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娥英倍受杨坚宠爱,但她的舅舅杨广,为什么却把她给杀了?

宇文娥英倍受杨坚宠爱,但她的舅舅杨广,为什么却把她给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亮迷路了 访问量:268 更新时间:2024/1/7 3:24:20

杨广确实很残暴,但杀外甥女宇文娥英,纯粹是这女子脑袋昏了,做了大错事。

离皇帝那么近,就不要做错事,做错了,那就得做好掉脑袋的准备。

而杀宇文娥英,杨广也是很矛盾的,那种矛盾的心情,绝不亚于杀自己的哥哥杨勇。

事情,还要从宇文娥英她妈说起。

1、杨广受姐姐委托,照顾宇文娥英

杨广的姐姐杨丽华,是杨坚的子女中最早发达的人。

当杨坚还是个大将军的时候,女儿杨丽华在573年的时候就嫁给了太子宇文赟

这是个荒唐的男子,小的时候“混账”的特点体现的还不明显,等当了皇帝后,整个人就变成了个超级混蛋。

宇文赟在578年当了皇帝,仅仅一年后,就几乎把杨丽华这个皇后废了,单独又列了三个皇后,一时间,一个皇帝四个皇后同处一个时期,这在整个历史当中都是很难见到的。

杨丽华较为温柔,而且不妒忌,这导致那三个皇后上蹿下跳,而皇帝宇文赟本人更是荒唐,常常大骂杨丽华。

580年的一天,宇文赟对杨丽华说,我要杀了你!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恐吓,但是,贵为皇帝,这不仅仅是恐吓,因为这就是下个命令的事情。于是乎,杨丽华感觉风险大极了。

母亲独孤氏听闻女儿境况后,赶快进宫,求皇帝绕过杨丽华。

起初,宇文赟不管,后来,独孤氏磕头都磕出血了,此事才算作罢!

那一刻起,杨坚一家活得小心翼翼。

活该宇文赟命薄,在不久后驾崩了(也可能被人做了),于是,杨丽华的儿子宇文婵成了皇帝。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懂个啥?

581年,杨坚把自己外孙的江山给夺了,建立了大隋朝。

这一举动,一度让杨丽华很生气,但父亲权大,她也无可奈何。

但更气愤的是,儿子宇文阐不久后也莫名其妙死去了。如果说是病逝,估计没几个人信。

能当帝王的人,内心已经狼心似铁,毫无怜惜别人的习惯,只要是影响他的皇位了,外孙挡了道,也不行!

因为这样的原因,隋文帝觉得欠女儿很多,总想补偿一二。

因此,在外孙女宇文娥英的婚姻上,杨坚很照顾,不仅大操大办,而且,封新的孙女婿李敏为柱国。

没啥大的功绩,能封柱国,可以看出杨坚的补偿心理了。

公元602年,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死了。604年,杨坚也死了。

对于杨坚的死,好几个版本,一说就是病逝,另一说是被杨广害死的。

正史认为是病逝,野史都说是儿子下的手。

父亲死了不久,上位的杨广把哥哥杨勇也给杀了。

此时,杨广是绝对的大哥大了,谁都无法撼动他的皇位了。

609年,杨丽华48岁,临病逝前,给弟弟杨广交待,一定要照顾自己唯一的女儿宇文娥英。

杨广看着大自己八岁的姐姐,已经成那样了,含泪答应了。

从这看来,宇文娥英的好日子可以预见。

但是,谁能想到,没过几年,风险会自来呢?

2、宇文娥英做下的荒唐事,终究影响了她的生命

[图片9]

大业十一年,也就是615年,一个算命的“半仙”说道:“李氏当为天子!”于是,建议隋炀帝杀光天下姓李之人。

真的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一句“李氏”为天子,就要杀光所有的李姓之人,这半仙实在是可恨。

杨广是讲究迷信的,他真的担心有人夺了他的江山。

在得知李敏的小名叫“洪儿”,结合李敏的官位不低,杨广认为所谓的“篡权李氏”可能就是这李敏。

于是,在某一天,杨广把这个事情说给了李敏。

这李敏吓坏了,这妻舅要干什么?很明显,杨广是想要李敏自杀的。

但是,李敏胆战心惊地回到家后,下不了自杀的决定,只好和妻子颤颤巍巍地生活着。

恐惧之下,李敏和堂叔李浑及李善衡做过一些交流。但这两人能帮上什么忙?什么都帮不了。

李浑是个能干的人,同时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那个人就是宇文述

[图片11]

很多人不知道宇文述,但他的儿子你一定听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枭雄宇文化及

宇文述打了个“造反”的名义,抓了李浑,押进大牢,想要整死他,顺带着抓了李家各位骨干。

李浑可这是个硬汉,审了几天都没动静,怎么办?

如果审不出来,宇文述就是欺君之罪!

于是,宇文述找到了本家的宇文娥英,连哄带骗,说只要上表告诉皇帝,李浑等人想要谋反,想要立李敏为帝,李敏并无此意。

如此,可保李敏安全,因为他是被动的人。

傻乎乎的宇文娥英上当了,诬告李浑想要谋反......

宇文述将这个诬告,拿上献给了隋炀帝。当时,隋炀帝就老泪纵横:“我的宗庙社稷几乎被倾覆,全靠您才得以保全。”

很快,李家众人,包括李敏,统统被杀!

而对外甥女宇文娥英,思来想去,在几个月后,杨广赐了毒酒!

[图片13]

一句话,宇文娥英的死,都是自找的,身处“暖棚”,不知人心险恶,心思极为单纯,最后被宇文述利用,丢了自家性命不说,李家几十口人也统统被牵连了进去。

一个温室里的花朵,遇到极恶劣天气,只有一个结果:快速枯萎,再无其它可能!

更多文章

  • 杨广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宇文娥英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杨坚,李敏,皇帝,杨广,隋炀帝,杨丽华,宇文赟,南北朝,宇文娥英

    宇文娥英是北周公主,又是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在隋朝建立后,倍受杨坚宠爱。可是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却把她给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宇文娥英剧照)宇文娥英的母亲是杨广的姐姐杨丽华。出身名门望族的杨丽华在北周时期,由周武帝宇文邕做主,嫁给太子宇文赟为太子妃,不久生下宇文娥英。可惜宇文赟性情暴劣,成天只顾沉湎

  • 人人都说韩子高才是陈文帝的真爱,那我沈妙容这个皇后是假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韩非,陈文帝,沈妙容,皇后,陈霸先,侯景

    沈妙容,字妙姬,生卒年不详,吴兴郡武康县人,南朝梁安前中录事参军沈法深之女,陈文帝陈蒨的皇后。 我叫沈妙容,录事参军沈法深的女儿,自小便于陈蒨相识,我们两个就是传说之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过了及笄之年我便如愿的嫁给了陈蒨,只可惜蜜月还没有开始,侯景之乱便爆发了,因

  • 柳敬言:她是身材最高、寿命最长的皇后,也是传统美德中的好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柳敬言,皇后,陈叔宝,王政君,陈霸先,吕雉

    柳敬言:貌美有异相,人善天眷顾也许,她是皇后中寿命最长之人,活得比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时间还长,一直活到了85岁,她就是陈朝的皇后柳敬言。当然,那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86岁,但那皇后之名是后期追封,生前一天皇后也没做过;而那活到91岁武则天,因为后来成为了女皇,应该也不能加入竞争的行列,所以,说柳敬言

  • 市中院执行局执行二庭庭长任昉皓到汝阳法院调研指导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河洛法治快讯标签:庭长,质效,执行权,任昉皓,执行二庭,汝阳法院,中院执行局,成渝金融法院案件

    (酒红杰 杜海洋)2月23日上午,洛阳市中院执行局执行二庭庭长任昉皓一行2人到汝阳法院调研指导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汝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姬现立,执行局局长宁念渠等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执行局局长宁念渠就该院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及1、2月执行工作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并对目前执行工作存在的

  •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一支笔”任昉

    历史解密编辑:滨州网标签:滨州百名历史人物,沈约,萧衍,梁武帝,太守,王俭

    任昉,字彦升,博兴县人,出生于460年,去世于508年,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的宋朝、齐朝和梁朝,经历了10余个皇帝。南齐永明年间(483年至493年),萧子良为竟陵王时,开西邸,召集天下文学名流,萧衍(即梁武帝)、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8人,名重一时,被称为“竟陵八友”。“竟陵八

  • 【人文纪实】津门网杨津生:碛口古镇

    历史解密编辑:津门网标签:杨津生,碛口古镇,津门,古村,李家山

    碛 口 古 镇 磧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城南50公里处。中国文化历史名镇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内李家山、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2006年世界百大纪念性建筑。 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

  • 杨津涛的2022书单

    历史解密编辑:冯邈阮娱乐标签:书单,杨津涛,石敬瑭,李嗣源,墓志铭,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的新证据》,[瑞士]傅汉思,党宝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 (资料图/图)2022年我的阅读重点有两个,一是五代史,二是货币史,所以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忍不住好奇,想知道傅汉思究竟怎样从金融入手破解马可·波罗疑案。原来这位瑞士汉学家把马可·波罗游记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王罴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王罴,高欢,宇文泰,北魏,元颢,尔朱荣

    王罴(pí),字熊罴,京兆霸城人士,是汉朝河南尹王遵的后人,世世代代都是郡中大姓人家。北魏太和年间,担任殿中将军,后改任雍州别驾。王罴性格刚毅耿直,处事平稳、公允,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勤于公事,受到刺史崔亮的赏识,对王罴礼敬有加,郡中百姓也都对王罴非常敬畏。永平三年(510年)崔亮转任定州,推荐王罴

  • 刘休道逃亡途中写“断句”,温子升长安秋夜描“捣衣”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断句,温子,刘休道,北魏,关山

    刘休道逃亡途中写“断句”,温子升长安秋夜描“捣衣”三峡孬张2022-06-0910:32湖北金牌宠粉官,作家,张立先,中国作家协会,文化领域创作者关注刘昶画像刘昶,字休道,宋文帝第九子,封为晋熙王。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怀疑他有异志,迫使他逃奔到北魏,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累官至大

  • 温子升《捣衣诗》“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榆木斋标签:捣衣诗,温子,明月光,七夕,诗人

    温子升《捣衣诗》赏析“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文:枯木《捣衣诗》【南北朝】温子昇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七夕是我国传统爱情节日,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最早源自先秦时期人们的天象崇拜,结合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