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王罴篇)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王罴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753 更新时间:2023/12/28 17:39:30

王罴(pí),字熊罴,京兆霸城人士,是汉朝河南尹王遵的后人,世世代代都是郡中大姓人家。北魏太和年间,担任殿中将军,后改任雍州别驾。王罴性格刚毅耿直,处事平稳、公允,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勤于公事,受到刺史崔亮的赏识,对王罴礼敬有加,郡中百姓也都对王罴非常敬畏。

永平三年(510年)崔亮转任定州,推荐王罴为长史。但是北魏朝廷认为王罴不能胜任,拒绝了崔亮的举荐。

延昌二年(513年),南梁武帝萧衍北伐,进逼淮阳,攻陷梁城。其麾下左游击将军赵祖悦率众偷袭硖石。北魏朝廷命崔亮、萧宝夤、元融等人前去平定,王罴被任命为都督,复为长史,统率精兵,随军南讨。王罴之所以能升任长史,乃是因为崔亮坚持不懈的举荐所致。之后硖石复克,南梁军退,王罴居功甚多。

之前因萧衍攻陷梁城,南岐、东益的氐羌叛乱,王罴被任命为冠军将军,镇守梁州,平定叛乱。还师后,王罴被任命为西河内史,王罴坚辞不受。当时有人问王罴:“西河之地,那么大一片地方,而且朝廷又给出优厚的俸禄,你为什么坚持不要当这个内史呢?”

王罴答道:“如今洛阳的好木材,都来自西河郡。我若出镇西河,那么朝中权贵建造府邸时,都会来找我帮忙。如果私下采办,则我能力不足。如若向百姓征索,又违背律法,所以我是不能去的。”

在此之后,北魏朝廷论功行赏,封王罴为定阳子,任荆州刺史。

自正光四年(523年),受北魏六镇之乱影响,北魏境内叛乱四起。

正光五年(524年),南梁趁北魏大乱,大举北伐。

孝昌元年(525年),梁将曹义宗夺取北魏顺阳、马圈,之后又围攻北魏荆州,当时山蛮响应南梁军,使得道路断绝。北魏朝廷命王罴与裴衍率军一万,自武关出通三鸦路,驰援荆州,大破南梁。此时正值四方动荡不安,北魏境内零落衰败之际。荆州城刚经历战火,百姓尤其需要安抚,于是王罴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进号抚军将军。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孝明帝元诩为胡灵太后所害,元诩岳父、北魏大军阀尔朱荣以查清孝明帝死因为借口,兵伐洛阳,北魏境内再次动荡。梁将曹义宗再次率数万梁军围攻荆州,引水灌城,以至于荆州几乎被淹灭。当时北魏内忧外患,无力救援荆州,只能赐王罴铁券,将城托付给他,让他坚守荆州。

战多日后,荆州城中粮尽,王罴只能煮粥,与军士一起均分食用。每次出战,王罴都不穿甲冑,并且高声疾呼:“荆州城是孝文帝(拓跋宏)所置的,如果老天爷不保佑这个国家,那么就让贼人射中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王罴必破贼军。”就这样,王罴打了数场恶仗都未能受伤。

曹义宗打了荆州三年,始终没有得胜,不得已退兵。王罴因守卫荆州有功,被进封为霸城县公。

同年,尔朱荣扶元子攸为帝,攻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屠杀北魏宗室,大臣数千人。剩余北魏宗室逃逸。其中元颢南投南梁,向梁武帝求兵。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北上,一路攻陷北魏都城洛阳。

期间,王罴跟随尔朱世隆,率兵一万据守虎牢关,陈庆之攻陷荥阳后,尔朱世隆弃关而逃。元颢入主洛阳后,封王罴为左军大都督。

永安二年(529年)尔朱荣挟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讨伐元颢,夺回洛阳,王罴因受过元颢封的官职,故孝庄帝改封他为岐州刺史。

当时南秦地区多次出现叛乱,王罴到任后,召叛军首领收为心腹,将反叛者尽数缉拿后,对叛军首领说:“你的同党都死了,你还活着有什么用?”次日将其斩首。这样一来,南秦之地再无叛乱发生。不久之后,王罴被升为车骑大将军、泾州刺史。

王罴在南秦数年之中,北魏发生诸多大事件,先是元子攸不满尔朱荣专权,将其杀害。尔朱氏集团替尔朱荣复仇,发兵洛阳,杀了元子攸。之后原尔朱荣麾下高欢与尔朱氏集团分裂,并战胜了尔朱氏集团,拥立元修为帝。

永熙三年(534年),元修不满高欢专权,密联关中宇文泰、荆州贺拔胜意图共同起兵对抗高欢。

王罴受命泾州刺史后,因宇文泰征兵勤王,所以还没到任,就投靠宇文泰,请求为宇文泰做先锋部队,因此王罴被升为大都督,镇守华州。

洛阳方面,元修根本不是身经百战高欢的对手,没等到宇文泰、贺拔胜联军的到来便已落败,仓皇西逃,投靠宇文泰。

高欢紧追不舍,乘胜攻陷潼关,誓要擒拿元修。潼关一破,长安就危险了。由于事出突然,宇文泰的关陇集团仓促应战,驻兵长安城不远处的灞上,以拒高欢。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欢,关中兵士人人自危。王罴安抚、勉励众兵士,才安稳了军心。

高欢因宇文泰已集结了兵力,况且自己也不想坐实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所以不久后便撤了兵。稍作停当的元修,封王罴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

高欢回洛阳后,拥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同年年末,元修为宇文泰所害,元宝炬登基,建立西魏。此时的东魏,远强于西魏。无论是关陇集团(宇文泰)与怀朔集团(高欢)的矛盾,还是北魏大统上的分裂,都注定了两魏之间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结果。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正月,高欢率大军造三座浮桥,在蒲坂准备抢渡黄河,这也是东、西魏之间第一场大战——小关之战的序幕。

东魏司马子如率窦泰、韩轨攻打潼关,宇文泰再次率军驻兵灞上以拒东魏。司马子如见势撤军,退回蒲坂夜渡黄河,偷袭华州。

当时王罴在修葺华州城,还没修完,连梯子都是城外。东魏军就登着梯子爬进了城。此时的王罴还在睡梦中,听到屋外人声鼎沸,光着身子,披发赤脚,手持白色木棍,大喊一声便冲了出去。

东魏军见王罴如此威猛,惊退了出去,王罴一路穷追猛打到了东门,这才集结了一些人,将东魏军击破。东魏韩轨弃城而逃。宇文泰得知此事后,大为赞叹。

大统三年(537年),关中大旱,闹起饥荒,民不果腹。但还要缴纳粮食充当军粮。为了杜绝隐藏粮食者,西魏下令相互告发,犯者要受鞭杖,因此很多人都逃了。只有王罴,受当地百姓信任,没有人隐藏粮食,虽然州郡上征收了不少军粮,但没有招致怨恨、怨言。

同年,高欢趁关中饥荒,再次发动西征,替小关之战中战死的大将窦泰报仇,这也就是东、西魏的第二场大战——沙苑之战。宇文泰认为华州是要冲之地,于是派王罴去镇守,并派人告诉王罴此处的重要性,务必坚守,不可丢城。王罴听完后,派人对宇文泰说:“只要我老王在华州拦着,必不让高欢进犯一步。”

正如宇文泰所料,东魏二十万大军果然先至华州城,并开始劝降王罴,让他早点投降,而王罴则回话说道:“此城便是我王罴的家,生在此,死在此。有多少人来,我就送多少人归西。”

可能是因为王罴摆出了一副与城共存亡的架势,让高欢觉得即便是打下这城,自己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对后面的战斗不利,于是丢下华州,直接向南进军洛阳,屯兵许原西,在渭水附近的沙苑与西魏宇文泰的大军遭遇而战。

538年(大统四年),王罴移镇河东,累功进封扶风郡公。八月,东、西魏第三场大战——河桥之战,以西魏败北,东魏惨胜而告终。

西魏东征失败后,关内大乱,百姓互相剽掠。当时沙苑之战时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与雍州百姓于伏德等人占据长安子城叛乱,各地守军也没有坚守的意志。此时王罴打开城门,召集城中将士,对他们说:“听说天子战败,凶吉不知,很多人因惊恐而生出不二之心。我王罴受命镇守于此,当以死报恩。你们中如果有人想逃、想叛乱的,可以来杀我。如果是担心城会被攻陷的,那么可以现在就走。如果对朝廷还能保持忠心的,就与我王罴一同,固守此城。”

将士见王罴如此,都不再有非分之想。到了西魏军还朝,王罴被拜为雍州刺史。

柔然国见西魏败,乘机进犯河南,斥候已至幽州。西魏担心柔然深入腹地,便募集人马,驻扎在都城。在街市上修筑堡垒,以防备敌人侵入。同时派右仆射周惠达召王罴回朝商议对抗柔然之事。

王罴不肯应召,躺在床上对使者说:“如果柔然人来到渭北,我王罴自会带领乡里将其击破,何必麻烦朝廷的军队。为什么在京城中,做出这样惊慌失措的举动?想不到周家这位小儿(羞辱周惠达的说辞)如此胆怯!”

王罴还有很多轻慢权贵,守正不阿的事,都像这件事一样。

王罴性情简朴、随意,不修边幅。曾有省台的使者到他这里,他为使者设下饭食,使者撕去薄饼的边不吃。他颇为不快说:“农夫耕种收获,费工颇多;舂米炊火,做成饼子,又花费不少力气。你这样挑剔,大概是没有挨过饿。”命人左右将饭食撤去。使者感到非常吃惊和羞愧。

又有一位客人与王罴一起吃瓜,客人削皮的时候瓜肉削得稍多。王罴心里就不太高兴了。于是用手从地上捡起瓜皮起来吃掉。客人见了大为愧疚。

同时王罴性情严厉峻急,有一个官吏向他陈报事情夹带私怨,王罴来不及命人拷打这个官吏,自己就抓起靴子去打这个人了。每逢宴会,他亲自用秤称酒和肉,分给将士们。人们都称赞他的公平,又鄙薄他的琐碎。

王罴天真自然,率情不做作,不巧伪欺诈。他所任职的地方,虽然当时没有明显的功绩,但是离开后人们都想念他。最后死于任上。

王罴安于贫穷简朴,不经营家产。后来虽然官位很高,在家乡的旧宅仍不改换原来的样子。死的时候,家境十分困窘,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清廉。

标签: 王罴高欢宇文泰北魏元颢尔朱荣

更多文章

  • 刘休道逃亡途中写“断句”,温子升长安秋夜描“捣衣”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断句,温子,刘休道,北魏,关山

    刘休道逃亡途中写“断句”,温子升长安秋夜描“捣衣”三峡孬张2022-06-0910:32湖北金牌宠粉官,作家,张立先,中国作家协会,文化领域创作者关注刘昶画像刘昶,字休道,宋文帝第九子,封为晋熙王。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怀疑他有异志,迫使他逃奔到北魏,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累官至大

  • 温子升《捣衣诗》“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榆木斋标签:捣衣诗,温子,明月光,七夕,诗人

    温子升《捣衣诗》赏析“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文:枯木《捣衣诗》【南北朝】温子昇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七夕是我国传统爱情节日,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最早源自先秦时期人们的天象崇拜,结合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外形

  • 【书画欣赏】 冯宝麟 篆书《心经》据说能通神!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冯宝麟,心经,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法

    冯宝麟铁线篆书心经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二百六十字,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本性为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盘,证得菩提果。该经属于《大品般若经》六百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 冯宝军:一位知名中医的“医者初心”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传递标签:冯宝军,中医,治疗,医术,医生

    在河北丰宁,有一位被当地老百姓熟悉和信赖的中医,在医院治疗后病情得不到好转的患者,往往会通过各种关系,辗转找到他,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后患者大部分都会转危为安。近些年,名气渐增的这位医生,还经常被北京等地知名医院邀请坐诊,其手到病除的高超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他就是在医疗行业工作25年的知名医生冯宝

  • 合水县副县长候选人冯宝山督查驻村帮扶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督查,脱贫,乡村,合水县,冯宝山,驻村帮扶,副县长候选人

    5月17日,合水县副县长候选人冯宝山带领县乡村振兴局、县政府办工作人员深入板桥镇、老城镇、蒿咀铺乡,实地督查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冯宝山指出,驻村帮扶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驻村工作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守牢防返贫底线任务,全面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做

  • 冯宝麟访谈:再谈“工稳印”与“写意印”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篆刻,艺术,书画,印风,冯宝麟,齐白石,写意印,书法作品

    印人对“工稳”或“写意”的选择的实质是什么?精工秀雅一路的印风创作难点在哪里?篆刻艺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原则是什么?近日,本报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理论部主任、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一级美术师冯宝麟先生作了采访,今作刊出。——编者冯宝麟冯宝麟字逸天,别署鉴斋、慧观书屋主人。1964年生于河北

  • 【艺术世界】冯宝麟 篆书《心经》大美

    历史解密编辑:津门网标签:冯宝麟,心经,佛教典籍,法门,篆书

    冯宝麟铁线篆书心经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二百六十字,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本性为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盘,证得菩提果。该经属于《大品般若经》六百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 “冯宝成团队”传授道德经带你圆梦?做梦!冯宝成是“老赖”!

    历史解密编辑:反传快讯标签:冯宝成,传销,道德经,传销案,骗局

    “冯宝成团队”传授道德经带你圆梦?别做梦了!“领头人”竟然是“老赖”!该诈骗团伙打着学习传统文化、组建“红色民间财团”的旗号,以免费报单为噱头,编造发放巨额“善款”的谎言,三年骗了上百万信徒,这就是“民资资产解冻”诈骗!▲限制消费令▲截图来自天眼查。老赖传授道德经,还带你圆梦,荒唐可笑大家好,这里是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羊侃篇)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的浅度思考标签:羊侃,侯景,萧衍,太守,北魏,陈庆之,南北朝

    统率:★★★★☆武力:★★★★为官:★★★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东汉南阳太守羊续的后代。祖父羊规是刘宋武帝刘裕的时候来到徐州,官任祭酒从事、大中正。一直到薛安都以彭城向北魏投降后,羊规身陷北魏。北魏朝廷任羊规为卫将军、营州刺史。羊侃的父亲羊祉,任北魏侍中,金紫光禄大夫。羊侃少年时,相貌出众,身材

  • 裴松之怒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出处:把此事当美谈就是伤天害理的贼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裴松之,孔融,曹操,裴松,三国志,美谈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说孔融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易中天先生很为孔融打抱不平,认为那些不孝的言论可能是祢衡说的——曹操之所以给孔融安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实际是为了破坏孔融的名节,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消灭了孔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孔融的“不孝言论”,也就是曹操给孔融的判决书(令):“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