十三年。但若翻出史料,找寻小说人物的历史原型,即唐僧陈玄奘,会惊奇地发现此君实际出行时间应为贞观二年(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