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的浊泽之战是什么结果?对魏国有何影响?

战国时期的浊泽之战是什么结果?对魏国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2/21 14:11:47

周烈王七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进攻魏军的作战。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是重要的事件,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对于三家分晋来说,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持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由此,对于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都出自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三家分晋前后,魏赵韩三国可谓非常团结。周威烈王廿三年(前403年),三晋伐齐至长城,俘虏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再比如和秦国、楚国等大国交战的时候,三晋也是互相支持的。不过,在战国七雄的格局形成之后,三晋也因为利益上的冲突,从而让联盟关系分崩离析。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浊泽之战,无疑是三晋联盟走向瓦解的重要一战。在这场战役之后,魏国先后对赵国、韩国用兵,促使三晋联盟彻底破裂。

首先,浊泽之战是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具体来说,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在尚未指定魏国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这导致魏国发生了内乱。其中,魏武侯的两个儿子,魏罃和魏缓都在争夺魏国君主的宝座。对此,在笔者看来,古代历史上,君主在还没有明确继承人的前提下突然去世,往往都会引起争夺君主之位的内乱。比如在秦国历史上,秦武王去世时,因为没有儿子,也没有指定的继承人,所以秦昭襄王和其他公子展开了秦国王位的争夺,最终经过激烈的较量,这才让秦昭襄王笑到了最后。

而就魏国来说,魏武侯的去世,同样引起了类似的结果。当年七月,魏缓逃亡到达邯郸,请求赵成侯出兵为他回国争位。公元前369年,魏国大夫公孙颀亦从宋国经由赵国进入韩国会见韩懿侯游说他,魏罃虽有公叔痤相助,只得半个魏国而已,若能趁魏国内乱之际,联合赵国,定能除掉魏罃及打败魏国,实在机不可失。

对此,韩懿侯听了很高兴,就跟赵成侯合兵一起进攻魏国,从而发起了浊泽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赵成侯与韩懿侯亲率两国大军,从而讨伐魏国。此战,赵国和韩国的联军向魏国都城安邑进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罃坐镇都城,连忙派出魏军在浊泽迎战。韩赵联军势大败魏军于浊泽,进而包围安邑。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战国初期,魏国因为率先进行变法,从而成为中原霸主。但是,在浊泽之战中,因为魏国的内乱,加上韩国和赵国联手出击,从而击败了魏国大军,并且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彼时,魏国还没有从安邑迁都到大梁。

不过,在包围魏国都城安邑之后,韩懿侯和赵成侯发生了分歧,赵成侯主张除去魏君,拥立魏缓,割地而退。韩懿侯认为这样会被其他人视为贪婪残暴,他主张把魏国分裂为两国,使魏国不强于宋国、卫国,则韩赵两国日后再无魏国之患。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按照韩懿侯的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那么魏国不仅会立即走向衰落,甚至提前灭亡,整个战国也将是战国八雄,而不是战国七雄了。

值得注意的是,韩懿侯和赵成侯都固执己见,也即都无法说服对方。在此背景下,韩懿侯不悦,遂乘夜率领韩国大军离去。在韩国选择撤军之后,赵成侯见赵军势孤,不能再战,也领军撤走。联军不战自破,安邑之围得到解除。不久之后,因为失去赵国和韩国的支持,所以魏罃成功杀死魏缓,自立为君,但此时并未称王,只是继承了魏国的君主之位,也即等到称王之后,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魏惠王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魏惠王称王应是在逢泽之会时,正式被公认称王并改元,是和齐国徐州相王的时候。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对于魏惠王来说,亲自经历浊泽之战,自然对赵国和韩国颇有怨言,这成为他日后进攻赵国和韩国的重要原因,也即当初赵国和韩国差一点就将魏国一分为二了。

最后,对于浊泽之战来说,韩赵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盛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而魏罃战败后,在几乎频于绝境的情况下镇静待敌,采取静观其变的策略,寻找机会,各个击破,得以反败为胜,保全了魏国疆域的完整,给韩、赵两国以沉重打击。在此基础上,魏惠王这位君主在位时,重用庞涓等人,促使魏国的实力得到了恢复。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不过,接下来爆发的桂陵之战中,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中原霸主地位,而齐国则成为战国中期的霸主。并且,正是因为浊泽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战役的爆发,促使魏赵韩三晋的联盟彻底破裂。

标签: 浊泽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撞破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最后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清朝,野史秘闻

    郑春华是谁?她是康熙的一个妃子。这天,康熙夜里忙完公事,带着太监和几名侍卫在宫里溜达,当走到鹿场的时候,突然看到边上的房子里传来幽幽灯光,还穿出女子哼哼唧唧的声音。康熙是个老手了,一下子就听出来这是男女在偷情呢,康熙心中窝火,大骂道:“狗男女,真会挑地方,居然敢在天子眼皮底下干这等龌龊勾当!”康熙刚

  • 北宋官员孔武仲简介:曾让朝廷改革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孔武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 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

  • 梨绝大多数原产于中国,梨树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东方梨绝大多数种原产中国。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19世纪以来,中国梨引种到欧美及日本各地栽培。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古梨园内,有一株135岁树龄的梨树,开花时冠盖的面积达到300平方米。4月末的开花期像是一把雪白的巨伞。梨树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金军攻破开封后,是如何对待宋徽宗父子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 、 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宋徽宗和宋钦宗长期被金国关押在五国城,金人给予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他们不得不为每天的温饱问题绞尽脑汁。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宋徽宗有一日将衣服剪成

  • 王匡为人非常仗义,为何不救自己的妹夫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匡出身不详,在当时读书做官,要不就是官宦世家,要不就是有钱人家。王匡家里如果有人做官肯定会被记载,再结合王匡仗义疏财,王匡家里应该是有钱人。当时的名士蔡邕和王匡交好,王匡也因此名声大噪。当时的游戏规则是,有了名气就会被征召做官。没多久,王匡就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属官。当时大将军何进正在做着诛杀宦官的

  • 盘点:那些古代当上了皇太后还生儿育女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古代,皇上成了太上皇,那他的妃子们就成了太后。比如老皇上去世后,他的妃子就成了太后。而即使老皇上不去世,新皇登基,老皇上的妃子们也就成了太后。一般情况下,太上皇和太后的年龄都比较大了,生儿育女的比较少。但也有特例,太后生儿育女的也有。历史漫谈君觉得有两种情况,一是太后与太上皇生儿育女的,一是太后与

  • 五代最荒唐皇帝,被人扇耳光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五代最荒唐皇帝,被人扇耳光最终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在弥留之际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身边,赐予他三支箭,这三支箭代表着李克用生前未完成的夙愿!第一支箭直指幽州,他希望能借此城打开河南的结界,第二支箭讨伐契丹,打消外患的狼子野心,第三支箭指向他们李家最大的死对

  • 陆逊在夷陵之战中,他如何发挥了统帅过硬的心理素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被东吴所害,荆州丢失,于是在公元221年登上皇位不足一个月的刘备兴师攻吴以报一剑之仇,遭到蜀国朝廷上下一致反对,以为蜀国的当前大敌为曹魏,而与东吴则是同盟关系。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任何大臣的劝阻,亲率领蜀军约4万人东征孙吴,在夷陵弃船登陆,没有水陆并进,当时吴军统帅由陆逊担任,他命吴军坚守不出,

  • 忽必烈一生征战无数,为什么在征讨日本时却吃了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生征战无数,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大元帝国,历史上他曾经有过征讨日本的行动,但最后失败了,那么他征伐日本是出于什么原因?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败了呢?忽必烈向高丽人提出的或许是最苛烦的要求,是协助他与日本建立联系。在长达四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很

  • 溥仪退位后,他的禁卫军去了哪里?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禁卫军,商朝,退位,历史解密

    1900年,5万多人的八国联军打进大清国,西太后和光绪帝在护军的保护下仓皇出逃。平时在皇宫里,护军是大爷,到了外面世界,才发现护军娘西皮的都是孙子。慈禧和光绪西逃途中,遭遇乱兵抢劫,光天化日之下,都抢到太后眼皮底下来了,护军大老爷们连个屁都不敢放。这一次,金枝玉叶的慈禧和光绪帝可被这一群群无法无天的