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士。身材魁梧,年少时便很有谋略。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当时北魏一方军阀尔朱荣,借平乱之机,掌控军权,成为北魏能决定皇帝生死的权臣。
530年(永安三年),尔朱荣组织西征军,讨伐在关陇称帝的万俟丑奴。该军名义上是由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副帅。实际上,西征军核心领导是贺拔岳(详见《贺拔胜、贺拔岳篇》)。同时贺拔岳为培植自己的势力,将众多北魏六镇中武川镇的旧人拉入西征队伍,王雄也在此行之中。
平定万俟丑奴后,王雄被任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同年,北魏孝庄帝诛杀尔朱荣后,遭到尔朱氏集团反噬而亡。原尔朱荣麾下高欢叛离尔朱氏集团,并将尔朱氏集团击溃。高欢拥元修登基,即孝武帝。(详见《高欢篇》)
高欢击败尔朱氏集团后,贺拔岳接替尔朱天光,成为关陇地区最高官员。因之前高欢与贺拔岳有旧隙,又顾忌贺拔岳掌控关陇地区,因此高欢离间侯莫陈悦与贺拔岳,使得贺拔岳中计身亡。之后由贺拔岳旧部共同拥护贺拔岳心腹宇文泰接替贺拔岳之职。
宇文泰率众讨伐侯莫陈悦,替贺拔岳报了仇,之后又将关陇地区剩余的叛乱全都平定。就在平定关陇后不久,孝武帝与高欢反目成仇,兵戎相向。
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兵败西逃,投奔宇文泰,普赏关内诸将,王雄因此被授都督,封临贞县伯。
同年年末,宇文泰鸩杀孝武帝,元宝炬被拥立为国君。王雄因新君登基,进爵为公,即临贞县公,又授任为武卫将军,加任骠骑将军,升为大都督。
不久后授任仪同三司,迁开府仪同三司,加任侍中,出任岐州刺史。进封为武威郡公,官位升至大将军,行同州之职。
大统十七年(551年),正值侯景之乱尾声。侯景逼近江陵,南梁湘东王萧绎(梁武帝第七子)为了取得西魏的支援,向西魏称臣。于是宇文泰派遣达奚武率兵二万攻取汉中,又派遣王雄出子午谷,围攻上津、魏兴。
次年正月,王雄攻克上津、魏兴,将此二城划为东梁州。原东梁州刺史安康、李迁哲兵败投降。
同年三月,魏帝元宝炬驾崩,太子元钦继位。
同年八月,安康人黄众宝叛乱,攻打魏兴,捉住太守柳桧,进一步围攻东梁州。宇文泰派遣王雄以及宇文虬前去讨伐。黄众宝降。
废帝三年(554年)九月,元钦密谋诛杀宇文泰,事泄被废杀。其弟元廓继位,后复旧姓拓跋,即西魏恭帝。
恭帝元年(554年),王雄被赐姓可频氏。
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逝,其幼子宇文觉接替,宇文护辅佐。
次年,宇文护逼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即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登基后,王雄被授沙傅,进升为柱国大将军。
之后,宇文护接连毒害宇文觉,宇文毓登基,年号武成。
武成初年(559年),王雄进封庸国公,不久,出任泾州总管诸军事、泾州刺史。
保定四年(564年),王雄跟随宇文护东征北齐。行军途中,王雄染病,但仍然尽自己的力量前进。
时宇文护亲率大军进军弘农,尉迟迥攻洛阳,宇文宪、达奚武、王雄屯兵于邙山(此战在《达奚武篇》、《尉迟迥篇》、《宇文宪篇》均有详述)。时北周军不利,宇文宪、达奚武、王雄为北周军断后。
王雄驰马冲入北齐斛律光阵中,力杀三人,迫使斛律光退走,王雄急追。此时斛律光左右之人皆各自逃散,壶中箭矢也都没了,仅剩下手里的一弓一箭。王雄手按长矛,距离斛律光一丈有余,边追边对斛律光说:“可惜了不能杀你,只能将你擒住面见天子。” 斛律光回身举弓射向王雄,王雄反应不及,被射中面门,急忙抱住坐骑,转身逃走,到军营后不久就死了,时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