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苏联在美国安插了多少间谍?

揭秘苏联在美国安插了多少间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25 更新时间:2024/1/11 10:10:03

二战期间,克格勃将美国政府雇员视为重点招募对象

近些年,各种谍战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情节无不险象环生、出人意料。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各国间谍活动的传奇性,并不输于影视剧。苏联克格勃对美国政府的渗透,尤让人惊叹。

在克格勃绝密教材《在美国和第三国征募美国人的实践》中,详细说明了苏联招募美国间谍的目标和方法。克格勃在美国搜集的情报,包括“美国政府的军事、政治计划;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发现和发明;美国谍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的工作情况;设在美国的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的各种活动。”因此,克格勃需要在美国政界、科学界、商界广泛招募间谍。

仅仅在政界,克格勃就渗透了白宫、国务院、美国驻外代表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政府机构,以及各个政党、团体的领导部门。招募间谍时,“要能辨认出既具有情报潜力,又充满能导致他们与苏联驻外情报机关合作的强烈动机的美国人”,如“政府机关的职员”,“非政府机关、团体的雇员”,甚至“将来极有希望被政府机关雇佣者”“专为那些与情报工作有关的机构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位的学生”。①

被克格勃视为重点招募对象的美国政府雇员,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同情苏联;对美国政府关于公职人员的严格政策(侵犯人权)不满;对监视政府雇员、调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等不满;对于大垄断资本家利用美国政府实行镇压的统治不满;有关某个政府雇员经济拮据的确实情报或是能让他因此而失业的严重中伤材料”。克格勃认为,“在(美国)政府中物色在思想上同情我们的人,对于在美国进行征募活动极为重要。”②事实上,成为苏联间谍的美国政府高层人员,大多数确实不是被金钱诱惑,而是出于理念认同。

苏联在美国布下的情报网络之大,让人震惊。曾在苏联军事情报部门工作,后来投靠美国的特工估计,苏德战争头一年,苏联在美国活动的情报网就至少有20个。莫斯科情报总局的8个部门都至少在美国各有一个“合法”和一个“非法”的情报网。所谓“合法”情报网,指的是在塔斯社、对外化协会等外事机构名义下工作的苏联特工;“非法”情报网指的是苏联招募的外国特工,包括大量上面说到的政府雇员。③

罗森堡夫妇(左三、右二)参与苏联泄露原子弹机密,被以间谍罪处以死刑

因“维诺那计划”,美国人发现了本国政府中存在庞大苏联间谍网

美国人第一次获知,苏联人在他们的政府中大范围发展间谍,是1945年11月,苏联女间谍伊丽莎白·本特莉向联邦调查局自首,她供出一份间谍名单,包括数十名政府雇员,如罗斯福的私人助理、农业部的官员、战略服务处的军官等,其中地位最高的是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但是当名单被递交给白宫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人不仅没有一个被逮捕,怀特不久后甚至还出任美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④

同时,由于“维诺那计划”的推进,也证实美国政府中存在一批苏联间谍。所谓“维诺那计划”是1943年由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官员卡特·克拉克发起,意在通过监控苏联往来电报,防止斯大林同德国私下议和的秘密工作。但直至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他们才破译出第一封苏联密码电报。陆续被破译出的电报,没有一封涉及外交事务,全部是间谍情报。

美国人发现,苏联在美国军事、外交等重要部门都招募了间谍,“总计有数百名前苏联职业特工及上千名美国人与间谍活动有关。在涉嫌的美国人中,大部分为美国共产党人。”这些被破译的电报显示,“三百四十九名美国公民、移民、永久居民与前苏联情报机构有明显往来”,而这仅仅是所有间谍的一小部分。⑤此时,美国、英国的情报机构甚至都“还没有在莫斯科安插一个间谍”。

主持“反谍”工作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因不被杜鲁门总统所信任,只好在1947年3月借助国会,向民众公开了严重的苏联间谍问题。他声称,在国会的听证会“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能够令公众意识到那些潜在的威胁共产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随后,国会接手调查本特莉案,并依据口供,传唤了《时代》杂志资深编辑、前美共党员惠特克·钱伯斯。钱伯斯指认国务卿助理阿尔杰·希斯是秘密共产党员,并为苏联情报机关服务。因为钱伯斯提交的证据希斯托他转交苏联的4份手写备忘录和67份打印文件,落款是1938年,至1948年已超过间谍罪起诉失效,法庭只能按伪证罪,判处希斯5年徒刑。⑥

希斯案让美国公众看到了苏联间谍的真实存在,加之中共革命的成功、朝鲜战争的爆发,让美国人心惶惶,麦卡锡随之登场。

“维诺那计划”中,工作人员在破译密码

美国财政部内苏联间谍泛滥,抗战时曾破坏美国对国民政府的贷款

由于“维诺那计划”极为隐秘,甚至于美国总统都不知详情,直至1995年才正公开。现在我们知道,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助理洛赫林·柯里曾向克格勃发出预警,让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的一名苏联重要特工大难不死;美国战略情报局的重要官员莫里斯·霍尔珀林,将数千页的美国外交电报交予克格勃;航空科学家威廉·珀尔将美国喷气引擎、飞行高度等机密信息泄露给了苏联,使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被动。更不用说,还有将普通铀提炼为原子弹用铀的复杂公式等密告给苏联的美国物理学家们。⑦

在美国政府中的苏联间谍,以怀特最为有名,正是他推动了战后以美元挂钩黄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怀特没有加入过美国共产党,他只是欣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乐于接受共产党的观点,并且不认为苏联的利益与美国利益有冲突。作为间谍,他曾为苏联提供情报,也安排过苏联情报人员到美国政府中任职。在怀特掌权期间,至少有11名苏联间谍在财政部中充任重要职位。

怀特还利用职权,左右美国对华政策。1942年,美国国会同意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国民政府要求将其中的2亿以黄金形式运往中国,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来抑制通货膨胀。总统罗斯福和财政部部长摩根索都批准了这一要求,但怀特一再以国民政府腐败、未采取金融改革措施为由,拖延黄金运送日程。直到1945年7月,运送到中国黄金的价值还只有2900万美元,而此时国民政府经济已然面临崩溃,难以应付随之而来的内战。怀特曾自豪地说,“我们已在职权范围内尽量拖延。”

对于怀特以上行为的后果,对中国经济有广泛了解的格说,“那时哈利·怀特正在出卖中国。他业已为苏联挣得了数亿贷款,却阻断对中国的援助……破坏有美英成员参与的所谓平准基金管理会。”⑧胡适得知后慨叹,怀特“当日在美国财政部很帮中国的忙,如收买中国白银,如早几笔贷款,都有他的力量。但依近年发现的秘密文件看来,此人之热心援助中国抗战,大概是奉了莫斯科的命令的,其用意仍是要间接的帮助莫斯科与中共!”⑨

时至今日,通过“维诺那计划”获知的349名为苏联服务的美国人中,也只有一小半追查到了真实身份,剩下的大约200人中,甚至有人还继续工作在秘密岗位上。有一个化名为“第十九号”的间谍,在雅尔塔会议上有机会同罗斯福、丘吉尔私下谈话;化名“唐纳德”的军事情报间谍,当时是海军上校;还有一个化名“鼹鼠”的克格勃特工,能将大量美国对欧洲外交政策的机密发往莫斯科……⑩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也许将永远不为人知。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美国代表团成员,前排右二为摩根索,后排左一为怀特

注释:

①②(美)约翰·巴伦:《克格勃苏联秘密警察全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6479页;③④(美)戴维·达林:《美帝研究人员笔下的苏联“间谍活动”》,群众出版社1965年,第447页、483485页;⑤⑦⑩(美)约翰·厄尔·海因斯、哈维·克莱尔:《维诺那计划:前苏联间谍揭秘》,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第138198页;⑥蔺晓林:《1940 年代后期的间谍危机与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4期;⑧吕迅:《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9页;⑨万丽娟编注:《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7页。

标签: 揭秘间谍苏联美国

更多文章

  • 二战中唯一一座由中国军人单独解放的国外大城市系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城市,中国,军人,国外,二战

    近日,一篇讲述“中国战俘解放Rabaul惊呆盟军”的文章广为流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后,一篇名为《中国战俘独立解放了太平洋上的城市 盟军看到直接惊呆了!》的文章传播甚广。据该文“披露”,“1945年8月20日,被

  • 揭秘中国是如何帮韩国、越南抗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中国,越南,韩国

    蒋介石的努力,使“韩国的战后独立问题”,在开罗会议得到保障抗战八年,除了击败侵略者这一现实目标之外,国民政府还长期存有一种理想目标,即努力争取战后亚洲的政治格局,能够摆脱旧的殖民体系,实行“民族自决”。为达成这一理想目标,蒋介石

  • 南京大屠杀是谁掩埋了死难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京

    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放飞和平鸽大屠杀后,掩埋遇难者,主要靠以世界红卍字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之暴行尽人皆知。暴行过后,遇难者遗体之掩埋情形,则媒体鲜少有所介绍。据《南京大屠杀史》,当日“有据可查的参加了埋尸活动的慈善

  • 揭秘斯大林的神秘死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斯大林,神秘,死亡,揭秘,真相

    从发病到死亡,斯大林的最后五天,大致轮廓是可以搞清楚的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对其死因,迄今仍有许多不同说法。不少人(包括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认为并非正常死亡,而是贝利亚下的毒手,理由是斯大林生前已有意抛弃贝利亚。这种揣测当然有些依据贝利亚之子曾坦言:获悉斯大林病危的

  • 揭秘康有为的理想国是个什么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康有为

    康有为的理想国除了著名政治人物之外,康有为在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标签,就是“伟大思想家”,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性著作是《大同书》。不过,普通人大概很少读过《大同书》,所以,大都不知道该书所描绘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的。1、必须废除“国家&rdqu

  • 揭秘康熙帝为何要给曹雪芹爷爷连写八个“小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揭秘,曹雪芹

    康熙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曹寅上了这样一道折子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臣寅蒙皇上天恩,生全造就,虽捐糜难酬万一。去年奉旨著与李煦轮管盐务,今又蒙钦点臣寅本年巡视两淮。臣寅闻命自天,惶悚无地,谨北向顶香九叩谢恩讫。念臣寅于雅岁备犬马之任,曾无尺寸之效,愚昧稚鲁,不学无术,蒙皇上念臣父玺系包衣

  • 揭秘朱元璋一家为啥与文官合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朱元璋

    历数明代几位帝王,虽在政治谋略、才干上良莠不齐,但有一点,却一脉相承他们大都与文官集团搞不到一起他们或以屠刀相向,或闭门相拒有的皇帝干脆独往独来,仿佛高居九重天上的孤独客。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那位厮杀拼斗了一生的朱元璋,走完了七十一年的人生。在临终遗嘱中,有这样几句话:朕膺天命三十有一

  • 康熙帝亲手埋下九子夺嫡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头脑正常的皇帝,出于万世一系的考虑,无不特别重视皇子教育。皇子教育的效果如何,尤其是那位未来可能继承皇位的太子的德性与才能如何,常常关乎本朝江山的稳定。清代的皇子教育,为历朝历代所不及。若就形成制度而言,是从康熙时期才正式开始的。在这之前,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主要精力都放在

  • 揭秘熹贵妃为什么不愿意与雍正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贵妃,揭秘

    孝圣宪皇后(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是满洲镶黄旗人,开国大臣弘毅额亦都的堂曾孙女、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更重要的,她是乾隆大帝的母亲,她因此而成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想当年,她的地位并不高,。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三岁时进入雍亲王府邸,作为雍亲王胤禛的服务型格

  • 揭秘蒋介石为何不让庆祝台儿庄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蒋介石

    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两次致电蒋介石,请求限制对台儿庄胜利的宣传台儿庄大捷,因曾进入教科书,故国人大多耳熟能详。但因此役系桂系领袖李宗仁所指挥,故学界、坊间一直有一种意见,认为蒋介石为抑制桂系之声望,曾试图限制对台儿庄大捷的宣传。其依据是蒋当日曾就此役作出过如下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