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载:“兼体无累”的开放发展观

张载:“兼体无累”的开放发展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淮在线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1/19 15:36:10

载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一伸相感而利生焉。

这个说事物总是在变化、运动发展中的,事物没有绝对孤立静止的。从同到异,从屈到伸,从始到终,相互感应联系,对立转化。没有这从同到异,从有到无的相感,就不可能有世界的万事万物生成,所以《易经》说,“屈伸相感而利生焉”。他的这段话也是对《易经》咸卦的注释。

张载把他提出的“物无孤立之理”称之为“兼体”。也就是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运动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体不偏滞,乃可谓无方无体。偏滞于昼夜阴阳者物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以其兼体,故曰一阴一阳,又曰阴阳不测,又曰一阖一辟,又曰通乎昼夜。”

“体无偏滞”,是说,不停滞在阴阳一个方面。张载认为这就是《易经》说的“神无方而易无体”。

个体事物是有偏滞的,比如白天不可能兼有黑夜。但是“易”也就是“道“的变化过程,则兼有对立面的双方。比如天道的变化不会一年到头都是白天,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黑夜。所以“道”不会偏于一端,不会被一方所“累”。这就是张载说的“兼体而无累”,也就是《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所以张载又说,“一动一静道之,专于动静则偏。一阖一辟之谓变。人之有息,盖刚柔相摩,乾坤阖辟之象也。”

一动一静才是道,偏于动还是偏于静都不是道的全部,都是极端。有开有合才是事物变化、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就像人活着呼吸一样,活着必须有呼有吸,只有呼还是只有吸,人都不能长久的活着。

“有变化才有发展。”所谓的“发展”不过就是“生生不息”,永远开放,绝不执一不化,固步自封。

所以张载又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贞,不惑,不眩,不倚之谓也。用一阴一阳的辩证理念来考察事物发展变化,就不会迷惑,不会晕眩,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道听途说,就会有真正的独立判断辨别真假、善恶的能力。如此人人都能各正性命,堂堂正正,独立自由。这就是张载说的“贞夫一者”的“兼体不累”,也就是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多善,随手记)

标签: 张载易经兼体相感无累

更多文章

  • 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挖掘隐没在张载论述中的宇宙观

    历史解密编辑:安之腾标签:墨子,孔子,宋朝,宇宙观,张岱年,哲学思想,张载(北宋)

    1.被忽视的大儒:张载刚拿到《张载的思想》这本书的时候,我挺吃惊的。因为,于我来说,张载这个人物,我是感到陌生的。你要说孔子、墨子、老子什么的,我是非常熟悉的,程朱理学,我也是了解的。可就是张载,我感到陌生。大概是因为没读过他的什么书,也不见他有什么名言传颂。但不能否认的是,张载在整个中国思想和文化

  •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张载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岳飞,孔子,宋朝,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北宋哲学家,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气质论”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一、质疑祖宗张载的思想早在年轻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他的思想观点既振奋人心,也深受争议。当时,学术界大多认为他的思想离经叛道,与传统儒学有悖,

  • 西北大学组织“2022感知中国——走进‘郿坞’,师学‘张载’”国际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张载,西北大学,留学,关学,眉县

    6月24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陕西省教育厅国际处指导,西北大学承办的“2022感知中国——走进‘郿坞’,师学‘张载’”活动在宝鸡市眉县圆满举行。西北大学来自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30名国际学生参加了活动。国际学生们在张载祠听取了“关学”思想专题讲座,实地参观了张载生平事迹

  • 北宋张载原本想成为军事家,为何见到范仲淹后却成了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理学,道家,宋朝,范仲淹,古典乐,民族音乐,儒家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中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虽然成为了思想家,但是他在年轻时,却是想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为北宋建功立业。为什么最后他却放弃的了当初的想法,学习了儒家经典呢?张载能创立理学,与两个人有关。1、范仲淹范仲淹让张载改变了学习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范仲淹在延州时,见到了张载,对张

  • 恒丰银行宝鸡分行党员干部走进廉政教育基地张载祠参观学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张载祠,恒丰银行宝鸡分行,党员,廉政,教育,张载

    为持续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积极倡树以清廉、诚信、合规、公开、为民为鲜明特点的清廉金融文化理念,推动形成普遍的、自发的价值认同,9月8日下午,恒丰银行宝鸡分行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宝鸡眉县廉政教育基地——张载祠参观学习。张载是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因张载年少时读书于此

  • 析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乖乖的音乐标签:儒学,哲学,教化,后世,宋朝,思想家,北宋社会,儒家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整治北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出发,探讨他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一、张载思想的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剥削农民获取巨大的财富,但是农民却处于贫困和苦难之中。此外,由于科举制

  • 读书 | 还原一代大儒理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张载的思想》全面重构张载自成一体的气本论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孔子,朱熹,大儒,正蒙,理学,宋朝,张载的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对中国思想和文化影响至深的一代大儒。《张载的思想》是西方人系统研究张载思想的代表作。作者精读张载著作,选取张载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汇集和梳理张载论述这些概念的所有文字,按照宇宙观、人性论、圣贤观等多个方面,逻辑缜密地逐步呈现和分析,清晰完整地重构了张载的思想体系。作者视野宏阔、思考深入,从学术背

  • 哲学研究 | 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正蒙,哲学,程颐,虚气,宋朝,杨立华,牟宗三,张岱年,张载(北宋)

    摘要: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

  • 第二届张载思想文化研讨会在宝鸡召开

    历史解密编辑:宝鸡新闻网标签:张载,宝鸡,理学,学术,关学

    (宝鸡新闻网 黄河)6月18日,第二届张载思想文化研讨会在宝鸡召开,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宝鸡市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关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话张载思想,传承千年关学文脉。宝鸡市政协副主席张新科参加研讨会。张载,字子厚,宝鸡眉县横渠镇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的

  • 张载:横渠四句,立心立命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朱熹,儒学,横渠,宋朝,范仲淹,儒家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雕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被后儒尊为“横渠四句”(冯友兰先生)或“横渠四句教”(马一浮先生),其作者,正是张载。01生 平 及 作 为张载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