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浙江9旬大爷用40年推出数学公式,专家却说:类似祖冲之,已过时

浙江9旬大爷用40年推出数学公式,专家却说:类似祖冲之,已过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20 5:26:33

《易·系辞》中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字的出现,也推动了数字的发展,在出土的甲骨文当中出现了13个独立的数学符号,从一到十,百、千、万……考古专家推测出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十进位制的计数法,最大为三万。

数学一直都是古代极为重视的一门学科,西周时期,位列六艺之一,侯将相们也都必须学习数学,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将中国数学再次推最高峰,他最杰出的成就便是对“祖率(圆周率)”的换算,他将小数点精确到了第七位,一千多年后,西方人才打破了他的记录。

从古到今,中国就不缺乏大数学家,家喻户晓的有华罗庚、陈景润,他们都是公认的数学家,在民间也有一些以研究数学为事业的“数学家”,不过他们在专业的领域上,并不是特别出色,有人穷极一生,都难以有成就,不过这种钻研精神令人惊叹。

浙江衢州龙游县庙下乡庙上新村,有一位名叫黄锦云的90岁老人,在当地村民眼里,就是一位大“数学家”,他到底有着什么故事,能让他跟两道数学公式较劲40年。

黄锦云并非本地人,1930年出生在浙江遂昌,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就跟着父母翻山越岭迁居到了这里,1949年读完了高中,他本有机会去读大学,但因为各种问题耽搁了,黄锦云就在农村务农。

黄锦云在当地学历最高,特别是数学方面最拿手,村里人都很指望他能够为村里面做点什么。

黄锦云也想去做点什么?但是又该去做什么呢?

黄锦云最终选择了计算秧苗,在农村插过秧的人,应该都知道,插每一株秧苗时,都要隔开一定的距离,这个没有规定,每个人只是按照插秧的经验去估摸距离,因此就会造成秧苗多和少的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多一株、少一株也没什么,可以前的条件,多、少问题将会耽搁收成。

黄锦云接手了计算秧苗的工作,他自己拿了一把尺丈先量出了稻田的精确面积,再用数学的方法计算了秧苗之间的距离以及秧苗的数量,他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当地插秧的“困难”,从此黄锦云就开始用数学方法帮助村里人解决一些麻烦。

那时候,袁隆平还没有研究出杂交水稻,村里人光是种植水稻难以养家糊口,村里人还会自己制作一些木工制品,为了避免木材大幅度的浪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黄锦云就致力研究木材体积测算公式。

由于只是高中毕业,没有学习太多的高深数学,黄锦云只能一步一步自己研究,条件稍微好点时,就买一本数学书看一看,白天他会进行实地考察,晚上就研究数学,时间一晃,40年过去了,黄锦云也已经90岁高龄了。

虽然儿孙满堂,能安享晚年,但是对研究出来的两套数学公式,他一直都抱有一种执着,在家人的帮助下,老人联系到了媒体,记者们也看不懂这上面的公式,听说了他的事迹后,又联系了一位专业的数学专家。

他翻看了一下说:老人演算过程以及结论都具备科学性,推演方法跟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一样,用无限接近圆的多边形方式去推理面积和体积,但过时了,现在教科书上有更合理的公式,老人的公式已经不具备可行性。

对于这个结果,黄锦云已经猜到了,能得到数学专家的点评,他也算是解开了40年的心结,对数学他也能放下了。

90岁的黄锦云将半生都用来的研究数学上面,这种精神非值得敬佩,我们也缺少这样的科研精神。

更多文章

  • 瀚大黎众|津美版古代科学家丛书连环画《祖冲之》颜梅华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绘画,丛书,连环画,颜梅华,祖冲之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

  • “九章”出来没半年,“祖冲之”又来了!我国新型量子计算机问世

    历史解密编辑:爆炸的咖啡豆1标签:诗人,祖冲之,潘建伟,天文学家,量子计算机,超级计算机,中国古文献,九章(楚辞)

    量子计算被认为是未来计算领域的发展方向。成熟的量子计算技术可以比当前的超级计算机快得多。201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76光子量子计算原型“九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量子至上”(quantumsuprem

  • 90岁老农用40年推导数学公式,专家却说:类似祖冲之,可惜已过时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祖冲之,数学,科学,数学家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句话出自于《实践论》,其目的就是想要告诫我们这些读书人,不行就要闭门造车,而且也要了解天下大事,否则的话读书只是读死书。事实上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在学校的时候,闭门研究学问,熟读各种经典文学,但是来到现实世界却总是各种碰壁。因为所有的咬文嚼字无法变现为金钱,也无

  • 浙江一90岁老农,曾花40年推出一套公式,专家:和祖冲之原理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七月狸剪辑标签:科学,老农,定理,祖冲之,数学家,浙江省

    浙江一位90后农民,用40年时间研制出一套配方,专家:符合祖冲原理。学过各种公式定理,临近考试时,总能听到班里的同学无奈地问:“数学明明是理科,怎么会有文科的效果!”然而,小时候的我们,有没有想过数学是如此的高深神秘呢?作为主体,又是谁发明了那些定律、定理、公式,然后在后世的实际应用中使之更加完善?

  • 妙趣横生!上联:祖冲之圆周率三点一四,对出下联的人不愧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明德阅读标签:祖冲之,圆周率,对联,乾隆,纪晓岚,华罗庚

    对联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与诗词相比,对联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因此它广受才子和群众欢迎。唐伯虎、苏东坡、纪晓岚,这些历史名人在民间传说的演绎下,个个都有几桩甚至几百桩对联轶事,大多数是后人假借其名气所作,虽当不得真,倒也妙趣横生。不过对联看似简单,其中也包藏着无限学问。对联形式多样,文字长短

  • 元朝时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那千年前的祖冲之是如何记载圆周率的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祖冲之,圆周率,中国,数学,密率,小数点,元朝,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祖冲,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截止2021年8月17日,圆周率已经计算到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可在没有超级计算机的古代,计算圆周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也十分辉煌,在十四世纪以前始终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对圆周率的研究也十分的早。东汉时期张衡算出圆

  • 比超算快亿亿亿倍!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相继问世,量子霸权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叁伍萌宠说标签:潘建伟,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二号

    我国的量子计算技术又一次飞跃。近期九丈二号和祖冲之二号的发射,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进入2.0时代。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势再次增强。我们都知道计算领域正在进入量子时代,因为量子计算机比传统计算机有太多的优势,计算速度不是传统计算机可以比的,尤其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比传统计算机要好很多超级计算机。我国在这方

  • 祖冲之:我身为一个数学家,喜欢写文章是很合情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祖冲之,陆机,数学家,天文,名士,洛阳

    祖冲之画像祖冲之,字文渊,范阳丘县(今河北涞水)人,建康(江苏南京)人。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根据魏晋数学家刘徽的研究,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祖冲之留下了《术异记》、《朱书》、《李毅》等著作。除了对数学、天文、历

  • 祖冲之当年花费多大的精力才计算出圆周率?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祖冲之,圆周率,九章算术,大明历,缀术,元嘉历

    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都搜罗来进行考察。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

  • 独孤信:一共有7个女儿,其中有3个被册封皇后,2位外孙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宸爱动漫标签:独孤信,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李渊

    独孤信出生于北魏(公元502年),鲜卑族人,祖辈在当地部落(今内蒙古武川县)小有名气,家境优渥。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从小就善长骑射,长大后更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相传有一次外出打猎,帽子被风吹歪了,因顾不得整理,骑在马上风弛电掣。这一幕恰巧被城门上驻守的士兵看见了。过了几天,热闹的城门外,满大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